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个把公司当家的90后财务总监辞职了

作者:张二白,来源:张二百很白(ID:zhang2bai2)

前几天,有个做财务总监的小老乡跟我说她辞职了,言语中只有轻松和欢喜,看不出半点伤感和犹豫。听到这个消息颇为震惊,印象中她是个很厉害的90后女孩,在公司5年的时间,从一开始的会计做起,仅两年时间晋升财务经理,第三年成为总公司财务总监,到后来公司准备IPO,还兼着董秘的工作。

这五年里,她经历了公司大大小小很多事情,见证了辉煌,也陪伴过低谷。一路走来,顶着巨大的压力撕裂着成长,从一开始不被看好,到后来游刃有余,这期间付出了多少可能只有她自己知道。

或许正因为倾注了太多精力和心血,她把公司当成在北京的第二个家,为了这个“家”,拿着与职位完全不匹配的工资,连续几个月没日没夜的加班,多少个没人的深夜对着电脑上那些表格、数字、公告着急上火,有时候无助的只能躲在没人角落哭......

对此,她一直也毫无怨言,在她看来这都是“家人”应该做的吧!到最后,那些所有关于“家”的温情,还是敌不过现实面前的利益,因为一些合理的利益问题,她才看明白原来公司不是家,老板更不是什么家长,而公司或许从来就没把你当家人。

那些当初员工大会上老板的夸赞,也都是重复了很多次的套路而已,只不过是由原来的小王换成小明罢了。

后来她跟我说:我算是想明白了,这事儿本来就没有谁对谁错,或许我这些年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但是我也感谢在公司这几年给我的磨练,让我现在可以去胜任一份更好的工作。

确实,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本就不该把公司当成家,公司的核心就是逐利,而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其实说白了就是利益关系,你提供专业性的劳动,公司付出相应的报酬,仅此而已。

大多数老板都希望用最少的钱干更多的活,只不过有时候为了不会显得太过赤裸裸,利用一些“公司是我家”的企业文化包裹的比较温情而已。

没有永远的员工,也没有永远的团队,永远不变的只有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不管你如何为公司卖命,当公司不需要你的时候,你曾经做的一切都不再有意义。

小老乡的离开还只是自己的主动选择,同样有那么一些把公司当家的人,一些从毕业就在一家公司,看着企业越做越大,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响,心里也觉得能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是自己的骄傲的“家人们”。

在公司遇到问题,被清退的时候,那些当初朝夕相处的“亲情”就变成了最深的怨念。04年联想经历了最大规模的一次精细化裁员,被裁的员工事先都完全不知情。在面谈之前,他们的一切手续公司都已经办完,等他们被叫到会议室的同时,邮箱、人力地图、IC卡全部被注销,当他们知道消息以后,两个小时之内必须离开公司。

被裁的员工突然之间就和公司一点牵连都没有了,无论工作多少年!就在两个小时之内,联想就不再和他们有任何痕迹,被公司抛弃了,转眼功夫,就不再是曾经引以为豪的“联想人”了。

而联想一直以来致力打造的家文化在这次裁员面前显得那么可笑,这也导致后来一位“联想人”写的那篇《联想不是家》在网上广为流传,同时也惹来了无数的诉讼和麻烦,最后迫于社会各界舆论压力,柳传志都不得不出来澄清,他当时是这么说的:

员工在联想既要有感到温馨的一面,更会有奋勇争先而感到压力的另一面,因此不能把企业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必然的。在家里,子女可以有各种缺点,犯各种错误,父母最终都是宽容的。企业则不可能是这样的。

确实,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养老院,能承受你的喜怒哀乐,能无底线的宽容你的缺点和错误,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这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

其实联想那次裁员补偿工作可以说是做的很好了,可为什么最后还员工还愤愤不平,就是因为一开始公司的人设不是这样的。大家会觉得公司骗了他们,说好的一家人呢?说好的兄弟姐妹呢?

所以说,千万别把公司当家!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公司都提倡家文化,尤其是一些创业初期的团队,人员结构简单,同事之间亲近、友爱,大家一起加班加点的工作也甘之如饴。但是随着公司慢慢发展壮大,员工的能力差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当一些员工的成长速度高于企业成长速度,那有的就会选择离开。

也有的可能会沉湎于“家”的温情里甘之如饴,自己慢慢卸下了能征善战的盔甲,最后黯然离场。

对此,作为职场人,究竟该如何摆正和公司的关系,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精进,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认清“公司不是家”的事实,摆正心态,对自己的职场负责。

无论公司现在是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或者处在发展的哪个阶段,记住一点: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永远是短期的雇佣合作关系而非永久,有赤裸裸的,也有用色彩斑斓的糖衣包裹的、用鲜花做铺垫的,但糖衣和鲜花的成本总是要回收的。

在这种关系下,公司、员工如果双方都能利益最大化,那可以进一步发展延续这种关系,否则就尽早的终止。对公司来说也是这样,一个创造不了利润的公司就离死不远了!

老板领导打鸡血这很正常,但我们都要清楚一点,工作其实是给自己干的,不是给公司干,公司不会对你的职业生涯负责,能负责的只有你自己。

第二、不断为自己赋能,保持有随时离开的能力。

身在职场,你能收获的无非是两种东西:一是回报,二是成长,在没有明确目标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所有你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统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

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你会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一旦习惯了“混日子”那整个职业生涯就差不多结束。

对于我们职场人而言,要想保持随时离开的能力,唯有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去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以及销售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同时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拿下那些有分量有难度的项目,这些都将成为下一步成长的基石。也会让你带着胜利的基因,播下别人对你肯定的种子,那些在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性格、形象、能力、人品,以及人际关系和信任,终有一天会获得丰收。

第三、公司需要的是敬业和职业化精神,不是忠诚。

所谓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很大程度上是某种能力的丧失,一个传统公司里面最容易得到信任的人,往往就是没有能力在外面找工作的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把忠诚作为对员工的硬性考核指标,而是希望他们能够足够敬业,也就是具有职业化精神。

对员工来说,就是不管你有没有目标,不管这项工作是不是你愿意做的,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好。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最起码的一种职业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有时候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可能也有的朋友会说:我觉得把公司当家没什么不好的,让我漂泊在外能有个依靠,而且公司也能做到人性化管理,我们员工干的也有动力……

确实,这种情况当然也有,陈春花就有过一段关于这方面的话:

当你发现一家企业除了讲究分工、责任和目标之外,还能够照顾到员工情绪和爱好,还能够给予情感方面的关注,那么你一定要非常热爱这家公司,因为这是一家好公司。

这只是他说的五种公司里最理想的情况,但是试问又有多少人能遇上这类公司?即便有幸加入了难道能干一辈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终究会在某个时刻离开,或许是主动也可能是被动。

与其在离开的时候幡然醒悟,还不如早点意识到之后,花心思和精力去提升自己,同时培养出一些不可替代的能力,这不也挺好吗?

要知道,老东家的背书只是暂时的,只有能力的提升才是离开时最大的依仗和底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团队执行力差!谁之过?
公司策划案四章
跟踪年薪700万财务总监一天:高薪的背后,是倍数化的能力
为什么优秀的员工往往最先离职呢?专家分析的太精辟了
年薪60万挖来的财务总监,一上任就拿出企业内部控制手册,真厉害
职场里的借尸还魂,滴咚个游技术总监离职后煽动三个员工劳动仲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