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是如何治疗肝炎的?

当前,我们周围的乙型肝炎病人非常之多,据某调查报告,中国有10%的人是乙肝患者。显然肝炎已成为我们健康的巨大威胁,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防治这一疾病。目前大部分的肝炎患者是找西医治疗的,但结果好象没见病人减少,反见越治越多。不少病人退而求诸中医,于是就想知道按中医理论,肝炎应该如何康复。以下我详细地从肝的生理到病理,结合六经辨证以及临床误治来分析一下肝炎的正确治疗与康复之道。

生理病理

肝炎,顾名思义是肝的炎症。这是西医的病名,中医两千年来压根就没有这样一个名字。中医是如何认识肝以及肝炎的呢?我们先来从中医理论来分析一下肝的生理病理特点。

肝属木,应东方,其味酸,其性温。肝主升,主藏血。也就是说,凡是人体的阴血要向上升发就一定要依赖肝的作用,肝可以从左面把阴血温升上去,这是肝的基本作用。而肝病就是肝的这的功能受到了损害,病人首先表现的就是阴血左升不足。表现为面色萎黄,乏力,精神不足等症状。木克土,如果肝气过强而伤害了脾胃土气,就要导致脾胃土的运化受纳功能受损,病人出现食欲不振,四肢萎软、困倦思睡、腹胀腹满、黄疸等症状。肝郁不畅,则肝气不舒,气滞则血瘀,因此,病人经常会出现胁痛,胁痛久则慢慢会发展成肝区硬痛,都与血瘀有关。

由此我们知道,如何才能恢复肝病患者的健康呢?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恢复肝的温升功能。肝喜温恶寒,喜润恶燥,喜升恶降。因此,凡是温的,润的,升的往往都是肝所喜欢的,也是可以治疗肝病的。凡是相反的就一定会伤肝,导致病情加重。

先看看肝炎的一些常见症状:急性肝炎早期可有疲乏、发热类似感冒,大约3至5天后热退,因此可能被误诊为流感。之后即出现消化道症状,包括厌食、恶心、呕吐等,继而出现眼黄、尿黄、全身乏力等症状。慢性肝炎多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头昏、口干、口苦、肌肉或关节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右上腹不适、腹胀、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皮肤、眼睛发黄、小便黄如浓茶色剂等)。有些病例可出现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还可引起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肝掌,有些病人可有脾肿大。

我们按中医理论来分析一下这些症状,可免于跟着西医屁股后面走,被西医病名所误导,对于正确认识肝炎有极大的好处。

首先这种病人多属三阴体质,阳气素来不足,因此,易受邪客而发病。其早期出面的是明显的太阳病,但正虚于内,邪客于外,太阳抗邪无力,发烧也必为低热。三五天后,邪自太阳而深入少阳,发为少阳病之口苦,咽干,干呕,嘿嘿不欲饮食等症。少阳为阳气枢纽,此时如果不能透邪外出,则病邪继续深入,客入太阴,发为太阴病,出现眼黄,尿黄,目黄之黄疸以及全身乏力之太阴阳虚证。此时邪初客入太阴,正气未受其损,尚可扶阳抑阴以透邪外出,则邪透而身安。如果见黄疸而辨为湿热,滥用苦寒以创伤阳气,则正气无力祛邪,病邪得以深伏三阴,发为慢性肝炎。所以,所谓的慢性肝炎,一定是阳虚而邪恋。

如果邪气伏于太阴,则表现为腹胀,腹满,腹泻,恶食油腻等症状。从症状上来看,此时的肝炎,其实是中医的脾胃病。人体正气已伤,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司,清阳不能左升,浊阴不能右降。可以说,大部分的慢性肝炎即是太阴病。病人平时当属太阴体质,脾阳素来不足,必面色苍白,长腹慢性腹泻之人,邪客则伏入其虚处,缠绵难愈。此时之肝炎,已经不是肝病,而是明显的脾胃病了。

如果伏于少阴,则表现为精神不振,疲乏,但欲眠,面色黯黑,黄褐无华,脉微细等症状。病人必属少阴体质,平时必有手足冰冷、畏寒喜热喜温、环唇苍白等表现。肾阳不足是肝病转成慢性的主因,而扶助少阴阳气才是治本之道。千万莫见炎字而滥用苦寒消炎药,则病情必转而加重,甚至于导致肝硬化。

如果伏入厥阴,则表现为口苦,腹泻,腹痛,食欲不振,胁痛,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肝掌,脾肿大等症状。厥阴乃阴阳离合之关键,欲治乙肝要先明厥阴。厥阴为三阴之尽,或阳回而转为少阴,或阳出而转为太阳,或阳绝而转为死证,因此,病到厥阴时,全凭人体一点阳气的去向来预知其疾病转归。病及此者,必阴阳错杂,上热而下寒。上热则蜘蛛痣,且多在面部,上肢或者胸处。因为肝主藏血,肝病则血必瘀滞于上。两胁疼痛是邪正交争于肝经所致。肝病多口苦,咽干,头两侧胀或按痛,这是厥阴经证,不可认定为少阳证。腹泻,速度快而不痛,这是上热下寒,阴阳分离的典型症状,不可认定为太阴证。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明确,所谓有肝炎就是外邪自太阳而深伏三阴之病。其初期当开太阳以解表,兼以扶正,则可速效。等病邪深伏三阴,则要认定肝炎是一个阴证,要扶阳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方可,万不可滥用苦寒伤阳之药。

六经辨证论治

对于慢性肝炎的中医治疗,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如果少阴,太阴症状明显,则先去少阴太阴症状为先。不要见肝而治肝,当随证而治。太阴证要扶太阴之阳,用四逆汤为主,兼以透表以祛邪外透少阳。其方必配合柴胡剂。少阴证则以附子汤为主,配合重灸关元穴以扶少阴阳气,培元固本。厥阴病要首先破冰去寒,以四逆汤加减应用数剂,等脉右尺由沉软无力转而稍起略弦,即可换方乌梅丸,以真捣厥阴,引阳入阴而消其阴翳。

若证见上热下寒明显,则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开太阳,扶太阴,枢少阳。若寒邪较盛而疼痛明显,或者低烧不退,则以当归四逆汤合厥阴而开太阳之门。若四肢逆冷,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汤以加强温少阴之功。若太阴寒盛,病人胃脘寒凉胀满而食欲不振,大便溏泄,于附子理中汤加硫磺粉冲服,可直补太阴之阳气。若三阴合病,则四逆汤配合附子汤先扶三阴阳气,以为治本之道。

肝炎是难治病,肝炎指标很难转阴,但为什么难治呢?因为阳虚而邪盛。病邪比较猛烈是一方面,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机体的阳虚之本不能完全恢复,医生过于见症治病,见指标而退指标。因此,治疗慢性乙肝就要抓住三阴病这个本质不放,一心温阳,一心扶助正气,则必有完全治愈的一天。阳虚是患乙肝的根本原因,而温阳是治疗乙肝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从三阴上下功夫。中医在这个方面有积极的意义,病人千万不要忽视中医而枉求西医西药。


阳无阴不生,阴无阳不化。重视扶阳的同时,切忌过于刚燥伤阴,则病必加重。因此,稍佐酸甘之品以生肝之津液,柔其燥性,亦属必需之举。我常在扶阳大剂中配合当归、枸杞等药,则温而不燥,颇能顺肝之柔升之性。


总之,治肝病的关键就是宁温勿寒。

 

错误的治疗

当前最多见的是慢性乙型肝炎,因为有个炎字,因此,抗炎成了医生治疗的首先方案。那是,肝炎真的要抗炎吗?

一般临床所见,肝炎病人往往转氨酶升高,所以,西医认为只要转氨酶升高就是肝炎。而不少庸中医顺着这个炎字就发展成一套道理:转氨酶升高就是湿热,就是热毒,要以就要清热、解毒,或者凉血、活血、据说这种治疗方案可以改善肝功能,消除肝细胞炎症坏死,并可促进肝组织病理损伤的修复等等。

事实是这样的吗?庸工把乙肝当成湿热治,不知标本,是谓妄行,所以越治越重。君不见,凡是用以上这些方法来治疗过的肝炎病人,有几个是完全康复了。又有多少病人因此而面色萎暗,食欲不振,精神变差。这种治疗,充其量不过是暂时地缓解了肝病的症状,貌似有效,实则为害非浅。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必需依赖先天肾阳来温煦,才能发挥其运化水谷的功能。现庸医滥用苦寒先伤了脾胃之阳气,既之再伤肾中阳气,美其名曰有效,实则把病人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从此病人因阳虚无以化阴,阴寒邪气肆虐,永无愈期了!正如李可老中医所告诫我们的:“其面色黧黑,腰困如折,即是明证。”所以,患了肝炎的病人,千万要谨慎小心了,别被庸医给害了。如果因为看到指标的小小变化而对这些庸医感恩戴德,那就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了。

关于黄疸的治疗亦是如此。千万不要一味地清热利湿退黄。真正的阳黄是不多见的,临床上见的多是阴黄。应该温通,而不是寒通。因此,茵陈蒿汤的使用频度并不高,倒是茵陈五苓散,或者茵陈术附汤经常会用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治疗肝病如果过用苦寒,虽然当时会有些效果,黄疸会退下来,肝的几个指标也会降下来,但久了必然损害阳气,最终各项指标又会反弹上去。那时再想降下来,就难之又难了。所以,临床上治疗肝病,我最不喜欢治的就是被大量用过寒凉中药,导致阳气严重受损的病人。而当前中医界又有几个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呢?以苦寒为能事,病人不死于疾病,反而死于治疗,是谁之过?!

另外,不少人相信一些中成药可以治疗肝炎,听人说逍遥丸可以舒肝,龙胆泻肝丸可以降炎消炎,黄连上清丸可以退热等等,于是滥用此类中成药。岂不知逍遥丸,龙胆泄肝丸,黄连上清丸等都属于行气破阳之药,初服似可减轻症状,但代价是消耗人体阳气,比西医西药还可怕三分。诸位肝病患者千万不可滥服此类药物。

日本曾经流行小柴胡汤治疗肝炎,当时每个肝炎病人都吃小柴胡汤,结果导致不少人因此而死亡,于是才停止这种做法。中医与西医不同,中医是讲辨证论治的,有其证则用其方,不是象西医一样抗病毒用到底。肝炎只有属于少阳证时才可以用小柴胡汤,非此证而滥用此药,必然会导致祸患。从整个慢性肝炎的发病过程来看,大部分的病人是不能吃小柴胡汤的。

滥用寒凉清热,使寒邪从三阳转入三阴,病邪潜伏三阴层次,转为慢性乙肝。此时尚不罢休,又用清热利湿药攻伐阳气,最终令阳气崩溃,而阴邪成形,由肝炎变成肝硬化,肝坏死,甚至于肝癌。这样一步一步,随着人体阳气逐渐减退,抵抗力量也逐渐缩小,最终治成不治之症。这就是目前肝病的来历与转归,所谓的治疗不过速其死而已,尚何言哉!

患了肝炎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庸医误治,病人一定要坚信这样一个观点。凭正确的中医是完全可以治愈肝炎的。有人认为如果肝炎属母婴传播者,则不可能完全治好。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认识,在中医的眼里没有不能治疗的慢性病,有的只是没有辨证能力的中医。对于这种情况,关键是要重灸关元、中脘穴以扶助少阴、太阴阳气,则阳旺而阴邪自退。

肝功指标异常时千万不要见指标升高而急着用抗病毒西药,这样的结果是把急性肝炎变成慢性的了。此时的肝功能异常其实是体内的正气在攻击病邪,就如同发烧一样,是抵抗反应。这时应该做的是扶助正气以抗邪,而不是滥用西药以伤正气。正气足了,病邪自然会消退,这是机体的自然康复反应。临床上我们应该知道,高烧不可怕,低烧最缠绵,因为低烧表示元气的不足,要恢复元气才是治本之道。同理,肝功能指标升高亦如同发烧,治法亦是如此。

肝炎病人千万不要做肝穿刺,不要听信西医的劝说而妄做穿刺,这对身体的伤害极大,而且会直接导致肝病加重。西医无知,中医可不能害人。

预防与康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所谓的肝炎其初期其实就是个太阳病,如果因误治损伤阳气则极易转变成慢性肝炎。肝炎这种所谓的炎症不是身体的阳气太多了,相反,是因为机体的阳虚,三阴体质才是导致肝炎持续难愈的根本原因。因此,预防肝炎的关键在于改变体质,扶助阳气,使三阴体质慢慢地转变为三阳体质才是真正的预防之道。

灸可扶阳,且可以改变体质。三阴体质的人可以经常灸关元、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扶足正气,防病于未然。或者,也可根据体质类型断续服用四逆汤、附子汤或者附子理中丸等方药,也能扶阳气,抑阴邪。有空就按摩一下肝经诸穴,特别是太冲、阴包、期门等穴位,对于疏通肝经气血十分有益。

肝属木,木气生于酸味,因此酸味可以滋养肝血。适当地食酸可以养肝血以柔肝之燥性,或者可根据中医的指示来食疗预防。网上有建议常服茵陈汤来预防肝炎的说法,这是非常错误的。岂不知茵陈苦寒清热,久服必伤阳气,不但不能预防肝炎,反而会让体质下降。

怒伤肝,春天应肝气之动。因此,在春天时肝病患者一定要戒怒。大怒时阳气会上逆,肝血随气升而瘀滞,使人发生肝郁气滞。肝经过颈项侧面上达癫顶,且注于眼睛。因此,春天如果大怒极容易导致肝病加重,且出现头晕,头痛,眼病,中风等其他症状。

肝炎不是大病,不需要因此而担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如果整天郁闷不乐,就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加重肝病,而且可引起其他多种疾病。而心情愉快,气血通顺,就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大大有利于肝病的康复。

肝病患者进补一定要慎重。因为肝病不仅仅是肝血不足,同时亦多伴有湿滞或者瘀滞,所以用滋补品时要注意勿滥用滋补剂。治疗期间不要暴饮暴食,不食生冷的食品,更不要饮酒。绿茶性凉,肝病忌之。肝属排毒器官,凡是有毒的食品皆要少吃。具体可以参看《现在吃什么健康》一文。

总之,经过中医的正确治疗,乙肝完全能转阴。而要转阴,不是拼命苦寒抗炎,相反应该是大补元阳,阳足而邪自退,邪退则肝气自然左升无碍,而指标自然恢复正常。因此,要彻底祛除体内的乙肝病毒,最佳最实用的办法莫过于治其先天之本。先天元气藏于肾中,肝肾又同源,因此大补肾阳即可肝肾并治,标本兼顾。更配合生黄芪以顺应肝之左升之气,兼可补益中气,再配合六经辨证,可望取得明显疗效。

乙肝病人首先当认真地体会一下这篇文章,再去找一个好的中医,专心服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必有大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癌的几个方法
肝病
春季养肝
一位女西医的中医读扎---肝病(节)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六六)黄疸病并治第十五
(肝炎真的要抗炎吗?)肝病的错误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