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潺潺流水,用慢门怎么拍?长曝光拍流水全攻略

慢门流水,一直是大家喜欢尝试拍摄的题材之一,相信很多朋友都见过各种梦幻、唯美的长曝光流水摄影作品,然后自己也想尝试,但往往事与愿违。那么到底如何利用慢门拍摄流水呢?

潺潺流水,用慢门怎么拍?长曝光拍流水全攻略

​ 拍摄慢门流水的时候,建议选择清晨或是黄昏的时候进行拍摄,光影的层次更为丰富,流水映照着光线会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尽量避免太阳光线较强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光线将流水局部打亮,而植物和其他景物则处于弱光环境中,形成光影效果,使作品有独特的魅力。

​ 所谓“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在进行慢门拍摄时,主要就是延长曝光时间,为了让我们的拍摄更稳定一些,我们会用到以下两个工具:

1、三脚架

虽然三脚架被认为是许多风景摄影师的基本要求,但使用慢门进行拍摄时更为重要。曝光很容易延长到几分钟,所以三脚架尽可能坚固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要正确设置它以使其在曝光期间不会移动。如果在柔软的地形或潮湿的沙地上工作,将小腿的一部分推入地面,直到三脚架摇摆稳定。在多风的条件下,将三脚架保持在低位并将腿展开以增加稳定性。你会经常看到人们建议把你的相机包挂在三脚架上以增加压载重量,但我认为它通常可以起到大风帆的作用,如果刮风会造成更大的不稳定性,所以我倾向于挂一个沙袋(有些三脚架是带配重的)。

使用三脚架消除相机抖动

2、ND镜

如果拍摄时,光线较强,可以使用ND镜,避免出现过曝的情况。ND镜的作用就跟墨镜差不多,在使用时,可以很好地减弱画面当中的光线,避免出现过曝。

ND镜使用效果对比

​ 根据减光效果分级,分为ND2、ND4、ND8和ND10,分别是降低1档曝光,2档曝光、3档曝光以及10挡快门,通常在白天,用ND1000,拍摄20秒内的快门都可以避免画面出现过曝。

ND镜的正确用法:

a.需要确定不加滤镜时的曝光参数。

建议使用光圈优先曝光模式,通过调整光圈控制景深,然后拍摄,看画面亮度是否合适,不合适就适当调整曝光补偿。然后将这组曝光参数记下来,将曝光模式调整为M挡,输入相同的光圈、快门速度以及ISO(建议手动调整ISO值)。

使用ND1000拍摄效果

​ b.准确对焦后调整为手动对焦,其实在上一步确定不加滤镜的曝光参数并试拍时,对焦应该是已经完成了。之所以特意提出,是因为有些朋友可能使用的是手动对焦,所以在试拍时没有注意对焦这一步,导致在装上ND镜后才想起来去对焦,这时就必须把滤镜拆下来再装回去,很麻烦。另外,调整为手动对焦这一步也至关重要,因为在装上ND镜后拍摄时,按下快门势必会让相机有一个对焦的过程(后键对焦除外),从而导致按不下快门或者拍出一张糊片。

水体的选择

并不是只要有流水,就能用长曝拍出流动感。

先来看一张长曝光流水作品,来体会一下什么样的水体状况更适合拍长曝吧:

别光顾着说“好美”,注意观察一下哪里更有流动感。

​ 在上图中,水体产生较快的区域,比如说瀑布附近,或者水面有障碍物将水流“切”开时,流动感特别明显;而在水体相对平静的区域,比如说图中前景的水面,流动感十分弱,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平静。

所以,要想拍出流动感,我们就应该水流情况较复杂的水体,如蜿蜒而高低起伏频繁的山间小溪、很多石头的浅滩、潮水冲刷的海滩以及瀑布等。

水流较快的场景,流动感明显,产生非常美妙的效果,让画面犹如仙境一般。

构图要点

在构图方面,你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采用横幅还是竖幅?

一般来说,如果拍摄的是水平流动的小溪,采用横幅构图,强调水平宽度;拍摄高差明显的瀑布,则采用竖幅构图,凸显空间纵深。不知道该使用横幅还是竖幅?那就拍两张吧,对比一下效果再选取合适的一张。

横幅构图,强调水面的水平宽度,带给人场面宏大、动态逼真的感觉。

采用竖构图,仰拍能够让瀑布看起来落差更大,水流更具有冲击力,最适合拍摄水花飞溅的瀑布效果时使用。

​ 需要注意的是静止物体在画面中的比例。在画面中适当添加一些静物,实现动静对比,更能凸显水体的流动感,但静物比例过大却会适得其反,使得流水存在感很低。

利用静止的植被作为前景,为画面增加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动静对比,突显水的流动感。

相机参数设置

1、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决定你拍出的流水形态。在一定范围内,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水体的流动感就越强。

但这并不意味着快门速度越慢越好。当曝光时间很长,如上百秒时,你的照片中,水流可能就会完全雾化,就像这样。

如同牛奶一般的雾化效果。

​ 如果你问我“什么快门速度最合适?”我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值标准。多尝试一些快门速度吧;如果是瀑布,可以从 1/2 秒试起;湍急的小溪,2秒.......总之,要拍出相同的流动感,水体流速越快,需要的曝光时间越短。

TIPS:在使用三脚架拍摄的过程中关闭镜头防抖和自动对焦,关闭防抖是防止出现反补偿,出现误差,降低画质;而关闭自动对焦则是因为在同一场景需要拍摄的次数较多,每次自动对焦的话很费时间,而且有可能会出现焦点不准的情况。

2、对焦

拍摄水流瀑布,因为快门速度较慢,所以一般光圈会较小,对焦点选择最好在瀑布中间或者水流中间的石头上,如果水流瀑布中间没有石头树枝时,可以对焦到靠近瀑布的物体上,景深较大,不用担心成像清晰与否的问题。

对焦点选择在石头上,景深较大,几乎整个画面都是清晰的。

3、测光

拍摄水流瀑布,测光一般选择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以画面中央的1/3区域进行测光。

当然,水流的反光较多,以画面中央的瀑布进行测光,很有可能让画面比实际偏暗(白加黑减原则),所以建议增加曝光补偿, 1EV~ 2EV,让画面光线亮度正常。

也可以对着水流瀑布周围的植被进行测光,因为水流瀑布多分布在山中,植被和山石偏暗,测光结果可能会导致画面偏亮,那就需要降低曝光补偿,-1EV~-2EV。

对瀑布周围的植被进行测光,降低曝光补偿,保证画面曝光不会过亮。

​ 也可以进行评价测光,即对整个画面测光。瀑布占比较多,周围植被占比较少,就要增加1~2EV的曝光补偿;瀑布较小,而周围植被、山石等环境占据大部分时,就要减少-~2EV的曝光补偿。

TIPS:在拍摄如丝般水流的效果时,为了让这仙境般的画面更加透露出一种神秘、奇幻的美感,可以试着在拍摄时将相机的白平衡选择为冷色调,让水流呈现偏蓝的冷色调。

水流呈现偏蓝的色调,为画面增加神秘、奇幻感。

拍摄技巧

1、选择RAW拍摄

滤镜会在最终图像上留下更多偏色,这是在RAW中拍摄的一个很好的理由(许多之一),因为在后期处理过程中经常可以校正偏色。

2、滤镜能少则少

添加滤镜是肯定会对画质有影响的,毕竟多了一层镜面,光就多了一层的干扰。其次,尽量不要把滤镜叠加使用。比如两块ND叠加,或者ND,CPL,渐变叠加,那样即便是顶尖的滤镜品牌,依然会对画质、色彩造成影响。滤镜叠加,客观上相当于增加了镜片厚度,除了会增加画质损失之外,还会大幅提高色偏、眩光等现象的出现概率。

减少滤镜对画质的影响

3、盖取景器盖子

非常重要,如果你不盖取景器盖子,就会有光线从取景器进入相机。平时夜晚拍摄,或者说快门速度较高,这点量不会有啥影响,但玩长曝光可能就会积少成多,出现光斑。

4、数码摄影后期是必须的

我一般是用的LR PS对数码照片进行后期调整,我这人比较懒,LR特别适合我用,一张片子80%的后期我都会在LR中完成,调整的比较多的是色阶,清晰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这些,白平衡偶尔也会调调来烘托环境。没有固定的参数,自己眼睛看着舒服就可以了。

后期LR调色

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的摄影题材 日落瀑布烟花 学习拍摄方法拍好照片并不难
不用减光镜,入门级单反相机怎么拍流水?
为何你拍不好长曝光流水?因为你没注意这 4 点
流水、瀑布怎么拍好看?相机参数怎么设置?这4点你需要知道
拍MM、风景要心里有数 新摄影技巧攻略
拍摄瀑布的小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