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的母亲花不是康乃馨
userphoto

2023.05.12 河南

关注

母亲节的时候,很多人都把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代表花卉,用来表示对母亲的敬爱与怀念。而实际上,在更早以前,中国就有了自己的母亲花,但不是康乃馨。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这是元代王冕《墨萱图二首》的其中一首。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故北堂借指母亲。后来就用“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喻指母亲。

萱草,俗称为黄花、黄花菜、金针、金针花、金针菜等。萱草的花形似百合,橘红色或黄红色,无香气,花未全开时,可采做菜食用,根可入药,若开花则供观赏。

《说文·艸部》记载:“萱,令人忘忧草也。或从宣。”萱,古同“萱”字。古人认为以此草嫩苗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忧,所以又称为忘忧草,如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后来,游子要远行时,会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记烦忧。因此,“北堂树萱”可以令人忘忧,引申为母子之情。

孟郊的《游子》: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中以景喻情,深刻的流露出母子间含蓄的情感,令人为之动容。

朱熹的《萱草》:

西窗萱草丛,昔日何人种;

移向北堂前,诸孙时绕弄 。

王冕的《今朝》:

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

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此外,叶梦得的“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等,都是以萱草为借喻,表达对母亲的祝福与热爱。

由此可见,萱草早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自然成了中国的母亲之花。而康乃馨原产地中海,在欧洲被普遍种植,至于康乃馨被称作母亲花,也仅仅是西方文化的输入,较中国母亲花的概念要晚了至少一千多年。

我们可以借助萱草的寓意忘掉烦恼,忘记忧愁,但是不能忘记萱草是我们的母亲花,自古以来代表着我们对母亲深深的爱,更不该忘记我们伟大的母亲。

一声妈妈,一生一世!

盛世如歌|专注文化

传记 专著 史志 剧本  策划 布展 出版

文字来源丨原创

封面以及封面文字丨盛世如歌文化传媒

图片来源丨原创及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母亲花之四月萱草——《紫禁城》文摘(一)作者 关键
比康乃馨还深情,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其实是它!
​萱草生堂阶,折枝敬慈母——诗词中的“母亲花”
母亲节还在跟风送康乃馨?作为中国人,送这个才显得有文化有品位
美国的康乃馨中国的萱草花:相同的母亲节不同的意蕴
中国的母亲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