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在选择接班人上,刘备是三国群雄中最成功的?

汉末群雄最困难的政治问题是什么?创业难,大家都很难,但更难的是选择一个好的接班人。选择一个好的接班人,哪怕自己的成就并不大,也很成功。接班人选择不好,自己再能干,再能打,再会抢地盘,都是白费劲。

比如孙坚,所谓江东已历三世,实际上孙坚除了带了一队出身于江东的骨干队伍之外,对孙家割据江东基本没有什么贡献,江东的地盘主要是孙策打下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孙权才逐步开拓了淮南,江西、湖北、湖南等原属荆州的地盘。

孙家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就在于孙策很争气,是个好接班人。而孙策在临死前又大公无私的指定由弟弟孙权接班,而没有让自己年幼的儿子接班,保证了孙氏集团有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导核心。

反面的例子比较多。首先自然是袁绍。袁绍出身名门世家,四世五公,早早占据河北、山西,是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但他最大的失败并不是官渡之战中战败,即使战败,以他的家底和实力,和曹操仍然可以隔黄河对峙,只要内部团结,无隙可趁,曹操轻易也灭不了。

但袁绍失败的地方就在于,他在接班人问题上犯了糊涂。袁绍自己心不定,一会儿袁谭,一会儿袁尚,手下人也选边站对,内部分裂。他死的时候,袁谭又出镇外地,握有重兵,袁尚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定他。正是袁谭被袁尚打压得顶不住了,向曹操求援,曹操才有了机会全取河北、山西。

刘表就更不用说了,在南方,本来就数他条件最好,如果他有点雄心壮志,早早整顿内部,趁机而动,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是对张绣还是对江东孙氏,他都曾经有过全取的机会,但他却始终没有动作,就守着荆州混日子。

更糟糕的是,他实际上并没有完成内部整合,荆州地方豪强大族的影响始终很大,可以说是群雄之中最大的。乃至于在接班人问题上,他也不得不屈服于蔡夫人,实际上也就是屈服于荆州地方豪强,立小儿子刘琮为主。结果刘琮屁股还没坐热,曹操来了,地方豪强正常发挥,早早投降,刘琮成了地方豪强送给曹操的投名状。

所以曹操感慨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像袁绍、刘表那种没用的儿子,就是猪狗一样的,任人宰杀。但曹操本人选择的接班人,也这是犯了另一个错误。

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正常情况下,一般的选择无非是三种:第一种是保持内部稳定,立嫡立长,总体来说比较安全;第二种选择,选个自己喜欢的儿子,这种做法当然比较任性,但很多人难以避免,袁绍就是如此,曹操曾想立曹植,也是这个原因;第三种选择,找一个能够继承自己的政治遗产和政治路线的儿子。刘表惧内,其实也是屈从于地方豪强,算是在汉末的第四种选择。

曹操最喜欢的是小儿子曹冲,但是很早就夭折了。如果曹冲活着,曹操是很有可能选择以他为接班人的。如果是这个结果,那么曹操就跟袁绍和刘表一样了,都没有立年龄较长的儿子为继承人,而立了自己更疼爱的小儿子。

疼爱小儿子,这是人之常情。但作为政治家来说,在关乎自己的政治事业能否延续的问题上,以自己的感情偏好做选择,就很不理智了。也就是幸亏曹操算是命长,曹冲又早早夭折了,接班的是曹丕。如果曹操死得早一点,曹冲又命长一点,在曹冲十来岁的时候就交接班,还有没有曹魏这回事,就很难说了。

曹冲死后,曹操在诸子之中相对喜欢曹植,不仅是因为曹植聪明,也是因为曹植更文青。曹操本人是个复合型人才,不仅是乱世枭雄治世能臣,更是文青,骨子里始终有文青细胞。他临死前对自己的老婆们的安排就很文艺。所以他欣赏曹植,也就是因为曹植看上很文艺,放荡不羁。但曹植没看出来有什么特别的政治能力,如果曹操选择立他为继承人,接班后曹家恐怕也很难持久。

那么剩下的曹丕如何呢?

曹操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剪灭群雄,消灭北方的各种割据势力。但在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之势大体成型,曹操虽然大举南征孙权,但未成功,与刘备争夺汉中也落败,这时候就大体上形成了三家之间的均衡,谁也很难消灭谁。

晚期的曹操最重要的政治目标是什么?就是尽可能通过政治运作来打压世家大族的崛起势头。这既是为了保证曹家在内部的绝对权威,从历史发展趋势来说,也是为了更好的保证社会阶层流通,为更多寒门子弟提供上升的渠道。为此,曹操始终坚持在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人选上,坚持任人唯亲,只用曹家自己人和夏侯家人。而从他安排曹彰镇守关中看,他可能有意逐步过渡到用自己的儿子来镇守地方,震慑掌握政治权力的世家大族,夹辅王室。

但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曹丕并没有足够的自觉。不仅如此,反而因为在夺嫡之争中受到兄弟的竞争比较多,曹丕在结伴之后,拼命打压自己的兄弟,将曹操诸子宗亲幽禁在封地,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监控。同时,他又比较亲信标准世家大族出身的陈群、司马懿等人,而对宗室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在陈群的建议下,推出九品官人法,直接让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势头制度化,加速了世家大族的崛起。

也就是说,曹丕并没有继承曹操的政治路线,反而完全是反其道而行的。最终的结果则是世家大族加速崛起,曹丕、曹叡两代尚能控制局面,而在曹叡死后,政权就完全失控,最后被司马氏篡取了果实。

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刘备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没有犯错误的人。

从称汉中王开始,刘备就已经确定以刘禅为继承人。称帝之后,也顺理成章的以刘禅为太子。也就是说,以刘禅为继承人,这是刘备从未犹豫过的。

有人说他曾经考虑过以养子刘封为继承人,但是只要脑子正常,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刘备自己有亲儿子,而且不止一个,放着亲儿子不立,立个养子为继承人,怎么可能?

刘备的几个主要的夫人,甘夫人应该是原配。在徐州的时候,和当地豪强联姻,娶了糜夫人,生了刘禅。入蜀前孙权曾把妹妹嫁给刘备,也是政治联姻,也没有孩子。入蜀后娶了吴皇后,也是和四川当地豪强联姻,先后生了几个儿子。但刘备显然内部整合很成功,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并没有考虑地方豪强的支持这个问题。更何况,刘禅跟着刘备颠沛流离已久,荆州派肯定支持他。

而且,刘备在临终前托孤给诸葛亮的时候,当时在身边的是鲁王理。这说明他可能是比较喜欢这个儿子的。但他丝毫没有流露出要立他为嗣的意思。他宣布的继承人就是刘禅,但又向鲁王理叮嘱,你们兄弟要父事丞相。可见他对鲁王理可能也是比较信任的。

从后来的表现看,刘禅继位后表现也很正常,并没有做什么特别昏庸无道的事。尤其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总揽内外大权的形势下,他没有流露出丝毫不满。诸葛亮死后,他又按照诸葛亮的遗嘱,先后由蒋琬,费祎来主持内外事务,并没有过多干预。在费祎死后,姜维总兵在外,刘禅年龄也不小了,宦官黄浩弄权确实是有的,但总体来说也还是在可控范围内,并没有特别恶劣的结果。至于后来蜀汉成为三国之中第一个被消灭的,这是北方经过长期的恢复和发展,原来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均衡已经被打破了,并不完全是因为刘禅无能。

更重要的是,作为继承人,刘禅忠实的执行了刘备生前的政治路线。刘备生前的意愿并不是龟缩在四川自娱自乐,而是坚持要恢复中原,统一全国,恢复汉室正统的。刘禅继位后,在明知蜀汉在三国之中实际上实力最弱的情况下,仍然坚定支持诸葛亮北伐。后来蒋琬,费祎,姜维也先后对魏国发动过主动攻势。这都说明,他虽然并不一定有刘备那么大的雄心壮志,但他知道沿着刘备的路线继续走。

作为接班人,一个最常见的也最容易犯错误的问题是,接班后生怕自己的权威不足乃至受到威胁,所以会拼命通过内部斗争来消除潜在的政治威胁,同时加强自己的权力。曹丕在继位之后就是这么做的,打破了曹操正在经营的内部政治势力平衡割据。但刘备临终时留下的蜀汉的政治格局,在刘禅继位后也基本上都保持着均衡,没有被刘禅刻意打破。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禅可谓魏蜀吴三国中最合格的继承人。而这也可以证明刘备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是很成功的。尤其是和曹操身后政治遗产被全盘推翻以及吴国在孙权身后的继承人问题上的折腾相比,刘备一方的交接班可谓是最成功的。更不用说和三足鼎立之前袁绍,刘表之类的人相比了。

在选择和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是选择能够继承自己政治路线和遗产的人,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人,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君主本人的胸襟和抱负。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也不能继承自己政治路线的继承人,这往往是出于无能或者是缺乏远见。选择明知政治路线和自己不一样但却无法摆脱感情偏好的人,本质上就是自私。不管自己感情上是否喜欢,只选择政治路线与自己是否一致的人,这才是一个更为合格的政治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弄懂孙策之死,对江东士族与孙氏矛盾的认知就还需深入
汉魏世族门第的源起与政治垄断
漫聊三国英雄们的接班人培养
华容道诸葛亮为何放过曹操
【总168】玩弄天下的野心家都没有好下场
真实关羽:对政治一窍不通 不容别人超过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