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网—经史合参读《大学》第二——诸子和参说七证 知止定静安虑得
   下面我们来分享“七证”。这七证分别是:知、止、定、静、安、虑、得。
   “知”,可以当成动词,有探索的意思;也可以当成名词,有知识的意思;也可以通假古文中的“智”,有智慧的意思。放在“知止而后有定”这句话中来看,应该是动词。那么有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要“知”什么?
    记得在读南怀瑾先生讲解的庄子时,他提出要具见,当然他是从修道的角度,也就是说要想修道必须首先见“道”,否则不知道自己修什么,那有怎么去修呢?同理,对于《大学》来说,我们见的是什么道?当然见的是“三纲”。然而这样说也只会落下乘,其实“三纲”已经是大学之道为了让人们去理解而表现出来的外用,并不是大学之道的那个本体,更细致地说应该是见那个让一切事务运行的法则。
    好啦,“知”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怎么去“知”呢?在“八目”中我们会有更加详细地说明。额外想说的是,见道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坚持,孔子说“吾道一贯之”,就那么一个东西早已经告诉你了,可是你要去执行啊,去贯啊,不去执行不去贯,说也是白说。因此,这句话又衍生出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句话。
   “上智”是很有智慧的人,认可这个道理并且会坚定不移地去执行,说信仰坚定也罢,说理想崇高也罢,总之要坚持按照道理去做,听到了,认可了,就要终身奉行。“下愚”呢?就是思想不太活络的人,一条道跑到黑,认准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当然如果认准了是正确的道理,自然也就撞不上南墙了,因此也就不会头破血流了,反而会修身修炼有成。
    接下来是“止”和“定”。
    当我们知道了应该知道的东西,而且也已经知道了之后,下面就是如何对待这个知道的东西了。打一个比方,比如一条河流流向湖泊,在流的过程中水逐渐向湖泊聚集,这个聚集的过程就是“知”的状态,而聚集的结果就是“止”的状态,也就是说有了一个归宿,停下来,聚集在一起。用哲学上的话讲就是量变引发质变,这个积累量的过程就是“止”。当“止”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引发的变化就开始进入了“定”。因此叫“知止而后有定”。
   “定”的状态,用佛家的话讲是入定、禅定,一个人进入到一念清净万有皆无的状态,思想和意识达到高度的集中。用现在的话讲,打比方说,好比一个人看书看到全部精神都投入到书的情节当中,随情节的跌拓起伏而产生喜怒哀乐,这时突然一阵风把门吹的关上,“当”的一声把人惊醒,被惊醒之前的状态可以勉强称作“定”,但是因为人的思想在跌拓起伏,在喜怒哀乐,没有止住,所以叫做勉强。
   真正的“定”应该是无思无虑的状态,或者是我守着自己的一个想法,其他想法来也罢,去也罢,我才不管他。我只管我自己的。当真正的达到这种“定”的状态时,人身体的机能会得到极大的恢复。思想、感觉的潜能等会得到极大开发,自然而然的就进入了“静”的状态。
   为了达到“定”,儒家有正襟危坐,道家讲抱元守一,佛家讲静坐或者打坐,发源于印度流传世界的瑜伽也是一种方法。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操作需要有人引导,平常可以自己练习,但是真正入门之后的功夫一定要有人帮助才行。
   下面谈“定而后能静”。进入“定”的状态,身心放松,自然就思维敏捷了。前面提到的静坐、打坐以及各种瑜伽姿势、冥想等都是手段,都是为了达到“定”和“静”的状态,让自己身心放下,开发自身智慧。不可否认,在这种情况下思考问题确实是有帮助的。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问:你达到了吗?其实不止我,还有你,以及别人都有达到这种状态的可能。只不过是谁能经常处在这种状态,那就看个人的本事了。说简单点,能做到聚精会神的去做某一件事情,就是这种状态,所谓“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就是这个道理。
    唐朝法融禅师说过一个偈子,恰好说明了另外一个道理。这个偈子是: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讲的是如果刻意地去求定,求心静,反而得不到,为什么?因为只要有欲望,心就会乱,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所说是“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很乱,是吗?解释的多了,反而让人在佛教名词中愈发的混乱。我只说一句,记住想问题办事情从一而终。长期如此,自然可以体会其中的妙用。当然,如果有兴趣多吟诵几遍,对自己也是大有感悟的。
    下面我们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一句话的重点就是“安、虑、得”三个字。
   “安”字上面是一个宝盖儿,下面是一个“女”,宝盖儿就像一个家,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女人在家里面的感觉。而且,宝盖儿就像是三面环山,你想女人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家里呆着,那还不安全吗?另外,从地名上看,我国许多地名都带“安”字,比如西安、安阳等,西安附近有华山、骊山,安阳附近有太行山,一方面可以看出百姓是期盼天下太平的,一方面有山说明有依靠,也能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
   “静而后能安”,体现的更多的是“心安”。禅宗二祖神光大师向达摩祖师拜师时,就是要求“安心”之法。
    因此和前面的“知、止、定、静”相比,“安”开始涉及到了心。“心”在传统文化中代表了神明,这是精神层面的,不仅仅是我们肉体的那个心脏。因此,安心就是安神,实际上就是在“静”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心的表述,以至于达到不随波逐流、不见异思迁的境界。
    到了这个境界,心灵才不会退转。举个例子,假如我们今天认识到了一个道理,或者是一个与人相处的原则,就要立志去长期执行。如果过不了几天遇到了麻烦,对自己认识的这个道理产生了怀疑,不想去坚持了,这就是心灵的退转。
    古代高僧开悟之后,是能长期处在他开悟的那个境界中的,如果经常怀疑自己的那个道,那就只能说明一直还在开悟的路上。这其实与我们平常的行为是一样的。
    心灵不退转,不怀疑,信受奉行。有智慧了,又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达到“虑”的境界。《黄帝内经》上讲“因思而远慕谓之虑”,也就是说一个人思考,并且能想得很长远,以至于产生某种期盼,这样的状态叫做“虑”。“虑”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期盼,和“忧”不同,“忧”是对不好的事情的一种担心。比如说“杞人忧天”的故事,杞人担心的是天要塌下来。
    回过头来,我们继续说“虑”。达到“虑”的前提是“静”。心静了,神清明了,就进入了“虑”的状态。那么我们“虑”什么呢?当一个人静心思考问题的时候,当然都是与自己攸关的事情。名位也罢,权利也罢,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然而,不是也有哲学家总是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的问题吗?如果继续向下追问,就会追问道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
    第一章节里面提到的朱清时演讲中说的,世界是由弦振动的状态组成而不是弦组成。而弦又是一种能量。所以唯物与唯心一直都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那这里的“虑”是在虑什么呢?在这篇《大学》之中,曾老夫子除了讲大学之道之外,还给了我们更加实在的表述,就是“三纲”,怎么达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到这里,实际上就和前面的“知、止”以及提到的“见道”相互呼应起来了。
    同理,最后一个“得”字就好解释了。你虑了什么最终就会得到什么,至于你到底虑了什么,那就天知、地知、你知了?当然,我们更希望的是每个人都应该虑大学之天道,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实际上,古文的“得”字一般都通假“德”字。这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又是相同的。
   从下一篇开始我会和大家分享“八目”,就是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面包含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之道,既可以修身,又能够外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讲读2:大学三纲
学国学 三纲八目
知,念头控制好了就知止。
上联9个字,全是“宝盖头”,下联也写得精妙,充满赞美之意
汉字常识:汉字的形体
理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