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熙:月圆之时悟透人生,得到山水画之秘诀 | BYART美史

我们都知道西方透视法的原则是“近大远小”,但是中国山水画之中也蕴含了特有的透视法。

这种特殊的透视法带给了观看者奇妙的情景感。

白蚁君觉得之所以中国的山水画这么吸引人是因为独特的透视法带来的情景感,似乎让人处于可远可近飘渺的仙境之中。而这种独特的透视法就是由郭熙提出的“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

三远法分别是:“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简单来说,高远是山峰雄伟,让观看者感受到压迫感,多出现在北方。而深远则是看得远,看得多,事物之间多有重叠。而平远则是注重飘渺之感,多出现在江南之景中。

溪山行旅图 高远

早春图 深远

西方的透视法注重的是几何学,画家们测算构造出一个三进向的空间幻景,观画者的所有视线都集结于一个焦点。

西方擅于使用透视法以营造透视性框架和立体的人物与空间景象。

中国画“三远”之法,则将观看者的视线朝向流动、转折的方向引导——由高转深,由深转近,再横向于平远,形成一个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观赏活动

以下是白蚁君在网上整理出了理解“三远法”的简图:

高远

平远

深远

在众多中国山水画之中,这三种透视法会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之中,这往往会让人觉得一幅画中出现了多个焦点,不符合实际情景。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种特殊的“三远法”并不科学,也没有逻辑性。但是白蚁君认为这正是中国古人绘画的奇妙之处,他们正是要去寻求诗意的艺术空间氛围

“趋向着音乐境界,渗透了时间节奏。它的构成不依据算学,而依据动力学。”

其实中国古人并没有脱离科学,他们在追求美的同时,也依据了现实世界。

中国古人们感受到了《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虚实结合,明暗相交。

这种虚实之感使人好像能够感觉到画中有音乐的律动,画中的景都转化为鲜活的生命。而这种虚实之感正是“天人合一”。

而郭熙正是悟透了这其中的玄机才得出了“三远法”的透视法。

郭熙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道教的学习对他日后的绘画有很大影响。郭熙在创作的同时也云游四海,他喜欢画寒林山水。

郭熙的山石如“卷云”或“鬼脸”,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

到了晚年,郭熙对绘画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他的画风变得健壮雄伟,峰峦秀起、云烟变幻之景,多是风景壮丽的画作。

郭熙 雪山图轴

白蚁君觉得当我们欣赏山水画,先抬头看见高远的山峰,然后层层向下,窥见深远的山谷,转向近景林下水边,最后横向平远的沙滩小岛。

这一观看顺序便被智慧的古人给记录了下来,西方人将静态的观看模式记录下来。

而中国的古人则将高远、深远和平远三种动态的模式记录下来,组成了天人合一,并且共同构成了中国画诗意空间的特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水画基础知识|山水画的透视与构图
简述郭熙“三远”法。
学艺笔记——中国国画的“远”
如何去看中国山水画?山水画中何为“三远法”?
古人的盆景三远法
山水画的透视与构图讲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