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是后天之本,想长寿先养胃,坚持养成这五个好习惯,助你养好胃,身体更健康!
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胃”这个器官很“贴心”。因为,即使你不疼胃,胃也会“疼”你!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版)》显示,全国有超7亿人患有慢性胃炎。
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每年有40余万新发病例,因胃癌死亡人数超过20万。
因此,与胃相关的疾病也逐渐困扰着人们。
存得一分胃气,保得一分生命
“胃气”是中医的专有名词。
而所谓“胃气”,其中一个含义即指胃的受纳功能,胃气盛衰决定了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除此之外,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脏腑、筋脉、肌肉、皮毛全依赖气血、津液的充养。我们吃进去的东西通过脾胃转化为精微的营养物质,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
《灵枢·五味篇》中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日常饮食入口后,需受纳于胃腑,再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用以滋养人体的脏腑、经络以及四肢百骸。
胃气充足,则人胃口好、能吸收,身体健康程度高;如果胃气受损,五谷不能消化,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就可能出现各种疾病。
一般来说,大家也都有这个常识,再重的病,只要还能吃饭,就是胃气未竭,预后就好,只要积极治疗,就有向愈的可能。如果胃气衰败,饮食不入,预后就非常不好了。
所以,中医常说:“存得一分胃气,保得一分生机。”
而且,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有时并不是所有的病都反映在胃上,但是,很多疾病都与胃有关,这种关系或大或小。比如反流性咽炎、反流性食管炎、口腔溃疡以及糖尿病、脂肪肝等都与胃有关。
比如,患者刚做完手术,医生都会提示家属术后几日注意膳食,不能食用油腻汤水,而是要食用米粥等流食。
其实,是因为此时我们的胃动力不足,需要养好胃气,静待日后的康复。
养胃不对,努力白费
很多人养胃时就关注两个字“暖”和“软”,认为有胃病就该吃温暖的、易于消化的食物。可是,有人胃痛,吃了热食后反而更严重了,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就是您没有分清寒热!
1.胃寒需暖
胃腐熟食物需要热量,胃中无火,就无法腐熟食物,因此,就会出现胃脘冷痛、腹泻、胃口差、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等症状。
长此以往,寒气会不断损伤胃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非但容易导致胃病频发,还可能因此造成营养不良、体弱多病。
解决方法:温补心阳。
火能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说,补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这也就是五行所说的“虚则补其母”。
大家可以在煲汤或做菜加一些温补心阳的药食同源药材,如薤白、肉桂、干姜等,以助胃生火。
此外,还可通过喝热水、吃热食以及合理的室外运动来增强胃动力。
2.胃热需凉
胃火不足会出现胃寒,胃火过亢则会出现胃热。
胃热的患者经常有饥饿感,总觉得吃不饱,俗话称为“慌饭”,中医称为“消谷善饥”。
胃热是炎症的催化剂,急性酒精性胃炎、出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习惯性便秘等患者多有胃热。
长期胃热不消、炎症频发,对胃黏膜损害很大,有几率诱发粘膜上皮细胞癌变。
解决方法:清热下火。
对于胃热刚起的患者来说,适当吃凉性的药食同源药材可清热泻火、滋阴生津,比如生菜、苦瓜、梨、西瓜、薄荷、金银花、菊花、薏仁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
给大家推荐一个清胃火的小食疗方——皮蛋拌豆腐。
做法:每天用两个皮蛋,加上4两豆腐,拌匀后加上麻油,放少量盐,当菜吃。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一定要去正规商超购买有检验合格标志的无铅皮蛋,高血压患者则慎食皮蛋。
对于胃火长期过重者来说,久病必然会伤及阴分,多会出现口渴、感觉饥饿又吃不下的症状,有时伴有轻微咳嗽、虚汗多、便秘、腹胀等症状。
解决办法:滋养胃阴。
可以尝试使用石斛、玉竹、芦根、乌梅等食材养阴生津。
自查胃热胃寒
如果您不能判断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赶快收藏下边这个表格:
病状胃寒胃热
表现多见胃部冷痛多见胃部灼热疼痛
特点热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喜冷恶热,胃脘得凉则舒
诱因因饮冷受寒而发作或加重进食辛辣燥热食物后发作或加重
其他症状口不渴,舌苔白滑,边有齿痕口干。口渴、口臭、舌红苔黄或舌红少苔
如果您发现上边的两种情况都与您不符,那也不用担心。
因为,临床中胃病的情况有时并非这么单一,除了单纯胃寒和单纯胃热患者,很多人都会表现为寒热错杂的情况。
对于这种类型的胃病患者,最好到正规中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调理脾胃怎么做
从中医理论上讲,脾为五脏之一,喜燥,主升清,而胃为六腑之一,仓廪之官,喜润,主受纳,二者互为表里,共同完成气血生化过程。
有一味中药,堪称脾胃疾病第一药,这味中药就是“白术”。
白术性温,味甘、苦,入脾、胃经,几乎可以通治一切脾胃病。《本草汇言》里讲:“ 脾虚不兼,术能补之;脾虚不纳,术能助之。” 《本草疏经》更称白术为 “ 安脾胃之神品 ” 。由此可见,白术在健脾养胃、燥湿利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谓是 “ 无白术,不脾胃 ” 。
很多治疗脾胃病的中药方,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白术汤、苓桂术甘汤以及平时我们耳熟能详的中成药如玉屏风颗粒、归脾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香砂养胃丸等,里面都含有白术,而且白术在里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脾虚湿盛:白术30克,茯苓20克,砂仁10克,陈皮10克。直接泡水,或打粉装纱布,开水冲泡代茶饮。
推荐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二陈丸。
脾胃阳虚:炒白术30克,生姜10克,大枣2枚。直接泡水,或打粉装纱布,开水冲泡代茶饮。
推荐中成药: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
艾国医 传统医学经典传承,国医名家资料领取,秘方偏方临床绝活、道家养生智慧分享。
公众号
养胃的五个好习惯
胃病素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
1.饮食规律
养胃最重要一点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规律和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少吃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
2.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时会分泌出唾液,让唾液与食物充分搅拌,从而帮助消化,还能对胃黏膜产生保护作用,故进食时细嚼慢咽也是一个养胃护胃小窍门,对于肥胖人士还能起到减少摄入的作用。
3.早起一杯温开水
起床后缓慢喝一杯温开水,一来可以唤醒脾胃,为接下来一天的消化运作做缓冲准备,二来可以温养脾胃的阳气,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养胃护胃方法。
4.饭后走一走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饭后1小时平静地散散步,可以给胃消化食物起到助攻作用,给胃减轻工作量,故也是一个实用的养胃护胃方法。
5.推拿按摩
运动不便者,饭后或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60~90圈,然后再双手按摩放松小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中药:香砂养胃丸 赶走老胃病中医有绝招(视频)(相关链接:长寿百岁草、治疗多种疼痛的特效药、这就是中医、治疗脂肪肝、甘草、名老中医、解读基本中成药、脑力劳动归脾丸...)
脾胃病常用这些中药,总结得挺全面
中医传承秘方“枳术汤”,治疗胃病,一针见血!
肝郁气结、肝火犯胃引起胃痛胃胀,张仲景早已告诉我们调理方法
· 胃病的中西医疗法对比
中医“补土派”的代表方子!升中气,治顽固胃痛,献给老胃病患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