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庆辉|为什么传统诗词的旧瓶装得进现代生活的新酒


事实上,不仅这样的专题讨论会,在许多正式或非正式的诗词研讨场合,这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热点话题。既被多次提出,表明在诗词文化圈内及有所关联的圈外,“旧瓶新酒” 之惑已然成为亟待厘清的普遍困惑。

结合当代传统诗词的创作实践,本文试图对这个话题作个粗浅的探讨。

首先必须弄清两个概念:什么叫传统诗词的旧瓶(以下称旧瓶)?什么叫现代生活的新酒(以下称新酒)?所谓旧瓶,无非是指传统诗词所涵盖的文本类型、语词系统、格律规范、写作要求等一系列审美要素。所谓新酒,无非是指新的物质技术条件下,现代人的生活生产形态及情感思想状态。

持旧瓶不能装新酒论者,其核心立论是,作为国粹的中华传统诗词,产生并发展于中国古老而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其所使用的语词意象系统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是农耕文明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生活与生产物象。譬如,古代农业生产的节令农具物象,古代士大夫在衙及居家生活物象,古代女子闺阁生活物象,古代军事边屯及战争物象,等等。随着农耕文明时代的远去,及工业后工业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这些物象,大都从现代人的身边消失了。

他们说,这些物象是形成传统诗词美学价值的基本元素,但今人已经从这些被审美化了的物象中彻底离开了。今人生活在一个未被传统诗词审美化的现代空间里,这个空间新出现的许多事物,似乎都与传统诗词的美学要求相龃龉。譬如餐巾纸代替了更有诗意的手帕——林黛玉如果生活在今天,就没办法写《题帕三绝》了,譬如轿车SUV代替了更有诗意的油壁香车,譬如豪华游轮代替了“兰舟催发”的兰舟,比如短信微信代替了鱼雁传书……

所以,他们认为今人已经没有写好传统诗词的生活环境了。如果硬要把连自己见都没见过的云屏、绣帘、锦书、玉笛、清角、羌管写进诗里,就违背了修辞立其诚的古训。而且,物象既虚,情真几何?如果离开了这些自带美感的语词和意象,汽车、高铁、电脑、音响、手机、电梯……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象,又不具备入诗的美感。

由此,他们更进一步地认为,今人先天性地写不好传统诗词了。或者,传统诗词的旧瓶,已经装不进现代生活的新酒了。


仅从构成传统诗词美学价值的要件——语词意象系统入手,仅从现代人生活迁变中“流失的部分美感”反推,便轻易做出了“旧不容新”的判断。且在论证中,颇有擒一纵百之失,因此,其结论自然不大靠得住。

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看今人创作的传统诗词,是否如其所言,对现代生活是一种“装不进”的失语状态?

“世有几人堪在线,缘无一秒不刷新”,这是陈子昂青年诗词奖得主、河北诗人李伟亮《临屏寄张惠中老师》中的句子,巧妙嵌入了颇具时代气息的新词“在线”“刷新”,而且利用这两个新词隐约的引申义,表达了与此诗受赠者之间不同寻常的情谊。新词古谊,略无违和感——互联网时代算不算新酒?

“瓦砾堆曾书插架,荆榛丛忆菊当阶”,这是成都女诗人杨云《壬寅除夕回乡扫墓过老屋旧址》中的句子。四十多年急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大地上,巨量人群在迁徙,许多地方在迁变,人们离乡入城,故乡老屋逐渐废弃。这两句诗蕴厚重感慨,以今昔时空交织的手法,为这一历程定格——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算不算新酒?


“邑人遥指洄波处,曾是吾家吊脚楼”,这是达州女诗人月映霜华《丁酉秋过三峡》中的句子,以形象的诗意细节,反映了山川舆图之变,温柔敦厚曲尽人意地写出了三峡库区居民独特的乡愁与感喟——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算不算新酒?

在今人创作的传统诗词中,即时反映现代生活而又不失诗词美感的作品,即便不算俯拾皆是,至少并不鲜见吧。不仅在反映现代生活上,穷形尽相地反映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特定时代,传统诗词也没有缺席——谓予不信,可以去读读聂绀驽先生、程坚甫先生的作品。

事实上,从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的黄遵宪开始,从中国近代化滥觞、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晚清开始,之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非常优秀的传统诗词作品,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生活。其中的优秀作品,并不逊色于古人。

当代著名诗人熊东遨先生说,诗不必担心古人作完,正如饭不必担心古人吃完一样。旧形式不拒新内容,为什么能够做到?下面,我们以评价一切文学作品的传统尺度——艺术性和思想性——为基准,来探讨一下今人何以能写出足以反映现代生活风貌而又不失传统诗词美感的作品。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传统诗词的各个子品类——包括诗经体、骚体、乐府、歌行、文人五言诗、古风等在内的古体诗,包括五言律绝、七言律绝及排律在内的近体诗,包括词曲——通过长期的创作经验和理论建设的累积,都已建立起完备的写作规范和标准了。这些规范和标准——譬如诗经体和骚体的句式特点,譬如近体诗的格律要求,譬如词牌曲牌的正体和变体,譬如传统诗词内在声律节奏所带来的不可言传的和谐美感——都已经形成了高度审美化的刚性形式,对传统诗词的审美内涵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水土保持”。

也正因此,著名学者、云南大学教授、云南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石鹏飞先生曾感慨:传统诗词的形式实在是太完备了,就像一只精美的篮子,哪怕把歪瓜裂枣放进去,也像模像样的。

可见,这种审美内涵的“水土保持”,是由形式本身完成的。或者说,在语词和意象进入之前,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这一现象确保了在“诗语”部分丧失的情况下,传统诗词的审美价值不至于大幅度减损。

晋代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缘情”者,抒写人类情感。人类的一切情感都生发于人性,科技日新月异,人性的进化却是极其缓慢的。人性变化不大,今人的情感与古人的情感相比,也就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绮靡”者,精美的辞采。其来源有二:人类社会和天地自然。来自于人类社会那一部分,如前所述,今人的生活形态与古人相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确实带来了众多未被审美化的新语词新意象——但诸如屋宇门窗、桌枕箱镜等大量日常物象其实依然存在,放入诗词中,其所指与能指也并不过时。来自于天地自然的那一部分——如风云雪雨湖海山川等——无论其能指还是所指,均无多大变化。

综合以上因素,传统诗词的刚性形式很大程度上保持住了它的文学美感;传统诗词的主要抒写对象——人类情感变化不大;“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成“绮靡”的很大一部分物象,依然在,依然没变。


有此三项,恐怕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再下“旧瓶装不进新酒”的结论了吧?更何况,许多消逝的语词与意象,只是实体层面的消逝,其文化意义依然存在,依然可以为我们所使用——譬如烽火、虫沙、弹冠、左祍、金瓯、青词、竹帛、绿蚁等等,数不胜数。更不用说还有历代累积下来的那么多言约意丰的典故,能够供我们使用。

而且,特别重要的一点,新语词新意象并不是没有雅化入诗的可能。甚至可以说,只要我们对诗词美感较为敏感,只要我们具有较强的母语理解运用能力,绝大多数新语词新意象,都可以雅化入诗而毫无违和感。

讨论至此,倘若还要罔顾近现代传统诗词的发展与现状,罔顾传统诗词对新生语词和意象的消化融合能力,仅以部分传统“诗语”辞藻的消亡,便引申至传统“诗意”的丧失,进一步作“旧瓶新酒”之叹,只能令人怀疑持论者思想拘谨、立论偏颇、视野狭窄了。


新语词新意象雅化入诗是个啥样子呢?举几个例子。

离开玉笛、兰舟、红豆、手帕、连理枝、比翼鸟这些古典意象,就不可以写爱情了吗?孤棹摇风的诗句“蓝屏遗此相思字,已过三年不忍删”不是写爱情吗?陈海洋的诗句“却怕无端生祸事,图前不敢点心心”不是写爱情吗?高寒的诗句“十九年前老票根,灯前辨取旧温存”不是写爱情吗?

天许的句子“早已不同人斗酒,忽然想与你抽烟”。“抽烟”在古诗中很少见到吧?但以今人才有的“抽烟”对“斗酒”,不也很协调么?“斗酒”意味着青年的张狂,“抽烟”意味着中年的沉静,有故事有感慨,有时间线,有成长线,有性情变迁线,不也含蓄耐读么?

李子的句子“驱驰地铁东西线,俯仰薪金上下班”。“地铁”“薪金”“东西线”“上下班”,新语词新意象还少吗?并不觉得有失古雅呀?北漂一族看到这两句,是不是心有戚戚?

“一杯倾作海,五岳小于拳”,这是会驾飞机的诗人魏新河的句子,没有这个经历,这样的句子李杜也写不出来吧?他没有辜负这个特别的视角吧?

让传统诗词的美感,在反映现代生活的同时不至于丧失,我们有坚定的“守旧”的定力,我们也有丰富的“守旧”的办法,这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我们也要有开一代风气的信心与勇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观念与审美,二十世纪以来,不是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新式服装成为风靡东土的流行款了么?不必把传统诗美这个代有新添代有叠加的“旧”看得过于刚性过于神圣,以至于不敢冒犯。大致上“守好体”后,也要敢于“开新”。当然,这里所说的“开新”倒不一定是指技术层面的新旧韵之类,而是指表达上风格上气味上的美学探索。不必前怕狼后怕虎的,既然是探索,肯定有失败。失败了退回来就是——第“二十五诗品”未被认可,回头嘛,还有“二十四诗品”的大本营呢。

以上是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进行讨论。从思想资源的角度看,比之古人,今人获得了足以入诗资诗的更丰富多元的思想,可谓占尽优势。譬如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文明、自由、平等、法治等理念,就是古代诗人难以获得的——以诗圣杜甫为例,他的最高理想,也不过是止于“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当然,在思想性上,我们不能以今日眼光去苛求古人。但既然打开了视野提升了境界,写出具有较高思想性并无愧于这伟大时代的好诗,就应成为我们的主动意识与自觉实践——事实上,今人的诗词创作已经呈现出这样的追求。兹举数例。

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根本伦理时,其实,“英雄史观”就已经让位于“平民史观”了。带着“平民史观”去重新观察历史,对许多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就会产生深刻的反思。譬如,刘备入主西川建立蜀汉政权之后,为克复中原连年征战,蜀中百姓其实是赋税更重生活更苦了。基于此,可以确认,杜甫的名作《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实际上是“英雄史观”。站在“平民史观”的角度,我写了《蜀汉》一诗,中有“两朝开济催征迫,三顾频烦筹算工;赢得千畦万钟粟,化为六出七擒功”的句子。我诗在艺术水准上自是不能望老杜项背,但它的确提供了反思历史的新的价值方位。

王维《竹里馆》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句;陆游《鹊桥仙》有“卖鱼生恐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句;释文珦《人生几何行》有“长歌归去来,山中煮白石”句。抒发隐逸之志,把红尘当作林泉的对立面,当作麻烦脏污有损高洁的去处,这是传统诗词的永恒主题之一。在城市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现代社会,今人有没有站在林泉生活的反面,描写城市生活感受与趣味的诗词呢?有的。譬如独孤食肉兽《浣溪沙·岁晚江汉路步行街怀旧》中的句子“街巷风恬西饼香,摩登游女旧洋场,无头模特倚橱窗”;譬如孟依依《风入松·四月三日忆沪上去岁此日》中的句子“衡山路上咖啡馆,共谁人、倒转时光;虹口街心竹椅,虹桥午后机场”;譬如李子《鹧鸪天·重游武汉长江大桥》中的句子“风烟江暮浮船水,灯火城高写字楼”。


在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后一位的,重农抑商不耻言利一直是古代社会特别是古代读书人的主流意识。南宋吕本中《李器之履斋》诗中即有“责己不责人,为道不为利”的句子。其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和利并不天然对立。今日中国改革开放深入人心,市场经济深度改变国人生活。在守好诚信之道的同时,勇敢创业追求财富,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为国家贡献税收,为社会解决就业,难道不应该被鼓励吗?今人也有反映这种观念变迁的诗词作品。譬如天许《陪妻儿购买衣物忽有所感》中的句子“幸凭双手力,渐改一家贫;身畔妻儿笑,何须说苦辛”;譬如书生霸王《推销员》中的句子“苦挣三餐费,闲谈百万薪;江东多父老,不许此身贫”。

对于今日传统诗词写作者而言,更符合现代文明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理念新价值,其实是一种福利。用诗的语言表达这些新理念新价值,正是今人的作品有可能超越古人的地方。欣慰的是,上述例子表明,在发新思、铸新魂方面,今人的诗词创作已经呈现出了某种自觉性。

总而言之,从传统诗词创作的实践角度看,晚清以降的诗人,已经和正在写出足以反映时代风貌和现当代生活的优秀作品。从艺术表现和思想资源的支持角度看,以传统诗词的旧瓶,装现代生活的新酒,没有任何障碍。

张庆辉 云南回形针传媒高级合伙人。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广告总经理,资深传媒人,资深文化策划人。多次策划并组织全国性诗词文化活动,多次担任全国性诗词大赛评委。正始吟社社长,爱诗词,好交游,性旷达。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389):2024年第15期
每周试玉(383)|嘉宾【汪奇圣 李明科 独孤食肉兽 沈利斌】
周文彰等联名推荐|《小楼听雨(2016-2020)》开售了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2024年(1-3)月目录
小楼听雨 任重道远
小楼癸卯年诗词辑|张庆辉自选百首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2024甲辰海内外诗友大拜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传统诗词联创作及其他
今人诗话(节选)没有培养雅正的审美思维,诗词审美便会低端化
萧园诗话·传统旧体诗词的写法
【诗词意象】雨巷
高考语文:7招破解传统文化古诗文阅读
刚开始写诗,苦于无人指点,希望大家能从专业角度给我一些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