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习功课六:《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洞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以及洞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想象文字描绘的桂林风景图,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3、了解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学习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述景物的方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4、积累优美的语句,背诵第二自然段。
重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文结构层次清晰,语言优美,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无尽的享受还能从中悟出许多写景文章的语言特点。文章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凭借,也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凭借。读中感悟美,谈中悟方法是本课教学的主导思想。
课前交流:
讲一个有关桂林的神话故事。
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
【设计理念:课前交流时讲一个与课文之间有联系的故事,不仅能让陌生的师生一下便熟悉起来,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认知:
1、你们去过桂林吗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说一说桂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如果没有去过也没有关系,老师也没有去过,不过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桂林景区的照片,一起来欣赏吧。看完后鼓励学生再来说一说桂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谁知道“甲”是什么意思?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赞美呢?还需要我们在亲身感受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设计理念:平实的谈话导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感受谈起,引起其学文的兴趣,正是站在儿童立场上上课的体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每人一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有读错的字整句话都要重新读,比一比看谁重复读的地方少,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分组巩固生词,指名领读。
课件出示:
第一组:桂林、扩散、攀登、芙蓉、溶洞、石乳、玲珑、跋涉,根据“跋涉”一词中两字的偏旁猜测词义。
第二组:燕山、燕子、栽倒、倒茶、观赏、欣赏,分辨多音字和同义词。
第三组:波澜壮阔、峰峦雄伟、连绵起伏、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重峦叠彩、光怪陆离、色彩绚烂、变幻无穷,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一说桂林山水给你留下的印象。
【设计意图:对于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本文篇幅较长,新词多,首先就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将全文读对读准。对生词的复现既是对其检查巩固的过程,又是通过分类渗透给学生学生词的方法的过程,同时为理解文章重点语句扫清词语难理解的障碍。】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课件出示:思考:文章的中心句是那一句话?围绕这一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步写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洞、总分总)
【此次读是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读前有预设性任务的指导,为品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的写作特点做铺垫。】
三、细细咀嚼,品味水美:
1、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首先跟随作者荡舟漓江,欣赏一下这漓江的水吧!指名读,其他同学画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静、清、绿)
2、屏显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通过指名读、范读、想象画面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小结:一边读书,一边在脑海里浮现画面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段,运用多种方式朗读,既读出文章语言表达的文字美,又读出语言描绘的画面美。】
3、对比读,课件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又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这里的水也很绿,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读,让学生自己感悟到排比句的整齐美,节奏美,在读中培养语感。】
4、教师引读,(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感悟作者先写景物特点,再详细描述的方法。
(我突然觉得,我刚才读的那几句很重要,可你们读的那几句似乎是可有可无,“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这样概括的写不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你怎么认为呢?)
【设计意图:以谈话启发,让学生归纳出写作的方法: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恰当的运用比喻使事物形象,排比的修辞方法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是情感的表达痛快淋漓。学文章,悟方法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5、转化角色,容情入景,通过仿写进行语言拓展训练。
(你看到漓江的水这么静,这么清,这么绿,你站在木船上,停下手中的木浆,你想干什么?)(洗一把脸,伸手拨水,尝上一口·····)
扩句:
(1)当你撩一把水洗一洗脸,你又会觉得(课件出示:漓江的水真( )啊,( )得 。
(2)当你伸手一拨,水从你的指尖轻轻滑过,你会觉得漓江的水真( )啊,( )得 。
(3)当你捧起一汪水,尝上一口,你会觉得漓江的水真( )啊,( )得 。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角色转化的机会,让学生走进文本,最大限度的缩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以填空的形式仿写排比句,让学生充分表达源于文本又不同于文本的独特感受,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不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是对课文学习的过滤和积淀,更是一种真情的感动在传递和蔓延。】
5、此时此刻你已经与漓江的水融在了一起,再来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独特的美,并学习作者的又一表达方式。】
6、练习背诵,让我们把美丽的漓江水永远留在记忆的相册里。根据课件提示先漏掉重点词帮助学生精确记忆填背,再逐步漏掉语句,再到只剩标点,最后理清叙述顺序(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只剩一张背景图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渗透给学生背诵的一种方法:先记重点词,再按语言内部的层次关系记忆能让记忆更准确,更迅速,更牢固。】
四、总结学习方法
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漓江的水这一部分时是怎样学的?
读一读漓江水的特点——品一品漓江的水独特的美——说一说值得学习的写法——背一背精彩的段落。
【设计意图: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知识,重要的是学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学习过程的方法,学以致用。】
五、课后作业
按照今天学习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还是学生自己“真刀真枪”地磨练,课堂上我们渗透并总结了学法,借助课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真正的独立阅读,下节课以学生汇报为主,教师那时再以阅读辅导者的身份给予关注,点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说课稿
桂林山水优质课教案设计
新鲜出炉的教学设计,还等神马!?
《画山绣水》教案一课时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