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口之家已经弥漫着很强的“火药”味了,妈妈的做法绝了

嘉宾简介

武锐利,国家心理社工培训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心理专家。先后师从于全国多位心理名家,储备了丰厚的心理学知识。

一天晚上,一个三口之家已经弥漫着很强的“火药”味了。女儿在哭,爸爸在怒,你猜妈妈会怎样呢

首先让我们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青春女儿很喜欢一个男声组合,甚至有点超喜欢了,还从所在城市去上海看了他们的演唱会。可是演唱会结束后,回到家的女儿在一两天的时间里,没从激情澎湃的现场氛围中出来。这不,今天晚上去那个粉丝“吧”里看了看,情绪就被激发了,忍不住就啜泣了一小会儿。爸爸妈妈很惊异,忙问原因,回答是:“太快了,那种感觉过去得太快了。”女儿很坦诚地承认,妈妈表示理解,当然略有表示担忧。但是爸爸可受不了了,他皱着眉,摇着头,来回踱着步,第一次那么着急和愤怒,甚至抓着餐桌上的桌布,大有撩起掀翻的阵势。

这个时候,你说那个妈妈如何是好?

看这阵势,也跟着恼怒?“哭什么?发什么火?烦人。”得,马上家里是个什么气氛可想而知。斥责女儿,支持丈夫?显然会让女儿的情绪受压抑,不利于失落抑或伤感情绪的宣泄。“凶”丈夫一通,为女儿争情理?丈夫也是好心,不能继续给丈夫火上加油,把一件本来可以平静解决的事情,蔓延成三个人的“战 火”。

这个曾经也很情绪化的妈妈今天控制住了自己,幽默冷静地对待眼前的“事端”。她双手合在胸前,开玩笑地对丈夫说:“老公拜托,千万不可用力,害我收拾满地残局。”然后又跑到女儿身边,故作轻松地说:“哎呀呀,失落了?理解,理解,来来来,咱俩屋里聊,别让你爹担心了。”女儿很乖顺地让妈妈拉着手 进到屋里……

当然,那天晚上家里的“硝烟”很快散尽,虽然那个妈妈心里也有点为女儿的情绪着急,毕竟是两代人,嘴上说着对女儿理解,实际上也是担忧的,但她知道只有在良好的氛围里,才会有好的教育。这样的处理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但起码保持了当天家庭的“和平”,留下了日后对此事彼此进行交流的空间。

女人在家里付出多。付出多的人容易不平衡,不平衡就容易产生坏情绪。一旦对方有什么不可心之处,就容易噌地蹿出火气来。“火”这个字在任何地方都是个热东西,可唯独发在他人身上时,就成了冷因子,不但不会把家人之间的感情加热,反倒会冰凉。

我们的桀骜不驯,我们的火爆脾气,我们的牢骚怨言,就像把家人之间的爱过了一把火。想想看,那会是一番什么场景?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看不见的,但感情的因素体现在生活中的种种言行和结果,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爱和付出,能够让我们懂得自我约束。妈妈在家庭里显示出的宽容和自信,可以给孩子和家人支持与帮助,最好地化解家庭的紧张气氛。

你希望将来的孩子什么样?回到家,你是面带喜悦,还是把一脸的愁苦和牢骚甩给家人?在一起,你是柔声细语地说话交谈,还是互相埋怨地争吵?有困难,你是相互扶持着一起坚强地去面对,还是在互相责难中逃避?家事最能检验一个人的修养,妈妈真的就是这个家的“绿化树”。

一个善良、节俭、快乐、爱整洁的妈妈,就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她可以把贫困的家庭变为舒适、平和与幸福的天堂。无论富贵贫贱,让孩子的眼睛看到妈妈的美好、妈妈的笑容。用你的行动、语言,不断往孩子的眼睛和记忆里,展示微笑、理智、坚强、幽默、乐观……一幕幕,都将留在孩子的脑海里。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人的生命是一种大欢乐,人生之所以悲苦,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内心的模样。你的心里是春天,你就会看见鲜花和绿树;你的心里是冬天,你就会看见萧瑟和严寒。经常仰望遥远的星空,心中就会有希望的星星在闪耀;经常把心注满灿烂的阳光,你的脸上就会永远有美丽的笑容在绽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获得爱,表达爱。爱不仅仅停留在我们的思维中,它应当转化成一种行动。但谁先开这个金口?谁先来做这件事?还是先让妈妈来吧。让我们自己先把对家人的无私的爱放射出去,用自己的微笑、内心的阳光影响家庭的环境。“不论是国王还是百姓,能在自己的家庭中找到和平的,就是最幸福的人。”伟大的歌德说了一句多么朴实而伟大的话!让我们和我们爱的人都做这样幸福的人!

别把“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带给孩子

有一位妈妈,每当孩子不听她的话或者做事不如她的心意时,她就着急,忍不住大声地斥责。可是过后,当她看见孩子伤心或者愤怒的样子,她又责备自己,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道理沟通呢?愤怒和内疚两种负面情绪交替出现在她和孩子相处的岁月里,直到孩子读中学,她才通过学习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原点

原来,她小时候她的妈妈就经常发脾气。她从小就是带着愤怒、恐惧长大的。所以,等到她自己成立家庭有了孩子之后,不自觉地把她所受的教育模式也 延伸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因为她的觉察和改变,她得以阻断她的“原生家庭”残留在她生命中的负面情绪,使自己的小家庭从此变得充满喜悦、平和的健康氛围。

父母的声音、眼神、情绪,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位爱发脾气的父亲,或者是一位经常幽怨流泪的母亲,都有可能代表着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伤痛和挫伤。所以,回溯童年的缺憾,重新调整疏通自己的情绪管道,在自我觉察中成熟成长自己,这是我们身为人父人母觉悟的第一步。

我们的父辈、我们父辈的父辈的年代,还很少有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普及。他们凭借自然的父爱母爱,抚养着子女。舐犊之情,也让他们付出心血,但毕竟因为时代和知识的局限,不少父母也会把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遗留在我们的“内存”中。当然,我们无意批判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父母会故意伤害他们的子女。我们上一代的父母,不少也是接受了不科学甚至是“毒性教条”的家庭教育。倘若他们知道世界上还有更为健全的抚养子女的方式,他们一定愿意让子女拥有更健康更美满的成长环境。我们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接受他们的教训,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比我们自己更科学、优良的家庭教育。

有个妈妈是个完美主义的职业女性,想家庭、工作都要完美。经常是她出差回家,看到家里很乱,孩子衣服很脏,丈夫和孩子的餐饮也很简单,她就很惭愧,觉得自己没做好母亲、妻子的角色。于是,她时常陷入分身乏术的脆弱中,内疚、羞愧在潜意识中使她经常发无名之火。孩子要她陪着出去玩,而她正准备为孩子做饭、打扫卫生,还要做未完成的工作,焦虑加惭愧的情绪转化为愤怒,于是就对孩子发脾气。后来这位妈妈去参加心理培训,发现她实际上是通过虚假的自我防卫——愤怒,来掩饰自己的羞愧。

任何感觉都有可能是另一种感受的转移。有人气哭了,有人笑哭了。我们可能在生气时哭泣或者陷入忧伤中,也可能在高兴时喜极而泣。学会探求自己的情绪真相,这位妈妈明白了情绪是有转换器的,她完全可以用比较平淡的、不痛苦的情绪,来替代对他人和自己较具威胁性的情绪。

有时候,有些行为和情绪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只是我们很难察觉。很多妈妈在产后会得抑郁症。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些人中的很多人是在童年时 期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关爱。其实当你感觉不舒服或者生气的时候,正是自我觉察的时机。试着去了解,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情绪?你生气的背后,可能是恐 惧,也可能是内疚;问题可能不在于眼前的这件事或这个人,而在于这件事、这个人触动了自己潜意识中的某一种经历或感受,残留在潜意识中的情绪按钮被启动。 于是,那些不曾被我们察觉的东西就显现了。这是觉察的好机会,静下来,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调整情绪,重获心灵的平静。

学会觉察,有利于我们及时处理负面情绪

情绪宛若生命的河流,起伏于我们的人生,穿越于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 化,不断出现各种情绪冲突。然后,各种各样的感受,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了我们的行为和语言。此时,我们就需要以敏锐的觉察来静心体会,唤醒我们对自己或 愤怒或恐惧或喜悦或嫉妒等情绪反应的认识和了解。

知识和学历并不代表母亲的修养,来自乡村妇女的质朴慈爱之心,给孩子心灵的滋养,有时候远大于一位心智不成熟的硕士、博士母亲给予孩子的东西。

一颗自我反省的心、想更好地爱孩子的自觉意识、自我成熟、自我成长的欲求,还有母亲的慈爱,是我们给孩子的礼物,也是孩子给我们的人生馈赠。

孩子可以成为我们的人生导师:因为他们的成长,我们得以成长。他们不断制造、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去面对,在面对中醒悟自己、成熟自己,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更智慧、更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的境界。

能控制自己情绪的女人,才是成熟的。只有不成熟或自私的女人,才不能控制自己。一个不分场合时间就肆意发泄自己情绪的成年女人,不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都会让身边的人感到恐惧,或尴尬,或奇怪,或愤怒,尤其当你作为一个妈妈时,这些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明显。

我们很多强烈的情绪,如生气、愤怒、焦虑,其实孩子很聪明很敏感,他会感觉出来。即使是在襁褓中的婴儿,他也很能够感觉到家里的氛围。如果大人 之间的关系是紧张的,孩子就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比如,一只智力水平相当于十个月婴儿大小的小狗,如果主人是喜悦愉快的,它会摇着尾巴高兴地转来转去; 而当主人是愤怒的、哀伤的,它会夹起尾巴躲到一边,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那么有灵性的孩子呢?

有的妈妈和孩子相处时,情绪不好的时候就对孩子怒吼,好的时候就拼命补偿。对待孩子的态度完全是凭自己的情绪好坏,让孩子摸不着头脑。还有些妈 妈自己受了委屈,或者有不顺心的事情,就把怒气发到孩子身上。年幼的孩子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会生气发怒,他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会想“我是不是一个惹麻烦的 孩子,一个令妈妈讨厌的孩子?”甚至他会为无力让妈妈高兴起来而难过。这样,孩子会处在自责状态。所以,妈妈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控制不住情绪。另外,妈 妈也不要以不妥当的情绪示范,来教导孩子如何表达感情。比如,如果一个妈妈遇到问题和不快,在家摔东西、暴怒、哭泣……这些不理智的行为,很容易被孩子学去。

有人说“我性子急,控制不了自己”。其实,人对自己的情绪是有控制力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刺激会 有反应,但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是有空隙的。有一个脾气很急的妈妈,发现读高中的儿子在看色情光盘,她的脑袋“嗡”的一声,就要爆发。但她学习了有关情绪管理的课程,自己的心智成长之后,就做到了让自己停顿10秒钟,很快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要吼的东西压下去了。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情绪管理。之后,才能采取理 智的、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

不做性格强势的妈妈

有一位妈妈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工作中作风强硬干练,在家里也是雷厉风行,夫妻二人的事业都很成功。可是他们十五岁的儿子却性格怯懦,做什么 事情都没有主见,情绪经常出现不稳定,忽喜忽悲,甚至连自己想吃什么玩什么也没有准主意。妈妈着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结果发现,是干练妈妈的强势导致了儿子的问题。

“强势妈妈”因为自己能力出众,所以往往也苛求孩子做到最好,在生活中对孩子掌控较多,孩子独立做决定的机会不多,一切都由“能干”的妈妈安排,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放弃自己的承担,形成对妈妈无条件的服从和依赖,自然也就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育。

有一个男生二十多岁了,心智成熟度和任性程度还像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读大学时专业是妈妈替他选择的,他总感觉读的专业不称心,后来调换了专业, 还是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一直处在对妈妈和环境的埋怨中。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妈妈在老家给他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但他在工作中又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最后辞职回家,再也不出去工作了。这个孩子的父母也都是很成功的人,尤其妈妈在家也非常强势,是个女强人,从小对孩子说一不二,儿子的衣食住行、读书工作,无一不是由妈妈教导、指挥、安排。其结果就是孩子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和面对生活的能力,一旦遇到麻烦,就变成“儿童”退缩到家中,把所有的烦恼统统抛给了妈妈。

如果一个妈妈将孩子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强行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就有些畸形了。妈妈掌控着孩子的童年,孩子成年后也就把解决麻烦的责任甩给了妈妈。长不大的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这就是妈妈强势的后果并不是说事业上能干、料理家庭能力强的妈妈都是“强势妈妈”。很多事业出色的妈妈,在家庭中既能干又能和家人平和相处,对孩子循循善诱,强大而 不强势,在教育孩子上对孩子会有很好的引导示范作用。相反,有些能力欠佳的妈妈,却也会在家中呈现强势,她们把培养子女当成了自我实现的途径,子女成功是 她们的成功,子女失败是她们的失败,她们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把自己的价值依附于孩子身上,而孩子则在妈妈严厉的管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厢 情愿中,变得没有自我和主见。

这样的“强势妈妈”往往是完美主义者,付出很多,对亲密的人,包括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也会很多。然而,一味地要求,就会给孩子压力;一味地挑剔指 责,也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作出的自我肯定,妈妈的过分苛求,容易造成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增大,还可能会 有被抛弃的恐慌,这是在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逐渐长大,他意识到自己即使不合妈妈的心意,妈妈也不可能抛弃自己,他积极向上的动力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变得麻木疲沓、碌碌无为,妈妈的严厉也不能触动他的自我主动性,这样,孩子的心理就可能会往畸形发展。

心理医生发现,很多这样有“强势妈妈”的家庭里,父亲的角色很少被提起。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入了过多的关注,孩子意识到生活中似乎只有自己和母亲,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基本上是缺失的,可有可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一个认同的对象。虽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的言行,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着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父亲角色的被忽视,也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

当然,单亲妈妈另当别论,并且也会有相关的科学处理,以避免孩子心理的发展畸形。有些处理得当的单亲妈妈家庭,甚至比那些婚姻完整但父亲角色被淡化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要健康得多。

事实上,妈妈强势,受危害的不只是孩子。因为我们发现,常常是比较强势的妈妈最终反而更离不开孩子。投入的爱越多,期待的收获也就越大,母子粘 连也会越深,甚至还会把儿子或者女儿当作“替代配偶”,作为情感依托的唯一对象。这同样也是强势妈妈对孩子心灵带来的伤害。因为,自我成长的本质,就是要 自己独立地去面对未知的崭新天地,妈妈对孩子的真爱,就是用母亲的温情和智慧滋养他的性灵,带他走出童年的朦胧和少年的混沌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和清醒。 很多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这种跨越,有多少已经成年,也许还小有成就的人,甚至到耄耋之年,其心智也远未成熟;有的一直没有摆脱妈妈的影响,从未获得真正的自 我,这真是母爱的悲哀,也是孩子的悲哀。

做个没有怨气的妈妈

这样的镜头我们不陌生吧?妈妈唠叨着,经常是对家里最亲近的人,或孩子,或孩子的爸爸:“我养你们几个容易吗?供你们上学,结婚娶媳妇生孩子, 也不知道哪辈子欠你们的。”“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妈妈吗?看看妈妈为你为这个家什么时候顾过自己?”“你就知道甩着两只手,油瓶子倒了也不知道扶扶。” “我浑身不舒服,你们也不知道心疼我”。

世界上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抱怨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告诉别人你很累,二是告诉别人你的身体多么不舒服。累了,自己选择方式休息;病了,想办法自己治病。让我们学会致力于自爱,做个不抱怨的妈妈。

当女人觉得为家庭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就为自己抱怨找到了理由。有的女人尤其喜欢自我怜悯,这可不是一种健康情绪,容易引导自己越来越幽怨。一个人总是这样抱怨,在心理学上叫“非爱行为”。以爱的名义进行亲情绑架,令亲近的人产生沉重感。

尝试做一个快乐的妈妈

让我们试着学习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妈妈。

首先,善待自己,愉悦自己。只有妈妈自身处于快乐良好的状态,孩子才能感受到妈妈传达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由衷的,由内而外散发的,然后,整 个家庭才会包裹在这种幸福感中。所以,作为现代的妈妈,要学会爱自己,适当地给自己放个假,调整调整自己的情绪。太忙不是理由吧?总有我们自己能掌控的时 间,学会“放下”。妈妈学会放松身心,享受快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的好形象、好心情,亲人看着会欣慰,你的愉悦会加倍。

其次,学会随意,放弃完美主义,容忍生活中的小烦恼。我们生长的年代,我们的妈妈们对我们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而凡事要求完美有时会成为快乐之大忌。

另外,做妈妈不要攀比,知足常乐。经常听到有的妈妈说“看人家某某的丈夫多能干”“看人家某某的孩子多听话、学习多好”“看人家某某和我是同学,人家多有福气”……你说,就这样的攀比,你还能看到你生活中的太阳吗?心里还会有快乐吗?攀比丈夫,令自己的丈夫难堪生气;攀比孩子,让自己的孩子沮 丧自贬,结果都是负面的。所以,爱攀比的妈妈们,让我们变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多看自己的拥有,就会多一些满足和快乐,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富足!

你钱挣得可能不如别人多,但你可能拥有的时间比别人宽裕;丈夫的官职可能不如别人丈夫的大,但你丈夫心操得比别人少;你的孩子可能学习成绩不如 人家孩子好,但你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特长……人在这个世界上,样样都比别人强是不切实际的。你有你的阳关道,别人有别人的独木桥;你有你的喜怒哀乐,别人有 别人的苦辣酸甜……命运有时不公平,但最终也会很公平,快乐在富贵与贫贱面前都是平等的。

还有,不要让自己卷入不必要的争执。不管是与家人、朋友还是同事,我们都要学会快速而巧妙地把自己从麻烦中脱离出来,不把精力放在那些没有意义的细枝末节的争论中,让自己保持平静和理智,以便更好地解决我们各自面临的问题。

对于女人来说,快乐是最好的青春保鲜剂,是最好的美容剂。即使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子,如果整天愁眉苦脸、牢骚满腹、怨声载道,你觉得她的美丽何在?而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子,如果面带微笑,爽朗大笑也不要紧,用她的快乐去感染人,有谁会不愿意跟她在一起?我们的孩子们,也是最喜欢开开心心的快乐妈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强势妈妈”会给家庭带来的4种毁灭
母亲的素质,就是这样决定孩子一生的!
有一种家庭不幸:强势的妈妈,隐形的爸爸,养出问题孩子
杨紫深夜拯救“自杀少女”,背后细节扎心:缺席的爸+强势的妈=问题孩子
你能察觉到爱人的隐秘攻击吗?
如何理解和帮助一个容易愤怒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