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来熟就是情商高吗?如何和人交往不尬聊

相信你身边一定有特别自来熟的人,可以很快地和所有人打成一片。

就算跟TA刚认识没多久,你也会有种TA已经是你多年好友的错觉。

当然,也有另一类人特别慢热,一开始比较有距离感。不过认识一段时间后,TA也可以跟你熟络起来。

原因在于,这两类人的人际距离(interpersonal distances)有所不同,所以他们选择的与新朋友相处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人际距离指的是你与其他人的相对距离,既有物理位置层面(physical)也有心理层面(emotional),你可以把它粗略地理解为“距离感”。

而人际距离通常是分层的。

自来熟VS慢热

取决于个人空间的大小

上图是一般的人际距离的分层,一般我们把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和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以内的空间统称为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浅蓝色的区域)。

自来熟的人个人空间会更宽广一些,所以他们的朋友圈可以容下更多的人。

而慢热的人往往个人空间的范围比较窄,身边的人要挤进去需要更多的付出,因而在一开始交往时会比较有距离感。

这个也不难理解,比如慢热的A的个人空间宽度是1,自来熟的B是2,当A在B的个人空间内时,B觉得A已经是比较亲密的朋友了,而A可能觉得B还是外人。

顺带一提,关系的转化一般是由外向内慢慢加深的,但有时候也会反过来。

我们常说“不要和好朋友做生意”,其实是因为你既把好友放在个人空间里头,却同时将其推到社交距离的范围内:

不同关系往往会有利益冲突:比如朋友间应该互帮互助,但生意伙伴之间却要锱铢必较才有钱赚。

老生常谈的“不要招好朋友当自己下属”、“夫妻档生意容易黄”都是一样的道理。

好友Y是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他常说:“跟员工做朋友是件不大容易的事,等哪天你要裁员时你和他们的感情也就走到了尽头。”

他和员工只保持纯粹的上下级关系,不交心(但这不代表不关怀员工)。

这种做法虽不见得是最理想的,但其动机就是希望保持关系的纯粹,尽可能让两个人之间只保留一种关系,进而减少复杂关系带来的冲突。

这种心态也会让人有距离感。

两种路径

拉近人际距离

拉近两人之间的人际距离,本质上其实是说服对方把自己拉进其个人空间。

而说服(persuasion)往往有两种路径——中心路径(central route)和外围路径(peripheral route)。

先说说中心路径,你所要做的就是展示你自身价值,让对方觉得你有价值、可以满足对方的需求,对方就会主动把你纳入TA的个人空间。

但这个急不来,因为你展示的不是技能价值,而是情感价值——展示技能价值的你只能被对方拉进社交距离(未来可以跟你合作),而不会把你纳入个人空间(未来可以跟你交心)。

而情感价值需要一些深刻的经历才能体现。我们常说的“四大铁”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即“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 ,一起分过赃”。

这种经历是可遇不可求、没法急于求成的。

两个方法

快速“栓牢”新朋友

通过外围路径要快速进入别人的个人空间有俩办法——

方法一:互惠(reciprocity)

在社会心理学里头,互惠(港译“回馈”)是一种社会规则: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往往倾向于用同样的方式去回馈。换句话,就是孔子说的“以德报德”。

互惠的动机,往往或因为希望得到喜爱(希望你会继续喜欢我),或因为礼貌(希望维持关系平衡),或因为希望得到持续的回报(希望未来你还会持续对我好)。

往往这三个动机会掺杂着同时出现。

举个日常应用的例子,你要探听别人对于某些私密问题的心里话,比如“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情是什么?”往往你只要说出你自己的答案,对方往往也会无保留地回答(当然TA会选择一个程度相当的答案)。

TBBT里头有一集,Sheldon和Penny做了一个“36道题坠入爱河”的爱情产生实验,也是这个原理:

这个实验最早由心理学家Arthur Aron进行,一间实验室,两个陌生人,45分钟共同答完36道题,然后他们就会相爱。

所以用这个方式去进入别人的个人空间很简单:先把别人纳入你的个人空间,对他们好,像对其他密友一样对他们好。

方法二: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失调指的是,一个人的脑子里头,同时有两个矛盾的想法,导致TA心理上产生不适。

比如一个正在减肥的吃货忽然看到了一块TA最喜欢的巧克力蛋糕,这时候TA的脑海里会有两个声音:

  • 声音1:“我很想吃巧克力蛋糕。”

  • 声音2:“吃了巧克力蛋糕会打断我的减肥计划。”

这两个声音的冲突会让TA很痛苦,并做出一些态度上的变化。

大学的心理学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经典的应用案例:

如果你想快速和一个普通朋友拉近距离,你可以尝试做的是——在大家面前跟他借他最喜欢的东西,比如一张绝版CD。因为是当着大家面,他往往不会拒绝。

这时候,他心里会有两个冲突的声音:

  • 声音1:“我和狐狸只是普通朋友。”

  • 声音2:“我把我最喜欢的绝版CD借给了他。”

这时候,他会开始尝试说服自己:“其实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已经很亲密了。”

用这个方式去进入别人的个人空间,简而言之就是,不把自己当外人,索取对方对你的好,而且是超越普通朋友的好。

稍微总结一下:

迅速拉近距离

一定是好事吗

上述两种方式有各自的风险。

方法一让你对别人好,把别人纳入你的个人空间。

但是,如果你对所有人都一样的好,你的个人空间也显得不那么珍贵了。毕竟物以稀为贵嘛。人际距离如果缺乏分层,会让人觉得你八面玲珑,不够真诚。

方法二是不把自己当外人,索取对方对自己的好。

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撇开你的索取有可能被拒绝不说,这种认知失调其实一共会有4种结果,说服自己“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已经很亲密”只是其中一种。这4种结果是:

  • 改变认知1:“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已经很亲密了”(理想中的结局);

  • 改变认知2:“CD没那么重要”;

  • 改变认知间的联系:“谁说最喜欢的CD不能借给普通朋友的?”;

  • 增加额外的认知:“虽然很少人会把最喜欢的绝版CD借给普通朋友,但是我更大度”。

如果是另外3种结果,往往你会被人吐槽“太不把自己当外人”、“臭不要脸”,甚至变成咪蒙“致贱人”抨击的对象。

保持动态平衡

才能细水长流

维持、经营一段关系、感情,上述的“捷径”可能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开端,不过情感始终是需要通过“中心路径”的时间沉淀的。

“保持渐进式的动态平衡”或许是最好的状态。

就像上面这张图,你先付出一点,往关系天平上加一个小砝码,对方为了平衡,很大概率也会往天平上加一个小砝码。

这样双方的共同经历越来越多,对对方的情感价值越来越彰显,让对方对自己的需求越来越依赖,关系自然就会慢慢变得扎实牢靠。

毕竟,情感的经营,犯不着着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快速拉近人际距离,我教你啊!
【微情书040】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留点空间给自己,留点空间给对方,留点美好给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4种距离
人际交往36计:让你在交往中把握主动权
心理咨询案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我
【心理学科】四种人际距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