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点评」2022届湛江二模:你是如何思考王亚平这段话的?

#高考作文# #距离高考还有31天#

今天的模考作文分享,我们关注2022届湛江二模。

材料着眼于王亚平接受记者采访的一段话以及《旧唐书》记载的一个故事,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表达启发思考,我们一起来看题目吧!


【原题再现】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2022年4月中旬,王亚平等太空三人组圆满完成任务并顺利返回。这是王亚平第二次到太空。面对记者的采访,王亚平谈及初次到太空时的感受,说:“身处太空,你所见到的世界会让你得到升华——在你心中,有很多东西会变得'很小’,比如得失;有很多东西则变得'很大’,比如对家人、对祖国的爱和牵挂。

材料二:

《旧唐书·文苑列传》载,席豫“性尤谨”,处处谨慎行事,不肯马虎随便;即使写给晚辈的文字,也从不潦草。他认为潦草的字迹给别人看,是对人不尊重,也是对自己不尊重。有人问他,这么细小的事你何必介意?他回答说:“细犹不谨,而况巨耶!”

上面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解析】

这是一篇双材料启发型作文。材料一着眼于王亚平接受记者采访的一段话,材料二是《旧唐书·文苑列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展现自己的思考。

通过提取材料关键词,我们不难发现:这篇是“小”与“大”的关系类作文。王亚平说,身处太空,很多东西会变得“很小”,比如得失;有些则会变得“很大”,比如对家人、对祖国的爱和牵挂。由此可见“小”和“大”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材料二席豫认为,细犹不谨,而况巨耶!大概意思是:如果小的事情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大事呢?这句话会让我们想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抑或是新年贺词提到的“致广大,尽精微”。事实上,虽然湛江二模这篇作文的材料和汕头一模以及广东一模稍有不同,但辩证思考的出题逻辑是大致吻合的。

要写好这篇作文,考生需综合两则材料进行立意,不能单纯地讨论“小”与“大”。比较稳妥的做法是从材料二的核心句“细犹不谨,而况巨耶”出发,思考王亚平为什么在太空会有这种“小”“大”转变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地球与太空之间空间距离遥远的问题,更是人的认知和思想境界有了质的转变。

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从小事做起,不断精进自己。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这样才能实现由“小”到“大”的转变,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考生在论证时要注意由果溯因,深剖细析,才能让行文实现深刻。

参考立意(标题):

1.以我之“小”,成就国之“大”

2.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3.做好“绣花”功夫,自我价值才能最大化

4. 以吾辈的微光,成时代之艳阳

【段落参考】

细节决定成败。“尽精微”才能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有人曾计算,假设火箭有5万个零部件,若要使整体安全系数达到99.99%,那每个零部件的安全系数则要到更高。正是因为有中国航天人对每个工作细节的一丝不苟、对每个零部件质量的“锱铢必较”,这才有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400余次发射的成果。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一般化,只会把问题掩盖,让结果事与愿违。多些精益求精的执着,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方能积小胜为大胜,达到既定目标。古人讲,“尽小者大,慎微者著”,道理也正在于此。

——摘自人民日报,原文标题《“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作训练之一:议论文
江苏2019高考作文'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如何审题立意?
3招式,搞掂考场作文,就是这样自信!
新材料作文立意技巧指津
2012福建高考作文点评:要紧扣“无限”与“有限”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是有关“乐”的三种表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