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的三重门!特级教师赵群筠《目送》精品课例推荐


本文7580字,阅读时间7分钟


《目送》里有三扇门,一扇全开,一扇虚掩,一扇紧闭。我上过三次《目送》,一次为学生,一次为曾是我语文老师的父亲,还有一次,为儿子可千。

我想用《目送》,打开语文课的三重门...... 


语文课之显
一重门


这是一节有点特别的语文课,听讲的不止有孩子们,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从家长和孩子们的脸上,很容易看出他们的高兴和紧张。


《目送》

师: 今天确实会是一个难忘的课堂。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文章一一龙应台的《目送》。看到“目送”这两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 目送就是和家人离别。

生: 目送就是看着自己爱的人离开。

生: 目送就是父亲每天送我上学时看着我的背影远去。

师: 看来同学们对目送都有着自己的理解,那么龙应台又是如何看待目送的呢? 


有好多种方式可以送别,喝一杯酒可以送别,折一段杨柳也能送别。但是,有一种送别,你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够用沉默,用眼睛。 

——《目送》


师: 到底是什么样的送别,让你连话都说不出来?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这篇文章的结构很特别,里面有两段话是一模一样的,大家找找看,是不是这样的?

(生马上找到了第9、16段)

师:同样的文字在文中出现两次,这意味着什么?

生:意义重大。

生:作者想要强调她的观点或者情感。

生:表达的内容是不是也一样呢?

(师请生朗读第9段)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


(生读得很动情,全场鼓掌。)

师:听课老师们的掌声说明这位同学的朗读引起了他们内的共吗。我们来找找这个段落的关键词。

生:我找到“渐行渐远”这个词。

师:“渐行新远”这个词的中心词又是哪个字?

生:渐。

师:同学们,你们说呢?

生:哦,应该是远。

生:默默,不必追。

生:目送。

师:这个同学很会读书,“目送”是课文的题目,当然也是关键词。

师:“送”“远”“追”这三个中心词偏旁相同,你们猜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远”了,所以要“追”,“追”不上了,只能目“送”。(众笑)

师: 看来,这里的关键还是“远”,估计要读懂文章,得先弄明白什么是“渐行渐远”。

(播放龙应台自己朗读课产前半部分的录音,生边听边画出能表现“渐行渐远”的文字)

师: 刚才大家听得很认真,也画了不少,现在请分享。

生: 渐行渐远就是这样的:

一开始,作者的儿子在上小学第一天时,是跟母亲手牵着手的。在第三段中有一个细节,儿子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不断回头。

可是到了第六、七段,儿子到到国外去,过海关时龙应台一直在等待儿子的回头,但儿子一次也没有回头。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孩子的长大,母子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大,以至于他俩即使在同一所大学里面,即使是同路,也不会交会,只会渐行渐远。

师: 我发现你的感情特别细膩,能感受到孩子与母亲之间的距离变化。那你觉得这个距离是指什么?

生: 这个距离是指心的距离。

师: 心的距离,听起来有点儿伤感。同学们,他刚才关注到了许多细节,包括手牵着手,视线的隔空交会,等等,讲得非常好。

一个作家要把这种距离感表达出来,就必须借助于一些细节。我们再来看看文章当中还有哪些细节写出了这种距离感?

生: 我看到的是现实中的距离

上小学时,儿子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一直往前走,从此就和他的母亲拉开了距离;之后,在机场,两人的距离更大;

到儿子二十一岁时,文章中有一个细节:“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晴望向灰色的海。”他的眼睛望向的是灰色的海,而不是他的母亲,这个时候假如他能回头看一看楼上,可能会和他母亲有个眼神的交会,可是他没有,五年前他没有,五年后更没有。

师: 或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哪怕是灰色的海。还有吗?

生: 到第6段,她的儿子要去美国做交换生,这里也有一个细节:“拿回护照,闪入一扇扇门,倏忽不见。”她的儿子根本没想到要和母亲说再见,很快就离开了。

后来又说“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和他母亲交流。

师: 我觉得这位男同学好厉害,他找到了这样三扇门。其他同学有没有注意到?

(生纷纷找出三扇门。)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目送》


师: 作者想通过门表达什么?

生: 我觉得作者是有意写这三扇门的。门就是一个象征,门没有改变,但心的距离改变了。

生: 是心门。儿子上小学时,这扇门是他为母亲打开的,因为他还弱小;后来他变得强大了,门就关上了。

师:我们可以理解得更深刻些。

生:后来龙应台送他到机场,他“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这时门是半关着的,因为是“闪入”。

师:半关还是半开?

生:半关半开。(笑)

师:但是你说半开时我心里会好受些,因为我也是母亲。

生:那就半开。(笑)

生:虽然儿子没有回头,但作为母亲,龙应台还是可以看到他在入门的那一瞬间。而在她车上,华安听着音乐,那却是一扇紧闭着的门,龙应台看不到这扇门背后的世界。

师:好,非常精妙的解读,这扇门是儿子的心门,随着他的长大,它渐渐地关上了。

生: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他的态度上來看。在上小学的时候,儿子和母亲的眼神隔空交会,非常深情,有一种依恋的感觉,但到他十六岁时,他却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师:从哪里呑出是勉强忍受?

生:“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师:这还能说明什么?

生:她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不像上小学时对母亲是完全依赖的,现在他已经独立,并且有一点点儿叛逆的心理,就像我们一样。

师:也就是说,现在的你也有一点点儿叛逆?

生:不是我,是我们,我们!(众笑)虽然不想这样,似还能勉强忍受,所以说门是半开半关着的。

而在车上,当华安戴上耳机一个人听音乐时,他就和我们一样,内心世界波涛深邃,已经属干另一个世界了。

师:逐渐长大的孩子把心门慢慢关上了,面对这扇门,你们猜,妈妈的心情会怎样?试用一个词来表达。

生:(纷纷说)伤心、无奈、失落、失望、伤感、孤单……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也觉得母亲应该是这样的心情,不过文中却没有出现这些词语。

那么母亲的心情是如何传递给我们的呢?我们到文中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生找到两段景物描写) 


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目送》

(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段镜物描写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先分析第一段。

生:我觉得在第一段,母亲是开心的。

师:你从哪些字词中看出母亲是开心的?

生:因为她说,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挙头大小的果子,枝丫也是沉沉下垂,说明这个景象是富有生机的。

师:这个景象让你觉得有生机,这比开心更具体。

生:我想先分析一下果子。果子有拳头大小,并且沉沉下垂,说明它已完全成熟,马上就要脱离树的怀抱,落到地上,生根、发芽。

这正如龙应台送他的儿了华安上小学,他们母子终究是要分离的。

师:孩子,你真的很能想!

生:我觉得母亲除了开心之外也有不舍,所以这些树枝、果子越出了树篱,钩到了过路行人的头发。

师:缀满、负重、沉沉,这说明母亲的心是满足的,满得都快溢出来了,即便有所不舍,也终归是幸福的母亲。

我们再来看第二句话,齐读一'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个时候母亲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这一段和前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的心就像街道一样,空荡荡的。车子开走了,就像她心爱的孩子一样越走越远,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师:同学们觉得这段描写是真实的吗?城市的街头有可能是空荡荡的吗?

生:我觉得即使街道上挤满了行人,母亲的眼里也只有她自己的孩子。载着自己孩子的车子远去了,于是她觉得街道是空荡荡的.因为她的心空了。(台下鼓掌)

师:孩子们,你们听到了吗?妈妈听到了吗?这位同学说,在母亲的眼里,孩子就是她的世界,孩子乘公交车走了,她的世界就空了,不管街上怎么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都与她无关。

师:我们再来注意一个细节。虽然母亲的心是空的,但她还剩下一样东西是什么呢?

生:邮筒

师:为什么要写邮筒?

生:邮筒是用来寄信的,儿子走了,就没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只能靠信来交流。

生:我觉得邮筒象征着分别。孩子长大了,他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母亲,他需要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和母亲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少。

所以这个邮筒象征着分别,不是实际上的分别,而是心灵上的分别。孩子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虽然母亲是其屮最重要的一部分。

师:孩子,我真的很想代他的母亲拥抱你一下。(师生拥抱,掌声)

师:孩子们,母亲的心曾经是满满的,现在却变得空荡荡了,可是她的孩子却只用背影默默告诉她——

生:不必追。

师:是啊,你明明知道母亲会难过,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能不能把你真实的想法告诉妈妈和老师?

生:其实呢,我就是想告诉父亲和母亲,我已经长大了,会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外面有很多的东西我还不知道,我要去探索,去……

师:可是我会很想你的!(打断学生的话,继而以母亲的身份继续情景对话)

生:要得到一些东西,总会失去另外一些东西。

师:那你就选择失去我?

生:我没有把你忘记,在我的心里,你就是我力量的源泉。当我在外面四处碰壁的时候,我会想起你对我的教导。我不会忘记你。

师: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不管你在哪里,我都在你的心里。所以其实不用追。当你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遭遇到失败的时候,你都会想起母亲。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特温暖,特高兴,因为你终于说出了我希望听到的话。

生:刚才这位同学说,孩子已经长大,他必须出去闯。他在自己的天地里摸爬滚打,肯定有受伤的时候。

父母亲看到孩子受伤,心里肯定难受。 我觉得孝顺的孩子必定不想让父母亲心里难受,所以让他们不必追。

师:好,我要和这位孝顺的儿子拉拉手。他让父母不必追,是怕他们看到自己的伤痛,怕他们心疼。

生:我还想跟妈妈说,其实你追与不追,我就在那里。无论我在纽约,在伦敦,还是在北京,我都是你的儿子。

所以,“不必追”不是说不让你追,而是你没有必要追。(掌声)

师:我在想,龙应台为什么会如此有把握地说,等20年以后你一定会回过头来?

我们来看文章的后半部分。这里有一个过渡句:“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这另一个背影又是谁的呢?

同学们,后边的内容,你们自己解读有点儿难,所以,你们可以求助身边的家长。把使你感动的句子,或者你无法理解的句子画山来。找到句子之后,我们再来聊一聊。

生:嗯。我來说说第15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我很悲观。我觉得,人,总要离幵自己的亲人,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

小时候,当看到自己的外婆离去,看到她冰冷的遗体躺在棺木中的时候,我的内心在流泪,但是脸上却没有一滴泪。

我曾经答应过我的外婆,我会坚强,会坚强地走过人生。当时我才六岁。我也不知逍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些话。

龙应台在她的文章中也写到,她父亲开着一辆廉价的小货车送她去大学报到,觉得很对不起女儿,所以就在学校的侧门停下了车,目送着女儿走进大学。而他,“噗噗”地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

后来,当龙应台看着父亲冰冷的遗体躺在棺木中的时候,她只想对父亲深深地说一声谢谢, 就像她在文章里说的,“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师:我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懂感情的孩子。你关注文章中的两个场面:一个是爸爸开着车,一个是爸爸走了。你说你是个悲观的人?

生:我是这样认为的。

师:但是孩子,其实你不悲观,你的生活中充满了阳光。

生:谢谢老师。

生:第10自然段中有句话:“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从第11到第15自然段,仍旧是“我”在目送,但是目送的人变了,变成了 “我”的父亲——也就是一开始在目送着“我”的背影的人。

我觉得第11自然段父亲在说出这段话的时候,和“我”看着华安离开的那一刻有着同样的感觉。还有,第13自然段,作者“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

我想也许在这个时候,她想起了多年以前父亲送她的一幕。那时候他俩虽然有隔阂,好歹还能交流。可是现在,即使想交流,父亲也没办法和她说话了。我觉得此时作者的心中一定非常失落,也非常无奈。

师:好,我知道孩子们有很多话要说。你们在长大过程中会对这篇文章有更多的感悟。

现在,我想请同学和我一起把我写的感悟读一读。好,你来。你读原文,我读感悟,好不好?


(生读)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目送》


(师读)

站在那个熟悉的街角,角色变了,心中的街费也变了……华安的故事到读大学时戛然而止,而我对父亲的目送却从读完博士后开始。

是巧合,还是生命本身的规律?父亲,你放下自尊,是为了托起女儿骄傲的尊严。你的道歉温暖而质朴,女儿的心愧疚而疼痛……

我突然明白:如果亲人的背影是情感凝聚的点,目送就是连接生命的长长的线。它无法阻止,无法追逐。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让它像河流一样自由流淌,像小路一样无限延伸。


(生读)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目送》


(师读)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生活的忙碌与苦厄并没有阻断女儿与父亲的情感,那无声的目送,微妙的感受,将我与父亲的灵魂慢慢地融化在人世间。

尽管父亲的身体不再强健,尽管岁月的年轮在父亲身上留下了无情的痕迹,可是女儿会用最柔软的目光,永远注视着自己的父亲,就像父亲当年注视自己一样!

父亲肯定是感觉到了吧? 玻璃门前的“稍停”,是女儿对父亲的感激和依恋。这种永恒的灵犀 在“没入门后”的一刹那悠扬婉转。


(生读)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目送》


(师读)

父亲走了。生与死的距离,不过是离炉门的“五米”罢了,父亲却走了整整一生。

女儿用那最后一次的目送,陪伴他走完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段路。无声的陪伴……

凝望,深深的、深深的、最后一次的目送。用最平静的目光,看穿生与死的距离。像迎接生命一样拥抱死亡。

起点连着终点,终点接着起点,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用长长的目光,牵引出渐远渐浓的至深亲情。


师:同学们,当我们用心体会这两段文字以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两段一模一样的文字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要给它们加一个人称的话,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否一样?第一段是叫谁?

生:妈妈。

师:那第二段呢?请家长来说一下。

家长:孩子。

师:很好。孩子对妈妈说,妈妈你不必追;老人对孩子说,孩子你不必追。

不必追,是因为爱,而不关乎时空。尽管他走了,他的爱,他的身影,永远都留在了她的心里。

我们一起来读这两段话。你们读上一段,我们的妈妈、爸爸读下一段,好不好?

生:(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妈妈,不必追。

家长:(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孩子,不必追。

师:所以啊,孩子们,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从起点到终点再重新幵始的轮回,是一个“缘”,也是一个“圆”。

今天的《目送,送给孩子们,送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也送给在座的各位老师们。谢谢大家!





分析式的阅读……更是一种心智的活动。一个初学滑雪的人必须先考虑到身体的动作,之后他才能放下这些注意力,做出自然的动作。

相对来说,考虑到身体的动作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考虑到心智上的活动却困难许多,尤其是在刚开始做分析阅读时更是如此,因为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想法。

大多数人都不习惯这样的阅读。虽然如此,但仍然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而一旦学会了,你的阅读技巧就会越来越好。

莫提默· 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的对阅读技巧的学习,大概就是语文课之显。

所谓语文课之显,就是教师利用课堂,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理解文本,并掌握及熟练运用这种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目送》这堂课是一个阅读教学课的范例。从教学设计上来署,它从读题导入,再利用关键语段和关键字词,分析结构、分析细节、分析环境描写,进而使学生读懂文本的弦外之音。



语文课之隐
二重门



《目送》

细节一:

任课教师的真——把自己的儿子引进课堂,讲述母子之间的 “目送”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回答让老师很感动,并由此想起了我的儿子。 (出示幻灯片)

这就是我的儿子,一个高一的男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我给他拍照,只能拍到他的背影,因为他不愿意面对我的镜头。为此我感到伤心,他的渐行渐远让我的心里特别难受。

但是你们知道吗?上个星期,在我生曰的那天,晚上九点四十分,他给我发了封邮件,送了我一份别样的礼物。我想跟大家分享下。(播放儿子孙可千和他同学录制的祝福录音)

孙可千:老妈,老妈,生日快乐!忽然想到这个礼物,你就收下吧!以下呢,是我的同学、朋友和老师送给你的祝福。

学1: 孙可千妈妈你好,我是孙可千的同学,在你生日即将来临之际,孙可千要求我们每个人为你录一段音频当作生日礼物。

同学2: 孙可千妈妈,不要太累哦!对了,还有,生日快乐!

同学3: 孙可千妈妈,你儿子真是好样的!如果有下辈子,我要你儿子做我儿子。

同学4: 谢榭你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兄弟!

同学5: 我实在是觉得,现在大部分人都不大记得自己母亲的生曰了, 就算记得,也不会送这样一份礼物,而且这份礼物多有创意,做得多用心!

同学6: 至少我是不会想到去这么做的,因为我担心,呃…不太好意思这么去提醒我老妈,她又老了一岁。

不过,其实老了一岁也没什么。因为有这么一个儿子实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最后,祝你生日快乐!

......

师:你们猜,我收到这份礼物时,心情如何?

生:很感动。

师:是的,很感功,很开心。其实除了感动.我还明白了一个遒理,感到了一种释然。我给儿子回了个短信,说:“儿子,你有这么一群好朋友, 你的生活一定充满阳光,妈妈放心地任你前行了。儿子,我学会了欣赏你的背影,于我,这也是一种成长。”

同学们,我在整理他的背影照片的时候,我发现他往前走的脚步是如此的坚定。我可以想象出他的目光也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所以,作为一名母亲,我要努力去理解“不必追”的含义。什么是父母?我觉得父母就是那不断地对着孩子的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既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细节二:

学生和家长的真——把学生的父母请进课堂,让他们彼此间敞开心门。

(课堂上,家长和孩子共同朗读了龙应台和儿子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片段,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对原文有所改编)

生:妈妈,我毕业了。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留恋和不舍? 我要离开了,我开始想,我的'家”究竞是什么呢?

最重要的不是我的父母,是我的朋友。怎么能忘记:在黑暗的大雪夜里,我们挤进小镇的咖啡馆喝热乎乎的茶;在夏日明亮的午后,我们溜到小镇公园的草坪上去踢足球,躺在池塘边聊天聊到天黑……

家长:安,你不用道歉,父母亲,对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

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幵始注视这栋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

师:这里面有一句话,“20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你同意吗?

家长:我同意。

师:你相信吗?

家长:应该相信。

师:还是不大确定。问问你旁边的女儿。

生:我会的。

师:大声一点儿。

生:我会的!

师:我会的。好。

家长:我虽然不会追,但是我会等。

(课堂上,孩子和家长窃窃私语)

生:我看到第11段中说,龙应台读完博士以后,到台湾教书。她父亲用运饲料的廉价小货车把她送去,还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然后,我就问了我爸爸一句:“如果换作你,你会像龙应台的爸爸一样.把我送到侧门就走吗?”我爸爸笑了笑。

这时我忽然感觉非常揪心,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有点儿……虽然爸爸什么都没说,但我可以感觉到一切,那些……

师:我知道,我懂的。爸爸,你有话说吗?

家长:我真的,书,读得不多。那个……今天有机会来这儿听课,二十多年了,没听过老师讲课。(哽咽)然后,儿子,做大人的总是希望孩子能在别人面前抬起头……

师:你的儿子说,你不需要说太多的话,你的微笑,他懂。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发现,但是我发现了,有些事情,人们根本不谈,有些情感,人们根本不分享,有些伤痛,你根本不知道痛在哪里,有些眼泪,根本流不出来,因此我写了《目送》。

——龙应台


谈人们不谈的事情,分享人们不分享的情感,这就是语文课之隐。

《目送》这堂语文课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课堂上同时呈现了三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第一组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第二组是赵群筠老师和她的儿子,第三组是听课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

精妙的文本解读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意思,但不一定能够激发他们的同理心。想要真正达成语文课的情感目标,就需要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对情感资源的充分利用。



语文课之长
三重门



爱的语文课应该有更多人文的东西,应该对孩子有更长久的影响。

我的课不预设,不作秀,只提供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给孩子在舞台上展示的机会,并且能与家长一起分享。

我希望在初中阶段,能有一些东西让孩子们终生难忘。

--赵群筠


有爱的课会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会对孩子有长久的影响,这就是语文课之长。

《目送》真的能做到让学生终生难忘吗?我们来听听课后学生和家长的感受:

在课堂上,肖克同学轻轻地问爸爸:“龙应台的父亲开着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送女儿去大学教书,觉得这样很对不起女儿,换作你,你会如何?”

爸爸只是朝他微微一笑。就是这一笑,让肖克同学在课堂上哽咽失语。也是这种无声的动情,激起了台下无数感动的掌声。

肖克同学课后说:“我很少在人前这样真情流露。我和爸爸的感情很特殊。爸爸一直在外打拼,我出生的时候他不在我的身边,小时候也很少能见到他。

记忆中的他很高大,什么都懂,我总是骑在他的脖子上,父子俩幸福地走在大马路上。可现在我才知道,父亲说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错的,但我从不揭穿他。

父亲的背已经弯下去了,两鬂有了白霜,那种反差让人很伤感。我所理解的龙应台的‘不必追’,就是孩子该有他自己的责任感。

我有一个目标,就是等我到了而立之年,我会提供我的父母一切我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让他们做最幸福的父母。”

肖克的爸爸虽然不善言辞,但从他朴实的话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这对父子的深情:“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好。我真的很感谢学校,感谢赵老师能让我们父子有如此近距离交心的机会。

这堂课,和上次初三的爬山活动一样,让我更加以我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

叶宇婕同学和妈妈郑哓红一起朗读了安得烈和龙应台的通信。深情的朗读嬴得了台下老师的一片掌声,而当时妈妈那句“孩子,我不会追,我会等”更是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课后,叶宇婕同学告诉我们:“我不会让妈妈等太久……”

沈嘉惠的妈妈说,孩子渐行渐远,家长要“洒脱”。沈嘉惠说:“妈妈希望我能到别的地方去读大学,她说她会‘放手',我的理解是,‘目送’不一定都是悲伤的,它也可以是温暖的,饱含深情的温暖。”

在读到《目送》中生与死的距离时,范天昱同学说,他会坚强地走下去。他非常明白文章中“邮筒”这个意象指代着什么。

他自己的父母也是因为工作繁忙,经常难得见面,于是便条和信就成为他们最好的沟通方式。他保留着所有和父母沟通的便条,足有一尺多厚。

他的坚强和细腻当场贏得了赵老师深情的拥抱。课后,范天昱同学说,是赵老师的课让人们看到了孩子的内心。

可见,这一堂课在孩子们的内心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但它是否真的如赵老师所希望的那样,能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让他们终生难忘?

五年的时间转眼过去,孩子们说,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一提到父女、母子关系,他们的脑海中都会下意识地跳出一句话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延伸阅读:李海林评课




语文课如何打开学生的心灵

李海林

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教育学者

龙应台的《目送》肯定不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慢慢长大,自己慢慢老去,那种复杂的感情,孩子很难懂得;

龙应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希望孩子看了这篇文章后懂得为母者内心的万千思绪。龙应台应该是没有这个意思。

这一点,不但从文章的语气中可以看出,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可以证明。文章不但写了作者从与孩子的关系中体会到的,也写了她从与父亲的关系中体会到的亲情。

如果说前者还可以写给孩子看看,那么后者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这篇文章,作者是写给同为父母者看的。

整篇文章的框架设计,是作为母亲对母子关系进行的体察与思考,也是作为女儿对父女关系进行的体 察与思考,两者构成了一个比照关系,并蕴含着这么一个意思:“养儿方知父母心。”这是作者对父女、母子关系的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考,她在不 无痛苦中感悟到:

人生就是这样.把孩子送到彼岸;人类也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着生命与情感。

为人父母者,目送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一刻,内心的牵挂,孩了是很难懂的,他们有他们的志向,他们有他们的向往,他们正对前方满怀僮憬,而对他们身后父母的目光,却难有感觉。

孩子终于馑得的时候,往往父子母女关系快要结束的时候。这样的情感内容与哲学思索,显然是在同龄人之间、在同为父母者之间的一种交流,一种很沉痛的述说。

这种本不是写给孩子看的文章,其实是很难教的。语文教材中,有些文本是写给孩子看的,例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的《致女儿的信》,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甚至包括《傅雷家书》。

这一类文本,要么写作视角就是孩子(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要么直接把孩子设定为“潜在读者”(例如《致女儿的信》《傅雷家书》)。对这类文本的教学处理比较容易。

孩子们读这样的文本,从一开始就能进入读者状态,能顺利地实现与作者的对话。但是,像《目送》这类文本,孩子就很难直接展开与作者的对话。

在读这类文本时,他们们要转换角色,先把自己转换成“潜在读者”,然后才能顺利实现与作者的对话。

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简单地说,第一类文本,其教学聚焦在文本本身,在文本中探寻字里行间的隐含意义,整体上来说,是“走向文本”的。

第二类文本,其教学聚焦在读者(即学生)身上,从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心灵所受到的激荡着手,推推进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我们们称之为“打开心灵”。

赵群筠老师的这堂课,不露痕迹地实践了这一教学思路。

让我们回到课堂现场,具体看看这一教学思路是如何实施的,并从中总结出语文课“打开心灵”的基本规则。


第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代入母亲的内心世界,体验母亲在那一刻的内在情感状态。

面对文本,我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把文本作为一个客体来进行分析和解剖。这种办法我们用得很多,所谓“文本分析”是也。

赵老师在这堂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里,其实并没有精致的文本分析,她使用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替代还原”的教学法,让孩子们暂时性地替代了母亲的角色。还原母亲目送孩子离开时的内心世界。

教师先将'渐行渐远”那段话导向了孩子与母亲的“心的距离然后通过“三扇门”来强化这种'心的距离”的“隔绝感之后直接向学生提问:“面对这扇门,你们猜妈妈的心情会怎样”,从而实现了这种“替代还原”。

对“景物” “街道”“邮筒”的教学,教师也没有就文本特征和描写手法来大做文章,她关注的是这些描写反映了这位母亲怎样的内心情感状态。

她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些描写体验母亲那种特有的“伤心、无奈、失 落、失望、伤感、孤中那种“空”。这是该教学环节中最出彩的地方。

所谓的出彩不是指文本分析如何到位,而是让孩子们有效地实现了“情感替 代”,即把自己代入母亲的情感世界里,体会母亲当时的情感。


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暂时离开文本,作为儿女与父母展开真实的对话,从而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从教师的这段话开始的:“是啊,你明明知道母亲会难过,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你能不能把你真实的想法告诉妈妈和老师?”

这一教学环节,可以从“对话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因为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所以对话非常顺畅,表达也非常到位。而“请家和孩子们一起来听课”这种特有的设计,史无疑强化了这种对话意图,也完美地实现了对话过程。

这一教学环节,也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来分析。上述对话是真实的。一方面,孩子们的父母真的就在现场,另一方面,孩子们以自己真实的身份在发言,是真的说给自己的父母听的。

这个环节并没有游离于孩子们和 父母们的生活之外,它会对生活中的父子母女关系产生真实的影响。

课堂之外,孩子们与他们父母的故事在继续。肖克同学与他的父亲,叶字婕与她的妈妈,沈佳惠与她的妈妈,还有其他同学,在上完这堂课之后,他们的生活和内心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堂课,成为这些孩子生活之流中的一个节点。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生活化。对语文教学来说,生活化源自语文内在的需要。

但我更想从“文本处理”的角度来分析这一个教学环节。

在上一个教学环节里,教学是围绕文本来逬行的,在内容上是紧贴着文本的具体内容展开的。

但这个环节与文本的关系只有三个字——“不必追”。将“不必追”这三个字作引子,把整个教学闪容荡开去,使之不再贴着文本展开,这是很有意思、很值得研讨的一种设计。

孩子们说的话,孩子们理解到的东两,都不是文本所包含的内容(虽然不能说与文本无关):孩子们说的话,孩子们理解到的东西,都是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对文本进行的外部'注入”和“添加”(《目 送》里的“不必追”这三个字,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并不呈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作者也没有这个写作意图),从专业上说,这是对文本的加工。

这种表现为“对文本加工”的教学设计,来自文本,又超越文本。以文本为核心、贴着文本展开的教学,我们可以称之为“教文本”,而以超越文本为特征的教学,我们则可以称之为“用文本教”。

“教文本”,教学内容以文本内容为限,是“追着”文本去的;而“用文本教”,教学内容则不以文本为限,是“越过”文本去的。

显然,这种“越过'文本的教学,更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如果说赵老师的《目送》是一堂美课的话,那么这一段,是这一节课的华章。


第三个教学环节,教师换一种教学方法,不再要求学生与作者对话,而 是教师与作者对话给学生看。

《目送》中关于作者与父亲的那一段是很难教的。从表层内容来看,这一段与文章是游离的,但从情感内容和哲学内容来看,它们在内蕴上又是一 致的,有着一种源流关系。

作者从对自己与孩子关系的体察中,获得了某种 人生领悟,并且沉没于某种情绪之中;这种情绪又导致了对自己与父亲关系 的回顾.在回顾中以己之心,追忆当年父亲的对己之心。

这一段,如果直接让学生来主导学习活动,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于是赵老师设计了一个“浅介入活动”,学生不再以某种角色来参与理解,而只是作为一个学习者来参与 “朗读”活动: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则以读者的身份,阐释文本的深层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三角函数遇上不等式
美文丨读《目送》有感
目送,读后感——朱颖
《目送》赏析
目送读后感(4篇)
《亲爱的安德烈》朗诵:姚锡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