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熊胆

背景:归真堂活熊取胆风波

熊胆是传统中药的一种,即黑熊或棕熊的胆囊。熊胆由于珍贵难得,在近现代和虎骨、麝香、牛黄等一样,属于动物药中的名贵药材。

现在,野生的黑熊和棕熊皆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因此,熊胆的应用从80年代以来,开始逐步受到限制。天然熊胆的使用早已被禁止,目前使用的主要是引流熊胆,即熊胆粉。

其实,熊胆产品引起的争议一直都存在,这次由于归真堂申请上市,准备扩大养熊规模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大规模争论,而且从争论涉及的内容来看,已经不仅仅是医学上的问题,而设计到道德、法律、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

医学角度——熊胆的作用是否能被替代?

1、传统医学中人类对熊胆的认识和利用

动物的胆囊入药在传统药物学中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比如古埃及、印度的传统医学。

目前最权威的中药工具书《中华本草》中,收载了动物胆共44种,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药效有消炎、解毒、解热、镇咳、平喘、抗结核、止痢疾等等。在传统经方,也就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的方剂中,曾用到猪胆汁这味药,认为其有救阴回阳的作用,在抢救危重证中使用。目前,也经常有猪胆、鱼胆、蛇胆、鸡胆等入药的研究报道。

在我国,有关熊的药物最早是熊脂,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认为熊脂可以补虚损、强筋骨、润泽肌肤。

熊胆入药,相对来说不算早。熊胆入药最早的明确记载,始于唐代甄权的《药性论》,说“熊胆恶防己、地黄。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唐代的药典《新修本草》中确定了熊胆的性味,即“味苦,寒,无毒”,并扩大了熊胆的治疗范围,认为可以治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疽,暑日久痢,疳??,心痛,痊忤。”而“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中,熊胆主要的用途是外涂治疗痔疮。《本草纲目》集历代文献之大成,称熊胆“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近代将熊胆的功能主治归纳为“清热,平肝,明目。用于惊风抽搐,外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使用熊胆是不入汤剂煎煮的,一般做成丸剂、散剂服用,相当于现在的熊胆胶囊、熊胆粉。还有外用法:治疗痈肿、痔疮,研粉或清水溶化后涂敷患处;治疗目赤翳障,用清水溶化后滴眼。用量极小,每次0.5~1分(1分约0.3克左右)。

附:现代含有熊胆的中成药主要包括:万应锭(万应胶囊)、八宝眼药、赛空青眼药、熊胆救心丸、药墨(八宝药墨)、清凉眼药膏、麝香丸、胡氏六神丸、神农震痛膏、绿萼点舌丸、熊胆痔疮膏、麝香奇应丸、熊胆胶囊、八宝五胆药墨、特灵眼药、熊胆痔灵栓、复方斑蝥胶囊、点舌丸、心灵丸、活心丸、喉炎丸、熊胆痔灵膏、熊胆丸、风火眼药、眼药锭、白敬宇眼药、八宝拨云散、梅花点舌丸、熊胆黄芩眼药水、梧露洒胶囊、熊胆舒利肝胶囊、比拜克胶囊、痰热清注射液(最大的熊胆中成药,一半以上的熊胆粉均被用于生产此药,该注射剂为处方药)。

从传统医学角度,熊胆确实有一定药效,但并非常用药物,作用也很有限。常用方剂中几乎很少用到熊胆,历史上记载的以熊胆入药的配方多用来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惊痫抽搐、痔疮、寄生虫病、眼科疾病。现代含有熊胆的中成药大部分也以治疗这些疾病为主。

2、现代医学对熊胆作用的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熊胆的使用范围。熊胆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胆汁酸类,最有特异性的是熊去氧胆酸,这是熊胆的主要成分。因此,熊胆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检测熊去氧胆酸的含量。另有鹅脱氧胆酸、去氧胆酸、胆酸等。除胆汁酸外,还有胆色素、粘蛋白、氨基酸、胆固醇、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等等。

现代我们所做的药理实验主要就是围绕熊去氧胆酸来进行的。认为其药理作用主要有利胆、保肝、溶解胆结石;镇静解痉、抗惊厥;抗炎,抑菌,解热等等。

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医学界做了一系列临床试验,发现口服熊去氧胆酸对某些类型的胆结石有一定的效果,溶解率大约30~60%。但是熊去氧胆酸比较贵,而且必须终身口服,一旦停服就会复发。80年代以来,国际医学界又开始研究熊去氧胆酸在治疗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唯一用于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现在我们临床的处方药优思弗,即是熊去氧胆酸,用来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等,疗效是确凿的。

早在1954年化学家就已能用胆酸合成熊去氧胆酸,猪胆、牛胆、羊胆都能用来做原料。国际上用的熊去氧胆酸药物大都是合成的,如优思弗就是德国生产的。

3、熊胆替代品的研制

我国对于人工熊胆的研制开发从1983年开始一直在进行中。据报道,人工熊胆早在2006年就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现在还在新药审批环节。研发者称,实验设计的依据是模拟优质的天然熊胆“金胆”,保证两者在化学成分和药性上的一致性,并且质量稳定,更能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临床实验也表明,人工熊胆在止痛、消炎、降温、消肿等方面和天然熊胆的功效是相近,且优于引流熊胆。因为经常接受胆汁引流的熊的身体往往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肝胆系统有着各种疾病,这样的胆汁入药是不是会造成隐患还很难说。

另外,无论从中医药理论还是临床实践看,更强调的是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强调复方的使用,这些才是中医的特点。因此,熊胆的作用可以通过药物配伍来实现。

熊胆决非“神药”。它虽然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疗效,但绝不应夸大,更不应盲目吹捧熊胆所谓的保健功能。虽然我们仍应对其开展进一步的药理研究和临床验证,但从某种程度上,熊胆并非完全不可替代。

法律法规角度——熊胆制品的使用应有限

我国对珍稀动物入药早已有比较明确的法规限制。卫生部2001年就已经多次发文,限制野生或濒危动植物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相关文件有《卫生部关于限制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为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通知》《卫生部关于限制以甘草、麻黄草、苁蓉和雪莲及其产品为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通知》《卫生部关于不再审批以熊胆粉和肌酸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的通告》等等。

2004年底,国家林业局、卫生部、工商总局等机构联合发文,更进一步限定了熊胆粉的使用范围,规定只有特效药、关键药等重点成药品种和重点医院才能使用熊胆粉。

国家药监局的数据库显示,以熊胆为原材料的保健品总共只有两种,分别为1997年审批的林口森宝酿酒厂的熊胆健身酒、1998年审批的威海森宝实业有限公司的森宝熊胆粉,注明的有效成分仍是熊去氧胆酸,功效包括免疫调节、抗疲劳、调节血脂。

无疑,现在市场上的熊胆茶、熊胆牙膏等等均是不合法的。因为,熊胆明确地不属于保健品的生产原料。

社会发展角度——追求和谐是医学的终极目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医对于药物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在实践中验证、去芜存精的过程。比如,《本草纲目》是中药学的代表著作,也是一本百科全书,其中有很多历史文化的材料。一方面它集历代本草之大成,另一方面李时珍也对以前的材料作了选择、修正和批评。比如《本草纲目》中有“人部”,其中有“人胆”,李时珍虽然从文献学角度记载了以往书中的说法,但明确表达了自己不赞成用这味药。再从动物药的应用来说,《本草纲目》里所收载的动物药有461种,但目前最新的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动物药大概有50种。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医学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熊胆,我国从没有规范,到禁止捕捉野生熊取胆和杀熊取胆,到后来规范引流取胆,再禁止熊胆粉进入保健品,只允许进入药品,到最后指定少量医院使用熊胆粉,可以看出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产业政策的变化和整个社会文明意识的增强。

其实,医学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健康与和谐,我们传统的中医药更是以人与自然相统一为基础。在此引用中医人都非常熟悉的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大医精诚”的一段话:“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从这个角度看,反对用熊胆就是反对中医传统文化的说法,是完全不成立的。我们质疑的也不是动物药的应用,而是不人道、不必要、被利益绑架了的滥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熊胆粉的生产和利用现状
熊胆粉
熊胆迷信下的血泪真相_
读者信箱:熊胆粉
揭开熊胆茶的谎言-搜狐评论
熊胆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