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至顺道长“八部金刚功”详解——养浩然之气,炼金刚之体
userphoto

2023.02.03 山东

关注

张至顺道长(1912——2015),号米晶子,河南沈丘人,七岁时值清末民初,战乱灾荒交加,因家境贫困离家乞讨。十二岁随师学艺,十七岁在陕西省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在道观,张至顺从事杂役,终日劳苦,磨练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炼上独辟蹊径,被师授以真传,为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正宗第二十一代传人。张道长很早就想把强身健体、救命养生的金刚、长寿功和修炼秘诀传授给每一个中国人。

下面就介绍一下张至顺道长八部金刚功,愿有缘人惜之!

八部金刚功是道家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一套秘不外传的优秀功法,它由金刚功(外八部)和长寿功(内八部)两部功法复合而成

金刚功为阳,为刚,为外,为显,为离,为火,为乾,为体,为后天,为基础;长寿功为阴,为柔,为内,为隐,为坎,为水,为坤,为神,为先天,为上乘。

修炼八部金刚功实为内外结合、刚柔结合、乾坤结合、坎离结合、先天之气与后天脏腑五谷水化精微之气结合。

长期习炼可以达到“天人合一”虚空无为的境界和性命双修、阴阳平衡、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油麻菜老师(黄剑)在专访张至顺道长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十七岁时,张至顺道长遇见了一位刘明苍道长,传得道家八部金刚长寿功,八十余年来习练不辍。已近百岁高龄,张道长依旧身板硬朗,动作不衰,甚至眼力都丝毫不差,看书写字完全无碍。

八部金刚功适合在清晨阳光将出未出时,在相对清静的环境里面朝太阳方向习练,让全身金刚之气与朝阳相映同辉。

“金刚功”有八个动作,有的像弯弓射箭,有的像开天劈地,还有凤凰展翅。

道长说这个功法最早谁发明的说不清,但这八个动作正代表张紫阳真人传的八个脉络: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这八脉又把全身的经络都带动了。

道长说:直行为脉,横行为络,脉络嘛,内通五脏,往外三百六十五骨节,八万四千毫毛。

坚持习练能帮助理顺四肢,使身躯、骨骼、关节的连接舒畅,身体中柱脊椎骨的某些变形与错位归位,对协调脏腑运作、排除体内各种病气、强身健体很有帮助。

每个动作都要举轻若重,动作次数不少于五次,不多于九次。

老道长说练功的时候不需要一直惦记着数数,否则心有所念,气血就不会那么通畅,有违道家养生本意。

金刚功(外八部)功法的排列顺序,深含妙理。首先从“通利三焦”发动全身的气机开始。然后,逐个脏腑锻炼。

那么,以哪一脏腑为先呢?《黄帝内经》说:“肾为心之主,脾为肾之主,肝为脾之主,肺为肝之主,心为肺之主。”按照《黄帝内经》的原理,先固肾腰

“肾为先天之本”,是人生命的根基。其顺用于外,可以生人;其逆用于己,可以自生。根深叶茂,欲枝叶繁茂,必须先培根本。

脾为后天之本,故“固肾腰”之后,接之以“调理脾肤”,继而是“左肝右肺”,然后对最主要的“君主之官”的心脏,用“回头望足去心疾”来调理。

这个顺序正是《黄帝内经》五脏所示的顺序,具有练一脏、巩固一脏之功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一些潜伏的“五劳七伤”身疾,以“神光向后瞧”来扫除它。

这样就可以祛病强身,使身体更加健壮,又通过“凤凰展翅周身力”和“两足顿顿饮嗜消”的功法锻炼,使全身经络血脉畅通,消除饮食阻滞与不良嗜好,预防各种疾病,从而达到圆满之功效。

张真人八部金刚功完整演示

八部金刚功(详解)

图  解

预备式

动作要领:

形神合一

专注;呼吸如常;体会气脉;脚趾抓地;肩部、膝盖放松;宜缓不宜急;心中的太阳。

预1 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排除杂念,心静自然。

预2左脚向左拉开,与肩同宽。两手五指并拢,稍用力(内劲),伸直。两臂伸直,两手向体侧略转,掌心向后稍斜。气机开始发动。

预3两手由体侧向上提至腰部,掌仰平,指尖对肋。

预4两手继续向前移至腹部,一手在脐上,一手在脐下,两手劳宫穴(握拳时,中指尖指向处)处在一条直线,上下相对。气归中宫(心与肾中间处)。

第一部 

双手插顶利三焦

1.1五指并拢,两手向下伸尽。

1.2直臂向身体两侧渐举至肩平,掌心向下,稍停。默念“生”字,以助气上升。

1.3两手五指并拢,以腕为轴,用内劲向上翘成立掌,掌心向外。

1.4曲肘,两手仰掌,向头顶百会穴(前后头发中点联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会点)处相靠,中指尖相接,置于百会穴上方约两指宽外,稍停。默念“长”字,再助气长

1.5两手背直掌相靠,指尖向天。

1.6两臂用力,猛向天空插至直立,稍停。默念“化”字。

1.7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体侧渐降至与肩平,掌心向下,稍停。默念“收”字。

1.8以手腕为轴,两臂向下构成垂掌,掌心向内。

1.9两臂向下搂抱至腹部,两手分开,分别贴于脐部,稍停。默念“藏”字。

第二部 

手足前后固肾腰

2.1两手合掌(空心掌)置于胸前。

2.2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腿直身正。

2.3两手合掌向前冲出,直臂与肩同高,目视前方。

2.4两手翻掌,背靠背紧贴。

2.5两手分开向两侧平展,掌心向后,两臂成一字形,稍停。

2.6前腿屈膝成左前弓步,身体前倾(但不要弯腰勾头),目视前方;同时,两手直臂向后搂抱至尾椎部,合掌,稍停。

2.7合掌,用力,尽量往腰部上提。

2.8合掌分开,掌心向内(手掌不贴身体,有一定距离)。

2.9置于脊椎两侧,徐徐下推至两臂伸直。

2.10两手由两侧分别斜向上提,掌心渐转向前,至两臂平直呈一字形,与肩同高;同时前腿也渐蹬直,稍停。

2.11两手直臂向前搂抱,合掌,臂与肩平,稍停。

2.12两手合掌,收回胸前,左腿收回。

2.13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

稍停后,换右腿向右前方迈出一步,成右弓步,动作同前。左右腿动作完成后合为一次。重复多次。

第三部 

调理脾肤需单举

3.1 左弓举按:两掌变拳(前四指尽量内屈,拇指顶前四指指甲),两拳相对,掌心向上,置于脐上。

3.2左脚向左迈出一大步。

3.3双拳移至左腰外侧。

3.4 左拳变立掌,掌心向前;右掌变阴平掌,掌心向下,掌背中部贴于左掌根。

3.5两掌同时动作:左掌经耳旁用力向上直举(如举一重物),变阳平掌,指尖向后;右掌从左腹外用力往下直按(如按一只老虎),指尖向左。同时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头身正直向前,稍停。

3.6两手小臂同时内旋,左掌变立掌,掌心向右,指尖向天;右掌变垂掌,掌心向左,指尖向地。

3.7握拳,左拳下拉(如拉一弹簧),右拳上提(如提一水桶),相对于左乳下;同时,左脚蹬直。

3.8双拳移至腹部。

3.9右弓举按:双拳移至右腰外侧……动作与前同,但方向相反。

完成上述左右手举按动作,合为一次。重复多次。最后左脚收回,与肩同宽。

动作要领:

1、专注在两个掌心

2、要有气概,有霸王举鼎的气势

3、不要屏气

4、举轻若重,若有若无

第四部

左肝右肺如射雕

4.1预备动作。

4.2左弓射雕:左脚向左迈开一大步。

4.3双拳变掌,掌心相对。两臂平行向左伸直,与肩同高。

4.4不停地向上。

4.5向右。

4.6向下,旋转两圈。

4.7在腹前下方稍停。

4.8两掌变拳相对,上提到脐部。

4.9右拳变立掌于胸前,掌心向左。

4.10绕右乳下半圈,向右下,经右膝弧形向右前上方推出。

4.11右手成侧掌,掌心向外,与肩同高,如开弓状;同时,左腿屈膝成左后弓步,上身重心落在腿上。

4.12然后左拳上提到右腋,拳心向内。如拉弓弦般平拉至左腋(拳、肋、肩同高),稍停。

4.13要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看右手劳宫穴,意想箭从劳宫穴穿过,射向远方之雕。

4.14右掌旋转成直掌,掌心向前。

4.15右掌变拳,拉至右肋;同时左拳推向右肋,两拳相对,拳心向内。双拳变掌,掌心相对,向右伸直。继续向上、向左、向下连划两圈,至小腹前。

4.16握拳,上提至脐部,动作同前,但方向相反。

4.17左右射雕合为一次,多次重复,不计遍数,顺其自然。

4.18最后双手划一圈,收拳,左脚收回原处。全身之气自然归元于脐。

第五部 

回头望足去心疾

5.1预备动作。

5.2左转头回望足:左脚向左迈出一大步,双拳提至左肋部。

5.3左拳变仰掌,向上提至左腋。指尖渐向下,向左后右脚跟方向插去;在左掌后插的同时,右拳变平掌,掌心向上,上提至左乳,翻掌,掌心向下,下推。

5.4沿左脚向左前上方作半圆形推举(比头高一些);同时身体向左转,向前倾,左腿屈膝成左弓步,两手成一斜直线;同时转头向后,眼光从左肩微视右脚跟。

5.5两手小臂旋转。

5.6握拳。

5.7收回至左腰,两拳相对,拳心向上;同时左腿蹬直。

5.8双拳移至腹前,身体转回原位。

5.9右转头回望足:右边动作与左边相同,唯方向相反。

左右回望合为一次,重复多次。最后收回左腿,双手握拳,置于腹部。

动作要领:

1、难点在于手掌前推和后插同步;

2、身体与手臂是一个斜插的姿势;

3、脚要稳住。

第六部

五劳七伤向后瞧

6.1 预备动作。

6.2夹臂定神:双拳变掌,掌心向上,五指伸开,中指相对,左右手同时向左右横向拉开,在身躯边为止,稍停。

6.3然后左右手同时向脐部合拢,双手的五指相互交叉,拇指与拇指、小指与小指尖相按。

6.4仰掌,掌心略微向上,沿胸中线上提,至人中穴(上唇坑中线上三分之一处),稍停。

6.5翻掌,掌心向下,又沿胸中线直下按至臂直,两臂紧贴身体,稍停。

6.6 神光内照:全身放松,眼帘微垂,注视鼻尖,意想两目为日月,为探照灯,向身体微微内照。脚不动,头和身体慢慢向左转动,继续内视。

6.7 转至左肩,稍停。继续向后转,目光随头转动,慢慢地巡视,内视左半身和脊椎。

6.8 头慢慢回转,至胸前,内视。

6.9 头在慢慢向右转动,内视,至肩部,稍停。再继续后转,内视右半身和脊椎骨。内视身驱及体内五脏六腑时,对有病的部位,要多看些时。

6.10 五气归元:左右后瞧合为一次,反复多次。结束时,头部转回到胸前中线,稍停后,慢慢睁开两眼,翻掌,掌心向上,提至脐部,转掌使掌心向内,气归下丹田。

6.11两手分开,掌心向上,握拳,相对于脐部。

动作要领:

1、动作要慢,特别是老年人或者腰有伤的;

2、腰部以下不要动,是一根毛巾般的扭转;

3、眼睛垂帘,呼吸均匀,心神平静;

4、想象自己全身的经脉被成束后拧了一圈。

第七部

凤凰展翅周身力

7.1预备动作。

7.2向左横跨一步。

7.3向右展翅:双拳变掌,掌心相对,两臂平行向左伸直,与肩同高。

7.4不停地向上。

7.5向右。

7.6向下,划圈。用同样的方法再划两圈。

7.7当划到第三圈,双手到头顶时,稍停。

7.8凤凰三点头:身体向右,右手放下。

7.9弯腰,左手指点右脚尖。

7.10直腰,左手举回头上。

7.11再弯腰,以左手指点右脚尖。如此上下连点三次。

7.12向左展翅:两手同时上提至右侧,掌心相对,继续向上、向左、向下划圈,弯腰,手指点脚尖,方法同前,唯方向相反。握拳归位。左右展翅合为一次,重复多次。

7.13结束本部功时,两手向左、向上、向右下旋转一圈至小腹。

7.14两掌变拳,拳心向上,相对置于脐部,收回左脚。

动作要领:

1、凤凰三点头,两个手臂要一条线;

2、脚的站位不要一条直线,以免扭伤大腿外侧;

3、转圈越来越快,凤凰三点头也越来越快。

第八部

两足顿顿饮嗜消

8.1预备动作。

8.2夹臂定神:双拳变掌,掌心向上,五指伸开,中指相对,左右手同时向左右横向拉开,至劳宫穴在身躯边止,稍停。

8.3然后左右手同时向脐部合拢,双手的五指相互交叉,拇指与拇指、小指尖与小指尖相按。

8.4仰掌,掌心略微向上,沿胸中线上提至人中穴(上唇坑中线上三分之一处),稍停。

8.5翻掌,掌心向下,又沿胸中线直下按至臂直,两臂紧贴身体,稍停。

8.6两脚并拢,两脚跟慢慢抬起。

8.7然后轻轻下顿,共五次。头两次提起较高,速度较慢,相隔较久;后三次提起较低,速度较快,相隔较短。其节奏是“1———2———3—4—5”。提顿五次为一节,至少做五节。

8.8最后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翻掌,掌心向上,提上至脐部。

动作要领:

1、两足并拢,两臂夹紧;

2、上下牙齿要咬住;

3、顿下来的时候是自然落体。

收功式

收1两手分开,指尖向上,指背相靠,置于脐上。

收2 两手上提,指尖到“天突穴”(胸骨上窝正中),稍停。舌顶上腭,随掌上提时,意想气从“气海”(脐下一寸半处)沿胸而上,经舌上“印堂”(两眉头联线中点)到“百会”,过后脑,下至“玉枕”(枕骨粗隆上缘凹陷处)。这样可以开发智慧。

收3 两手分开,向左右变垂掌(掌心向内),置于乳房外侧。同时意想气从玉枕沿颈椎向左右肩分流。

收4两手继续向下,沿两肋至大腿两侧。

收5 随手下落时,意想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气如淋浴一般,直至涌泉穴(脚底正中凹陷处)。

收6 当脚有气感时,手指和全身都自然放松,再安静、自然地站立片刻,即为收功完毕。

动作要领:

1、动作要慢;

2、不要用意,不要去主动引气;

3、最后把气送下地底,越深越好。

练功贵在持之以恒,一部好的功法,只要每天坚持去练习,自会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筋经“韦驮献杵”要点及要求
「保健操」吐纳六字诀,强化机能防早衰
我的《八部金刚》锻炼笔记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练功要领和功效
江中保健系列功法之四:畅通心肺抻气法
预备势、韦驮献杵第1~3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