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握这些逻辑因子,让公文写作更有条理

01

太极分阴阳,数字存正负,公文写作内容也能按正反两面来划分,笔端有时围绕问题展开,这里的“问题”属于反面内容;笔端有时围绕措施展开,这里的“措施”属于正面内容。

公文的重要作用在于以文辅政,把政策精神用全面、清晰、准确、简要的文字呈现出来、传达下去,以期政令畅通,执行有据,落实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然而,世上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我们的社会在曲折中发展,在矛盾中前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任重道远,途中接连不断地冒出新问题,这些问题含着负能量而来,想让我们开倒车,针对这些问题,像抗体一般具有高度识别性的政策因应而生,这些政策里包含着一项项措施,致力于解决问题,推动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稳步向前。

02

以“问题”为中心,有四大逻辑因子,分别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

问题的“是什么”指向问题自身,是问题的描述、定义和特征,是这个问题区别于别的问题的锚定器。比如“全球变暖越发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暖”,向我们描述的问题是“全球变暖”而不是“全球变冷”,这个问题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是“每个连续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暖”,说明变化的趋势是缓和而不剧烈的。

问题的“为什么”指向原因。比如,为什么会“全球变暖”?原因既是焚烧化石燃料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应,也是砍伐森林减少了二氧化碳的转化,“一增一减”加剧温室效应。焚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既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也是新的问题。

问题的“怎么样”指向消极影响。比如,“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问题的消极影响往往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会产生连锁的负面效应。这些消极影响既是问题的后果也是新的问题。

归结起来,“问题”“原因”“影响”其本质都是问题,是一连串多米诺骨牌中相邻的骨牌。

问题的“怎么办”指向对策。如果说“问题”“原因”“影响”是同质关系,那么“对策”与“问题”就是异质关系,是问题属性的反转,问题属于反面内容,而我们追求的是正面内容,解决问题是描述、分析、重视问题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对策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因应而生的。“问题”与“对策”的关系就像矛盾论中的新旧事物,旧事物“问题”中孕育着新事物“对策”,随着“对策”的不断完善发展,终将解决、推翻“问题”。

比如,之前“大熊猫濒临灭绝”,这是一个典型的体现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问题,但问题里面孕育着对策,1988年我国将大熊猫列为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大熊猫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大熊猫种群数量慢慢增加,到了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写到“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40年间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呈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至此,“大熊猫濒临灭绝”这个问题得到显著缓解,未来可以期待能被彻底解决。

“大熊猫濒临灭绝”(问题)孕育并引发了“大熊猫保护工作”(对策),“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不断完善发展解决、推翻了“大熊猫濒临灭绝”。为什么是“孕育”“引发”而不是“导致”呢?因为从问题发展到对策属于弱条件,必然发生的关系比较弱,问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对策的发生,“大熊猫濒临灭绝”不代表会有保护大熊猫发生,还可能是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甚至进一步恶化,发展成为更深的负面影响——大熊猫绝种(怎么样)。

在顺其自然状态下,问题导致负面影响,问题发展成为负面影响才是强条件,而问题发展到对策是弱条件。

问题引发对策是弱条件,说明解决问题虽事有可为却是逆势而行之事,必然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可以达成的。

03

以“措施”为中心,也有四大逻辑因子。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怕什么”。

公文更多的是策论文,是研究对策措施的,所以这一节内容是本文论述重点。

“措施”按时态可以分为将来式和完成式,将来式的措施往往蕴含在对策中,此时问题还未解决,措施还未落实生效,需要我们贯彻执行,所以经常和要求紧密相连,常见的形式是“要+措施”,如“要持续提高大熊猫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提高科学性是在将来要去落实的动作,不是已经完成的动作。

完成式的措施往往蕴含在经验中,此时问题得到解决或者缓解,措施已经在发力,现在是回过头来总结经验、介绍经验、推广经验,以期帮助更多的人。常见的形式可以是普通的动宾结构,如“持续提高大熊猫保护工作科学性”(这里没有“要”字);也可以是主谓结构,如“大熊猫保护工作科学性持续提高”。

“对策”是为了解决问题,与“问题”相连较密,“经验”是为了总结措施成效,与“措施”紧密相连。

措施的“是什么”指向措施自身,起定义、说明等作用。涉及定义、说明时,我们常常用到“是”字句,但不是所有的“是”字句都起定义、说明作用。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中的“是”起定义、说明措施的作用,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的重要抓手”讲的是措施的积极意义而非定义含义,需要有所区分。

措施的“为什么”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三类,I类指向引发的它的问题,II类指向措施的积极意义,III类指向措施的基础性中立性支撑材料。

比如,措施是“保护大熊猫”。

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

——因为大熊猫濒临灭绝(引发措施的问题,I类);

——因为保护大熊猫可以让它们更好繁育,摆脱灭绝危机(措施的积极意义,II类);

措施的积极意义的表现形式比较灵活,常见的有“有利于......”“是......的根本要求”“对......具有重大意义”,等等。

措施的积极意义,也可以通过反向假设形式进行强化。

——因为如果不保护大熊猫,会导致它们绝种,引发更多类似的生物绝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最终蔓延到人类自身。(措施积极意义的反向假设,也属于II类);

为什么能保护大熊猫?

——因为国家现在繁荣昌盛、专业技术和人才队伍日渐雄厚。(客观条件,持中立立场,没有表露倾向,国力强不一定就得去保护大熊猫,但国家动荡不安就真的没精力去保护了,III类)

——因为中国具备适合熊猫居住的天然环境四川地区。(客观环境,存在这种环境不一定要保护大熊猫,但不存在这种环境,大熊猫保护工作就无从谈起,III类)

问题是已经发生的事,问题的“为什么”在于探寻导致问题发生的因素,重在问“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措施一开始作为对策出现,属于未发生的事,措施的“为什么”在于寻找措施执行的意义和现实性,重在问“措施为什么'要’执行”和“措施为什么'能’执行”。

措施的“怎么办”指向更多的分解后的“具体措施”。措施就像《七龙珠》里的神龙,措施的“怎么办”就像那七颗龙珠,只有把措施分解后的若干“具体措施”做好,才能召唤神龙,把措施贯彻落实好。

比如,保护大熊猫应该怎么办?

——建立大熊猫保护区;

——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

——组建优秀的培育团队;

——立法禁止围猎大熊猫。

表现的形式常常有“......是措施的题中之义”“措施,必须要......”“措施是......的结果”。

比如:“建立大熊猫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的题中之义”“保护大熊猫,必须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大熊猫得到保护是培育团队辛勤付出的结果”,等等。

措施的“怕什么”指向措施遭破坏、否定的风险。正如“对策”与“问题”是异质关系,“风险”与“措施”也是异质关系,不过“风险”是我们所恶的,了解风险是为了更好地预防风险。

风险分为两类,I类指向出现隐患导致措施无法执行;II类指向直接否定措施的积极意义。

比如,保护大熊猫怕什么?

——自然环境发生变异,熊猫无法适应,难以存活(风险I类)

——发生全球大战乱,无人继续从事保护工作(风险I类)

——大熊猫在保护之下繁衍过快,破坏当地生态系统(风险II)

问题的四个逻辑因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和措施的四个逻辑因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怕什么”共八个逻辑因子是构成公文的基础性材料,它们按一定顺序有机组合构筑起一篇篇优质文章。熟练地掌握它们有助于让我们公文写作更有条理性,就像只有熟练掌握了“轻拢慢捻抹复挑”的基本动作才能弹奏出复杂的“初为《霓裳》后《六幺》”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文写作定位要准确
申论应用文写作试题答题技巧破解
申论小题军火库
申论突破妙法 申论高分方略
公务员面试真题:城市的人才争夺战,一个立场两个角度你怎么看?审题分析
讲话稿中提对策的五种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