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9|跳不出这4个误区,文稿的精简就无从谈起(干货)

精简文稿的四个误区 

——文稿瘦身“认识论

文/薛贵辉
如何把文章写简短?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问题是,很多写作者虽意识到了“确实该写得简洁些”,可总是跑偏了。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写作者对“瘦身”的理解有偏差,进而让努力大打折扣。有道是:“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错误的认知若得不到纠正,人的行为就会跑偏,甚至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那么,在精简文稿这个问题上,到底存在哪些误区呢?典型的有四种:

误区一:写得越短越好

不错,现在确实推崇“短实新”的文风,问题是,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文章应以“瘦”为美、以短为上,并且越短越好。这种理解是绝对的、片面的。

其实,我一直觉得文章与人体是一样的,胖瘦得讲个度,太胖了不好看,太瘦了也不行,瘦得适当,那叫苗条、精干,是美态;瘦过度了,那叫营养不良、瘦骨嶙嶙,是病态。

我们提倡的是科学合理的精简,是基于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前提下的精简,就像一个人要保证基本的生理需求一样,不是越瘦越好。对文章来说,是胖是瘦?我有五个原则:

一是随事而变。因为不同事物有不同特点,有的复杂,有的简单。对于情况比较复杂的,牵扯问题自然多、涉及面广,论述起来比较吃力,需要相对长的篇幅才能说清楚;反之就很省力,无需太多言语。所以说,文章的篇幅要根据表述内容的需要来定,这叫内容决定形式。

二是量体裁衣。不同文种有不同结构,有的结构简单、短小精悍,如请示、批复、命令等,写这样的文种,字数多的几百字,少的十来个字就够了。而有的综合性文种,如讲话稿、工作报告等则不然,结构相对复杂,你要把问题说清,少则一两千字,多则上万字,乃至数万字。所以,长短还得看文体,适当体现文体特征,你不妨想想,一个命令写几万字,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三是因地制宜。每篇文稿都有特定的场合。不同场合有不同考量,如哪些问题是该讲的、哪些问题不该讲?哪些应该多讲、哪些应该少讲?这些问题就要看场合,不是说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从简。事实上,场合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谋篇有主次之分、用墨有详略之别,这就叫: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四是审时度势。所谓“时”,得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一些文稿的使用场合会有时间要求,如有些会议因为发言人数较多,所以就会限定发言者的发言时间,如果你写的文稿是在这种会上使用,就得看菜吃饭,根据发言时长来定。另一方面,一些文稿所解决的问题有轻重缓急之分,如一个地区发生了紧急事件,十万火急,而你是在向上级报情况,这时你就得长话短说、直指其要,不能啰哩啰嗦。如果在问题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可以不用担心篇幅问题,从把问题说透的角度,可以写得系统一点、全面一些,便于把问题的背景、过程、原因、建议一一说透 

五是因人而异。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感觉,人同样也是文稿的尺度,那么,在写作中,长短就应该由人说了算。当然,这里的“人”有两个层面:一层是审定或使用文稿的领导,因为领导对文稿有决定权,所以你得听他的,他觉得可以多写点儿,你就多写点儿,他觉得够了,你就打住,服从是机关的基本规矩。另一层是文稿的最终受众,写作者就像做菜的厨师,受众是顾客,至于菜炒得淡一点好,还是咸一点好;酸一点好,还是甜一点好,最好还是听顾客的,毕竟,菜是由人家吃,单是人家来买,有什么好固执己见的呢?

误区二:先长胖了再说 

一些人写文章,一开始总是没节制,一味地堆砌,缺乏预见性,所以总是写成长篇大论,后面精简起来特别费劲儿。这就像一些人吃东西,大块朵颐,吃、吃、吃,非得把身体吃得严重变形才会引起重视,但已为时已晚了。

常言道:“吃药不如防病”。精简文稿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要肥了再减,因为那样太费事了,有些急稿子是没太多时间来等你慢慢减的,必须高效地完成。高效率的写作就应防患于未然,把精简的功夫下在前头

如何防患于未然?建议有四点:

第一,提纲宜简不宜繁。文稿写作发轫于构思,通过构思,提炼主旨,擘画蓝图,形成写作的总体设计方案——提纲。所以,预防“肥胖”要从构思抓起、从提纲上控制。怎么控制呢?我的建议是,在确定主题时分清主次、有所取舍,抓住一个核心,突出最想解决的问题、最想说明的事情、最想突出的观点来写,不搞面面俱到。 

第二,材料宜精不宜杂。文稿要“瘦身”,仅靠设计是不够的,还要靠材料的控制。如何控制?我的经验是,在写作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方法”,进行必要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节约写作成本,让写作更符合经济学原理。一方面,要精心挑选好、加工好、使用好素材,让“食材”更精致、食用有节制。另一方面,尽量用最少文字表达最多信息,达到言简而意赅的境界。 

第三,表述宜直不宜曲。表述方式有曲与直之分,曲笔复杂,直笔简约。从简洁的角度看,建议尽量用直笔,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把脉络贯通,一气呵成,不要横生枝节;开头时最好直截了当、一针见血,不绕弯子;在结尾时,收束要干净利落,言尽则止,切忌穿长靴。 

第四,校对宜严不宜宽。修改好比是工程质量监理机制,不断检查、纠偏,目的是保证文字产品的质量。修改有两种:一种是过程中修改,一种是初稿出来后的整体修改。不管哪一种,都建议有“对标思维”,按照前期的设计方案照“镜子”,从主题、结构、材料和语言全面入手、系统诊断、严格控制。 

误区三:在字词上作文章

有些人以为,文稿之所以“胖”无非就是冗词赘句太多,所以,“减肥”理所当然地就是删减文字了。这种认识缺乏系统性,虽然看到了文稿的文字要素,却忽视了主题、结构、材料和表述方法等核心要素。

按我的理解,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文字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由不同的要素组成,想改变这个系统,就得有系统思维,综合施策。具体说来,应该从四方面入手: 

1.立意上求“纯”。立意统领文稿的结构安排、材料选用和语言表述,对篇幅有诱导作用。因此,建议在选题立意时,尽量做到主旨单一、切口适中、主干突出、脉络通畅,不要想面面俱到、事事照顾,如果什么都想讲,篇幅自然就短不了。 

2.结构上求“简”。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直接划定了文稿的边界和规模,对篇幅有决定作用。所以,建议设计提纲时要坚持简约的理念,控制住提纲的规模,横向分点和纵向分层不宜过多,切忌层层嵌套、叠床架屋,如同毛主席说的:'像开中药铺',层级多了,就很难短下来。 

3.材料上求“精”。材料是文稿的直接组成构件,材料的精细程度,对文章很重要。建议在拣选材料时,精挑细选,不要贪多;加工材料时,精雕细琢,不要偷懒;使用材料时,精打细算,不要浪费,能用一个说清的,绝不用两个。 

4.语句上求“短”。语言是文稿的细胞,是文稿的最小组成单元。所以,建议在表述时尽量使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尽量用单句、短句,少用复句,慎用长句,也可酌情采用缩略语或简称,做到简洁明快、精炼不繁,切忌拖沓累赘。 

误区四:无非是做“减法”

有些人以为,“减肥”的方法主要是删繁就简,以做“减”法为主。这是片面的观点,文稿“发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仅仅是“文字多了”这么简单,仅凭“减”这一招半式难以奏效。

我的理解,有效的“减肥”方法应多管齐下,多种方法配合。 

一是“减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文稿中的冗词赘句。按照前人的说法,对于那些有可无的东西,要竭力删掉,毫不可惜,对于准确性不足的材料和观点,果断斧削。 

二是“并”。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合并同类项。因为文稿的层次或段落之间难免会有些事例、观点、语言或数据交叉重复,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就要大胆归并。 

三是“”。如果遇到文稿的观点、素材和文字不明确、不简洁、不凝练的情况怎么办?这时就要善于概括提炼,使之由散而聚、由多而少、由粗而精。 

四是“换”。有时文稿的素材在权威性、典型性、精炼性上会有所欠缺,既不好归并,也不宜删除,怎么办?当然不是简单地一删了之,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换,回到素材库里重新挑选,用更妥当素材替换。

五是“补古人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给文稿“减肥”也是一样的道理,不仅要会做“减法”,还要会做“加法”,不仅要“减肥”还要“强身”,既敢于删除多余的内容,也善于补充完善不充实的地方。当遇到不充实的内容,该补的就要补,这样才能让文稿更丰满。 

最后,我想引用王阳明的一个观点: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习“减肥”的方法也是这样,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和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
【必看】公务员必看公文写作技巧
三点写好领导发言材料
570 “做包子”与“包饺子”——一次座谈会发言材料准备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028|如何管好文稿“身材”?(上)
编辑视角下,学术论文最常见的6个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