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某发电厂“4•19”3号主变压器损坏事件报告

2019年4月19日,安徽某发电厂3号机组因“凝汽器真空低”保护跳闸,在机组恢复启动并网过程中,3号主变损坏。相关情况如下:

一、主要设备情况简介

(一)3号主变5003断路器

生产厂家:西门子(杭州),开关型号:3AP2-F1,额定电压:550kV,额定短路开断电流:63kA,制造年份编号:18/K40040863,投运日期:2018年12月。

(二)3号主变

生产厂家:保定变压器厂,主变型号:SFP-370000/500,额定容量:370000kVA,额定电压:525±2×2.5%/20kV,额定电流:406.9/10681A,冷却方式:强迫油循环风冷,接线组别:Y0/△—11,生产日期:1996年6月,投运日期:1998年9月。

(三)3号发电机

生产厂家:上海电机厂,发电机型号:QFS2-320-2,额定功率/视在功率:320MW/356MVA,定子电压:20000V,定子电流:10264A,冷却方式:双水内冷,接线组别:YY,生产日期:1995年6月,投运日期:1998年9月,2014年增容至320MW。

(四)3号高厂变

生产厂家:保定变压器厂,主变型号:SFF7-40000/20,额定容量:40000/20000-20000千伏安,额定电压:20±2×2.5%/6.3-6.3kV,额定电流:406.9/10681A,冷却方式:ONAN(自)/ONAF,接线组别:D,Yn1-Yn1,生产日期:1995年6月,投运日期:1998年9月。

(五)3号机微机同期装置

生产厂家:深圳市智能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型号:SID-2CM-SV,投运日期:2009年3月。

3号机组原设计为单独集控室控制。2014年,通过“两机一控”项目改造后,将3号机组集控室迁至4号机组集控室,合并为二期控制室。原有3号机组集控室改造为仿真机培训室。

二、事件经过

2019年04月19日非停发生前, 3号机组负荷260.8MW,凝汽器真空-95.2Kpa,机组处于协调方式,AGC投入、RB功能投入。

2019年04月19日08时37分45秒,“真空低跳闸”信号发出,汽机跳闸;08时37分46秒,锅炉MFT,发变组解列。

图1 非停前后主要参数历史趋势

机组跳闸后,经现场检查,DCS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盘面硬手操及MCC小室均无人员操作真空破坏门。研究决定采取临时措施,将真空破坏门MCC抽屉停电后转手动方式,联系调度同意3号机组重新启动,真空破坏门打开原因继续查找。

12时39分,3号汽轮机转速3000rpm,进行发电机并网操作;12时59分,投入3号发电机励磁,发电机端电压升至额定值(20kV),检查发变组各运行参数正常,投入同期装置进行自动准同期并网。

13时03分,3号发变组5003开关合闸后即跳闸(系统侧为500kV Ⅳ母),灭磁开关跳闸,CRT上“5003开关事故跳闸”、“5003断路器第一组出口跳闸”、“5003断路器第二组出口跳闸”、“主变压力释放”光字牌闪亮。立即到3号发变组保护小室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发变组保护A/B柜均报“主变差动速断”、“发变组差动速断”、“主变比率差动”、“发变组比率差动”,发变组保护C柜报“主变重瓦斯”、“主变轻瓦斯”、“主变压力释放”动作信号灯亮。就地检查发现3号主变本体西北角撕裂漏油,本体向外冒烟。联系安徽省调,合上5003617接地刀闸,3号发变组回路转检修,20日启动4号机组。

图2 主变损坏照片

图3 主变损坏照片

二、初步原因分析

(一)非停原因

1.保护动作原因

经对现场历史趋势和相关报警记录查询,汽轮机跳闸的首出为“真空低跳闸”,在非停发生前,08时37分01秒真空破坏阀关反馈信号消失,随后凝汽器真空开始快速下降,08时37分34秒真空下降至报警值(-90kPa),08时37分46秒真空下降至跳闸值(-81 kPa)触发“真空低跳闸”信号,造成机组解列,如图2所示。

分析确认,此次非停的直接原因是真空破坏阀误开造成真空快速下降,保护正确动作,导致汽机跳闸,机组解列。

图4 非停前真空下降趋势

2.发生原因

经查,3号机真空破坏阀的控制方式分为DCS画面手操、二期新集控室硬手操和MCC开关柜按钮控制三种方式,控制指令均通过脉冲信号送至MCC柜的接触器来控制真空破坏阀的开关。为排查真空破坏阀异常打开的原因,非停发生后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进行原因分析:

(1)通过历史趋势和操作记录查询,真空破坏阀打开前无DCS指令发出(如图4和图5所示)且集控室硬手操和MCC开关柜按钮也未进行任何操作(监控视频查询)。因此,可以排除运行、检修人员误操作和DCS控制逻辑异常的问题。

图5 真空破坏阀异常打开前的运行操作记录

(2)现场对DCS控制指令和集控室硬手操至MCC的电缆绝缘情况、DCS控制器电源和模件运行状态、DCS真空破坏阀指令继电器阻值、MCC柜接触器线圈和辅助接点阻值、就地电动门控制回路等均进行了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3)现场检查MCC柜的控制端子排,发现控制端子排处有3组指令线控制真空破坏阀的开关,而实际设计应为2组指令线。对指令线进行传动试验发现,多余一组指令线为仿真机室(原3号机组集控室)操作台真空破坏阀硬手操按钮的接线。如图6和图7所示。

图6 MCC柜真空破坏阀控制端子排接线

图7 仿真机室操作台真空破坏阀操作台硬按钮

仿真机室是由2014年“二期两机一控改造”项目后留下的3号机组集控室改造而来,其操作台上的真空破坏阀硬手操按钮是改造后的遗留设备。为验证仿真机室操作台的真空破坏阀硬手操是否可以控制3号机组真空破坏阀,现场进行了传动试验,在仿真机室对真空破坏阀硬手操按钮进行操作打开,试验结果显示3号机组真空破坏阀关反馈消失,真空破坏阀就地也实际动作。因此,3号机组运行期间,若仿真机室“真空破坏门”硬手操按钮进行操作,可导致真空破坏阀异常打开。

3号机组发生非停前,仿真机室正在进行仿真机培训,通过对仿真机室的视频监控检查发现,真空破坏阀异常动作时刻,培训人员正对操作台上的真空破坏阀硬手操按钮进行操作。

检查确认,仿真机室操作台真空破坏阀硬手操按钮在改造后未及时退出3号机组控制,造成在仿真机培训过程中3号机组真空破坏阀误动,是本次事件的间接原因。

(二)主变损坏原因

1.直接原因

经调阅故障录波器,13时03分,3号发变组在自动准同期并网操作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期并列,并列时相角差约150°。

图8 3号机故障录波图形

分析确认,发变组并列过程中发生非同期并列是造成主变损坏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1)同期电压回路端子接线不准确

现场检查确认,3号发变组保护C柜端子排接线存在错误,由500kVⅣ母PT引至该柜的二次电压回路L640和Sa640端子接线顺序不对,极性接反。

(2)两次技改后的核相工作未能发现问题

2007年5月500kVⅡ母线分段改造和2009年5月3号机同期装置改造后的同期核相工作存在问题。

(3)主变曾经受过系统振荡冲击

3号主变为1996年制造,设计本身抗短路能力不高,2001年11月安徽500kV系统曾发生系统振荡,振荡源较近(位于平圩电厂),2001年12月26日,测量高压侧直阻明显增大,吊芯后发现B相从下往上数第31匝最外股开路并与相临股短接,2002年1月18日修复后试验合格。

图9 3号主变试验报告

图10 3号主变试验报告

三、暴露问题

(一)机组非停暴露问题

1.设备异动管理不到位。2014年的“两机一控”项目改造后,未将3号机盘台上真空破坏门手动按钮至MCC控制箱控制电缆拆除,在改造后传动试验时也未发现。

2.隐患排查不彻底。2018年热工专业管理提升专项活动开展过程中控制回路排查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实不细,未能发现3号机真空破坏门回路多余接线未拆除隐患。

3.技术管理不到位。热工接线图纸在改造后未及时更新,致使检修人员、运行人员未能掌握回路实际情况。

4.安徽公司督查工作不到位。热工专项提升活动验收过程中,仅针对三项指标达标情况进行了现场验收,未对各单位热工专业管理进行扩大性排查。

(二)主变损坏暴露问题

1.技术管理存在严重漏洞

2007年500kVⅡ母分段为Ⅱ、Ⅳ母改造,2009年3号机同期装置改造,图纸设计、施工、竣工图管理不完善。如3号机发变组保护图册中“发变组保护C柜左侧端子排图(3)”中L640和Sa640接线画图不准确,导致500kVⅣ母PT过来的电压回路极性接反;2009年同期装置更换改造图纸为厂家提供版,未转换成厂内接线图。

图11 3号发变组C柜端子图

图12 3号发变组电压回路原理展开图

图13 3号机同期装置端子接线图

上述图纸错误,直接导致接线错误。

2009年同期装置改造后的核相报告未经签字、审批;500kV母线分段改造后的试验报告无纸质存档;2014年3号机组大修后的电气试验方案未见签字审批。

图14 3号机开机电气试验方案

图15 3号机同期装置更换试验报告

上述试验方案、试验过程及结果无跟踪、监控及事后追溯手段,直接导致重要的继电保护工作过程、质量失控。暴露电气二次专业基础管理混乱。

2.反措执行存在漏洞

500kV母线分段改造、同期装置更换改造后,未严格按照《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及编制释义》的相关规定,做到“对装置及同期回路进行全面、细致的校核”。违反了“二十五项反措”中“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网”的要求,导致设备隐患长期不能得以发现和整改,暴露出该电厂反措执行不到位。

3.人员技术培训不到位

对继电保护技术人员培训工作重视不足,暴露出图纸管理、试验报告编写、现场隐患排查等技能不高。

(三)异常处置暴露的问题

“4.19”事件发生后,安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立即赶赴该电厂进行事故处理。经就地查看判断,3号主变发生内部故障损坏需返厂检修,并于18时左右汇报集团公司生产运营部。

“4.19”非停发生后,该电厂在机组恢复启动过程中,13时03分,又发生主变故障导致机组并网失败、3号主变现场冒烟,急于事故处理,生产指挥忙乱,未在规定时间向集团公司汇报。

四、防范措施

(一)防止设备异动不彻底的措施

1.针对此次发生的非停事件,统一梳理并核查所有改造项目后的遗留问题和安全隐患,制定相应整改措施。

2.按照集团公司有关技术监督制度,完善热工图纸和过程文件的详细记录。

3.完善SOE系统,针对重要的硬手操信号应设置SOE记录,便于事故追忆分析。

4. 1-4号机组真空破坏阀DCS控制逻辑中无闭锁功能,建议设置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真空破坏阀的开启闭锁,以防止DCS画面运行人员误操作。

(二)防止非同期并列的措施

1.落实管理责任,堵塞管理漏洞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全局性地位、基础性作用”的理念,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双防机制”的作用,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春季安全大检查和“防范重大事故,确保安全稳定”百日行动,重点督查系统各单位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情况,坚持“制度管总、行动保障、作风兜底”,对于履职不严、尽责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坚持“无后果追究、有后果从重”的原则,严抓严管,坚决惩处,全面堵塞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漏洞。

2.落实技术责任,夯实基础管理

全面落实技术管理责任,全面落实技术领导和技术总负责人制度,充分发挥三级技术监控网络的作用,加强技术监控管理,规范技术审批流程;班组要履行技术管理职责,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夯实技术基础管理;结合集团公司新修订的《技术监控管理办法》,安徽公司拟重新修订省公司并组织基层企业修订本企业《技术监控管理实施细则》,制订全年技术监控省公司督查计划,逐月按计划开展技术监控检查,全年完成15项技术监督和管理项目的检查。

3.立即开展电气二次专项隐患排查治理

针对本次事故,安徽公司决定立即组织电气二次专家组,在系统内开展一次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工作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原则。排查范围如下:

(1)排查各同期装置是否超校验周期,如有应立即开展校验并确保正常。

(2)排查各变压器预试是否超周期,预试报告是否合格,如违反预防性试验规定,应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3)排查各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线路新投入、或一次回路有改动后,并列前是否开展核相,是否开展假同期及采样试验,试验报告是否有异常,如有应立即整改。

(4)重点排查防止非同期并列反事故措施落实情况:并列操作票是否正确,是否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同期继电器、整步表和自动准同期装置,尤其是接入同期装置的电压回路是否完整、接线无误;断路器操作控制回路电缆绝缘是否合格;各待并侧与系统侧相序是否一致。如存在任何异常,应立即排除异常,否则严禁并网。

(5)排查全厂控制用直流系统,消除所有接地故障,严禁直流回路混入交流量。

(6)排查图纸、规程、定值、逻辑等专业基础管理工作。

4.加强人员技能培训

采取“导师带徒”、基础知识培训、技能竞赛等措施,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现场基本技能和技术资料管理水平。

五、事故调查与处理

“4.19”事件发生后,安徽公司当晚即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并指导电厂制定抢修方案,目前现场事故调查及抢修工作正按部就班开展。电厂成立了保安全、保环保、保抢修等工作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目前抢修工作紧张有序,4号机组已于20日20时32分按调度令并网运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0MW机组保安段电源改造方案分析及应用
紧急破坏真空,需要汽轮机降到多少转?【总结】
“破坏真空,紧急停机”,这些你知道多少?
为什么要绘制汽轮机惰走曲线?哪些原因会导致惰走异常?
为什么正常停机要300~400r/min左右破坏真空
凝汽器水环式真空泵完全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