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课程基地——“破冰”后的“新课堂”
高中课程基地——“破冰”后的“新课堂”
来源:常州市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   编辑日期:2011-12-7 10:17:52   点击数: 1255  

  最近,江苏省普通高中关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语是“高中课程基地”,因为有个“大动作”:江苏投入5000万元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决定到2015年建成200个左右的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这一创新举措,在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一股强烈风暴。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目的无疑是: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建成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新课堂”。也许这是一次“破冰之旅”,也许它“撬动”了制约高中发展的“瓶颈”,结果还不得而知,但过程就是风景,需要我们去欣赏和参与。近日,记者采访了教育系统的一些业内人士以及常州首批入选的高中校。通过他们的表述,我们会逐步理解这个词语,可能知晓的过程就是一次“头脑风暴”,撼动我们曾经固有的概念。

几点思考 醒醒脑

  一位来自市教育局行政部门的业内人士称:从2005年开始,江苏省作为第二批唯一的一个省份进入高中课改实验区,到目前为止课改已经进行了六年,作为未来的高中教育,我们该向哪里去?尽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但这只是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方向,仍需要地方政府来进一步诠释这样的发展方向。或许,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正是“撬动”和“突破”制约高中发展的“瓶颈”。

  这位专家分析到:从江苏省这几年高考录取的情况来看,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已达85%以上,同时,我们还发现,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不再参加高考直接进入国外名校深造。当前高中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给予学生更多的一种选择性,让高中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如果说,我们一味地追求高考录取率,就高考而高考,就教学而教学,这样我们就始终走不出高考的怪圈,虽然给了学生一张高校录取通知书,我们的高中教育能给予学生的就仅仅是一张通知书吗?或者说,在通知书的背后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经历、情感体验、思维挑战和人生故事,这样的情境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所期待的吗?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有望破解这一难题,促进更多的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全省高中都在争创课程基地的进程中,作为一所基层学校而言,如何更好地创建高中课程基地,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他认为有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思考课程基地建设的入口、路径和举措。

  首先,“高中课程基地”这个名词可以理解为着眼于“课程”,落实在“基地”,这样一种“化虚为实”的一种理念,迫使我们围绕“课程”和“基地”来进行追问:我们学校办学的优势在哪里?传统是什么?影响力又如何?这是我们创建的基础和条件。因为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做精、做优,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江苏省普通高中首批课程基地项目,比如:锡山高中的语文课程基地、苏州中学的湿地文化课程基地以及南菁中学的美育课程基地,这样一些项目依托于学校长期的一种积淀,形成了优秀的育人传统,在省内外有着广泛的一种影响力,可以说是高中特色发展的一种彰显,其实更是一种引领。现在课程基地建设可能有一种误区,就是忽略了基础性课程或者核心类课程,而去搞一些所谓的选修课程诸如钓鱼课程之类的闲暇课程,就目前而言我们的高中教育还没有奢侈到、闲暇到这样的程度,这是严重偏离课程基地建设方向的。

  其次,要想清楚课程基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究竟在哪里?课程基地不是学校进行宣传的一块招牌;不是学校间互相攀比的一个筹码;更不是传说中皇帝的新装。从终结意义的角度来讲,课程基地建设,是为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是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首先必须服务于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学科素养,这一点很关键,否则违背了课程基地建设的宗旨,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它还需要为部分学生的选择性学习提供服务和可能这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提供相关资源。同时它也应该为极少数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给予更多的一种支持。所以,课程基地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某一学科的“课程超市”,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既有基础课程又有拓展课程,尽可能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再次,当学科“课程超市”已经拥有或建成,我们面临的拷问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究竟发生怎样的一种变化?围绕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我们该做怎样的一种努力?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我听到的,我会忘记;我看到的,我会记住;我实践的,我能理解。也就是说,教育需要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加深理解促进提高。“做中学”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软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有怎样的一种硬环境来支撑和服务。通过在诸如实验室、演讲厅、科技馆等场所的学习、体验,更好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一种好奇与渴望。当学生有需求的时候,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教育才会自然地发生。所以,“化虚为实”的“实”也就在于此。值得提醒的是,数字化学习是未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要将课程基地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建设的过程之中。

  第四,当我们建立了课程超市,拥有了实践场所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进行追问:如何更好地实施?在这样的实践层面上,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怎样做事?怎样做成事?只有落实在项目推进、任务分解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将事做成、做好。要深度推进这项工作,有必要建立课程基地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单”,使实施者一目了然地的知道这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要完成的几个项目以及实施这些项目具体的时间进度表。这是课程基地“化虚为实”的第二个体现。当然,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我们所做这些事,和平常我们做的事有何不同?有怎样的创新之处?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穿的是“新鞋”吗?走的是“新路”吗?我们不仅仅着眼于做事,做事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有必要建立一个自我评估的标准和机制,检测课程基地建设目标达成的情况。这一点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但这些事情较多地偏离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所以,对照课程基地建设的申请报告以及实施方案,将其中的内容进行网格化,换句话说,在我们的文字稿上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从“空中”下凡到“人间”,每一句话都有相应的任务、具体的措施以及检测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课程基地建设的行为,这样才是真正地在做事情,才可能做成事情。

两个基地 知多少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和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是常州入选首批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的学校。两校通过申报,分别承担“生物课程基地”和“环境?生命课程基地”的项目建设。也许大家对这两个基地的概念还是有些模糊,继续来给大家做好“名词解释”的工作。

  省常中“生物课程基地”的项目主题是“让生命灵动”。省常中的生物组在接到申报任务后就积极行动起来,在研读完文件后,先后做了两个方案,在组内研讨后又邀请专家对申报方案进行了评估,在申报成功之后,又对方案进行了反思和修正,将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定位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习品质,提高科学素养,提升生命质量”,勾画出“完善的课程资源库、自主的选择性学习、强有力的学术团队”的课程框架,并将实施过程细化,分为全面实施、分期推进、重点关注三个过程,同时设计了相应的评估机制。省常中生物组将在课程基地建设中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主动与多方面进行交流、沟通、对话,并将各个方案落实到了实处。

  按照课程基地建设规划,省常中要在近期内,搭建一个信息化学习平台、改建三个重点实验室及相关校内实践基地、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拓宽教师的视野,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在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拨尖人才。

  省前黄中学“环境?生命课程基地”的建设依托于前黄中学的动物博物馆,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科技与人文结合、环境与生命和谐的目的。前黄中学在课程基地建设上将主要做好四点内容: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整个建设过程既关注学生也关注教师的成长,操作性很强。

  该课程基地建设的任务是:建设标本制作室、DIS实验室、数码互动生物显微实验室、组织培养室、DNA分析室、百鸟林、生物技术实验室等。要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加大网上动物博物馆的建设力度。要以动物博物馆的分类为蓝本,建立《环境?生命》系列课程,并逐步做到校本课程电子化。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高校联合创办课程基地,让拔尖学生能够到高校参与课题研究,从而实现以基地为纽带促进中高等教育有效对接等等。

官方声音 听一听

  课程基地的价值使命是什么?如何让高中教育从升学GDP中走出来?为什么高中千校一面的现象难以改变?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认为,对教育难题的破解,必须回归教育的原点。课程基地是现有教学课堂的延伸、升华和补充,应当建设成课程教学改革中心、课程设施资源中心、知识见识实践中心、天赋特长体验中心、拔尖人才培养中心、生活技能教育中心。“要打破一张课表教学、一套试卷选拔的教育方式,推进基础教育转型升级,领跑学习的革命,形成学生科学的认知心态。” 马斌说。

  马斌继续介绍:课程基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建一批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设施、仪器,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师生可以利用课程基地各馆室的设施,自行探究或共同开发,通过整合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和网络远程教育功能,学生可以进行菜单式自助学习。

  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常仁飞表示,市教育局在今年5月18日就发文启动了“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项目。根据文件精神,常州将逐步建立省级、市级、区县级三级课程基地,我市的课程基地建设将首先从高中铺开,要求所有学校都必须参与到课程基地的申报,当条件成熟之后将向义务教育阶段推进。

  据悉,我市将于近期召开专门会议,确立10所高中为市级层面的高中课程基地。记者了解到,许多学校早已“蓄势待发”,根据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积极酝酿和建设“基地”,如北郊中学正在创建“环境教育课程基地”,兴建中的“地质科普馆”呼之欲出。(曹奕 常教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程基地:高中育人的新载体
江苏高校创业教育的层级推进模式构建 – 今日新刊
马斌:课程基地——凸显核心素养的培育优势|课程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 | 求真·求证·求智 ——高中历史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实践研究
江苏省高中校长专题培训班来省锡中考察学习
对课程基地建设的新认识和新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