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与儒释道三教

按说,经过长时期的磨合、交流,中国百姓已经接受儒释道三家一花三叶、三教一家的观念,儒佛道汇流,也成为中国宗教及其哲学发展的壮观景象。然而,时至今日,一些荒唐的争论依然不时出现。尤其是究竟是道教正宗还是佛教正宗的争论,是老子化胡成佛还是释迦牟尼化老子成道的争论,依然不绝于耳。对此,作为粗通儒佛道三家经典的青衫老祖,完全不敢苟同。因为,无论如何,宇宙间的“道”只有一个,不论道教、佛教还是儒教,都脱不开这个“道”,否则,就是异端邪说,不足为训。老子天下第一,绝非虚言。而孔子、张道陵和释迦牟尼,都可以视为老子的弟子。

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老子的地位无法撼动。老子之所以伟大,是以诗一般的语言精辟直观、简明扼要的阐明了什么是道、道有什么特征、道在人间的运用等重大哲学问题。在《封神榜》中有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而老子所阐释的道,恰恰分为本体、功用、运用三个层面。关于道的本体,老子用“玄字概括,实质是“无形有质”一种混沌状态。围绕这种状态,老子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描述,包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道若冲,渊兮似万物之宗;象帝之先;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等等。而功用,则是化生万物、规范诸行。包括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而不恃、功成不居;静胜燥、软弱胜刚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有三宝;上善若水;大言稀声、大象无形、大直若屈、大成若缺。等等。而运用,则主要体现在《德》篇,德,就是道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和应用方法。包括,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上德不德;兵者不祥之器,等等。这也符合道教的元始天尊(本体)、灵宝天尊(功用)、道德天尊(运用)等三清之说。

释迦牟尼和孔子都是伟大的哲学家。但是,就其研究方向而言,却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走向。一个主攻开悟与解脱,一个则主攻道在人间的应用。释迦牟尼找到了解脱、寂灭的途径或法门,于是被奉为佛祖,也就是觉悟之祖;其后人发扬其悟道之法,就成为佛教。其中,注重理论和实行的,强调自悟,需要大智慧,被尊为上座部;而需要菩萨救渡引领的,只要普通智慧即可,被称为下座部,也就是大乘佛教。由于大乘佛教的广泛发展,佛教获得旺盛的发展活力。而孔子把道在人间的应用作为主攻方向,因此,重点阐发了仁义礼智信勇等多种道德品质,希望用这些道德品质教化人类,通过“明明德”而促进天下大同。

在张道陵出现之前,中国没有道教只有黄老之学或老庄之学。张道陵把符箓之学、祷告之学、巫柷之学、导引之术同老子的《道德经》联系起来,创立五斗米道,也就是道教,后经葛天师、许天师等不断丰富,道教的神祗体系日益健全;后又有王重阳创立全真教,最终形成龙门全真与正义盟箓南北二派并存的局面。与佛教讲求寂灭、解脱不同的是,道教更强调天人合一,认为通过当世修炼,可以达到与道同体、羽化成仙、长生久视的目标。也就是说,与佛教相比,道教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修炼之路。有人问,为什么道教不如佛教普及?青衫老祖认为,道教的修炼之路比较艰难,而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比较便易,是根本原因。

综上,我们看到什么呢?我们看到没有任何一种宗教可以脱离老子的道。只不过是三教走了三个不同的路径而已。从这个角度讲,作为道的化身,老子是万教之宗师,不也确乎?

也正因为此,中国古代神话小说都是倡导三教合一的。有人说,《西游记》尊佛抑道,而实际上,在整部《西游记》中,道无处不在。且不说老子对孙悟空“网开一面”、助其修成万金不坏之身,孙悟空又是亦道亦佛的菩提老祖,就说整个取经工程,哪段路程不是“道”在支持?而老子化胡;老子与燃灯共讲先天道法、混元道果;老子的金刚琢大显身手;等等,都暗示老子的地位至高无上,而孙悟空在炼丹炉中49天而无恙,显然是老子起了爱才之心(悟空在炉中居巽门而避祸,以老子的道行,怎么可能看不到?)。而每章之前的诗词,绝大多数是内丹心法,更是道教的精华。

有人说《封神榜》尊道抑佛,而实际上,正是《封神榜》给了佛教崇高的地位,接引、准提被列为与三清平起平坐的大神。而燃灯、观音、普贤、文殊、如来、大明王如来等佛教大神,也有着深刻的道教根基,或者说由道教支援了佛教。这样的一种安排,无疑为佛教顺利入中土开辟了道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三教顺利合一的良好局面。答案很简单,三教在发展过程中找到了一个最大公约数,这就是“道”。一个悟道、一个用道、一个修道,路径不同,万法归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释迦牟尼之后成佛的人物并非佛经读得滚瓜烂熟的人,而是一字不识或从不读佛经的人。六祖慧能,一字不识而成一代宗师;活佛济公,满足狗肉而得罗汉之果位;武圣关公,放下屠刀而得儒佛道三家供奉。即便是三藏和悟空,也没有再西天读过一部佛经,而是因为有了取经的功业而成正果。而佛教的最高经典,也是无字经------道可道,非常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总之是,只有能够悟道得道,乘什么“筏子”,并不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八:佛道的斗争与融合
中国神话传说中, 道祖、魔祖、佛祖、妖祖, 分别都是谁?
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与合作(完整版)
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基本生活在同一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传说中的妖祖、佛祖、魔祖、道祖,他们分别都是谁?谁的实力最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