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 道 华 夏 九 轮 回(2)

第二章  神农时代的“立四极”

第一节   何为神农

《三皇本纪》记载:“当其(女娲氏)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然后,就是“女娲氏没,神农氏作”。

从这个记载来看,神农时代,就是由女娲氏帮助共工氏打垮祝融氏,而开创出来的一个新时代。

然后,关于这个新时代的领袖神农氏,《三皇本纪》又记载:“神农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厉山氏,礼曰,厉山氏之有天下是也。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妃詙,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牦,牦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

《帝王世纪》也曰:“炎帝神农氏,一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凡帝承、临、明、直、来、衰至榆罔,也有八世。”

这说明,“神农”不是一个人的名号,而是一个时代的名号,是八代炎帝所共有的名号。

就像华胥氏、宓犧氏、庖犧氏、女娲氏一样,神农氏,是后人对于一个时代之所有领袖人物共同追封的谥号。

那么,为什么要追封这个时代所有的领袖人物,共同为“神农”这个谥号呢?

请再看《三皇本纪》:“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

这说明,这个时代的领袖们,是通过努力地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地向人们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来开展自己的工作,展现自己的风采的,所以,他们才会被谥号为神农氏。

那么,为什么这个时代的领袖们,会以这样的工作方式,展现出这样的风采呢?

这恐怕,还是与当时天下的社会生产水平,以及政治体制的具体形态有关。

当时的天下,是女娲氏通过“断鳌足以立四极”而实现“地平天成,不改旧物”的。

而所谓的“地平天成,不改旧物”的这个“旧物”,是指的什么呢?

这个“旧物”,应该就是指渔猎时代的人们,因为没有相对剩余的劳动价值可供剥削和压榨,所以,只要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占据了一个地方,每个部落,就可以心无旁骛地自享安宁,与其他的部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问题是,“旧物”虽好,时代已变,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庖犧氏为什么要入主中原、称霸天下呢?

这恐怕不是仅仅因为气候变化那么简单。

恐怕更重要的,还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劳动价值,有了相对剩余,依靠霸道实行殖民统治,对被征服者进行剥削和压榨,会比自己老老实实地在地里劳动,要轻松多了,也富足多了。

所以,“断鳌足以立四极”的本质,就是要通过中道遏制霸道,通过自律战胜自然,通过民主战胜自由,通过人心向善,来战胜进步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所催发的人性之恶——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想。

而“四极”既立,这些奉行中道,维护“四极”的人们,要以怎么样的方式,去维护好这个来之不易的“四极”呢?以东南西北四岳之中的中岳嵩山为象征的中道思想的践行者们,要以怎样的一种具体的工作模式,去践行他们的中道价值观呢?

我们知道,五帝时代的“协和万邦”,发展到夏商周时代的“家天下”,再发展到秦汉时代的“中央集权”,这个五帝时代的“协和万邦”就相对低级简单,夏商周时代的“家天下”就相对高级复杂;秦汉时代的“中央集权”就更加高级复杂。

事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是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就像农村发展为城市,而农村和城市,在社会架构上,肯定就会大不相同一样。

而五帝时代的“协和万邦”,是由神农时代的“立四极”发展而来的,那么,这个神农时代的“立四极”,就一定比五帝时代的“协和万邦”更加低级简单。

而这种更加低级简单的“立四极”,具体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形态呢?

要了解神农时代的这个“立四极”的具体形态,我们就不妨了解一下,我们今天农村的社会形态。

我们今天农村的一个村子里,都是包含着两个层次的社会架构的。

这两个层次的社会架构,一个是高级的、人为的,一个是低级的、自然的。

高级的、人为的社会架构,就是村民委员会领导村民。

她是政府组织向社会基层的延伸。

低级的、自然的社会架构,就是“明白人”阶层领导普通村民。

“明白人”阶层领导普通村民这种社会架构,是在政府组织所管理不到的,诸如红白喜事、突发事件等等领域,由村民们自发地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是基于大家具有共同的利益,需要协调;而政府组织又不便于插手、或者来不及插手,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而形成的。

在这种社会关系中,“明白人”领导普通人,他们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资格,去充任领导呢?

第一,他们要有相当的能力,要能够胜任某些工作;第二,他们要有相当的道德与品行,深得大家的信任与拥戴:一是他们愿意为大家服务,二是大家推举、延请他们出面为大家服务。

那么,这些“明白人”充任领导,为大家服务,会不会有什么报酬呢?

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关系的自然性、自发性,也是由于这种社会关系的低级性,原始性,这些“明白人”充任领导为大家服务,就基本上是属于“爱的奉献”,不会有什么报酬;有的,只是精神上的愉悦,受到大家的尊重而已。

而在“爱的奉献”之下,如果一个人,由于一时的变故,不再有能力为大家服务,那么,他还能不能够继续成为大家的自然领袖呢?

这时候,他自己既然无能为力,肯定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意愿,而大家,也不会再对他抱以希望。

于是,这个自然领袖的身份,就必然地是要“禅让”给其他人。

这是一个村子里,相当于一个部落里的,低层次社会关系的自然发展情况。

而如果是村子与村子,部落与部落之间,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政府组织,去对大家进行协调与领导,那么,她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又会是怎样的呢?

当然也是和村子或部落内部的这种“明白人”领导普通人一样,会由有能力,而又愿意为大家服务的部落,来替大家服务。

但是,这个服务,是“爱的奉献”,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报酬的,有的只是大家的口碑,大家有事的时候,都愿意来找这个部落帮忙。

想一想庖犧氏入主中原之前,天下四大部族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状态;想一想女娲氏“杀黑龙以及冀州”,帮助共工氏打垮祝融氏,就是为了“天平地成,不改旧物”;那么,女娲氏所倡导的这个“断鳌足以立四极”,具体的是一些什么内容,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呢?

《帝王世纪》记载:“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营都于鲁。”

这个记载,与《三皇本纪》中神农氏炎帝“初都陈,后居曲阜”的记载相印证,正好解释了神农氏炎帝“初都陈,后居曲阜”的原因,就是山东地区社会混乱,所以,炎帝从河南淮阳向山东迁移,去重点领导山东地区(陈为现在的河南淮阳,鲁为现在的山东,曲阜,则是山东的一个地方)。

那么,我们来剖析一下“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这件事情的原因。

这件事情,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首先,这件事情里面,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如夙沙氏。他是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的强者,或者是闯入到时代风头上的幸运者。他出于自身的利益追求,就崇尚自由,追求霸道——“叛不用命”。

第二种人,如夙沙之民。他们就是没有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弱者,或者是被命运作弄的不幸者。他们被地方霸权者如夙沙氏之流所欺压与霸凌,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捍卫与追求,就崇尚民主,反对霸道——“自攻其君,而归炎帝”。

第三种人,如神农氏炎帝。他就是立足于强者与弱者的矛盾之上,看透了社会矛盾之本质的智者,是这个社会里的“明白人”。他出于调节社会矛盾的考虑,就崇尚自律,追求中道。

而这三种人,是基于什么条件组成一个社会呢?

是基于两个条件:一个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人们所能够拥有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一个是人们的思维意识——基于各自的站位,而产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夙沙氏叛不用命”,是受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所鼓励的,是农业生产的初始性、低级性状态下的必然现象;当然,这也反映了其出于自身的站位,而形成的崇尚自由,追求霸道的意识形态。

“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自身的站位,决定了他们要追求民主、“不改旧物”,也是他们皈依于女娲氏所宣扬与倡导的“断鳌足以立四极”之世界观与价值观念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他们可以追求民主、“不改旧物”。

而炎帝“退而修德”,这同样是其自身的站位,决定了他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他的中道思想,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条件下的具体体现。

“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下权柄,尽在“四极”,也就是尽在东南西北四岳的岳主之手,代表中岳嵩山的神农氏炎帝,是虚尊其位,只有威望,没有实权的;部落或部落集团之间发生矛盾,神农氏炎帝,只能是凭着自己的威望和面子,却劝说、去调停,而没有切实的、可以用来实施制衡的权柄。

这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当时的客观条件所制约的结果。

《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为什么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你用“刑政”,不花钱吗?你起“甲兵”,不花钱吗?

社会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起一个强大的中央决策与执行机构,也就只好依赖于有德行、又有财力的领导者们,去凭着自己的自觉,凭着自己的担当,而审时度势、勉为其难了。

所以,我们能够想象一下,神农时代的领袖们,都是怎么工作的,他们为什么会被称为神农?

因为,他们只有依靠无私奉献,只有依靠得到大家的尊重与爱戴,才能够做好工作。

而在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的社会,要得到大家的尊重与爱戴,不就是要依靠“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吗?

而“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这不仅仅是在技术上,更是在精神上,堪称为神农。

当然,为了维护“四极”,畅行中道,促进相互团结,确保天下太平,历代的神农氏炎帝们,也不光是学习和传播农业生产技术,只要是对于天下人民有用,能够增进天下各部族之间的友谊,加深天下各部族之间的感情的事情,他们都会去做。

《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但是,当经济条件越来越发展,各个部落的实力越来越壮大;当一些部落越来越腰壮气也粗;当部落与部落,部落集团与部落集团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刻;神农氏炎帝,作为一个两手空空的调停者,他,还能够胜任他的这项工作吗?

所以,为什么前后有八代神农氏炎帝呢?

这就是因为,生产力越来越发展,一些部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他们的腰,越来越壮,气,也越来越粗,他们,就越来越不鸟什么神农氏炎帝了。

而神农氏炎帝,本来就是靠威望,靠面子来进行工作的。

当他没有了威望,没有了面子,不被人鸟的时候,他还能怎么工作?

他就只好“退而修德”,只好“禅让其位”了。

第二节   炎帝与后土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捋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这个记载,大概就是“夸父追日”之神话故事的最原始出处。

由这个记载,再演变成《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的记载,“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就正式形成了。

但是,既然是神话,那么,故事中的主角夸父,就一定不是人,而应该是一个由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神。

可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夸父,是一个神吗?

请注意“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这句话。

这个夸父,是后土的后裔。

而后土又是谁?

在北岳恒山,有后土夫人庙。

恒山后土夫人庙

为什么北岳恒山,会有后土夫人庙呢?

这就要问,南岳衡山,为什么会有祝融峰。

南岳衡山祝融峰

因为,祝融氏就是伏犧氏,伏犧氏在中原战败,逃往湖南之后,就以衡山作为他们部族的神山,所以,南岳衡山的主峰,就叫祝融峰。

因为,北岳恒山,是共工氏部族的神山,后土夫人能够在北岳恒山立祠,说明她就是共工氏部族的祖先,她就是当年共工氏部族的首领,也就是当年北岳恒山的岳主。

也就是说,夸父氏,作为后土夫人的后裔,他其实就是共工氏部族的一代首领。

我们再分析“有山名曰成都载天”这一句。

“成都”,就是成为都邑;“载天”,就是承载天命。

这座山因为承载天命而成为都邑,她难道不是北岳恒山吗?

另有《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椶柟,多竹箭,其兽多          *牛、羬羊,其鸟多鷩,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

这个“夸父之山”,有两个引人注意的特点,一是“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二是“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既多马,又湖水北流注于河,这不是如今的河套平原的南部山脉地区,又是哪里呢?

而河套平原南部的山脉,正是共工氏部族抵抗北方庖犧氏部族南下入侵中原的屏障,共工氏部族的神山北岳恒山,就在这一带。

所以,“夸父之山”,就是夸父氏部族所统治的河套平原南部的山脉,夸父,就是北岳恒山的岳主。

夸父是后土的后裔,是共工氏部族的领袖。

他是人,不是神。

那么,既然他是人,他为什么又去追日,并且因为追日而渴死呢?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句:“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夸父,不是因为追日而渴死的,他是被应龙杀死的。

而应龙不仅杀死了夸父,也杀死了蚩尤。

蚩尤与黄帝作对,绝对是人,而不是神。

所以,应龙和夸父都不会是神,而是人。

那么,“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这件事,就不是神话,与此事相关联的“夸父追日”之事,又会是神话吗?

或者,是人们没有明白这个“夸父追日”的“日”,到底是指什么?所以,就没有读懂“夸父追日”这个故事的原意?

夸父所追之“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呢?

这个“日”,难道就是我们头顶上,那个每天东起西落的“日”“吗?

这个“日”,难道就不能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吗?

这个“日”,难道就不能是一个拟物化的表达吗?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这样的拟物性的表达,难道,是只有我们现代的中国人才有吗?

难道,我们的祖先,就不会有这样的拟物化的表达吗?

后来的皇帝都被称为天子,最初的领袖,就不能称为太阳吗?

炎帝之“炎”,字形上是“火”上之“火”,难道,不能理解成“日”上之“日”吗?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这句话。

“珥两黄蛇,把两黄蛇”,明显是一种宗教行为,其中的蛇,就是图腾。

可是,夸父,为什么会“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呢?

他们共工氏部族的图腾,明明是龟啊。

这里,我们就不能不看到,庙底沟文化遍布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的这个事实。

这个事实说明,神农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基本上是同化了。

既然神农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基本上同化了,那么,神农氏部族的图腾,共工氏部族,也是可能会崇拜的吧?

那么,神农氏部族的图腾,是蛇吗?

这就要看,是在什么时候了。

作为宓犧氏的图腾,蛇,是时不时地会被宓犧氏的后裔们,重新崇拜,重新尊奉的。

蛇的寓意,就是能屈能伸。

所以,一当环境不好,宓犧氏的后裔们,就会重新崇拜蛇。

而夸父氏“珥两黄蛇,把两黄蛇”,一定是神农氏炎帝,感觉环境不好,在“珥两黄蛇,把两黄蛇”,他也就依葫芦画瓢了。

所以,夸父氏“珥两黄蛇,把两黄蛇”,说明他与神农氏炎帝的关系,是十分地紧密的。

那么,为什么神农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会同化呢?为什么夸父氏和神农氏炎帝的关系会那么紧密呢?

这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女娲氏部族曾经帮助共工氏部族,打垮过祝融氏部族;更是因为,神农氏部族,在当时担任着炎帝的职务,共工氏部族,在当时担任着后土的职务,他们两个部族,共同维护着当时天下的“以立四极”的秩序,他们是心心相印,情感相连。

后土,就是司土;司土,就是司地。

司地,就相当于后来的宰相、丞相;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就是在当时的公共领导机构中做具体之日常工作的领导者。

为什么中国的神话故事中,丞相总是为龟呢?

就是因为,共工氏部族的图腾是龟,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丞相——后土的职务,就是由共工氏部族出任的。

历史上,总是以龟驼碑,来象征一些人物的功德与功绩,那也是因为,丞相——后土,就是为大家干实事的,就是天下有功有德之人的楷模,而最早的丞相——后土,他们部族的神灵,就是龟。

龟驼碑

后土司地,炎帝司天。

司天,就是司神,就是负责与各方神灵,也就是各个部族的领导层打交道,就是负责各个部族之间的关系协调。

炎帝就相当于后来的帝王。

因为,炎帝和后土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所以,他们的关系当然会十分地紧密。

那么,炎帝为什么叫炎帝呢?

《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

这就把神农时代,和前面的庖犧时代——庖犧氏之“木德王”,以及后面的五帝时代——黄帝之“土德之瑞”,通过五行相生的原理,给联系起来了。

然而,联想到女娲氏的“断鳌足以立四极”,联想到东南西北四岳之中央的中岳,联想到中岳之名为嵩山,联想到嵩山之“嵩”,和炎帝之“炎”的字形字意,我们能不能对这个“炎”字,作进一步的思考呢?

嵩,就是高耸在山顶的城邑,是山上之山。

中岳嵩山,是在东南西北四岳之中,也是在东南西北四岳之上,她在意念上,是建立在东南西北四岳之上的。

炎,就是火上之火。

炎帝为火德王,以火名官,那么,他就在众火之上。

四岳岳主,是地上之火;他,就是天上之火。

而天上之火,就是“日”。

所以,炎帝,就是天上之“日”。

所以,“夸父追日”,夸父追的,是什么“日”呢?

他追的,是实际上是大家的心中之“日”;他追的,实际上就是炎帝。

那么,为什么夸父“捋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呢?

捋的意思,是一手抓住植物的枝茎,另一手握成空拳套在枝茎上拉动,连搓带抹,以便成束、成串地高效地采集嫩叶或籽实。

把这个字与“饮河而不足”联系起来,是什么意思呢?

可想而知,“饮河而不足”,其实也是一个拟物化的说法。

这句话,就是把炎帝所能够利用的河东河西的社会资源,比作是黄河之水。

“捋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就是说,夸父帮助炎帝在河东河西组织社会资源,以对抗黄帝,由于河东河西的社会资源不足,他就打算前往菏泽湖的北边,去联络蚩尤氏。

当然,其结果就是:“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

他还没有到达菏泽湖的北边,只是走到菏泽湖边,就被应龙截杀而死了。

这就是“夸父追日”的真相。

所以,“夸父追日”的背后,是以榆罔为炎帝,以夸父为后土的当时社会的传统势力,与以黄帝为首的当时社会的新兴势力之间的一场大决战。

榆罔作为末代炎帝,夸父作为末代后土,他们都是当时社会传统势力的领导者。

第三节   炎黄之战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司马迁的这段叙述,很明显地是在扬黄抑炎,对炎帝做出道德审判,说是炎帝“欲侵陵诸侯”,才导致了黄帝“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然而,炎帝果然是“欲侵陵诸侯”吗?司马迁的这个道德评判,站得住脚吗?

我们知道,神农时代一共有八代炎帝,而与黄帝发生战争的,应该就是末代炎帝榆罔。

那么,榆罔这个名号的含意,是什么呢?

“榆”,是一种木质坚韧的落叶乔木;“罔”,意思为捕猎者面对空网,内心失望失落。

“榆罔”,就是形容这个末代炎帝,坚韧固执,却没有什么收获,所以很失落。

这个名号向我们吐露的,其实是末代炎帝榆罔,就是一个孔子式的人物。

他有很强的道德洁癖,却生不逢时,所以很孤独。

但是,他与孔子不同的是,孔子乃一介儒生、一个文人,只能是耍嘴皮子而已;他却是一个能够叱咤风云的政治领袖,他有调兵遣将的能力。

所以,他就注定要与另一方作为政治领袖的黄帝,发生一场事关人伦道德的旷世之争。

黄帝也是因为炎帝“欲侵陵诸侯”,才“修德振兵”,而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那么,他们这两个政治领袖,都是为了道德而战,他们之间的道德差异,又在哪里呢?

炎帝所秉持的道德,是什么样的呢?黄帝所秉持的道德,又是什么样的呢?

炎帝所秉持的道德,应该就是他们整个神农时代所尊奉的道德,就是女娲氏所倡导的“但鳌足以立四极”。

其中的“断鳌足”,就相当于后来孔子的“克己复礼”,就是要人们修身养性、刻苦自律;“立四极”,就是要确保神农氏时代的四大部族各自自成一统,就是要确保四大部族各自相对其他部族的独立性,就是要尊重四大部族各自的主权。

而要确保神农氏时代的四大部族各自自成一统,要确保四大部族各自相对其他部族的独立性,要尊重四大部族各自的主权,就必然要尊重四岳岳主,就必然要将四大部族的部族领袖们,放在一个尊崇的地位。

这样,作为中道之代表者的炎帝与后土,又处在什么地位呢?

炎帝和后土,他们表面上是受到四岳岳主的敬重,但是,他们与四岳岳主,其实是相互尊重。

而四岳岳主是实权在手,他们却是虚高其位。

这个关系,就正像今天的联合国秘书长,和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之间的关系。

联合国秘书长,是天下之中道的代表者;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是多极中各自一极的代表者。

要促成一项决议的达成,联合国秘书长的意见,无疑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代表着天下的中道。

但是,如果他没有权威,没有面子,他的意见,会不会起到作用呢?

实权,是在多极中的各个单极的代表者手里,是在各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手里。

而炎帝和后土,与当时的四岳岳主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因为,这个规矩,是当年的女娲氏定下来的,所以,历代的神农氏炎帝,也就只有是遵守这个规矩而已。

这就是炎帝所尊崇的政治道德。

那么,黄帝的道德,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看黄帝时代,也有四岳。

《五帝本纪》记载: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

但是,这时的四岳,与神农时代的四岳,有何不同呢?

神农时代的四岳,就是“四极”,就是四大部族的首领。

他们代表的是四大部族独立的主权。

五帝时代的四岳,就是“四方”,是帝王派出去管理四方的大臣。

这样的区别,表明了什么呢?

这样的区别,表明了,原来的四大部族,没有了;人们都抛弃了自己的部族,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人民大团结”。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再来看黄帝的四妃。

《史记·五帝本纪》:“嫘祖为黄帝正妃。”

唐朝司马贞索隐:“黄帝立四妃,象后妃四星。”

皇甫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

那么,西陵氏在哪里?

我们看现在的河南西陵,在淮阳西南。

这就是说,西陵氏在南方。

方雷氏在哪里呢?

方雷氏就是炎帝的世子,其女儿女节,就是炎帝的孙女。

炎帝先居淮阳,后居曲阜。

也就是说,方雷氏在东方。

彤鱼氏在哪里?

彤鱼氏这个名号,透露出他们是以鱼为图腾,他们是女娲氏的后裔。

那么,他们就必定是在西方。

剩下一个“班在三人之下”的嫫母,她的娘家应该在哪里呢?

理所当然地,她的娘家应该在北方。

这就是一个“世界人民大团结”,是化“四极”为一体了,也就是消灭了“四极”。

而黄帝相对炎帝,不但是消灭了四大部族,消灭了“四极”,实现了“世界人民大团结”,更是相对四岳的地位,来了一个移位互转。

炎帝相对四岳,是虚高其位,相互尊重的;而黄帝相对四岳,则是实有其权,居高临下。

这都是秩序的毁坏啊,这都是伦理的颠倒啊。

所以,炎帝当然要坚决反对。

那么,为什么炎帝失败了,黄帝胜利了呢?

这当然是历史的选择,这里面当然是有其历史的逻辑。

在《三皇本纪》和《帝王世纪》里,都记载神农时代,前后有八任炎帝。

虽然名号各有不同,但意义相差也不是很大。

其中,《三皇本纪》是:“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牦,牦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帝王世纪》是:“一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凡帝承、临、明、直、来、衰至榆罔,也有八世。”

两相比较,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是魁和承;末代,都是榆罔;《三皇本纪》的中间是明、直、牦、哀、克,而《帝王世纪》是临、明、直、来、衰。

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名号所包含的意义:

“魁”,字形为一个“鬼”加一个“斗”,鬼是祭师戴着面具的形象,就是由人装扮成的神,斗就是北斗星,是判别方向的依据。整个字的意思,就是神一样的引路者。

“承”,字形上原本是双手捧着新生儿的意思,引申为萧规曹随,恭敬地领受。

“临”,字形意义原本是察看落下的雨水,引申为出状况了,分析问题。

“明”,字形意义原本是月亮照进窗户,引申为知道,明白。

“直”,字形意义原本为有目标在眼前,引申为正视、不回避。

“牦”,字形意义原本是加工处理过的牛毛,引申为旗帜,号令。

“哀”,字形意义原本是披麻戴孝地哭,引申为可怜。

“克”,字形意义原本是杀人剔肉祭天,引申为武力征讨。

“来”,字形意义原本为从异域引进的麦子,引申为乱象丛生。

“衰”,字形意义原本是棕毛披垂的雨衣,引申为旗帜不展,号令不从。

“榆罔”的意义,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从这些名号所包含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名号,其实是后人对这八代炎帝所封的谥号,是总结和形容了这些炎帝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应对措施与风格。

总的来说,第一代的“魁”,显然就是末年的女娲氏,她们是这个时代的开创者,指路人。

第二代的“承”,才是神农氏时代的正式开始,是萧规曹随地继承第一代的方针路线。

而从第三代开始,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并且,这个变化,是一步一步地变得严重和无法控制,直到最后的“榆罔”。

那么,这一步步变化,一步步变得严重和无法控制的原因是什么呢?

《帝王世纪》记载:“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营都于鲁。”

《管子·地数篇》说:“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二十。”

《五帝本纪》则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这一步步变化,一步步变得严重和无法控制的原因,就是随着经济的越来越发展,社会越来越分化,一些部落,越来越腰壮气也粗,越来越崇尚自由,乐于霸道。

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越来越分化,自由与民主越来越分裂,强者与弱者越来越对立,代表着中道的社会领袖们,也就是炎帝与后土们,离弱者是越来越远,离民主是越来越远,绥靖政策、形式主义就大行其道,“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成了他们的基本的办事策略。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必然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历史,不是没有给这些炎帝们以机会。

“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这像不像《水浒传》里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但凡社会领袖们能够体恤民情,实事求是,让百姓们有一条活路,百姓们,谁不拥护,谁不爱戴?

而领袖们之所以高居庙堂之远,不食人间烟火,除了社会的发展,导致他们离弱者越来越远,感情上越来越疏离之外,道德观念的空壳化形式化,政治体制的不合时宜,也是一个客观上的原因。

女娲氏的“断鳌足以立四极”,是适应于她们当时的经济水平低下,部族内部的关系还十分稳定的这种具体的情况的。

而到了神农时代,经济水平越来越提高,部族内部越来越分化,部落之间的阶级矛盾,越来越大于了部族之间的部族矛盾,这时候,还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死抱着““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老黄历不放,这不是等着被历史抛弃么?

中道,是一种理念;而理念,必须落实于具体的形式。

形式,是必须与社会现实相一致的;社会现实变了,中道的形式,也得变。

女娲氏所立的中道,是在于平衡和解决部族间的矛盾。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部族间的矛盾,越来越让位于部族内部的部落矛盾,中道,现在应该在哪里呢?

这时候的中道,应该打破部族界限,而穿行于部落之间。

所以,不一样的中道,就形成不一样的道德观念。

变,还是不变,这就是炎黄之战的本质。

第四节  飞龙朱襄氏

《淮南子·揽冥训》记载:“(女娲)乘雷车,服驾应龙。”

老曹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女娲氏以雷霆之怒,制服了桀骜不驯的应龙。

应龙是谁呢?

应龙就是飞龙朱襄氏。

飞龙朱襄氏又是谁?

飞龙朱襄氏,就是庖犧氏在中原战败后,逃往湖南的伏犧氏。

伏犧氏,是后来的人封给他的谥号;飞龙朱襄氏,才是他真正的名号。

当然,飞龙和朱襄,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飞龙,是官号;朱襄,是氏族的名号。

朱襄氏,也不能代表整个飞龙氏;朱襄氏,其实是飞龙氏的后裔。

所以,朱襄氏也不能称为伏犧氏,他其实是伏犧氏的后裔。

元郑杓《衍极》卷一《至朴篇》刘有定注云:“太吴之时,龙马负图出于荥河。帝则之,画八卦,以龙纪官,乃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于是始有龙书。”

这句话中,“太吴”明显是由太昊所误,“荥河”就是龙马负图而出的那条黄河支流。

太昊就是太皞,就是庖犧氏。

庖犧氏以龙记官,所以,朱襄氏官号为飞龙氏。

而朱襄氏又称应龙,则是因为,在黄帝部族看来,黄帝和蚩尤大战的时候,黄帝大军是对抗蚩尤氏的主力军,而朱襄氏则在山东南部的巢湖流域,作为偏师,向北,从背后攻击蚩尤氏,策应了黄帝大军,所以,黄帝就封他为应龙。

《淮南子·墬形训》“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

老曹理解,毛犊,就是长毛的牲畜;毛犊生应龙,意思就是说,应龙出生于游牧部族。

《三国志·吴书》:“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

这就是说,应龙——飞龙朱襄氏,曾经以能屈能伸的蛇,为图腾。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应龙处南极”,就是说,应龙生活在南方。

应龙“不得复上,故下”,就是说,应龙本来是伏犧氏的后裔,是庖犧氏部族正统的领导者,可是,由于他长期脱离实控权力,这时候,虽然是和大家会合了,却也回不到领导地位,于是,他又离开中原,前往南方。

《山海经·大荒北经》亦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这也是说明,应龙回不到庖犧氏部族的领导岗位,就离开中原,前往南方。

有人认为,朱襄氏为炎帝的别号。

为,据《古史考》记载:“陈之秋邑,朱襄史之邑”;而《三皇本纪》又记载:神农氏炎帝“初都陈,后居曲阜。”

但是,朱襄氏为飞龙,他是属于庖犧氏部族的;而神农氏炎帝,是承袭女娲氏而来,是属于女娲氏部族,神农氏炎帝,不可能为龙。

为什么,会“陈之秋邑,朱襄史之邑”呢?

这是因为,庖犧氏曾经“都于陈,东封泰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朱襄氏作为飞龙氏的后裔,作为伏犧氏和庖犧氏的后裔,他重新回到了中原,他当然也要“都于陈,东封泰山”,以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

《柘城县志》记载:“有巢氏没,数阅世而朱襄氏立,于是多风,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

关于有巢氏,有人认为,是在树上筑巢而居的部落。

其实,只要想一想,巢湖为什么叫巢湖,就知道,有巢氏,实际上就是在南方水边筑巢而居的部落。

筑巢而居,主要是为了防潮。

所以,有巢氏是居住在南方,而不会居住在北方。

“有巢氏没,数阅世而朱襄氏立”,意思就是说,朱襄氏征服了巢湖边的有巢氏,占领了巢湖流域,然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就打进山东,重新东封泰山,在中原自立为王。”

但是,朱襄氏自立为王之后,“于是多风,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

这就是说,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一样也不占,于是,勉强传了三世,就没落了,

《云笈七签·纪传部》:“蚩尤率魑魅魍魉,请风伯雨师,从天大风而来,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风伯雨师及天下女袄,以止雨于东荒之地,北隅诸山,黎土羌兵,驱应龙以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

在这个记载中,应龙又成了蚩尤的手下,而与黄帝作对。

实际上,这就是在消灭了蚩尤与夸父之后,应龙与黄帝,因为理念不同也发生了争战,应龙要行霸道,黄帝要行中道,最后,中道战胜霸道,应龙就被黄帝驱赶到了南方。

应龙——朱襄氏,被黄帝赶到南方,就在南方创造了良渚文化。

后来,良渚文化被洪水毁灭,应龙,又与黄帝的后裔尧舜合流。

《山海经广注》引《岳渎经》记载:“尧九年,无支祁为孽,应龙驱之龟山足下,其后水平。”

这是记载良渚文化被洪水毁灭,应龙部族投奔尧舜二帝时,替尧舜驱逐无支祁的事情。

《太平广记》记载:“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

应龙部族,是真正的治水大师,他们成了大禹手下治水的得力干将。

我们如何支持上述观点呢?

当然是要用考古学的证据说话。

中华民族的三大文化,龙文化、玉石文化、星宿文化,都是来自于庖犧氏部族。

在距今6400年之前的文化遗址中,除了磁山文化遗址,有一块玉出土之外,其它的玉,都是来自庖犧氏部族所生活的东北地区。

距今6400年之后,女娲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所生活的区域,直到距今4400年的齐家文化遗址,才出现玉石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也是直到距今4800年之后的大汶口文化晚期,才出现玉石文化,而这时候,是早已进入黄帝部族统一天下的五帝时代了。

所以,在黄帝部族统一天下之前后,中原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只要是有玉石出现的文化遗址,就都是庖犧氏部族留下、或被庖犧氏部族统治后所留下的遗址。

如此来看,良渚文化,无疑是庖犧氏的后裔所创造的。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的玉器。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

凌家滩文化,也是庖犧氏的后裔创造的。

凌家滩文化遗址也出土了很多玉器。

 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

薛家岗文化,也是庖犧氏后裔创造的。

薛家岗遗址出土了最早的玉琮。

  薛家岗文化遗址出土的最早的玉琮

湖南地区的高庙文化,至少是在其后期,被庖犧氏部族所征服。

或许,在赵宝沟文化兴起的距今7200多年前,庖犧氏部族就已经穿越中原,与这个地方建立了联系?

高庙文化遗址中,也有玉器。

  湖南高庙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

综上所述,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薛家岗文化、高庙文化,都是庖犧氏部族的后裔,在征服当地土著后,所创造的。

那么,这些文化之间,是平行关系呢?还是前后继承的关系?

这些文化,是前后继承的关系。

飞龙朱襄氏,也就是伏犧氏,首先是逃往湖南,征服当地土著,创造高庙文化,然后,潜回长江以北,在安徽潜山,又征服当地土著,创造薛家岗文化,再征服巢湖边的有巢氏,创造凌家滩文化,最后前往太湖流域,征服当地土著,创造良渚文化。

如何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呢?

这就可以从外在的地域、历史方面的联系,和内在的文化方面的联系,两个方面相互佐证。

第五节  潜山与龟山

在今天的武汉长江大桥之两头,分别有两座小山,江南的那一座,就叫蛇山;江北的那一座,就叫龟山。

“阴雨茫苍苍,龟蛇锁大江”。

“龟蛇静,起宏图”。

毛主席的这两句诗中的“龟蛇”,就是指的武汉长江大桥两头的那两座小山。

为什么说“龟蛇锁大江”呢?

因为,长江,从重庆进入湖北之后,在这个地方最窄,两座小山一南一北,就像是锁住了长江的一把锁。

而正是因为这个地方的长江最窄,所以,谁要想过江,这里,就是首选之地了。

那么,反过来,如果有谁不想让别人过江呢?

这里,肯定就是他们的兵防之要塞。

所以,我们想一想,为什么江南的那座山,叫蛇山;江北的那座山,叫龟山呢?

《三皇本纪》曰:“生庖犧于成纪,蛇身人首”。

《三皇本纪》又曰:“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

庖犧氏和女娲氏,都是华胥氏和宓犧氏的后裔,他们都曾经“蛇身人首”。

所以,在受到女娲氏部族的教训而逃到湖南之后,伏犧氏部族,自然就会想到,要重新以“蛇身人首”的姿态,去改善与女娲氏部族的关系。

江南的那座山,之所以叫蛇山,当然是因为,伏犧氏部族,曾经高举他们的蛇图腾,在那座山上安营扎寨。

而共工氏部族的图腾是龟。

所以,江北的那座山,叫龟山,当然也是因为,共工氏部族,曾经高举他们的龟图腾,在那座山上安营扎寨。

龟山和蛇山的名号,实际上,就是伏犧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当年在那里隔江对垒的历史之印记。

而由这边的龟山和蛇山之对垒,我们,就又想到了另一边的一个地名——潜江。

从武汉市往西去的长江边,有一个潜江市。

一般的说法是:965年(宋乾德三年),升白伏巡院为县,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命名潜江。

潜江这个地名,真的就是这么来的吗?

老曹怎么感觉,“往事越千年”,是当年的伏犧氏,曾经试图从这里偷偷过江,所以,才会有潜江这个地名呢?

好吧,这个地名到底怎么来的,先暂且挂在这里。

我们再看另一边,沿江而下,在安徽省的长江以北,有一个潜山县。

关于潜山这个的地名之来历,就干脆没有史籍记载。

史籍只是记载,明洪武元年,置潜山县迄今。

不过,就是在这个潜山县,就有薛家岗文化遗址和天柱山名胜。

天柱山和湖南的衡山一样,也为南岳,只是没有衡山那个南岳出名。

为什么天柱山也为南岳呢?

这应该是与这里的薛家岗文化遗址有关。

薛家岗文化遗址,有最早的玉琮。

玉琮到良渚文化遗址,就发扬光大,蔚为壮观了。

这充分显示了薛家岗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的联系。

而薛家岗文化与凌家滩文化的关系,又是明显的再生关系。

很显然,薛家岗文化往凌家滩文化发展,是有一种明显的战略倾向,是有一种明显的政治目的的。其目标,是直指山东泰山。

所以,在凌家滩文化遗址与山东泰山之间,也有一座徐州的龟山。

共工氏部族,肯定也察觉到飞龙朱襄氏逐步北上的战略意图,也是在积极地进行防范,所以,才有徐州龟山。

而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的年代关系是:薛家岗文化距今6000-5000年;凌家滩文化距今5800-5300年;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

第六节  八角星纹

我们再从各个文化遗址内在的文化方面,看一下她们之间的关联。

在湖南汤家岗文化和高庙文化遗址中,有八角星纹。

  湖南高庙文化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

  湖南汤家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

在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中,也有八角星纹。

  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含山玉版

而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比湖南汤家岗文化和高庙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八角星纹,更鲜明、更直接、更符号化、更“现代化”地表达出了一种政治意涵。

高庙文化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里面,是八角的中心,有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有一个似乎是由篾纹形成的四瓣。

汤家岗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里面,是八角的中心,有一个长宽略有不同的四方形;四方形的里面,还有一个似龙似狗的头像。

到了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里面,八个角,就不再是简单的八个角,而是变成了后来的相对“现代化”的朝廷官员们上朝时,所手持的玉圭形象。

这就是直接显示,八个角,是代表着八种身份地位、代表着八种权力职位。

而在高庙文化和汤家岗文化的八角星纹里面,八角星纹之中心所显示的四瓣、四方,到了凌家滩文化的八角星纹里面,就跑到八个角所组成的圆圈外面去了,变成了立足于八角而朝向四角的四个玉圭形象。

并且,在高庙文化和汤家岗文化的八角星纹之表现四瓣、四方的八角星纹之中心,这时候,体现的是由四方各自分化出两个角,组成一共八个角。

而这个由四方各自分化出两个角,组成一共八个角的图象,在汤家岗文化遗址中,也单独地出现过。

  汤家岗文化遗址中的四方与八角

这就是直接揭示了四瓣、四方、四角,与八角之间的关系,就是:八角是由四瓣、四方、四角派生出来的,四瓣、四方、四角的地位与权力,是比八角更高级的。

所以说,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的八角星纹,是对汤家岗文化和高庙文化遗址之八角星纹的发展。

这样,就可以说明,伏犧氏是先到达湖南创造汤家岗文化和高庙文化,然后,才辗转到安徽创造薛家岗文化和凌家滩文化的。

第七节  元龟衔符

不得不说的是,八角星纹,不但是这几个文化遗址里有,神农氏时代,甚至是后来的五帝时代的很多遗址里,都有八角星纹。

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遗址里,也出土很多这种八角星纹。

  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

那么,为什么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遗址里,都会出土这些东西呢?

这些八角星纹的具体涵义,到底是什么呢?

正好,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是刻画在一块玉版上的,人们通常叫她“含山玉版”。

而这块“含山玉版”出土的时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她是被包含在一个由上、下两面的背甲和腹甲,所组成的无足玉龟之中,是随着这个无足玉龟一起出土的。

  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无足玉龟里面包含刻画着八角星纹的含山玉版

  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无足玉龟之背甲与腹甲

对于这个含山玉版和无足玉龟一起出土的现象,我们,怎么看呢?

首先,我们应该想到汉代纬书《黄帝出军诀》中所说的“元龟衔符”。

这无足玉龟,不就是元龟吗?

刻画着八角星纹的玉版,不就是符吗?

无足玉龟里面含有刻画着八角星纹的玉版,不就是“元龟衔符”吗?

当然,我们更应该想到,史籍《三皇本纪》中所记载的女娲氏“断鳌足以立四极”。

这无足玉龟,不就是对“断鳌足以立四极”中的“断鳌足”之意涵的实物化、形式化吗?

而八角星纹里面的四角,不就是代表“断鳌足以立四极”中的“四极”吗?

只是,由四角所派生出来的八角,又代表什么?

关键是,为什么用这无足玉龟和八角星纹来实物化“断鳌足以立四极”?“断鳌足以立四极”这个想法的道理何在?

进一步地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这套无足玉龟和玉版上,都钻出了一些孔洞。

无足玉龟之背甲的两边,各对钻二圆孔,背甲尾部对钻四个圆孔;腹甲的两侧,与背甲钻对应处,也对钻两圆孔,腹甲尾部对钻一圆孔。

而在玉版的四边,也有圆孔,具体就是,两条长边,分别是九个和四个圆孔;两条短边,都是五个圆孔。

为什么会钻出这些圆孔呢?

这些圆孔,都具有什么意义呢?

让我们回想一下,古籍中所记载的“龙马负图,神龟载书”的传说;让我们回想一下,《易经·系辞》里所说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

  龙马负图神龟载书想象图

  河图洛书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而《河图》《洛书》,是《易经》的核心。

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之人来说,《河图》《洛书》,应该都不陌生。

那么,我们看看,这无足玉龟和玉版上的孔洞,与《河图》《洛书》之图象中的那些点数,有没有联系呢?

《河图》图象,是中央两个黑色的点数五——阴五,上下夹着一个白色的点数五——阳五,然后,外围的点数分为两层,其中,一、二、三、四分列下、上、左、右,在里层;六、七、八、九,分列下、上、左、右,在外层。

那么,我们看看含山玉版上的四边之孔洞数,两条长边上的孔洞数为四个和九个,两条短边上的孔洞数都为五个。

这和《河图》中的点数排列,有没有相对应的关系呢?

玉版上的九,不是代表《河图》中外层的点数九,进而代表外层的六、七、八、九四个点数吗?

玉版上的四,不是代表《河图》中内层的点数四,进而代表内层的一、二、三、四四个点数吗?

玉版上的两个五,不是代表《河图》中央的两个黑色的点数五,进而代表《河图》中央的三个点数五吗?

当然,对《河图》图象不熟悉的人,是看不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但是,对于十分熟悉《河图》图象的人来说,这样的表达,不是简洁而又精巧的吗?

我们再看《洛书》图象,阳五在中央,其它八个点数在外围,而又以四个阳性的点数一、三、七、九在四方,四个阴性的点数二、四、六、八在四角。

而无足玉龟上的孔洞呢?

背甲上八个孔洞,腹甲上五个孔洞。

背为阳,腹为阴,无足玉龟背甲上八个孔洞,腹甲上五个孔洞,意思就是说,五数隐藏于八数之内。

而《洛书》中的阳五,相对就是居于《洛书》中的其它八个数之里面,它也是隐藏于其它八个数之内的啊。

那么,无足玉龟之背甲上的八个孔洞,不是代表《洛书》图象外围的点数八,进而代表《洛书》外围的八个点数吗?

无足玉龟之腹甲上的五个孔洞,不是代表《洛书》图象中央的点数五吗?

当然,对《洛书》图象不熟悉的人,是看不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但是,对于十分熟悉《洛书》的人来说,这样的表达,不是简洁而又精巧的吗?

所以,无足玉龟及其所含的含山玉版上的那些孔洞,就是提示“断鳌足以立四极”与《河图》《洛书》之间的联系,意思就是,《河图》《洛书》,就是“断鳌足以立四极”的理论依据。

第八节   四象生八卦

那么,《河图》《洛书》的意涵,又是什么呢?

要了解《河图》《洛书》及其意涵,我们当然不能忘记《易经·系辞》里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两句话。

但是,对这两句话应该怎么理解,这就要考验我们的智识了。

 

流行的四象生八卦演化图


普遍流行一幅图,就是一个太极,变化出“阴”和“阳”两仪,然后,其中的“阴仪”变化出“太阴”和“少阳”,“阳仪”变化出“少阴”和“太阳”,就为四象,四象再变化,就成了八卦。

而所谓“阴”和“阳”两仪,就是把《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分开,使它们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们就分别成了“阴仪”和“阳仪”。

所谓的“太阴”和“少阳”,就是把“阴仪”再一分为二,或者是一个“阴仪”又去和另外的一个“阴仪”或“阳仪”合二为一,如果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后的结果,为上下都是阴,就是“太阴”,如果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后的结果,为上阳下阴,就是“少阳”。

所谓“少阴”和“太阳”,就是把“阳仪”再一分为二,或者是一个“阳仪”又去和另外的一个“阴仪”或“阳仪”合二为一,如果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后的结果,为上阴下阳,就是“少阴”;如果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后的结果,为上下都是阳,就是“太阳”。

而在这所谓的“太阴”、“少阳”、“少阴”、“太阳”为四象的基础上,“太阴”之上再加一阴或者一阳,就变成了坤卦和艮卦;“少阳”之上再加一阴或者一阳,就变成了坎卦和巽卦;“少阴”之上再加一阴或者一阳,就变成了震卦离卦;“老阳”之上再加一阴或者一阳,就变成了兑卦和乾卦。

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八卦》。

那么,这样的理解,是对的吗?这样的演绎,是对的吗?

这样的理解,其实,就是纯粹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概念,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这样的演绎,其实,就是纯粹的从形式到形式,就是纯粹的闭门造车,而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易经·系辞》里所提示的“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首先,从逻辑上分析,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分析,“太极”,就是一阴一阳两个极端之间的对立统一,是表达事物的不平衡性,是表达世界的不平衡性。

是因为不平衡,所以,就产生“阴”“阳”。

“阴”“阳”的意义,就在于表现事物的不平衡性,就在于表现世界的不平衡性。

因为不平衡,而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又因为不平衡,而产生对立统一关系的变化与转移。

这样才产生易学。

易,就是变易,就是关于变化的学问。

那么,上面的这个推演中的“太阳”与“太阴”,里面的对立统一之双方,都为“阳”或者都为“阴”,这符合“阴阳”概念本身所揭示出来的世界不平衡原理吗?这符合阴阳概念本身所揭示出来的对立统一的形式逻辑吗?

“太阴”与“太阳”,里面的对立统一之双方都为阴或者都为阳,而又能够形成对立统一,就别说事实上可不可能了,即便是有可能,那么,我们又怎么去区分他们呢?我们又怎么去认识他们呢?

一张白纸上,我们又去用白漆写字,那么,我们看得到这张白纸上用白漆所写的字吗?

再者,“太极”,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本身就是一个事物,“太极生两仪”之两仪,应该是依附于对立统一之上的,应该是依附于事物之上的。

而让一个“太极”一分为二,让一个对立统一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单元,就成为两仪,那么,这个两仪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两仪的内涵与外延应该怎样解释?

从“老阴”、“老阳”、“少阴”、“少阳”这四象上,再加上一阴或一阳,就变成八卦了。

那么,这“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象的内涵与外延又是什么呢?

新加入的一阴或一阳的内涵与外延,又是什么呢?

《易经·系辞》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八卦”本身的涵义,是“天、人、地”三才的相互协调与变化。

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

天地相对,而人立其中。

人相对于天地,是居中协调的,而不是和哪一方相对立的。

那么,你这所谓的“老阴”、“老阳”、“少阴”、“少阳”的四象,从上面加入一阴或一阳而形成八卦,这符合八卦之“天、地、人”三才相互协调的原理吗?

概念,可以用形式来代表。

但是,形式,不能等于概念。

在用形式演绎概念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弄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不是呢?

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认识论来说,

“太极”,就是一个事物。

“太极”的形而上,是对立与统一;“太极”的形而下,就是事与物。

而事物,既有其事,也有其物。

事,就是变化;物,就是存在。

变化与存在,是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任何事物,都具有这两种表现形式。

所以,什么是两仪?

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变化与存在,就是两仪。

那么,什么是四象呢?

由于变化与存在两种表现形式,我们无法同时象之,所以,我们必须分别对其设象,这样,就有变化之象和存在之象两种象。

而不论是变化还是存在,又都具有鸡蛋之孵化,与鸡子之成长的差别,又都具有怀胎十月,与一朝出世的差别。

这两种差别,我们也都无法同时设象。

所以,两种具有差别的变化之象,和两种具有差别的存在之象,我们都对其分别设象,加起来,就是四象。

那么,这四象到底是什么呢?

就是《太极图》《五行图》《洛书》《河图》。

其中,《太极图》是象鸡蛋式的存在;《五行图》是象鸡蛋式的变化;《洛书》是象鸡子式的存在;《河图》是象鸡子式的变化;《太极图》是象怀胎十月的存在;《五行图》是象怀胎十月的变化;《洛书》是象一朝出世的存在,《河图》是象一朝出世的变化。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黄河出了《河图》,洛水出了《洛书》,圣人伏羲,就据此画出了《八卦》。

其实,圣人伏羲,不仅仅是依靠《河图》《洛书》来画出八卦,他也依靠《太极图》《五行图》画出《八卦》。

所以,就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

那么,凭什么说,《河图》是象鸡子式的变化,《洛书》是象鸡子式的存在;《河图》是象一朝出世的变化,《洛书》是象一朝出世的存在呢?

《易经·系辞》“河出图,洛出书”之孔颖达疏引《春秋纬》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

河,就是《河图》;乾、天,皆为阳,阳为动,相对比较显著;而苞,是一层一层地有次序性地开放的花朵。

这就是一种相对显著的变化状态。

洛,就是《洛书》;坤、地,皆为阴,阴为静,相对比较隐晦;而符,是一种用以验证身份真假的信物,这就是一种不可动摇的凭据。

当然,用现代话语来说,这就是一种相对隐晦的存在。

所以,《河图》是象鸡子式的变化,《洛书》是象鸡子式的存在;《河图》是象一朝出世的变化;《洛书》是象一朝出世的存在。

那么,《河图》《洛书》的具体涵义,又是什么呢?

第九节   洛书的涵义

古籍《春秋纬》已经告诉我们:“洛以流坤吐地符”——《洛书》表达存在。

而《太极图》也表达存在,只不过是,《太极图》看起来比较低级,而《洛书》看起来比较高级而已。

所以,《洛书》图象中的阴、阳之数,就可以看作是《太极图》中的鱼眼和鱼体;《太极图》中的鱼眼和鱼体,分别表示规则与秩序;《洛书》图象中的阴、阳之数,就也是分别表示规则与秩序。

只不过,《太极图》图象中,只有两个鱼眼和鱼体,《洛书》图象中,变成了四个鱼眼和鱼体;所以,《太极图》图象中,有两套规则与秩序,《洛书》图象中,有四套规则与秩序。

我们可以把《洛书》中四套规则与秩序,看作是两个小《太极图》又形成一个大《太极图》,看作是两个小的对立统一形成一个大的对立统一。

为了更加具体和形象,我们来看,从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中的人面鱼纹图象,一共是四条半鱼。

其中,两条在祭师的两耳旁边,两条在祭师的两个嘴角,半条在祭师的头顶。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这个人面鱼纹的祭师装扮呢?

如果我们联系《太极图》来考虑,这个装扮,不就是两耳上的鱼,形成一个《太极图》,两嘴角的鱼,也形成一个《太极图》,然后,这两个《太极图》又形成一个大的《太极图》吗?

只是,这个大的《太极图》中,多出了祭师头上的半条鱼。

那么,这个人面鱼纹的祭师装扮,像不像是《洛书》的形象化表现呢?

《洛书》,是不是由这个人面鱼纹的祭师装扮发展而来的呢?

我们先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人面鱼纹的含意。

人面鱼纹中的这四条半鱼,以及它们和祭师的人头之间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内涵呢?

首先,祭师头顶上的半条鱼,为什么会是半条呢?它的另一半在哪里呢?

我们仔细地看,那半条鱼,是一条鱼的鱼尾,而这条鱼的鱼头,不见了。

那么,鱼头和鱼尾,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鱼头不见了,鱼尾却还在呢?

鱼头,相对为决策者;鱼尾,相对为执行者。

鱼头,相对代表灵魂;鱼尾,相对代表肉体。

鱼头,相对代表规则;鱼尾,相对代表秩序。

也就是说,这条鱼,其实是分阴分阳的,阳者,表露于外,阴者,隐藏于内。

作为隐藏于内的魂灵与规则,这条鱼的鱼头,是进入到祭师的头脑之中,与祭师的魂灵与规则,合二为一了。

这条自己的灵魂与祭师的灵魂合二为一的鱼,实际上,就是其它四条鱼之中的协调者,它是居于其它四条鱼之“中”的,就相当于《洛书》中的阳五。

那么,其它的四条鱼呢?

为什么祭师的两只耳边的两条鱼,都分阴分阳,而他的两个嘴角的两条鱼,都尽显阳性,没有阴性呢?

其实,两耳在上,为阳;两嘴角在下,为阴。

阳者,动也;阴者,静也。

反者道之动。

两耳边的两条鱼,都分阴分阳,就是因为,它们相对为弱者,相对具有压力,所以,他们也相对具有动力,它们相对地在不断地变化;而变化,也是要依赖一定的基础的。

基础为阴,变化为阳,这就导致它们,分阴分阳。

两嘴角的两条鱼,都尽显阳性,没有阴性,就是因为,他们相对为强者;而强者相对为支配者,其相对的表现,就比较显著,所以,就尽显阳性,没有阴性。

这样,我们再把《洛书》的图象拿来与人面鱼纹相对比,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

我们能够看到,《洛书》图象中的阴六和阴八,就是人面鱼纹中,祭师嘴角边的两条鱼,它们相对为强者;而《洛书》图象中的阴二和阴四,就是人面鱼纹中,祭师两耳边的两条鱼,它们相对为弱者。

那么,《洛书》图象中的阳一、阳三、阳七、阳九这四个点数,又怎么解释呢?

阳为动,阴为静,阳一、阳三、阳七、阳九这四个点数,与阴二、阴四、阴六、阴八四个点数的关系,就是鱼头与鱼尾的关系,就是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就是规则与秩序的关系,就是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其中,根据反者道之动的原理,是基础相对越大,发展反而相对越小,所以,阳一属于阴八之发展,阳三属于阴六之发展,阳七属于阴四之发展,阳九属于阴二之发展。

为什么阳一在阴八和阴六之间,阳三在阴八和阴四之间,阳七在阴六和阴二之间,阳九在阴四和阴二之间呢?

因为,作为灵魂之肉体、规则之秩序,阳一、阳三、阳七、阳九,都是受命去与自己的内、外环境秩序进行互动的,而出于既与自己的内环境秩序进行互动,又与自己的外环境秩序进行互动的需要,它们,就必须处于它们在《洛书》中所处的位置。

有关《洛书》的更多涵义,我们就不在这里深入讨论了。

第十节   河图的涵义

那么,对于《河图》,我们又应该怎么分析呢?

古籍《春秋纬》已经告诉我们:“河以通乾出天苞”——《河图》是表达事物的变化的。

而变化具有时间性、具有顺序性,所以,我们可以把《河图》中的所有的数,看成是一个顺序,看成是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个发展阶段。

但是,《河图》中,一共有从一到九的九种数,这九种数又分阴分阳,其中,还有两阴一阳的三个五数,如果把《河图》中的所有的数,看成是一个顺序,看成是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个发展阶段,那么,一个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会同时具有三个第五个发展阶段,并且,这三个第五个发展阶段还分阴分阳吗?

这就要我们放弃遐想,走向现实,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去“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了。

《河图》表达事物的变化,而事物的变化,能够离开事物的存在吗?

变化,是一种形而上;形而上,能够离开形而下吗?

而我们观察一下我们目所能及的形而下,我们观察一下我们目所能及的事物之存在,每一个形而下,每一个事物之存在,那都是处在各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的,都是处在相互的肯定与否定之中的。

父亲于我有恩,我却最终否定父亲;我对儿子有恩,儿子却最终否定了我。

如果我在一个对立统一关系中,相对占据被动地位,那么,我就相对为阴,我就相对不能代表这个事物;我所面对的,相对就是我的支配者,相对就是我的外部环境。

如果我在一个对立统一关系中,相对占据主导地位,那么,我就相对为阳,我相对就是这个事物的代表者;我所面对的,相对就是我的被支配者,相对就是我的内部环境。

而我从何而来?我向何处去?

我从我的外部环境而来,我背向我的内部环境而去。

我什么时候从我的外环境而来呢?我什么时候背向我的内部环境而去呢?

我从我的外部环境的第五个发展阶段而来,我背向我的内部环境的第五个发展阶段而去。

所以,《河图》中,为什么会有两个阴性的点数五,上下夹着一个阳性的点数五呢?

那两个阴性的点数五,分别是本事物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第五个发展阶段,它们一个是本事物的起点,一个是本事物的终点。

当然,反过来说,本事物的第五个发展阶段,也分别是本事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终点和起点。

所以,为什么《河图》里有三个点数五?为什么三个点数五是两阴夹一阳?为什么三个点数五在《河图》的中央?

三个点数五,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系。

而相对过去、未来、现在,过去和未来是阴,现在是阳,所以,《河图》中央的三个点数五,就是两阴夹一阳。

因为,第五阶段,是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枢纽性的转折阶段,在这之前,事物相对弱小而发展,在这之后,事物相对强大而衰退,这一阶段,相对是事物整个发展过程中最为辉煌耀眼的阶段,所以,这一阶段,就在《河图》的中央,为阳。

解开了《河图》中关于三个点数五的疑惑,我们再来分析其它的各数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容易了。

为什么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呢?

阳为质变,阴为量变。

质变打下基础,量变冲破规则。

旧规则改变,形成新的规则与新的秩序,这又是质变;新的秩序又推动新的发展,推动新的力量对比之变化,这又是量变。

所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为什么一、二、三、四在内圈,六、七、八、九在外圈呢?

一、二、三、四,事物相对处在被环境支配的弱小阶段,为阴;六、七、八、九,事物相对处在支配环境的强大阶段,为阳。

而内为阴,外为阳,所以,一、二、三、四在内圈,六、七、八、九在外圈。

为什么一、二相对,三、四相对,六、七相对,八、九相对,一二与三四相对,六七与八九相对呢?

同一规则与秩序下的量变与质变,是相对不同的两个阶段、两种状态,所以,一、二相对,三、四相对,六、七相对,八、九相对,一二与三四相对,六七与八九相对。

为什么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同位相对?

因为,历史是一条螺旋线,历史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层次不同,形式,却是回归性的相似,所以,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同位相对。

有的人会质疑,几千年前的人,会考虑到这么多吗?

有什么证据,说明《河图》就是表达这个意思呢?

几千年前的人,可能确实是不懂什么叫哲学。

然而,几千年前的人,却具有阴阳意识,这是半坡文化遗址里出土的人面鱼纹,以及很多其它的出土文物都证明了的。

而阴阳意识的产生,证明我们的祖先,确实是善于“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他们确实是善于对事物与世界,进行比较性的观察。

尽管他们不能够确定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他们却能够体验和总结到,隐藏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从中领会出一种“道”,形成一种价值观。

进而,他们就遵循这种“道”,遵循这种价值观,形成自己的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河图》象事,《洛书》象物。

《河图》与《洛书》不但同样是象数图,而且,她们的内在逻辑也是一致的。

《河图》为阳,《洛书》为阴;《河图》是表,《洛书》是里。

《河图》和《洛书》联合起来,就表达了一个事物的表和里。

当然,《河图》表达变化,《五行图》也表达变化,所以,《五行图》中有轮回,《河图》中也有轮回。

但是,《河图》与《五行图》也有不同,《河图》表达的是规律,《五行图》表达的是倾向。

至于一些更深刻的内容,这里就不展开了。

第十一节   河出图  洛出书

《河图》《洛书》的内涵,显然就是“断鳌足以立四极”的理论基础。

而以《河图》《洛书》的内涵与半坡文化之人面鱼纹的联系,她们显然是出自半坡文化的主人女娲氏部族。

那么,《河图》《洛书》又是怎么出来的呢?她们又是怎样被其他部族所接受,从而成为大家共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及其行为准则的呢?

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有一个龙马负图寺,传说,“龙马负图”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龙马负图寺

但是,尽管有地址,有事迹,这里面,却只有接受《河图》的人——伏犧氏;而没有创作《河图》的人——女娲氏。

那么,《河图》,是怎么出世的呢?

《河图》,是通过“龙马负图出于河”而出世的。

龙马,又是个什么东东?

龙马,就是当时的祝融氏部族的图腾,是庖犧氏部族入主中原之后所崇拜的图腾。

这个图腾,祝融氏部族在战败逃往湖南,变成伏犧氏部族后,就没有再使用了。

所以,龙马,就是一个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东东,它怎么可能“负图出于河”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大楚兴,陈胜王”,就是“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就是有人假借祝融氏部族的神灵,来向祝融氏部族的人们,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那么,这个假借祝融氏部族的神灵,来对祝融氏部族的人们,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的人,会是谁呢?

当然就只有是女娲氏部族的劳心者们了。

女娲氏部族的劳心者们,假借祝融氏部族的神灵,想说的是什么话呢?

他们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女娲氏部族的劳心者们,假借祝融氏部族的神灵想说的话,当然就是《河图》,其涵义,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每一个人,每一个部族,都要想着,为自己,为自己的部族留一条后路。”

他们说这种话,想达到的目的,当然就是想要祝融氏部族,听从他们的“断鳌足以立四极”的政治主张。

那么,他们的这个目的,达到了没有呢?

在当时,肯定是没有。

不然的话,怎么会有女娲氏“杀黑龙以及冀州”的事情发生呢?怎么会又有“神龟载书”的“祥瑞”出现呢?

之所以,女娲氏部族,会“杀黑龙以及冀州”,以此来实现“天平地成,不改旧物”的目标,就是因为,祝融氏部族,没有听从他们的“断鳌足以立四极”主张,所以,才逼得他们不得不对祝融氏部族痛下杀手,在祝融氏部族正与共工氏部族和东夷氏部族激战正酣的时候,去帮助共工氏部族,打垮了祝融氏部族的黑龙氏部落,从而导致祝融氏部族全线溃败。

真是没有霹雳手段,哪能显出菩萨心肠。

而当女娲氏部族“杀黑龙以及冀州”,帮助共工氏部族,打垮了祝融氏部族的黑龙氏部落之后,全线溃败的祝融氏部族之残部,是逃到了湖南——“伏羲葬南郡”。

那么,共工氏部族,是否就甘心地让祝融氏部族的残部——伏犧氏部族在湖南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呢?

他们就没有想到,再去请求女娲氏部族,帮助他们再接再厉,打过长江去,彻底剿灭伏犧氏部族的残部吗?

他们肯定是会想到这一点的;并且,他们肯定也会付诸行动。

所以,这就有了“神龟载书”的“祥瑞”出现。

关于“神龟载书”的故事,历史的记忆,是更加地模糊。

雍正十三年(1735年)编修的《河南通志》记载:“禹王庙,在永宁(洛宁)县西长水镇。昔禹治水成功,洛龟呈瑞,故立庙祀焉”。

  洛阳市洛宁县长水乡西长水村洛书碑

这是历史在“神龟载书”之故事的发源地,所留下的最后之印记。

这个历史的最后之印记表明,与这个故事有关的,仅仅是大禹。

那么,这个故事,就真的是产生于大禹时代吗?

当然不是。

《竹书纪年》、史记音义》等许多古籍都记载:“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

《初学记》记载:“尧率诸侯群臣,沈璧于洛河,受图书。”

《稽瑞》引《世纪》曰:“舜即天子位,洛出龟,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所谓洛书。”

在大禹之前的很多帝王,都曾经接受过“洛龟呈瑞”。

所以,大禹的这一次,也不过是萧规曹随、例行公事罢了。

那么,最早的“洛龟呈瑞”,是在什么时候呢?

当然就只能是共工氏部族和伏羲氏部族隔江对垒,共工氏部族的使者,前往女娲氏部族的居地,去要求女娲氏部族再接再厉,继续帮助他们共工氏部族打过长江去,剿灭祝融氏残部的时候。

为什么“神龟载书”的故事,是发生在河南永宁(洛宁)县的长水镇呢?

如果我们以湖北地区的长江北岸为起点,来到这个地方,那么,从这个地方再往前走,会走向哪里呢?

会走向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或者陕州区的庙底沟文化遗址。

而从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或者陕州区的庙底沟文化遗址,前往庖犧氏“都于陈”的陈地——于今的河南淮阳,就必定经过“龙马负图出于河”的河南洛阳市孟津县的会盟镇雷河村。

所以,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或者陕州区的庙底沟文化遗址,一定是当年女娲氏部族从关中地区向河南、河北地区扩展的前线领地,而洛宁县的长水镇和孟津县的会盟镇,就是当年他们部族的领地之边界。

他们在孟津县的会盟镇制造“龙马负图”的“祥瑞”,是想对当时不可一世的祝融氏部族喊话,要求祝融氏部族不要称霸,与其他各个部族和平相处。

在喊话不成功,被迫“以济冀州”之后,共工氏部族与逃往湖南后的伏羲氏部族隔江对垒的形势形成,女娲氏部族就知道,共工氏部族,一定会从长江边派使者前来,要求他们女娲氏部族再次出兵,去帮助他们共工氏部族剿灭逃往湖南的祝融氏残部。

于是,女娲氏部族,就再一次在共工氏部族使者前来的必经之路上,制造出“祥瑞”。

这一次的“祥瑞”,因为是针对共工氏部族而“降临”的,所以,就是使用共工氏部族的图腾“神龟”来“现瑞”。

所以,就有了“神龟载书”的“祥瑞”,出现在共工氏部族使者前来女娲氏部族居地的必经之路上。

共工氏部族不同于祝融氏部族,他们并没有独自战胜祝融氏残部的能力与勇气。

女娲氏部族不想继续帮助他们攻打祝融氏残部,而他们部族的“神灵”又“呈祥现瑞”,告诉他们要“四岳并举,八方共和”,他们就只好听从他们部族的“神灵”之旨意,接受女娲氏部族所倡导的“断鳌足以立四极”了。

而从伏犧氏的子孙所生活过的地方,发现八角星纹和无足玉龟,显然是表明,伏犧氏在遭受失败之后,也是接受了女娲氏的这个主张,愿意遵守这个规则。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能屈能伸的无奈之举,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祖祖辈辈,始终是没有忘记“东封泰山,制衡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期中华政治体系的灵魂人物——后土娘娘
古蜀文明背后的外星身影——破解中国古代神话的另类密码
中华脉络之3、三皇五帝,众神归位
中国人不得不知的十大上古神话
炎帝、黄帝、神农氏、轩辕氏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女娲造人之前早有人类存在?谁才是中国神话造人之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