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界奇人何京月
userphoto

2022.09.22 四川

关注

柳哲

在形形色色的商界人物中,义乌商人何京月,可谓独树一帜,富有传奇色彩!

何京月,1950年出生,浙江义乌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凭着顽强的毅力,超凡的智慧,执着的精神,一手创建了举世闻名的义乌世界小商品市场;出版理论巨著,登上大学演讲,策划国家项目……

十多年前,初识何京月,一见如故,如沐春风。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心胸豁达,智慧超群的他,让我自叹弗如。之后,我们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交,志同道合的“文朋诗友”。

走近何京月,让我真正了解到他的传奇人生,初步整理一下,大约有“十奇”,与大家分享。

一奇,低学历农民成为义乌市场元老。他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后参军入伍,做了十年侦察兵。28岁转业后,担任中国小商品城所在地的义乌稠城镇的镇长,长达八年之久,成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三代”市场的主要创始人与领导人之一。

二奇,他在义乌政界,先后担任过稠城镇镇长、城阳区副区长、义乌科协副主席等职,为中国小商品城,扬名海内外,可谓立下汗马功劳,但他却没有恋栈权位,竟然功成身退,不可谓不奇也!

三奇,痴迷历史,足不出户。退居二线后,终于有时间,自幼爱好文史的他,一头钻进历史的宝藏,博览群书。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等经史子集的大部头经典名著,渐渐占据了他的书房、卧室、客厅。约有数年,潜心读书,足不出户。过了一把读书瘾,为日后转型投资文化产业与市场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奇,初中学历走上大学讲坛。2007年3月22日下午2时,山东大学文史楼201教室,座无虚席,150多名文化产业管理学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认真聆听一位来自一个县级市、既无文凭又无资历的“大老粗”谈古论今。短短两个小时的前沿讲座中,征服了一流学府的高才生,就是何京月。从此以后,他频频应邀到不少高校演讲,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五奇,突发奇想,创意频出。他创意策划了国家级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就有10余个,如《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创意方案》、《中国通史园创意方案》、《和平与和谐的文化标志——“太和塔”创意方案》、《中国舟桥文化园创意方案》、《中华“人间正道”文化园创意方案》、《中华隐逸文化园创意方案》、《中华商业历史文化标志城建设方案》、《中华仙境文化园创意方案》等,申报为国家版权局批准的著作权专利。正在申报的,还有《宝岛情缘创意方案》、《齐国文化园创意方案》等。

六奇,一曲《和谐颂》,唱响全中国。只有初中毕业的他,两个小时一挥而就的《和谐颂》,竟然让他在歌词界一举成名。2009年11月,太和塔在国际和平名城芷江破土动工,隆重而热烈的场景,触动了何京月,当时他一想到太和塔体现的是'和’,而和谐又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就决心把和谐文化谱写一首歌。有了这一想法后,他跑进宾馆,仅仅用2个小时,一气呵成写成了歌词《和谐颂》,并把歌词传给了在杭州工作的老乡、著名作曲家周鸣岐。歌词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是自然和谐:“世上万物,自然祥和”;第二节是社会和谐:“人间挚爱,通达中和”;第三节是世界和谐:“天下大同,世界共和”。词义层层递进,顺畅通达,把中华民族的“和”,可谓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位评论家如此评价说:“看那太阳,七色光谱,浑然相和;望那太空,九霄蓝天,万里融和……和好和美唱太和,和谐社会万年歌……”,歌词全篇,不足150个字,里面却含有17个“和”字,“和”韵悠悠,意境深远。

2010年7月8日,他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在公布的节目名单上,他所创作的《和谐颂》,与很多国内外名曲一同亮相。何京月、周鸣岐的名字,与谷建芬等著名作曲家排列一起,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副教授、歌唱家吴艳彧,领衔演唱了他的《和谐颂》。

2010年10月19日,杭州金秋歌会,最引人注目的压轴戏——50人载歌载舞合唱的《和谐颂》,成为此次演出的高潮,而这首《和谐颂》的歌词,就出自于义乌商人何京月之手。

七奇,文化产业大手笔,兴建中华通史园。自从退居二线后,何京月痴迷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又结合他的市场经验,决定把博大精深的璀璨中华文化,构建一个中华文化园。2006年,山东省文博会上,他主创的“璀璨中华文化园”项目,被淄博市有关部门和领导,争取落地到齐文化发源地的淄博落地生根。通过50多位专家论证后,项目总投资约13.9亿元人民币,项目周期6年,分3期进行。截至2009年6月,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已经结束,开天广场的主干道路,已见雏形,其他几条道路,也已基本打通。许多工程都在依序进行。预计到2015年,整个工程建设完工后,将与玉黛湖、淄博动物园等,构成淄博的著名景点。

八奇,中国批发市场运作元老,担纲主编批发市场运作概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批发市场运作概论》一书,66万字,厚厚精装一大册,是何京月和他的创作团队,数年呕心沥血的心血结晶。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国批发市场运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市场理论著作,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国内市场运作的专家和大中专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教材或参考读物。这也是第一本由义乌本土中国批发市场的元老担纲主编的“义乌经验”的集中展示,将大大地推动全国甚至世界,“拷贝”与推广“义乌模式”的进程。

九奇,为“中华文化标志城”,呕心沥血奉献一流方案!“中华文化标志城”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在2000年发起倡议的一项旨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2006年6月底开始,组委会在全世界华人当中,征集位于山东济宁的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规划设计方案,被称为“全国文化产业第一榜”。义乌商人何京月参与方案竞标,一举夺魁。他与义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海燕等,借鉴中国古代以城形仿物形的做法,提出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雄鸡”图形作为标志城城形的创意,即以林带和环城河,勾勒出标志城的边界轮廓,并设计安装夜景灯光。

十奇,参与竞标中华和谐与和平文化的标志———太和塔,他设计的方案,与上海交大“并列第一”,荣获优秀奖。

2009年11月,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创意、发起和推进的太和塔建设项目在湖南省芷江县正式开工。建设和谐和平文化标志太和塔,是已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任委员程思远先生的最初创意。2005年,一批担任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领导职务的民主党派负责同志,代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希望实现程思远先生的遗愿,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的关心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牵头,向全球征集太和塔设计方案,并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组织专家组审查并调整与补充,敲定最终方案。何京月的方案,被充分地吸纳与参考,可谓功不可没。

年逾花甲的何京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他仍担任中国市场策划运行网理事长、义乌万龙市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淄博璀璨华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文化产业战略课题组组长等职务。他带领他的团队,把一个又一个奇思妙想,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四届北京文博会开幕|北京文博会|文化产业
“天地之中·中华亲情林”项目座谈会隆重召开
推广普通话标语普通话,连接中华文化的纽带。
文化创意 推动创意型行业“起飞”
千道“中华玉宴”北京展出
义乌人领衔出版文旅专著《中国文化旅游项目运作概论》正式发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