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
  
    1. 体育锻炼的抗抑郁效能

 1978年,Greist等人首次进行了该课题的实验研究,他们发现,体育锻炼与传统心理治疗手段同样具有抗抑郁的效能。
     大量的有关体育锻炼与抑郁关系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临床上被诊断为抑郁的人身体健康水平较低;体育锻炼与其他传统的方法一样有效;体育锻炼是对传统治疗方法(如团体或个别的心理治疗和医学治疗)的补充;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但这对心理健康不是必需的手段。
    

锻炼的抗抑郁作用能持续多久?
美国北卡罗来那州杜克大学医学院研究了156名50岁以上,患有严重精神抑郁症的男子。将他们分为三组进行试验,第一组每周运动三次,每次半小时;第二组只靠药物治疗;第三组药物治疗与锻炼治疗兼顾。16周后,三组病人的病情都有显著改善,这表明三种治疗方法均产生了效果。再过6个月后,发现运动组抑郁症复发的比例最低,只有8%,药物组抑郁症复发率达38%,药物治疗和锻炼治疗兼顾的小组抑郁症复发率为31%。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布鲁门索指出,原先是假设两种治疗方法兼顾的小组效果会最显著,但结果却发现锻炼治疗的效果更持久。这可能是由于锻炼组的病人更为主动,对病情有“自我掌握感”,随着病情的改善与锻炼的进行,形成良性循环的缘故。但研究小组同时也提醒,不要把体育锻炼看做万灵丹,因为实验对象不包括严重到有自杀倾向或近乎发疯的病人。
     一项新的研究认为,当经常运动的人中断自己的运动时,两周后心情就会变得很差。研究发现,对那些经常进行有规律运动的人来说,如果一两周不去运动,心情就会变得更抑郁。该研究包括40名经常进行适量、有规律运动的人,实验结果显示,被迫不做运动的“假期时间”并没有为任何人的精力进行了充电;相反,还让人感觉比以前更糟。
    有研究对32名男大学生以50%两种运动强度分别进行30min的慢跑和踏级的测试,并在运动前以及运动结束后5min、30min和60min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运动中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随练习强度和方式的不同波动,但30min有氧运动后产生的即时效果是积极情绪和疲劳感觉增加,消极情绪降低到基线,运动结束30min和60min后,积极情绪增加,心理疲劳感觉降低。经检验,两种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经30min有氧运动后产生了相同的情绪效应,积极情绪呈上升趋势,消极情绪呈下降趋势,并且这一心理效果至少保持到运动结束后60min(曹京华等人,2002)。

 

    2. 体育锻炼降低焦虑的效能

 

虽然有氧锻炼与无氧锻炼都能降低焦虑,但多数研究仍然将重点集中于有氧锻炼上

   什么样的体育锻炼才能有效地降低焦虑?
Morgan(1987)做了七个系列实验研究,最后他指出,只有在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下所从事的锻炼,才能有效地降低焦虑,低强度或中强度的体育锻炼并没有降低焦虑的作用。Raglin(1987)等人发现,进行体育锻炼后的2小时内焦虑程度会有所降低,但实验参加者在休息30分钟后心情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至今为止的30多个关于焦虑的体育锻炼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只有有氧运动才显示积极的效果。
     但也有研究认为,剧烈的体育活动(如跑步)和非剧烈的体育活动对患有焦虑症的个体均有降低焦虑的作用。有人以10名年龄在52至70岁(6男4女)老人为被试,他们的泰勒显性焦虑测验分数在87分以上,实验采用双盲设计,结果发现,让被试在心率为100次/分钟条件下步行15分钟,焦虑降低最为明显。
     1996年, Beger等人通过研究制定了体育锻炼获得最大情绪效益的方法模型


3. 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一些研究调查了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该领域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为:

 主观幸福感
是指描述个体目前体验到的幸福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性评价。一般认为,主观幸福感是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不同的维度组成。它是衡量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多数研究结果支持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体育群体在成功体验与控制感、环境适应与控制、自我表现、自我接纳和认同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一些研究指出,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女性比男性表现得更突出(Snyder & Spreitzer,1974)
     (3)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项目差异;有研究发现,体操运动员与篮球运动员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着差异,但差异并不显著。
    研究认为,体育锻炼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这可能与锻炼引起神经系统的变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以及社会支持的改善有关。当然,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

 

    4. 体育锻炼中的特殊情绪体验

(1)流畅体验
     当产生流畅体验时,个体似乎表现出不惜一切代价地从事某项活动,并且完全是出于所从事的活动过程本身
(2)跑步者高潮
     这些在跑步过程中出现愉快轻松的感觉通常会突如其来地出现,这对有规律的锻炼者来说是一种很普遍的体验,我们将它称作“跑步者高潮”。有时类似的兴奋感觉在除跑步以外的体育锻炼项目中也会出现。当出现这种感受时,跑步者会体验到一种良好的身心状态,感觉到自身与情境融为一体,身体轻松,忘却自我,充满活力,超越时空障碍。

   (三)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研究认为,运动员比非运动员更加自信,更有能力,更喜欢交际(Cooper,1969)。运动员通常比普通人更聪明(Hardman,1973)。1974年,摩根提出了一个假设模型,他认为,具有稳定、外向人格的个体倾向于从事运动。这是由于运动竞争的“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的运动员一般都比较外向、独立和自信。


     此后的很多研究都支持摩根的研究假设。Schurr,Ashley & Joy(1977)用卡特尔16PF测量了近2000名大学男生,比较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在人格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人格特质可以来区分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但研究也发现:与非运动员相比,不论是参加集体项目还是参加个人项目的运动员都更外向、更依赖、更客观、焦虑水平更低、抽象推理更少。与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有较强的自制力,他们更聪明、认真、富有想象力,为人直率,而且有较强的自立能力(Hartung & Farge,1977)。研究者还发现,普通女性与成功女运动员在人格剖面图方面存在差异,女运动员显示出与正常男性及男运动员非常类似的人格特质,即过于自信、成就取向、支配、自负、独立、有进取心、聪明、缄默等(Williams,1980)。与现有标准相比,女健美运动员更加外向,更精力充沛,不那么焦虑、神经质、沮丧、易怒和困惑(Freedson,Mihevic,Loucks & Girandola,1983)。
     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向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追踪研究。
    

 1.某些人格特质在体育锻炼中的改变
     一些研究认为,参与运动能够促进人格发展。纵向的研究证据显示,在青少年时期参与运动对个体的人格发展有促进作用(见信息通道7—5)。

r体育教学对青少年人格的培养
    近年来,国内体育心理学界关于体育教学与学生性格关系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上。
     一项针对体育教学中道德干预措施对小学生道德行为影响的研究发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道德推理和道德行为。然而,参加体育活动并不能自主地促使儿童道德水平的提高,只有在社会学习理论和结构发展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的道德干预才有利于学生提高体育道德水平(贺亮锋、祝蓓里,1999)。
     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运动员具有高乐群性、高敢为性和高幻想的人格特征。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情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情感的社会化和深刻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意识。而体育教学则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对社会现实的正确态度,培养学生对待自己的正确态度,有助于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智感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形成积极锻炼的习惯,从而形成守时、抗干扰的稳定的心理特质,并且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制力、果断性和坚韧性。
     毛志雄、张力为(1994)通过对从事不同比例的体育课程学习和文化课程学习的大学生进行纵向追踪研究,考察体育活动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学院学生和一般大学学生在就学期间,其性格的部分因素产生了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他们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有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但也有个别方面如实验性因素的变化是消极的,不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该研究提示,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人格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这些影响的范围不是很大,仅仅限于人格的个别方面。
    
2.体育锻炼对自尊的影响
     自尊作为个体自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它与自我概念、自我控制一起构成了自我。自尊对一个人的认知、动机、情感、品德和社会行为均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与锻炼心理学其他领域的研究相比,体育锻炼和自尊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手段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1)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自我价值和其他重要的身体自我认知(如身体表象)。
     大多数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手段,可以提高身体自我价值和其他重要的身体自我知觉,如身体表象
     (2)体育锻炼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自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体育锻炼对低自尊者的效果更加明显
     (4)不同锻炼方式对自尊的影响有差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一年级第二学期理论教程
高考冲刺-你调整好状态了么
高三学生睡眠卫生:起居养生43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讲义
开始自律,改变生活习惯,努力提升自己。
高强度体育锻炼会导致阳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