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情究竟是什么?

激情的浪漫之爱是一种特权

 

人世间最美好的人际关系当然是相互发生了激情的浪漫之爱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从统计数字看是比例很低的,比较罕见的。有一种说法:爱从来都是单方面的。这种说法比较极端,对上述双方互爱的情况采取了忽略不计的态度,其实这种看法从统计上看并不是很离谱的。

       

如果爱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单方面发生的,那么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处于以下三种状况之中:第一种,被一个人爱却不能爱人;第二种,爱一个人却不被人爱;第三种,既没人爱也没有爱上任何人。

       

在第一种状态中,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爱上,却无法做出回应,有的因为种种现实中的阴差阳错,人际关系规范,社会地位、婚姻状态、性别年龄地域的阻隔;有的因为对对方无感。处于这一状态的人虽然可以享受他人之爱,但由于无法爱他人而烦恼,夹杂些微歉疚之感,无法尽情享用他人对自己的爱。

       

在第二种状态中,一个人爱上了另一个人,却无法得到他的回应,陷入单恋的痛苦之中。比起被爱而无法做出回应的人来说,处境更加可怜。高雅一些的说法是明珠投暗,明明怀揣无价之宝,却找不到那个识宝之人;粗俗一些的说法是扛着猪头找不到庙门,心里好不气闷。

       

第三种状态最是凄惨,既没有爱上什么人,也没有被什么人爱。也许纯粹因为不够幸运,所遇非人;也许是缺少爱的能力;也许是没有兴趣去爱或被爱。总之,处于这种状况的人,生活最为无味,心情最为黯淡,如行尸走肉一般。看似活着,但不见得真有活人的感觉。觉得生活得像一架机器,看似在做着什么事情,但是神经麻痹,全无感觉。

       

激情的浪漫之爱是一种特权,它只属于懂得爱和会爱的人,它只以懂得爱和值得爱的人为对象。人如果一生不体验一下激情之爱,那将是多么遗憾。

 

爱情究竟是什么?

       

近读陈雪的《恋爱课》,其中大量是她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读来令人难以释手,原因有二:一是见过作者,对她的个人经历好奇;二是其中描述的事情太过惊心动魄,虽然还不到莎翁戏剧的程度,也是一般人中不多见的。她是一位台湾作家,草根出身,经历丰富,广西师大出版社出她的小说,让我帮助做宣发,由此得一面之缘。读书过程中,为她感到累心,感到痛苦,感到焦虑,不敢想象自己陷入她的境遇,随之对爱情这件事产生了疑虑:它真是太麻烦啦。很多的恋情都变成占有和独享另一个人的缠斗,这究竟是恋爱心理的天然逻辑呢,还是误入歧途?

 

爱情究竟是什么?是一旦爱上就必须生死相许的关系?是离了你就会死的关系?是一定要一对一的关系?是一定要一生一世的关系?是绝对不能容忍被背叛的关系?是绝对不能分手的关系?有位数学天才用上述定义来研究爱情,研究的结果是:爱情不存在。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被叫作爱情的这种东西?如果没有,陈雪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是怎么回事?难道全是幻觉?难道她发了疯?我想,世界上的确还是有一种现象可以被叫作爱情,它首先是一种心理的冲动,其次是这一冲动(激情)指向了一个现实中的人,我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为爱情。

       

但是,爱情只能是那种险象环生的东西吗?只能那么要死要活吗?我认为,不能说爱情根本不存在,也不能说爱情只不过是性吸引和生育冲动的别名。在我看来,所谓爱情是指一个人内心指向另一个人的激情,没有固定的形式(婚姻,家庭,伴侣关系),没有固定的性质(友情,亲情)。如果没实现,就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灵魂朋友;如果实现了,就是一种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仅此而已。

       

爱情主要是在一个人心中发生的内心风暴,它如果没有让对方知晓,那就是暗恋;如果让对方知晓而没有得到回应,那就是单恋;既让对方知晓又得到了回应,那就是恋爱。爱情并不一定导致现实中的伴侣关系、婚姻、生育和家庭。它完全可以独立于这些关系而单独存在。

       

爱情因为主要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忽略许多社会关系的规范,例如性别规范,年龄规范,阶级规范,地位规范。它可以像友情,像亲情,与友情亲情划不清界限,或边界模糊;它可以只发生在灵魂朋友之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柏拉图式的爱,也可以发生在任何一种亲密关系当中,主要停留在心理层面。

       

总之,爱情虽然是源自生理冲动的一种心理现象,但是它可以脱离生理冲动而存在,也可以脱离社会形式而存在。因此可以说,认为“爱情并不存在”这一论断是错误的。


怎样才能看淡一切?

        

对名看淡,对利看淡,对人生看淡,对世界看淡。这是一个能够对宇宙做抽象思维的人一定会选择的精神状态。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最古老的中国思维,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人们只是勉勉强强维持温饱水平,挣扎在温饱线上,能够衣食无忧就是已经活过和死去的人几乎全部的人生内容。想来着实可怜,一个高级灵长类动物,较真想一下,跟一生忙碌糊口的鸟儿区别着实有限。用这个标准衡量,要想看淡利,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出名已经是人生超过生存的进一步要求,属于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的高层需求——尊重的需求。人要用超过芸芸众生的名望求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这在人生中是更难做到的事情,是世俗所谓“成功”,人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达人,遂被他人所知。要想看淡名,比起看淡利更加不容易做到。

       

看淡整个人生和世界的态度就已经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了。如果对人生和世界只有微观视角,那就根本不可能看淡,唯有上升到宏观视角,才能真切地感到人生的渺小和短暂(百年而已),才能超脱一切世俗的喜怒哀乐,将人生看淡;也才能看到我们在此生存的世界的微小和短暂(地球也就还有五十亿年的寿命而已),才能在深刻的空无感中将世界看淡。

       

现代人与古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由于天文学和宇宙学的发展,能够了解到宇宙大致的真实样貌,从而使抽象的宏观视角成为可能,使人能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把一切都真正看淡。

 

生命三境界:享用、创造和战斗

       

最低层次的喜悦是肉身的,物质的;比较高层次的喜悦是灵魂的,精神的。如果能创造,喜悦程度超过消费;如果能战斗,喜悦程度超过享受。

       

古谚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生在世,快乐首先和基本来自肉身,一个吃饭,一个做爱,把人的欲望大部囊括其中。深思细想古语俗语,会发现都是人生的真实状况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之总结概括,言简意赅,振聋发聩。然而,灵魂的喜悦却能够超越肉身的快乐,精神的愉悦可以超过物质的快乐。看一个好电影,喜悦的程度可以超过一顿美餐;读一本好书,喜悦的程度可以超过做爱。

      

人生在世,能给人带来快乐的除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享用,还有创造,创造能带来的快乐更上层楼。画家画了一幅画,音乐家作了一首歌曲,小说家写了一篇小说,诗人写了一首诗,发明家搞了一个发明,科学家证实了一个假说。从过程到结果都是快乐;从孕育到产出都是欢乐。这种快乐超越了愉悦自身,到达可以愉悦他人的高度;除了造福自身,还造福于他人。

 

人生在世,能给人带来最大快乐的除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享用和创造,还有参加战斗。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批评谬误,站在正义的一方批评不义,站在社会进步的一方抨击倒行逆施。我猜,当初鲁迅写他那些杂文时是快乐的,当一字一句从他刚劲的笔端流淌在稿纸上,当他在心中默默诵读着自己写出的句子,当他看到文章发表后无数人露出会心的微笑,他心中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在追求物质和精神满足的人生中,如果能够创造美,如果能够为正义而战,必将收获更大的快乐。

 

逾矩还是不逾矩?

       

孔子说人生的高境界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应指内心的所有欲望都在规矩之内,所有的社会规则都已经被内化,因而对于自己来说成为自然而然的规则。在我看来,更高的境界是终身保持逾矩的冲动。

       

人在年幼之年,不明世事,不明事理,常常会做出逾矩之事。当然,犯罪的还是少数,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事却大量发生,比如随地吐痰、打架骂人等等,最典型的违规事情是婚姻出轨,违背对配偶的忠诚承诺,犯错误,伤人心。

       

随着年龄增长,耳濡目染,人们经不惑,知天命,耳顺,终于到达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犯规和出轨的欲望冲动下降,一切欲望都可以在规矩之内得到解决和满足,人终于消停下来了。不止守规矩,而且不再感觉到规矩的压抑。似乎一切已经是随心所欲,但却没有逾越任何社会规则。

       

然而,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之后,恐怕还有一个更佳的境界,那就是挑战规矩的境界。人所挑战的规矩包括那些令他感觉到压抑的行为规则、社会习俗和思想禁忌。如果一个人能够永远保持逾矩的冲动,并把这一冲动保持终身,那他就超越了孔子心中的最高境界,进入了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

 

做一个勇敢正直的人

 

一个正直的人要有勇气直视任何事,大到宇宙星空,中间是人间的是非曲直,小到日常生活和亲密关系。应当用单纯勇敢的心面对一切。

       

人类最难直视的是浩瀚的宇宙星空,只要认真想一下万千星体在黑暗当中游荡的画面,人马上会陷入无意义感,觉得人的一生如草木一秋,如蜉蝣蝼蚁,很难不万念俱灰。即使2045年人类实现永生,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仍须正视。但是,为了生存,为了给自己的生命找个理由,勇敢的人还是可以正视宇宙的,摆正人类和自我在宇宙中的位置,为自己的存在自赋意义,以便拥有清醒而快乐的人生。

       

一个勇敢正直的人应当能够直视人间的是非曲直,站在正义的一方,反对不义的一方。如果我们相信世间的事情并不是一切都只是为了某一群人的利益,而的确是可以分出是与非、曲与直的,那么一个正直的人就应当像村上春树所言:在高墙与鸡蛋之间永远站在鸡蛋一边,要站在人性的一边,对抗非人性的体制。

       

一个勇敢的人还可以做到正视自己的现世生活,各种亲密关系。人在生活中难免有难以启齿的弱点——不够漂亮,不够聪明,不够成功,不够幸福,不够幸运。勇敢的人能够正视这些不幸和不快,诚实面对自己的灵魂和肉体,照它的原样接纳它,善待它,过一种平静而自信的生活,从容面对死亡和消失。

       

做一个勇敢正直的人,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一个敢于面对自己良心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远比独享幸福
老子:不争,人生最高境界!
在爱情海里悠然自在(下)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颓的高境界之成长念想
人生的高境界是收放自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