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螺钿

工艺历史

起源

中国髹漆工艺缘起新石器时期,螺钿工艺是髹漆工艺体系中的一个支流,是木工镶嵌、髹漆工艺、贝壳装饰发展的结果。螺钿始于西周,成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2]

商代

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岗发掘商代大墓,墓中随葬有螺钿装饰的漆器。这应该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螺钿漆器。[3][4]
文件:螺钿漆器印花土摹绘线图 商代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jpg 螺钿漆器印花土摹绘线图 商代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唐代

唐代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5][6][7]。此时的钿片晶莹如玉,镶嵌在深色的漆器上,光彩溢目 [8]日本正仓院中,保存着大量唐代中国的螺钿珍品,家具有“螺钿紫檀棋桌”,乐器有“螺钿紫檀阮咸”等。[9][10][2]
螺钿长颈琵琶(即俗称为「阮」) 正反面及局部 唐代
湖州出土的螺钿漆经函中记载:“吴越国顺德王太后吴氏,谨捨宝装经函肆只入天台山广福金文院转轮经藏,永充供养。”[11]题记中吴太后一次就制造四只螺钿经函的情况,证明螺钿在唐代十分昌盛。

宋代

宋代螺钿器具十分流行[12][13]。《齐东野语》 记载:“宋高宗幸张循王府,王所进有螺钿盒十具。”[14]《西湖游览志》 记载:“马天骥为平江发 运使,独献螺钿柳箱百支,理宗为之大喜。”[15]《清波杂志》记载,由于螺钿工艺精巧费工,高宗时曾禁制这种“螺钿淫巧之物”。[16]
黑漆嵌螺钿人物图盒 元宋早期

元代

元代螺钿工艺所使用的贝壳种类更为丰富,镶嵌也出现了新的工艺,制作更为精良。发展出更多辅助手法如加金箔、描金、金银嵌错、彩漆和加“沙”(即撒壳屑)等,创造出五彩斑斓的效果。[17][18]

明代

黑漆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撞盒 俯视图 明早期
黑漆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撞盒 侧视图 明早期
明代,中国古代漆器工艺达到多元发展的黄金时期,螺钿工艺也随着丰富发展。[19][1][20]
明代王三聘的《古今事物考》一书中记载:“螺钿器皿,出江西庐陵县,宋朝内府中物,俱是漆器,或有嵌铜线者,甚佳。元时,富家不限年月做造,坚漆而人物细妙,招人可爱。洪武初,抄没苏人沉万三家,条凳桌椅,螺钿剔红最妙,六科各衙门犹有存者。”[21]
当时流行螺钿和百宝嵌两种工艺结合制作漆器,制作方法为:将螺钿或珠宝金银排列成图案嵌在漆器上,再涂漆打磨,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19]

清代

清代初期,康熙年间螺钿工艺甚至受到了清朝宫廷的喜爱。在故宫博物院中,清代螺钿藏品十分精美,大至门窗、条柜,小至印盒等螺钿无不精妙至极。此时的螺钿工艺达到高峰。[22]
清代扬州漆器最有名的是螺钿和百宝嵌。清代的螺钿工艺中,以点螺最为精巧,它用彩色的鲍鱼贝壳切成细片,镶嵌成各种纤细的花纹和图案,显现出绚烂的光泽。百宝嵌又称 “周制”,是明代周姓所创[23]。清钱泳在《履园丛话》 中记载 “乾隆中有王国琛、 卢映之辈,精于此技。今映之孙葵生亦能之。”[24]卢葵生不只制作镶嵌漆器,他所作的漆沙砚,内含带闪光的沙粒,成为一种名品。[25]
荷塘纹漆鼻烟壶 清代

清中期到民国年间

清代中期以后,螺钿工艺逐渐与其它工艺手法相结合,和一般认为明晚期兴起的“百宝嵌”合流。[26]清代末期,螺钿漆器和其他工艺品一样,进入衰退时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27][28][29][30][31]

工艺技法

按镶嵌的材料,螺钿工艺可分为厚螺钿和薄螺钿两大类,二者区分在于壳片的厚度。[4][32]

厚螺钿

厚螺钿的螺片厚度一般在0.5至2毫米之间,厚螺钿又称硬螺钿。[4]
中国早期的螺钿漆器,均为厚螺钿即硬螺钿漆器。明代黄成的《髹饰录》“螺钿”条杨明注说:“壳片古者厚,而今渐薄也。”[1]厚螺钿是中国古今贯通螺钿漆器的主流,从上古商周时代一直流传至今。
商周时期,螺钿漆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做法比较简单:把螺片切割成简单的几何图形,简单磨制后拼嵌在漆器上,呈现出简单的图形。[33]此时使用的螺片相对都比较厚,厚度在1至2毫米之间。且螺片多为白色。汉郑司农注《周礼》“蜃器”说:“蜃可以白器,令色白。”[34]商周时期的螺钿漆器,都是在黑色等深色漆器上嵌入白色的螺片,颜色虽单一,但黑白对比强烈,比纯黑色漆器的观赏性更高。[4]
唐代发明了螺钿平磨新工艺,即把螺片填嵌磨显,文质齐平的工艺。[35]
宋代螺钿漆器已普及民间,《西湖老人繁盛录》说南宋临安,有螺钿交椅、螺钿投鼓、螺钿鼓架及各种螺钿玩物。甚至在宋代绘画中,我们都能见到螺钿家具。[36][37]
螺钿五弦琵琶 唐代
元代的螺钿漆器出土发现相对较少,但在北京后英房元大都遗址出土的一片元代“广寒宫”黑漆螺钿盘残片中可看出薄螺钿比厚螺钿应用更多。[38]
明清时期螺钿工艺继续发展昌盛,厚螺钿与薄螺钿同时流行。[39][40][4]
清代至近代,厚螺钿漆器的优秀作品甚繁。故宫博物馆藏有大量厚螺钿漆器,因为是皇家之物,均是精品。中国各大博物馆,亦有不少厚螺钿藏品。[41]日本、美国等国家,也有一定体量的清代厚螺钿漆器藏品。[42][43][44]
近现代,厚螺钿漆是螺钿工艺的主流,扬州合肥上海福州北京天水四川等都是厚螺钿漆器的主要产地。[4]近现代的厚螺钿漆器制作方法,比古代更精巧复杂。漆艺专家长北先生说:“扬州硬螺钿工艺,需要经过选材磨片、贴稿、锼片、垫色、搛坯、刮浆灰、磨灰、糙漆、开纹、全面刷上涂漆、磨显、推光等12道程序,才算完成。”[45][46]

薄螺钿

薄螺钿则—般在0.5毫米以下,一般多0.1到0.3毫米之间,薄螺钿又名软螺钿。[47]
薄螺钿和厚螺钿除了厚度差异,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若将薄如蝉翼的螺片放入白醋或萝卜汁中浸泡后会变得柔软,而后使之弯曲,因此薄螺钿也叫软螺钿。螺片经软化后贴在有曲面的漆器上也不容易破裂,这是厚螺钿无法做到的。[47]
第二,加工后的厚螺钿螺片,除了厚度和硬度之外,螺片的面积比较大,元清的厚螺钿往往用于大件家具。[40]而加工后的薄螺片却可达至极其精细的效果,黄成《髹饰录》螺钿条杨明注:“点、抹、钩、条,总五十五等,无所不足也。”[1]这描述的是加工后的薄螺钿螺片做工之精细、形状之多样。由于薄螺片面积非常小,因此制作漆器时需要把这些细小如点的基本形,一小片一小片地点植到漆胎上,方才能拼出如松树的针叶、雀鸟的翎毛、亭阁楼台门窗上的几何形花格等图案。[1]宋代苏汉臣绘制的《秋庭婴戏图》有所记载,画中两具开光漆坐墩上精细密致的图案,正是薄螺钿装饰所特有的状态。
第三,选用螺料的不同亦是薄螺钿与厚螺钿的区别。厚螺钿主要选用河蚌壳,而薄螺钿则主要选择珍珠贝夜光螺鲍鱼贝等优质海螺贝壳。河蚌壳一般多为白色、色彩单一,缺乏彩光;而用于制作薄螺钿漆器的海贝,“壳色有青、黄、赤、白”(《髹饰录》杨明注),颜色非常丰富。[1]制作时,又可以“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黄成《髹饰录》“螺钿”条[1]),即可以按图案花纹的需要,选用不同颜色的贝片,在漆胎上点植出红窗绿瓦的亭阁楼台、树木的青枝绿叶、红花黄果等绚丽景色,精细密致如多彩的工笔画。[47]
苏汉臣《秋庭婴戏图》 北宋
最后一点,薄螺钿常常和其他装饰工艺饰于一器之上,综合的做法多达十余种,元代以来一直非常流行。[48]
按镶嵌所需的材料以及技法,螺钿工艺又可以分为平磨螺钿小类。

平磨螺钿

其工艺具体做法共分为制作底胚(胎)、螺钿装饰、髹漆阴干、漆面处理等四道工序。
  • 第一步,做好漆器底胚(胎);
  • 第二步,将螺壳、贝壳等材料锯、磨成片后加工成所需形状,并按照设计图纸将其拼合平贴于完成的漆器胎上;
  • 第三步,在贴好螺片的漆器上全面髹漆,阴干,再髹漆,如此反复多次;
  • 第四步,对漆器进行磨显、揩光,使文质齐平,流光溢彩的螺钿图像最终显现。
经此四道工序,便制成黑白分明、清丽素雅、光华照人、一平如镜的平磨螺钿漆器。目前有扬州、上海、合肥、阳江、福州等地生产平磨螺钿。[49]
螺钿平磨宝相花镜(及局部) 唐代

螺钿工艺巨匠

晚明时期,螺钿漆器开始流行于民间,江千里为此时期的螺钿工艺巨匠。[50]
江千里,江苏扬州人,字秋水。清初名士王士祯《池北偶谈》有语:“近日一技之长,如雕竹则濮仲谦,螺甸则江千里,嘉兴铜器则张鸣岐,宜兴壶则时大彬,浮梁流霞盏则昊十九,皆知名海内。”[51]朱琰《陶说》皆称他“善镌嵌螺钿漆器,技艺精湛”[52],清代诗人阮葵生《茶余客话》中也有“江千里治嵌漆……皆名闻朝野,信今后传无疑也”[53]的记载。到了清代以后,“千里”已经成为螺钿工艺的一个品牌,许多名贵的螺钿器皿上都嵌有“千里”底款,苏浙甚至有“家家杯盘江千里”之说,可见江千里作品的认知度和影响力。[50]
黑漆嵌螺钿诗意图盖盒 千里款 俯视图和底视图
黑漆嵌螺钿诗意图盖盒 千里款 侧视图
千里款墨漆嵌螺钿人物纹盘,黑漆地,木胎。盘口直径为12.7厘米,盘底直径为9.4厘米,高1.2厘米,盘底有螺钿嵌成金色方框和“千里”二字的篆书底款。盘边沿有小波纹和春草纹,盘心嵌螺钿图为四周梅树、花团、假山、栅栏,庭院草地的条案上置书一叠,一位佳人捧信阅读,神情专注,面带羞涩;一丫鬟手托茶盘伺立于侧。用鲜艳五色彩贝螺嵌镶出的绿树、青草、红花、佳人和丫鬟的头部、五官、红晕、髻发、衣褶,都展现了螺钿工艺的精湛,不同角度视之,便随光变幻色泽。[50]
“千里”款螺钿人物风景漆盘

传播

螺钿工艺缘起新石器时期,肇始商周[2]。唐代时期,螺钿工艺伴随中国漆艺思想与技法传入日本朝鲜[9][54]

日本

唐代螺钿从中国传入奈良时代的日本后[55][56],日本螺钿工艺开始发展。
平安时代,涂漆法、平纹、螺钿得到大力发展,造型也更加精巧华丽,留下著名的乾漆箱、京都仁和寺的宝相花迦陵频伽莳绘册子箱。[57]平安时代以后,螺钿工艺成为日本漆艺装饰的主流 。[9]
江户时代,各地生产的螺钿漆器日用品开始在日本全国销售,筷子、碗、建筑等物品走进日本人民的生活。[57]
一对马镫(阿布米)日本
日本奈良正仓院是日本收藏宝物之处,分南北中三个仓,历史悠久,距今约一千二百余载。正仓院内收藏了许多唐代螺钿珍品,如螺钿花鸟纹铜镜、螺钿平脱花卉纹盒等。[58]

韩国

统一新罗时期,螺钿工艺在唐代传入当时的朝鲜半岛,这个时期朝鲜半岛出土的器物中大部分装饰使用的是金银平脱与螺钿镶嵌等工艺技术,与当时中国本土的造物风格、工艺、材料基本一致,尤其是风格上博大、华丽、丰满的特点更为明显。从这时期出土的文物考证,传入朝鲜半岛的漆艺技法有平磨螺钿、毛雕法、衬色甸嵌法。这种唐代的特有的装饰技艺与风格不仅影响着整个统一新罗时期,还延续到了高丽时期的漆艺制作。[54]
高丽时期的朝鲜半岛除延用唐代的装饰风格外,其螺钿工艺进步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螺钿加工开始逐渐变薄。据《东国文献备考》记载:“文宗元年(1046-1083)尝使辽赠者以白铜螺钿绘画屏扇奇玩等”[59]。还有《宜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 “用漆作不甚工而螺钿之工细密可贵,骑兵所乘鞍鞯极精巧,螺钿为鞍鞯”等。[60]
菊花装饰三叶形盖盒 韩国
朝鲜时期,螺钿漆器制作分为三个阶段:初期(15—16世纪)、中期(17—18世纪)、后期(9世纪以后)。[61]
初期,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朝鲜时期螺钿漆器的审美发生从繁到简的变化,主要因为由贵族喜好转变成庶民喜好。同时漆器出现不同胎质,如:木胎、金属胎、竹胎,特别是纸胎的出现,说明朝鲜漆器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54]
中期,螺钿漆器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这时期漆器纹样有花鸟、双鹤、梅鸟、四君子等图案,展现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54]
后期,家具制作大量使用螺钿工艺,其中切贝法(丝镶法)盛行。韩国景德宫收藏的《朱漆螺钿三层笼》(87cm×44.9cm×217cm),其纹样主要是十长生、花鸟山水等,通体髹朱漆。此藏品工艺精巧,匠心独特,装饰精巧,螺钿色彩绚烂,螺钿技法已经非常全面。[54]

珍品赏析

鼻烟壶

清朝(1644-1911),带风景的鼻烟壶
清朝(1644-1911),蝶形鼻烟壶
清朝(1800–1930),日式琥珀色鼻烟壶

餐具

日本江户时代(1615-1868),双龙托盘
清朝(1644-1911),螺钿山水人物图镴壶
元(1271-1368)- 明朝(1368-1644),螺钿梅鹊纹长方盘
元朝(1271-1368),螺钿梅鹊纹八方盘

乐器

德国(1646-1711 ),螺钿吉他
泰国(19世纪),索三赛。琴身是由一个切成两半的三角形的椰子壳制成
挪威(1786),哈当厄尔小提琴

家具

明朝(1368-1644),螺钿衣柜
朝鲜王朝末期(1392-1910),螺钿花鸟和昆虫小抽屉
朝鲜王朝(1392-1910),螺钿桌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漆器
民藏古代漆器更为真实
『螺钿莳绘漆器』
螺钿漆器这种古代木匠工艺,连宋高宗都嫌奢侈
中国漆器,震撼世界的美!
漆器的十三种工艺,震撼世界的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