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岳飞不该从中原撤退?再晚走几个月岳家军或陷灭顶之灾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军撕毁合约,大举南侵。当时宋军抗击金军主要有3个战场——西线吴璘、杨政、郭浩等部;东线韩世忠部,中线刘琦、岳飞、张俊等部。其中,中部战场是左右整个战局的关键。

同年5月,中线金军统帅兀术集结10万主力,挥师南下,兵锋直指淮北重镇顺昌府(今安徽阜阳)。顺昌府战略地位十分显要,由此出发,北上攻击北宋旧都汴梁,向西南进军襄阳6郡,朝东南(渡长江)兵发建康(今江苏南京,军事、政治地位仅次于南宋京都临安),直线距离都是550里左右。

当时,镇守顺昌的是刘琦所部1.8万人马,由于敌众我寡,形势十万火急。为防止因顺昌失守而中线门户大开,宋高宗连下9道诏书调集岳家军前往救援,岳飞得令后立即发兵东进。

但没等他赶到,金兀术就因连日攻城不利,于6月12日撤围而去,岳家军遂抓住战机,折向西北攻击蔡州(今河南驻马店汝南县)、郾城(今河南漯河)、颖昌(今河南许昌)、郑州(今河南省会)、西京(今河南洛阳),历史上著名的郾城、颖昌之战(简称郾颖之战)由此打响。

从地图上看,蔡州、郾城、颖昌、郑州自南向北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从这条线的顶端(郑州)向西就是西京洛阳,向东就是宋旧都汴梁。可以说,岳家军当时抗金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岳飞却在7月下旬接到宋高宗12道金牌,岳家军遂班师返鄂。后人谈及这段往事,无不扼腕叹息,认为南宋错失了收复中原的良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岳飞对于南宋军队(包括岳家军)的实际战斗力有清醒认识,所以他才提出要全面北伐收复失地,必须有至少20万大军。如果给他12万人马,则只可以先取关陕。而据考证,岳家军鼎盛时期也就8万左右(包含后勤、辎重、伙夫等非作战人员),其中作战部队只有6.7万,除去后方留守部队,当时派往前线的约6万人。

据学者考证,南宋“中兴五将”韩世忠、张俊、岳飞、吴玠(吴璘兄)、刘光世所部兵力分别为5万、8万、6.7万、7万和5.2万人,可以看出,这5路“X家军”(说是军阀也差不多)兵力相差不算悬殊,亲中央的张俊部兵力还更强些。这5路人马加起来约32万,大致是金军的2倍。但由于当时金军掌握着进攻主动权,因此在局部战区,宋军兵力经常不占优势。

比如绍兴四年2月的仙人关之战,吴玠所部4万余人,就依托扼守嘉陵江峡口、两岸绝壁千仞的险要地形,经过连番血战才挡住了从川陕南下攻宋的10万金军主力(半数为骑兵)。而具体到绍兴十年的中线战场上,刘琦、岳飞、张俊这3支部队加起来也就15万左右,且多系步兵,综合战力未必能超过当面金兀术的10万铁骑。

另外,高宗时期的南宋高级将领性格都很复杂,一方面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抗敌,另一方面又拥兵自重,骄奢淫逸。比如与岳飞同时代的宋军名将韩世忠、吴玠、张俊等人,无不广置田宅、妻妾成群,他们既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又借着国难趁机发家致富。而且,除了吴玠、吴璘哥俩还算愿意(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配合岳家军外,其他几路兵马相互间矛盾都不少,很难协同作战。

实际上,不过分夸大岳家军的战斗力,才是缅怀英雄的最好方式。还以郾颖之战为例,此役,岳家军尽管面临地形不利(城外平原)、兵力居劣势(2万对3万)等艰险条件下,仍通过实施有效的阵地防御,顽强地顶住了数万金军骑兵的进攻,累计歼敌达数千人。这一结果较之此前十余年间宋军的“逢野战必败”,已是很了不起的战绩。

至于岳飞之孙岳珂在所撰《金佗粹编》《金佗续编》中,无限拔高、神化祖父功绩,将郾颖之战说成是重创金军主力的决定性一战,虽情有可原但不足为信。因为就连岳飞在上奏朝廷的捷报里,都承认自己并未遭遇兀术所率金军主力。

在被称作“大获胜捷”的郾城战斗中,岳家军以8000精锐对阵金军1万先锋骑兵,从上午一直打到中午,血战数十回合,最终取得了“杀死(金军)万户1人、千户5人……贼兵横尸满野,约500余人”的战果。这段记载来自岳飞麾下大将王贵的《颖昌捷奏》,不大可能故意缩小战果,由此足以看出岳家军敢于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铁军气概,但也从侧面说明金军确实不好对付。

岳家军鼎盛时期,步骑比例接近7:1,精锐骑兵达8000余众。虽然从数量上看,岳家军骑兵远远少于对手,但其无论作战意志还是战斗力都丝毫不落下风。郾颖大战期间,岳飞麾下骁将杨再兴仅率300先锋轻骑,就敢与数千敌军血拼到底,最后战死疆场。后续部队收容烈士遗体火化,竟从骨灰中拾取箭簇2升有余!

搞笑的是,当时整天鼓吹岳飞“兵多将广”的并非南宋朝廷,而是他们的对手。金国史料里动不动就是“宋将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来攻东平(今山东境内)”这类破绽百出的大话,但实际上,兵将不足7万的岳家军从未进攻过距大本营襄阳直线距离超过1100里的东平。

另外,许多谈论岳家军的文章,往往忽视了古代战争的特点,而过高估计前者军事实力,认为单靠岳家军就能独自承担北伐重任。但我们前面已说过,岳飞本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很明确——必须统领精兵20万,自己才可能“直捣中原,恢复故疆”。而他麾下只有不到7万作战部队,只能确保固守大本营(襄阳6郡)不失。

除兵力制约外,南宋生产力水平对军事后勤的制约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绍兴十一年(1141年)南北议和前,由于长期战乱,南宋每年财政收入约6000万贯(仅及北宋鼎盛时期年收入的不到4成)。善于理财的岳飞为减轻朝廷负担,在襄阳6郡大兴营田(雇佣流民耕种以收取地租)、广开利源,经过数载苦心经营,到绍兴八年,岳家军每年可获粮食18万石、各种经营收入170万贯。这一成就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确实很了不起,但按照史料记载的岳家军每月耗粮7万石、军费56万贯计算,也只能解决最多80天的军粮和3个月的开支。

但请注意,上面的数字仅就相对和平时期而言,如果考虑到大军出征开支激增、后勤补给压力随战线延伸而急剧加大等战时因素,所耗粮草、军费之巨就很可怕了。当时吴玠所部宋军长年驻守秦巴山区,从四川运来的粮草必须沿嘉陵江自南向北逆流而上,千余里水路竟然需要半年时间才能走完。史载,南宋西北前线每年军费最多竟高达4000万贯,以至于吴家军从4万人增至7万人后,单凭四川一地已无法养活这支部队,而必须靠宋廷从淮东、淮西、湖广的税收中拿出很大一部分予以“补贴”。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著作《梦溪笔谈》中详细描述过宋军战时的后勤补给能力,按照前者记载,一支10万人的大军(7万作战部队+3万辎重部队),在30万民夫支援下,活动半径最大也就1300里。从岳家军当时情况来看,其在前线虽只有6万余人,且有水运之便(可沿淮河及其支流逆水运输),却同样需要千里馈粮,即便能就地筹措部分粮秣,后勤压力依然很大。

岳飞用兵多谋善断、沉稳冷静,从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郾颖之战期间,他抓住金军主力(兀术部)在攻击顺昌府受挫后,班师汴梁避暑的良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果,特别是连续攻取了郾城、颖昌、洛阳等军事要地。但此时,岳家军也暴露出战线和补给线过长、兵力不足等软肋,如果再耗上几个月,待秋高气爽时节来临之际,金兀术的10万铁骑就可能倾巢出动,向分散在千里战线上的岳家军扑过来。当时,岳家军6万主力分驻在郑州、郾城、颖昌等多座城池,机动野战兵力只有可怜巴巴的2万来人。

一旦战局不利,岳飞就算再有本事,要想让部队靠着2条腿边打边撤,从数倍于己(金军不是傻子,不可能任由岳家军从容集结力量)的敌军铁骑包抄下突围,并越过千里平原(这还是直线距离)安全撤退,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史载,当年9月,岳飞在完成率部分兵马掩护刘琦部和岳家军主力撤退的任务后,也班师南下。几乎是前后脚,金军主力就再次推进至顺昌府,并以此为基地集聚粮草准备新的入侵行动。可见,岳飞奉命撤军,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考量,都是最优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年之力,毁于一旦,距离开封一步之遥的岳飞为何停下北伐脚步?
兀术骑兵被刘錡以不到两万的八字军旧部打的一败涂地
历史上真实的“百人斩”杨再兴,死于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名将岳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3)
签军:金兀术在郾城之战中的最大短板
岳飞(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