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什么没能帮助刘备光复汉室?

诸葛亮,是三国里面智慧的化身,水镜先生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的确,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不仅建立了蜀汉,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而且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更是独挑蜀汉大梁,多次北伐魏国,立志收复中原,光复汉室。

 

可纵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劳心劳力,最后还是没有完成刘备的宏愿,落了个病死五丈原的下场。


 

诸葛亮的死,令人扼腕叹息,但人们更遗憾的是,即使天纵英才再加上如此尽心尽力的诸葛亮,为何还是没能光复汉室?

 

从个人能力来讲,诸葛亮没有任何问题,但从性格来说,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他的性格缺陷直接反映在他对蜀国的管理上,蜀国最后的败亡,和他的管理之道有很深的原因。

 

诸葛亮用人存在重大问题


诸葛亮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外交、军事、理政、治国,诸葛亮样样拿手,这看起来是诸葛亮的优点,但这对于一把手来说,未必就是优点。因为诸葛亮太优秀了,别人的意见他都听不进去,凡事他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

 

所以,诸葛亮在用人时,只要与他的想法不同的人,诸葛亮都不喜欢。对于诸葛亮来说,他只需要执行者,不需要有头脑的属下。

 

比如第一次伐魏时,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却立即拒绝,拒绝的理由是:“此非万全之计也!”诸葛亮认为魏延的想法太过简单了。

 

但从实际分析,魏延这个计谋十分出色。你要知道,魏延提出这个方案,绝不是信口胡说,而是有充分的依据。魏延曾镇守汉中长达五年之久,他十分熟悉汉中一带的地理,他想带奇兵通过子午谷一举拿下长安。此计虽然凶险,即使不能成功,这五千精兵作为主力的策应,用来牵制魏军也是相当不错的。


 

那诸葛亮为何在没有与魏延进一步商讨之前就武断地否定呢?因为诸葛亮一直很反感魏延,再加上魏延太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当众伤了他的面子,诸葛亮才当面否决。

 

这也为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互指谋反、相互内斗埋下了导火索。

 

后来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使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

 

这说明,连诸葛亮最忌惮的敌人——司马懿都认可了魏延的方案,也认可了魏延的军事才能。可诸葛亮却扼杀了魏延的才能,也失去了多么难得的机会。

 

在马谡的使用上,同样也暴露出诸葛亮用人问题。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诸葛亮很喜欢他。平定孟获时,马谡的意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诸葛亮也一直将马谡带在身边,马谡也发挥了很好的参谋作用,但是马谡并没有单独领军作战的经验。

 

在第一次北伐时,平时谨慎的诸葛亮竟然用马谡为主将去守街亭要地。而守街亭只要稳、谨慎,让王平为主将,马谡辅之岂不更好?

 

结果自负的马谡不听王平劝言,一意孤行,丢掉了街亭。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么以诸葛亮的性格缺陷,导致他“用人也疑,疑人不用”,手下人要么窝火,要么窝囊。

                                      

诸葛亮为人极其自负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就自比为管仲、乐毅,持才傲物,自命不凡。

 

事必躬亲是针对他能掌控的事情而言,但是这种特点放在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上,则变成了弱点。

 

很少有人提到诸葛亮第二次伐魏的失败原因:

 

司马懿早就料到诸葛亮欲效韩信暗渡陈仓之计,而举荐郝昭在陈仓道口筑城把守,城中只有三千守军。

 

诸葛亮出兵之前,竟然没有做任何侦查,直接出兵陈仓道,到了跟前才发现魏军已经筑城把守,无奈之下强攻陈仓城,“二十余日,无计可破”,随后魏军后援赶到,诸葛亮粮尽而退兵。

 

诸葛亮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曾想世事皆变化,哪怕是一次战役,不去做好侦查工作也是致命的。


民间总是传说诸葛亮如何如何戏弄司马懿,可实际情况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研究深入,诸葛亮屡屡败于司马懿之手,而诸葛亮对司马懿的认识仅限于“司马懿深有谋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诸葛亮不把心思用在研究敌人、研究战况、,而是“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与处理内政时的“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一样,这样的主帅,怎么可能制定出料敌制胜的作战方案?

 

谨慎和自负是根本不同的,谨慎建立在尽可能全面了解事物的基础上,而自负是建立在自认为无所不能的基础上。基础不同,结果也不同,最重要的是,出现失误后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没有长远规划


《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说到诸葛亮治国“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其实并不尽然。

 

《三国志》中曾提到法正,“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有人告诉了诸葛亮,建议诸葛亮报告给刘备进行约束,但诸葛亮却以法正辅佐刘备立了大功而不做处理,可见诸葛亮施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

 

蜀国遭受夷陵之败,国力受到了巨大冲击,并且折损了关羽、张飞、黄忠三元大将,如何尽快恢复国力和挖掘培养人才应是重中之重。

 

可诸葛亮的性格缺陷却让他自己“事无巨细”、“皆专之”。没有充分的信任和授权,没有建立良好的制度去管理国家,仅凭一己之力想扭转乾坤。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人治之下,只有办事人员,没有才能之士,因为凡有才能者必有个性,但是在诸葛亮的治下,是不可能允许个性存在的。

 

他需要的,仅仅是执行,而且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试想,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培养人才吗,不但有才能的人不愿意受过多的制约和唯唯诺诺,而且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被消磨殆尽。

 

试想,一个对上级唯唯诺诺的执行者,他有能力、有习惯去质疑甚至改进他所接到的指令、任务吗?

 

后果之一,就是在诸葛亮伐魏不再朝中的时候,朝中基本上处于空转的状态,造成宦官传播流言、搬弄是非,数次生事而朝中几乎无人阻止,而诸葛亮能做的仅仅是将生事的宦官处理掉而未能加以制度上的约束。


治国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国力储备,没有人才储备,连年征战,蜀国能强大吗?







 

关于中华历史,或许你看过很多书,但这一套历史地图,终究是不可或缺的。一套共19幅图,原价270,历史百家争鸣特供现价158!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收入囊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备临死前让诸葛亮任用一个杀掉一个,可诸葛亮却搞反了
诸葛亮人生四大憾事:错信一人,错跟一人,错娶一人,错杀一人
诸葛亮——一个管理者的悲剧!
诸葛亮杀死的蜀将至少四人,马谡最出名,看看其他三人都有谁?
谈诸葛亮:错杀的3员大将,若能留下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知街亭重要,为何诸葛亮不用赵云、姜维等,而选择没有经验的马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