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荣县名人:赵熙
 
赵熙(1867-1948)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同治六年丁卯(一八六七)九月十三日子时生。光绪庚寅(一八九○)进士,服官北京,授编修,转江西道监察御史,以抗直敢言,著称清季。辛亥革命后回籍。德业文章,乡里钦崇,尊为五老七贤之一。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喜奖掖后进,不为崖岸。蜀中遭乱,寇盗不敢侵,人以拟之“郑公乡”云。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九月二十七日(阴历八月二十五日申时)卒于故里,年八十二,墓葬荣县北郊牛角山。书法以颜真卿参董美人墓志,妩媚有遒劲,川中人家以得其墨迹为荣幸。蜀传“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偶写山水,纯朴天真,意境广阔,从文人画中吸取写意技法特征,而发展诗人特有风格。著有香宋词、香宋诗等。赵家世代务农。光绪十七年,赵熙乡试中举人。光绪十八年进京殿试为二甲第五十三名进士,朝考列二等,授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十年,赵熙二次入京,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 赵熙一生勤学,读书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多精心评点,今成都草堂藏有赵评点杜诗四部。其文章骈散俱精,以散文为多,尚存有成都草堂、峨眉山、乐山乌龙诸寺碑文。赵诗学古最精,运用最活,兼擅古体与律、绝,龙精五律。赵熙博学多才,抱负远大,却无法在当世施展,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曾五去夔巫,一登嵩山,一游西湖,五游峨眉,共宜“为诗载蜀山蜀水之青碧而出也。”一生作诗3000余首,解放初郭沫若自任部分印费,在上海倡印《香宋诗前集》上下册,录诗1300余首。近年四川又出版《香宋诗钞》,录诗500首。诗篇随手散落,有手写《峨眉纪行诗》,曾影印行世,传本甚稀。近由其门人周善培、江庸等辑录遗稿,排印为《香宋诗前集》二册,亦非其全也。熙素不填词,壬子自沪归里后,于六百日中,成《香宋词》三卷刊于成都,自后绝不复作。《香宋词》313首,则于民国7年(1918)即刻版印行。人谓“香宋词人,禀过人之资,运灵奇之笔,刻画山水,备极隽妙,追踪白石,而生新过之”,可谓知言。职业生涯编辑本段 赵熙书法,字体秀逸挺拔,融诸家为一体,时人称“荣县赵字”。民国2年(1913),成都少城公园建立“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赵为书写碑名于西南。偶亦作画,喜山水小品,颇富诗情。 民国8年,主持修纂《荣县志》,任总纂。该志共十七篇,附图表数种。巴蜀书社1994年出有《赵熙集》(王仲镛主编,内收诗、词、文章及年谱等) 。
题李氏居
世外一天地,既耕还读书;自持勤俭力,苍翠华阳居。
作者原注】乙卯春题李氏居。
草野评介】本诗系《赵熙集》未能收录只佚诗,见于荣县双古镇苍嘉沟李氏老宅外崖壁石刻(与《华阳山李家》异地)。
华阳山李家
李家信自仙根出,识字耕田课子孙;占得华阳山作主,百花香里闭柴门。
草野评介】本诗系《赵熙集》未能收录只佚诗,见于荣县双古镇苍家沟李氏老宅外崖壁石刻(与《题李氏居》异地)。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因指李树而姓李”。这一位老子即李耳,后来成了神仙道家的始祖太上老君。唐朝皇家与之同姓,便尊为始祖,并封“太上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至今李氏后裔大多尊老子为始祖,。
登仙人山绝顶
苍龙瘦脊抉空飞,蜕骨灵山挂石扉;我是德云前世住,仙朝珠馆几年归?
花浓细径香千劫,天敞群峰压大围,若有人兮松际下,上清风冷五铢衣。
【作者原注】“登仙人山绝顶,张君旭初约题石上,四月雨中,赵熙记”。
草野评介】本诗见于仙人山石碑造刻拓片,与《乡居杂咏》(荣县文管所编赵熙本土诗词选集)所载文字略有出入,拓片由荣县观山镇退休教师罗伯夫提供。
    仙人山在荣县建华乡政府北1公里的大车村境内,海拔800米,距荣县县城北58公里。据《荣县志》载,仙人山上有2龛2尊宋代道教造像,明末崇祯年间简敕题写的“佛日仙风”,字高1米,宽0.8米,楷书阴刻。还有双钩阴刻“唐仙遗迹”、“宾峨亭”和“慈光普照”等。山上原有仙人寺,始建于唐代。明崇祯十五年(1664年)重建,寺内有铁瓦塔等。山迎面,砚盘似的茶园叠翠;山背面,亭亭玉立的苍松翠柏,竞相伸展;山顶,昔日山庙的遗迹,几尊泥塑影绘菩萨的残骸尚存;古时游人骚客留下的诗刻,仍依稀可辨;民间流传的“仙人洞”、“仙人掌”,亦有踪可寻。民国初的赵熙来此应寺僧之请,题写山门楹联:“明月来投玉川子,晓云遮尽仙人山”。今寺庙已毁,山门犹在。1993年9月,仙人山造像题刻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苍龙瘦脊:苏轼《登玲珑山》“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蜕骨:据《述异记》所载:“龙千年则于山中蜕骨,今有龙岗,岗中出龙脑是也”。石扉:石洞的口。形似大门敞开,故称。亦借指隐者所居之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明人孙一元《归云庵》诗:“沙清竹碧鸥出飞,野老候余开石扉”。 我是德云前世住:宋苏东坡曾题诗杭州宝陀寺妙高台壁上:“灵峰山下宝陀寺,白发东坡又来到;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珠馆:精美的馆舍。南朝陆倕《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当衢启珠馆,临下构山楹。”宋钱惟演《致斋太一宫》诗:“珠馆来青雀,璇题射玉绳。”元大訢《金陵杂咏·潜宫》:“ 蓬莱珠馆珊瑚树,夜月瑶台白玉梯。”五铢衣:亦称“ 五铢服 ”,传说古代神仙穿的一种衣服,轻而薄。唐 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对曰:‘此是上清五銖服。’” 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銖衣。”清赵翼《美人风筝》诗:“五銖衣薄太风流,细骨轻驱称远游。”亦省作“ 五銖 ”。唐李涉 《寄荆娘写真》诗:“五銖香帔结同心,三寸红牋替传语。” 清陈维崧《霓裳中序第一·咏水仙花》词:“看尽人间,多少蜂蝶,五銖寒到骨。”
归舟
古国丹阳地,西风黄叶舟。天荒随客老,滩响隔山愁。
枫影频年泊,虫声一雨秋。女嬃无限怨,遥夜大江流。
赠朱德
只有人心能救世,西南半壁赖谁持。读书已过五千卷,一剑曾当百万师。
《峨眉茶》
雨水新芽寄草堂,峨眉山*一囊香。不留兰若充侍料,刚助花朝宴海棠。
小吏捉人乡户减,贫家入市纸钱茺。玉川何忍耽明月,聊趁春分谢宝坊。
草野评介】赵熙一生与峨眉山善缘极深,以峨眉山为题的诗词数百首之多。
    这首诗是赵熙归居故里后,于农历三月春茶开摘明季在收到峨眉山古刹报国寺主持果玲仪赠“峨眉雪芽”新茶而作的感情茶诗。
    起句“雨水新芽寄草堂”,为叙事,其意是:在春十淅沥鹅黄飞绿春天里,我意久地收到了峨眉山僧友果玲嘱人仪赠的新焙“峨眉雪芽”香茗。“草堂”是谦说,赵熙在此指的是自己告老还乡的茶具旧居。
    “峨眉山翠一囊香”,赵熙经常游历峨眉山,常盘桓于峨眉山水之间,其意是:这装满峨眉山青翠山色的茶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音。“囊”,指的是包装新春的布袋。此句写得极有新意,夸张而又极为贴切,表达了作为对“峨眉雪芽”香茗优秀品质的赞叹,把“峨眉天下秀”之春色拟物化且浓聚于“峨眉雪芽”一品之中,捧盏品茗之际,使人向往百峦叠翠的仙山峨眉。
    第三句、第四句,则是作者以茶为题,浮想联翩,更饱含了作者对“峨眉雪芽”由衷的赞叹,它品若幽兰,可以为侍料;它品格高上,艳而不俗,可以宴海棠宾朋。
第五句、第六句,则是作者对时势的评说,作者因茶说事,想到目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正是旧中国兵荒马乱战事纷纷的年月),捧着如此清香的新茶,崦我都想到由于战事连年,不少茶农都卷到战火岁月中去了,乡下人的生活越来越不好过,即使摘了新春上市去卖,也卖不了几个钱。“荒”,在此处意为“寡少”的意思。
    第七句、第八句。为作者感情之叹。“玉川”暗喻的是“峨眉山”。隐指,如此动荡的年月,象峨眉山这样的名山大川,也显得寂寞枉穴明月。第八句是一个转折,其意是:尽管时事不遂人愿,国事多乱民不聊生,但是,我还要十分感谢烘焙如此高雅清纯香茗的茶户们。“宝坊”,敬称“做茶人”,又喻指峨眉山的茶僧。
龙门峡道中
出郭二十里,入山千万重。遥寻瀑布水,忽听松林钟。
石涸樵生路,云开雁过峰。传闻葛由侣,于此伏虬龙。
草野评介】写出龙门洞的幽奇景色。龙门峡,相传为神仙葛由伏龙之处,集峡谷风光、地学旅游、摩崖艺术为一体,与清音阁素称峨眉山“水胜双绝”。位于峨眉河中游,后山公路登山入口处,距报国寺西北2.5公里的龙门洞,两山对峙,宛如一门,门壁上一大洞,传说曾有神龙居中,故名龙门洞或龙门峡。因流溪清澈,色如碧玉。南宋范成大在《峨眉山行纪》一文中盛赞龙门风光:“昔尝闻峨眉双溪,不减庐山、三峡,前日过之,真奇绝。及至龙门,则双溪又在下风,盖天下峡泉之胜,龙门当数第一。”

药池
药池仙渌草萋萋,浣罢香痕翠鸟啼。一去藐姑人不见,海裳红遍寺门西。
《下里词送杨使君之蜀》

巫山峡影玉清冷,人在冰壶一色清。水响猿啼神女怨,云晴雨淡楚王灵。
巫山窈窕复玲珑,墨作围屏玉作峰。一镜桃花低绿水,瑶姬写影在当中。
春水依人万里桥,枇杷门巷倚晴皋。井泉染得花笺色,便疑桃花是薛涛。
万山一一来时路,尽谱乡心上竹枝。从古诗人多入蜀,花潭杜老望君时。
草野评介】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二“尧生尝与韬庵,昀谷、余数人联句,往往占句独多。昀谷改官将之蜀,君成《竹枝词》三十首送行,走写入蜀山水,自鄂至成都者……”。前两首竹枝词将三峡刻画得绿水可影神女峰倩姿,墨绿山峰,清洌碧水。
山行杂诗二首
芳洲一水净无尘,何处桃花不是春。 满地夕阳归路尽,此中宜有避秦人。 山上苏亭望转遥,市声浓处雨痕消。 碧澜寸寸皆秋浦,何处青山是板桥。
荣县道中
未行思上路,上路又思家。步步去亲远,数山一天涯。
乡风忙岁事,盐井露天车。劳我闺中子,飞蓬不是花。
宿乌尤山楼——赵熙
竹边楼阁翠重重,梦里依然旧日钟.千古江声流不尽,三峨秋色晚尤浓.
清时此地吟归雁,海穴通潮执老尤.起视神州如此黑,几星残火照孤峰.
奉劝翊云缙云之游
北碚遥看石若狮,寺门红豆号相思。疏钟响在齐梁上,小舫吟于水竹宜。
倘浴温泉冬令好,纵观群嶂夏云奇。残年定有梅花发,愿补峨眉集外诗。
歌乐山
黑处遥知青木关,颇疑前代是乌蛮。老云一朵风吹硬,堕作人间歌乐山。

北碚
一舸东阳下,千山北碚开。民生天所赋,人物望中来。
素业群方式,青年异代才。江波殊荡潏,红日此春台。
重庆
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
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与向仙乔
世事忧无极,人生恋所欢。气凌天马易,神到木鸡难。
野水留残照,秋烟度远山。聚居能几日,良会定何年。
草野评介】向楚(1877-1961),字仙乔(亦作仙樵),巴县人,曾就学于川东书院,为“赵门三杰”之一。因其学术渊闳,于文字、音韵诸学造诣尤深,孙中山先生曾誉其为“儒宗”。其人为重庆辛亥革命的主要宣传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革命后任蜀军政府秘书院长、四川军政府秘书厅长。在护国战争中,曾参与策动肇和兵舰起义之谋。其后,曾任四川省政务厅长、代省长、教育厅长和南京高等学校国文部教授、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公立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院长、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等职。解放前夕,被川大教授会议公推为代校长。解放后任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所著《巴县志》为全国名志,有音韵学、文字学著述多种并诗集一卷传世。推荐评语:向楚既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又为一代儒宗。

闻石遗至渝喜赋
渝州一水上嘉州,门对西南第一楼。节趁梅黄初过雨,人思李白与同舟。
从来萧寺偏宜夜,此去花潭请薄游。 日扫赞公禅榻久,峨眉山月不须秋。
广和居题壁诗》
居然满汉一家人,干儿干女色色新。也当朱陈通嫁娶,本身云贵是乡亲。
莺声呖呖呼爹日,豚子依依恋母辰。一种风情谁识得,劝君何必问前因。
一堂二代做干爷,喜气重重出一家,照例定应呼格格,请安应不唤爸爸。
岐王宅里开新样,江令归来有旧衙,儿自弄璋翁弄瓦,寄生草对寄生花。
草野评介】广和居为清代北京名酒肆四居之一,嘉庆未创设于宣南北半截胡同,初名隆盛轩,道光十一年改名广和居。室窗雅洁,招待有法度,不独以肴馔著称也,烹调多传自南人,或标姓氏为名,如潘鱼(传自闽人潘炳年)陶菜(传自浙人陶凫香)均为独特名馔。李纯客(李慈铭)称其为王渔洋诗,非北人品格。地与市远,文人学士多就之。当时名流如胡漱唐(思敬)诗,有“江家豆腐伊家面,一入离筳便不鲜”之句。张香涛(之洞)食陶菜云:都官留鲫为嘉宾,作脍传方洗洛尘,今日街南询柳嫂,只因曾识旧京人。自注:陶凫香宗伯以西湖五柳居烹鱼法授广和居,名陶菜。今浸失其法,柳五嫂乃汴京厨娘。
   宣统二年,陈石遗(衍)陈散原(三立),严几道(复),林畏庐(纾),杨盷谷(增荦),潘奩海(博),赵香宋(熙),林山膄(思进),罗瘿公(惇?),胡漱唐(思敬),江庸组成诗社。常聚饮广和居,互为宾主,赋诗唱和亦藉此互通声气,议论时政,时目为清流。时直隶总督陈夔龙诌事权贵,丑事百出大遭非议。某次宴集,谈及此事,赵香宋酒后题三律于壁。虽一时戏笔在,而为都下传诵。
    原作三首,佚一首,第二首颔联中“格格“,满族语,皇族女儿之称号,满族呼父为爹爹。当时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任农工商部尚书。贵州陈夔龙,继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安徽巡抚朱家宝,云南人。”本来云贵是乡亲“句指此。陈夔龙结弦夫人,人呼四奶奶,是军机大臣许庚身堂姝,她拜奕劻福晋(满族称王公夫人为福晋)为干娘。于是陈夔龙遂成为奕劻干女婿,同时朱家宝通过袁世凯馈重礼,使其子朱纶拜载振为义父,如此攀连牵扯,朱纶遂成为奕劻之孙,夔龙成为朱纶之姑父。陈夔龙,朱家宝,与载振遂结成亲串,旨在贪赃枉法,互相包庇。广和居题壁诗,锋芒所向,直指奕劻。
    巴县杨沧白<<广和居诗>>,有“春盘菜半成名迹,环壁诗多系史材“之句,宣南广和居,自道咸以迄清亡,百余年间,壁上题诗如林,而香宋所作最为驰名,正所谓”系史材也。
绿意 破蕉
碧云裂,甚年宵,剪去罗衣千褶。寒雨声声,碎到江窗,秋意这般清绝,情知百事难坚固。更莫问,此心层叠,信美人,脆过琉璃,命薄鹭边荷叶。
回首芳缄乍,绿天外,盖尽茅檐明月,扇扇凉阴,清护书櫥。香碎紫花时节,天端撕破青衫影,竟不解西风何说。耐画中,一个诗禅,染就辋川晴雪。
水龙吟 题稼轩词
风吹太古秋声,手扪星斗行天际。荒荒下界,齐州九点,万山如髫。元晦论交,叠山请谥,齐名苏子。有龟堂诗骨,龙川文笔,唾壶响,铁如意。志取长鲸为脍,问中原虏尘消未?苍天老矣,赵家宫殿,钱塘王气。小试滁湘,可怜王蔺,谤书忘此。逗从编夜雨,天惊石破,化黄河泪。
翠楼吟
江楼赋别
月到中秋,茶香碧井,登楼又寻洪度。木樨黄喷雪,醉金粟如来风露。高丘无女,试北望阑干,沙洲前路。烟江树,雪山西断,海潮东注。
日暮,当代名流,合党贤遗者,泪边留住。枇杷门巷古,各浇取桃花人墓。明朝何处,算入画津关,知心鸥鹭。西风苦,酒醒人远,一帆归去。
烛影摇红
此调即重迭忆故人(调名)也
秋雨重阳,举家黄叶中过。一诗和梦到荣州,人语江楼坐。谁遣君悲似我。诉知心、凉蛩两个。峭帆挝鼓,烟寺鸣钟,不听犹可。
八十松风,甚时傍而图书卧。菊花寻到鬓边霜,顾影如何躲。消得江心几舵。送浮生、两三渔火。山风茅屋,棋局神州,判将长卧。
鹊踏枝 雁来红
才咽霜痕先醉了,扮出红儿,强向西风笑,一色败营凉血饱,雁飞时节年年到。
叶自如花身是草,冷入蛩边,不久秦宫貌,老去少年终要老,有人早画伤秋稿。
夜行船
江楼未晓南发
梦里摇摇天乍颤,枕函欹,一声离岸。几点渔灯,十年巴峡,心上万山齐转。
前路不知何处旦,望东方汝南鸡唤。老去哀时,倦来翻寐,明月一船相伴。
《金缕曲
四壁秋虫叹。似栖栖、衰年才尽,病贫伤晚。伴我愁心无眠夜,思妇劳人合传。 又凉雨、声声河满。老去匆匆神州路,甚涛头、尚喷鱼龙战。风信黑,海无岸。
九霄封事三更半。记归轮、谯楼挂月,御河南转。晓约酒人城西去,石景戒坛僧饭。忽落叶、一身天远。短剑床头苍龙吼,哭荒鸡、小拍秦王犯。天又曙,数声雁。
草野评介】此词上片一派苍凉,下片有拔剑斫地风致,颇为可读。《香宋词》今存词八十二首,最有名者即《婆罗门令》(一番雨滴心儿碎),然此词已近南宋纤巧一派,尚不足为香宋压卷。
三姝媚赵熙.下平羌峡
凉烟秋满灞,出平羌、山光水光如画。近绿遥青,衬小滩蓑笠,夕阳桑柘。雁路高寒,闲动了、江湖情话。半世天涯,无福移家,海棠香社。
前渡嘉州来也!指竹里龙泓,酒乡鸥榭。一段天西,想万苍千翠,定通卬雅。断塔林梢,诗思在、乌尤山下。淡淡青衣渔火,寒钟正打。
草野评介】平羌峡位于嘉州城北悦来乡,牟子镇境内岷江河段上。唐以前称熊耳峡,宋代称湖襄峡,明以后称平羌三峡;北为犁头峡,中为背峨峡,南为平羌峡。平羌峡水面平滑如镜,清幽迷离,如入画境。峡口处为板桥溪古镇,即唐时清溪驿,宋之平羌驿,为古嘉州水陆要冲。板桥下西岸锦江山,山下有荔枝湾,古产贡荔枝。
【《广箧中词》三】叶恭绰曰:“诗人之词。”
甘州.寺夜
  任西风吹老旧朝人,黄花十分秋。自江程换了,斜阳瘦马,古县龙游。归梦今无半月,蔬菜满荒丘。笠青山影,留我僧楼。次第重阳近也!记去年此际,海水西流。问长星醉否?中酒看吴钩。度今宵雁声微雨,赖碧去红叶识乡愁。清钟动,有无穷事,来日神州。
【评】叶恭绰曰:苍秀入骨。(《广箧中词》三)
婆罗门令
(雨月来蜀中化为战场,又日夜雨声不绝,楚人云:“后土何时而得乾也!”山中无歌哭之地,黯此言愁。〕
  一番雨滴心儿碎,番番雨便滴心儿碎。雨滴声声,都妆在心儿里。心上雨干甚些儿事?今宵滴声又起,自端阳已变重阳味。重阳尚许花将息,将睡也,者天气怎睡?问天老矣,花也知未?雨自声声未已,流一汪儿水,是一汪儿泪!
草野评介】风格清新自然、流畅疏快,词句口语化,如“雨滴声声,都装在,心儿里。”“流一汪儿水,是一汪儿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荣县故事 | 双古仙人山传说
近代诗人赵熙
​《登峨眉山》李白
【问禅】乌尤寺闲吟
?夏末,打开峨眉山的最佳方式
七绝诗·峨眉山 【旧照重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