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杜郎口中学办学模式的理性思考(1)

版块一:杜郎口非典型神话背后的思考

当杜郎口中学的课改旋风席卷整个祖国大地之时,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教师报组织的杜郎口中学七日研修班,通过一周的学习,对杜郎口有了全面的客观地了解。也结合咱们学校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反思。

走进杜郎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也被揭了下来,通过全方位的了解和接触,确实对杜郎口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心中对充满神话色彩的杜郎口,感觉更多的是惊奇、感动、赞叹……

可以说,确实可以这么说,杜郎口创造的农村教育改革的非典型神话,针对一群群天真无邪单纯的农村娃,杜郎口无疑是成功的。但这种神话是不能复制的,我们不能照搬照做,我们思考杜郎口成功的原因,却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

学习第一天,就有幸聆听了崔其升校长的报告,带给我的震动很大,为他那种时刻为教职工着想、为学校谋出路的胆识和意志所折服,为他那种以制度和人格魅力治校的策略所感动,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制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要靠领导的人格魅力和制度的有效结合来管理,这就是中国的特色。

期间,和老师的交流带给我们的震动更大,老师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毫无怨言地工作更值得我们学习,老师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学校,每天工作的时间十五六个小时以上,工作强度之大是我们大家所无法想象的,以数学老师为例,每天6—8节课,可以这么形容老师们的生活:每天上课、听课、备课,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劳动了……

学生的生活和精神更是我们无法比较的,孩子们每天五点半就早早地起了床,然后就是早操、晨读,接下来就是重复性地上课下课,一天塞得满满的,每天除晨读外11节课,上午下午各四节,晚上3节,全部是正课。孩子基本上是生活在没有任何诱惑地世界里,有的听课老师戏谑地问:孩子们有没有谈恋爱的。大家可以想象,也许孩子们真的不知道“谈恋爱”是什么意思,更不可能有这种想法,每天唯一的想法就是学习,再有一个想法还是学习,最后一个想法还是带劲地学习。周围没有充满诱惑的网络,没有刻意模仿的手牵手,没有可以使学生流连忘返的四厅一吧,面对天天来往学习的熙攘叫嚣的人群,孩子们似乎生活在真空里,俨然一幅世外桃源,不知来人为何物。

有了一个“倔强的”不畏退缩坚持到底的校长,和一批“不知道享受”无私奉献的老师,一群天真无邪的农村娃硬是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非典型神话。分析他们的成功,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反思。

学校的常规管理“四看四有九个字”,里边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四看:学生看老师,老师看班主任,班主任看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看校长。在他们学校,班主任的权力是相当大,班主任费也是相当多的,学校基本上没有“职能部门”,没有教务处和政教处,实行立体交叉株连式管理。出了问题,就是逐级问责和株连,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受到处罚,假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出了问题,那么这个班的课任老师、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科主任都要受到牵连。回头班主任再找到相应小组长、当事人,进行严肃批评。

四有:学校的领导层要有品格、有本钱(资格)、有思想、有力度。要求办事公正公平公道公开,要求领导班子要敢于吃亏,要善于吃亏,难办的事都可以交由领导班子来解决。崔校长这样诠释教育改革的内涵:敬业精神、责任感。每一位老师都要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学校每天召开两次教工例会,上午课前一次,主要以理化生、政史地为主,下午上课一次主要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总结前天下午或当天上午的自己比较好的做法和不足,以及下一步的改正措施,校领导有针对性指出各班各学科存在的问题,有了问题及时解决,决不能让问题拖到第二天。因此每天老师们都在进步,虽然老师们的水平参差不齐,但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整个学校已经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闻过则喜。

九个字:找不足,寻差距,谋发展。对于管理,要求不说废话、空话、套话,说话要说到点子上,比如说,教师间的点评必须说到位,每个老师至少找出三条缺点,不能说不关痛痒的话,不能只说现象。有一次在做操,一个学生没有按要求做操,主任说,“在刚才做操的时候,有同学没有认真做操,希望引起足够的注意”。说完,就挨了批:“说得全是废话,等于没说,你应该点出来哪个班是谁没有好好做操,这样才能杜绝这种现象”,这种管理方式很有道理,确实可以改善一些状况。

有了这例子,我就反思咱们学校的管理,比如说初一每天都在做操,为什么做操的质量越来越不好,还不如刚开始,究其原因,就是孩子们越来越放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有班主任在场,也有学生会同学的检查,最后也扣了分,但是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哪个班的那位同学没有认真做操?应付还是不会做,是说话,是口号不响,还是站队不齐?每天做完操后可以有个点名点评,每天都这样做,让学生也感到压力。通过班主任的严格监督,和学校学生会双重管理,学生会同学每天的检查及时反馈给全体学生,反馈给班主任老师,相信咱们学校的做操情况会有好转。对于咱们初二初三跑步的同学使用此方法,也许会有些好转。我也目睹了杜郎口学校做操,在老师统一整队两三分钟之前,学生就整整齐齐地站好队了,可以看一下录像,非常非常的整齐,老师下了向中间看齐之后,学生基本上不用动,就可以开始做操了,做两遍,做完之后,很不客气地指出哪个班哪个同学存在什么问题。

咱们学校实施十一五规划,也提到了精细化管理,我认为杜郎口有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说自行车摆放,负责同学摆完之后必须退到四五米之外,看是否整齐,无论什么方法,必须摆放整齐,如果摆放不整齐,就可以通报负责同学;办公室教师离开后必须把椅子放到桌子之下,人走桌静,办公桌上必须收拾干净,不能堆放;在会议室或报告厅开会,必须第一个来的老师坐在第一个位子上,依次往后,这样可以避免乱座,也可以集中,开完会之后,教师主动把椅子放回原位,实际上东方双语也做得很好,每个老师有固定座位,这样就可以不用会前几分钟的时间点名了,利用座次表一看就知道谁没来,……。打造精品,实施精细化管理,就要做小事做起,培养老师们的习惯,学校教育无小事,处处充满着教育契机,因此必须从我们教师自身做起。让老师们明白,我们做好应该,做不好就不应该,就因为我们是人民教师。

另外对教师面上的管理还有善于开展批评活动、业务论坛,层层带动工程、评优评模、及管理约束……

杜郎口每周六下午开展教师业务论坛,20个班主任是评委,每个老师登堂演讲,作介绍、总结,针对自己的情况提出分析,班主任进行现场打分,目前他们已进行了60多个专题,这就是他们理解的为学校发展的科研活动,确确实实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倡导教师之间多互相听评课,且听完课之后必须谈不足;通过评比、激发教师的活力,克服惰性;教师分四等(专家教师,能手教师、优秀教师、进步教师并分别给予500、300、150、80元/月的奖励)并且还必须达到集体备课,不过咱们学校可以尝试一种适合咱自己学校的一种评价教师的制度,当然他们的方式不一定适合咱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课堂评价的标准完全改为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情绪、参与度、作品、版面等。对教师的考核,每个班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与全县平均成绩比较,作为考核教师成绩的60﹪。

咱们学校集体备课一直是一个特色,也是当前形势下各个学校都要求的,我觉得有两点:一是学科集体备课,二是班级集体备课。

我们应该切切实实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不要空走形式,只谈进度,我们应该把每一节的重难点部分进行充分的探讨,以及学生的特点、掌握本知识点的难度在什么地方,把学生预设的问题考虑周全,这样才会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结合咱们学校初一数学开展的自主学习,通过杜郎口中学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们搞自主学习的想法,我们一定要把学生自主学习切切实实作到实处,并一定坚持到底。改革,一定要改革,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不但改变学生、还要改变教师,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的不足,另外也可以把教师真正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集体备课上,对预习提纲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编写,使学生的预习更加有指导性。虽然杜郎口模式的学习不适合我们,但他们的做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和他们的主要差别是,他们的课时比我们的三倍还要多,每周初一17节课,初二初三还要多。在这个地方,也向校长提个请求,能不能把公共自习变成我们指导学生预习和复习的学科自习,请校长考虑一下。我们有信心把学生的自主性调动起来,通过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手把手教、学生之间互教,也许能提高咱们学校各方面的成绩指标。

如此看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势在必行,我经常给学生举例:学生学习就像驴子喝水,如果它不想喝,班主任、家长就是把它按进水缸,后果只有一个就是淹死它,反过来,如果它想喝水,那么它就会主动去寻找水,并且会很痛快地喝个够。学习也像走路,第一次走陌生路,走过可能没留下多大的记忆,但多多少少会留下一点印象,但是第二次重走这条路就会唤回一些记忆,第三次走完全就可以把路记住了。像学生的学习,再利用充分的复习,效果必然很好。和杜郎口中学的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学习时间并不少,虽然他们每天是早晨五点半起床,比咱们的孩子早一个小时,但是他们晚上就到九点准时睡觉,而咱们的孩子可能学到十点,初三的孩子可能更晚,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大的成绩,一是有效学习时间不多,而是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学生。我和郑主任在周六就和初一数学的几个老师进行集体探讨,就下一步如何加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如何更好地设计预习讲义进行充分地谈论,现在我们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时间问题。

在课堂上,应该多鼓励孩子多参与课堂,调动学生,利用学生,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不能让学生有顾虑:怕参与错了挨批评。实际上之前我就调动学生:课堂上老师最不怕学生出错,只有学生出错,课堂才会有价值。我们不怕孩子说什么,就怕孩子什么都不说。我们商议,我们先从培养积极小组长开始,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充分的参与,无论对错,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考,这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大脑风暴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对于教师这一块,我们对预习讲义的要求达成了共识:知道学生自主学习,预习讲义是关键。在设置的时候,我们可以避免单纯的知识点或者概念,让数学知识问题化,以问题为主线索,让学生展开学习和讨论,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原则,并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注意搜索学生常出现的错题,以便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讨,下次自己再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地避免。

版块二:关于学习“杜郎口”的几点冷思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杜郎口中学,除了在当地渐渐产生的影响以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迅速“走红”了全国,真正好一股“杜郎口旋风”。

目前,“学习杜郎口”,正在全国教育界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界掀起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热潮,某些地方“学不学杜郎口(的一些具体做法)”已经成了判定教师优劣成败的惟一标准。

对此,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既不想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更不想不自量力地逆流而上,我只是想——在这“学习杜郎口”的热潮中,作出几点冷思考。

一、学习杜郎口,应该重在“敢为天下先”。

我认为:学习杜郎口,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应该学习他们那种“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仅以杜郎口中学所探索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例,郭振有先生曾经指出:“这是一场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性的变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具有原生原创意义的教育改革的典型!它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一条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子!” 杜郎口中学,“它打破了现行的所有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它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它在中国的一个乡村里,写出了一本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而这一条新路的开通,而这一本大书的写成,毫无疑问,其原动力便是那“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有了这种意识与精神,你便有了目标与追求,你便有了决心与力量,那么,人家姓“杜”的能够刮起“杜郎口旋风”,你姓张的、姓李的也将一定能够刮起“张郎口旋风”、“李朗口旋风”……

二、学习杜郎口,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

有人说:杜郎口创造了中国教育的神话;也有人说:是中国教育创造了“杜郎口神话”。无论怎么说,我们认为:存在,就是一种合理;流行,就是一种需要。谢金国先生曾经谈道:“杜郎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切都来自于实践,却又契合了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比如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杜郎口的小组学习早在很多年前就实现了。杜郎口从全国6万所初中学校里脱颖而出并不是偶然的,是偶然中的必然。”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我们应该具体了解杜郎口的情况,虚心学习杜郎口的长处,也就是说,对于杜郎口的各项做法,我们一定要“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不应故步而自封。比如说——我是一名学科教师,则仍从课堂教学方面举例——比如说,杜郎口中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就很有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学习或利用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何乐而不为?

三、学习杜郎口,应该不图形式求实效。

“杜郎口旋风”之影响已经遍及全国,“学习杜郎口”的热潮正在汹涌澎湃。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经验和新的模式,都需要因地制宜,有时需要简化经验,掌握其合理因素。……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去推广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很可能导致一些学校只从形式上学习,最终产生形式上的结果。”(高洪源)因此,应该强调:学习杜郎口,不要图形式,务必求实效。比如说,我们应该学习杜郎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扫除课堂的单调与沉闷气氛”,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也从形式上去照搬照套什么“10+35”甚至“0+45”;再比如说,我们应该学习杜郎口“建立一种师生之间完全平等与和谐的新型关系,坚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也从形式上像杜郎口那样砸掉讲台,遍树黑板……如果不求实效而只图形式,那便如同“东施效颦”甚至如“邯郸学步”——不但“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四、学习杜郎口,应该不步后尘敢超越。

我们应该虚心学习杜郎口,但是,我们却又不能太“虔诚”。且引用2006年8月22日《齐鲁晚报》所发表的《杜郎口“旋风”》一文中的一句原话:“纷至沓来的人,怀着‘朝圣’的心,从四面八方,几乎在同一时间,会聚杜郎口。”——“朝圣”之心,何等虔诚?而我却想再次劝告:我们应该虚心学习杜郎口,但是,我们却又不能太“虔诚”。我们之所以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应是为了能够“完善自己,超越别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便应当比巨人登得更高,望得更远。”所以,我们学习杜郎口,不能仅仅是步人后尘,而要争取迎头赶上并敢于超越她。其实——崔其升校长是人,不是神,通观他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似乎可以看出:他是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自发意识多于自觉意识,他凸显了一种“心血来潮”的率性行为,而缺少了一些“胸有成竹”的科学辩证,窃以为崔校长堪称一位敢想敢干的教育改革者,但却称不上教育艺术家;至于杜郎口中学,也不是像某些专家学者所说的“给‘迷茫’的中国教育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迷茫”的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了,岂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尝试的部分改革便可以使之“万事大吉”了?中国教育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更多的校长、更多的教师去关注、去思考、去解决!谁在“学习杜郎口,学习崔校长”的热潮中,能够“不步后尘敢超越”,谁就会学有所成,学中有创,而其中的不同凡响而出类拔萃者,则有可能成为“中国素质教育若干年继黄冈、汨罗、洋思与杜郎口之后结出的第五枚果实”……

关于“学习杜郎口”的冷思考,并不仅仅只是以上几点;而且,就以上几点而言,笔者也未多作阐述——且作为抛砖引玉吧,就此打住。

版块三: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教师怎样“放”

我们都知道教师“教”的重要意义,但是,它就比学生的“学”还要重要吗?重要到“教”可以冲击“学”,可以替代“学”吗?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却认识不清楚。

(1)相信学生。我们习惯了秩序化的教育生活,课上不准交头接耳、发言先举手等等是写在校规或班规上的,若要违反那就要受到处罚。为什么?答案很简单:课堂纪律是学习质量的保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学生交头接耳、粗声大嗓、随便插话、信口开河成了“课堂纪律”,不这样反倒受批评。因为老师们认为,这种“课堂纪律”才真正能够保证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在看起来无秩序的氛围中,没有打闹,没有起哄,没有偷懒,学习积极性高了,主动性强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这样,你想让学生成绩不高,反倒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转换角色。传统农业社会的教育方式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承,即上一代人把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原原本本地授给下一代人,以利于下一代人再积累,教师的职业特征是“传道、授业、解惑”;现代工业社会,特别是信息化社会,强调的是知识的创新,即“积累”不再是目的,“生成”才是目的,教师的职业特征转换为“管理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不是把“我”知道的告诉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并确认,而是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知识,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了亲历、有了体验,形成了“生成”的能力。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作为管理者,主导确立学习目标,宏观调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作为引导者,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矫正学生学习方向;作为合作者,主动弥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生提供咨询。从专业知识的角度说,教师的学科知识的体现受到大幅度的限制,教育知识却显得十分重要。从教师作用的领域和显隐程度来说,教师从微观退到了宏观,从过去的凸显退到了时隐时显。我们说,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里,教师并没有消失,而是成功地进行了角色转换。

(3)“放”而不乱。这里的“放”不是放任自流、漫无目的,要把握一个准确的“度”。衡量这个“度”的标准就是学生活动时空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与此相对应的,还有教师干预时空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两相结合,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10+35”就是杜郎口中学教师对这种“度”的把握的经典表述。还有,研究“放”的同时,要研究“收”,不该放的坚决不能放,只有给“放”规定一个边界线,才能保障“放”的效果。比如,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师还是攥在了自己手里。

二、学生怎样“活”

传统课堂里,教师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学生的思维要围着教师转,学生的学习方式服从于教师教学方式,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我的课堂我主宰”,在学习面前充满着自信,具有主人公意识。教师的思维要围着学生转,教师的教学方式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与学习的关系回到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上来。

(1)围绕任务。任务是活动的平台,也是活动的目标。在杜郎口中学“预习”、“展示”、“反馈”各个环节中,任务都是明确的。“预习”主要解决基础知识,“展示”主要解决理解、内化、提升的内容,“反馈”主要是解决缺漏的内容,特别注意解决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缺漏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在、体现在三个环节之中。

 (2)突出表现。与传统的接受学习响应,我们的课堂多强调学生的“听”与“思”,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引起的内在变化,所以,学生就显得特别规矩,课堂气氛就显得特别安静。当然,我们不可抹杀这种学习方式对于知识传承的功用。杜郎口中学的学生特别热衷于“表现”:或说,可长篇大论,可只言片语;或写,可在预习本上,可在黑板、地板上;或演,可唱歌,可跳舞。他们把学习收获传递出来,外显出来,在“传递”“外显”的过程中使“收获”得到梳理、整合、丰富、矫正、弥补和提升,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人才所需要的“表现力”在学校的真实场景中得到了训练。“听”与“思”成了“表现”的前提,因为“听”不清楚,“思”不明白,何谈表现!

(3)小组合作。班级授课的最基本的优势在于可以形成一个综合的信息场,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可以为学生、教师、书本等学习资源提供交流的空间。但是,这种优势的发挥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个具体操作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相关连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秧田式学生座次排列必须改为围坐式,一个是要分成若干小组,大班额的班级尤其应该分组。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这种优势。学生们在小组中交流各自搜集到的资料,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对同一题目做出不同解法,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形成学习的合力。然后,组际交流,将小组的合力扩展为全班的合力。

三、效果怎样“好”

效果好起来才能得到师生的认同,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十分重视效果,“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是过程和结果的逻辑表达。

长期以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似乎素质和应试之间是水火不相容的东西。从学校层面上说,素质教育常常是挂在牌子上,写在报告里,而应试的工作却扎扎实实做在课堂里,体现在分数上。有的学校搞应试教育,学生升学率高,又端不到桌面上来,宣传不出去,于是,贴上了素质教育的标签。

素质教育并不拒绝应试,应试的过程应该就是素质教育的过程,它们共同指向“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杜郎口中学的“效果”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杜郎口中学的考试并不少,他们有周靠,有月考,当然也有期中、期末考试,即使在预习、展示的环节中,学生之间也常常是“我出题——你回答——他补充”的不计分数的考试。考试是反馈的基本形式,反馈的内容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有综合素质。

道德素质:比如,文科的许多学习内容弘扬人的高尚品德,倡导人的向善、向上的价值,追求正义和真理,那么,学生在对内容理解掌握的同时必然得到道德的明示和熏染。比如小组合作,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也体会到理解、宽容和谦让的意义。

科学素质:比如,理科的学习内容讲求真,讲求实,讲求严密的逻辑,学生在彼此交流过程中,借助于对答案的求解,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的知识,还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

人文素质:比如,学生可以朗诵,可以吟唱,可以舞蹈,学生习得知识,也是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心理素质:比如,学生上课不再守规矩,不再受约束,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声讲话,也可以自言自语,气氛宽松和谐,心理自由放松,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幸福。比如,“我的课堂我主宰”,学生不再自卑,不再怯弱,不担心批评,不担心讥讽,为自主学习而感到自豪。

四、借鉴

借鉴,即拿人家的经验和做法与“我们”比照,用来丰富、弥补或改造“我们”,原则是立足“我们”的实际。“实际”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期望状态,一是“我们”的现实条件。这是在借鉴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的。

 “我们”的期望状态是什么?杜郎口中学改革的期望状态很普通,就是让自己学校的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也就是说,杜郎口中学不再倒数第一,赢得一般中学的资格就是改革的成功,所以说,它基本没有改革不成功的担忧,因为不成功无非也是倒数第一嘛!作为我们的中游学校,还有优秀学校,有没有胆量、气魄和力度,真正触动课堂教学这个教育的核心区域,使自己的学校上一个更高的档次呢?

“我们”的现实条件是什么?杜郎口中学的师资力量、生源状况、教学设备、文化环境以及校园设施等等都应该说是比较差的,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令人敬佩!我们的现实条件比他们好,常理,应该更有利于改革。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从师资力量的角度说,不少学校的教师很多本科毕业学历,也有许多市级省级的教学能手,也有若干什么级的“优质课”获得者,但是,他们的“学历”中大多是学科内容,缺乏的是教育内容,他们的“称号”大多是“讲”出来的,而不是指导学生“学”出来的。

(1)“神”的借鉴:让学生动起来。校园的本相应该是乐园,不应该是炼狱。“动”意味着进步,意味着成长,意味着生命活力的释放。“动”之中凝聚着的是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理念。我们借鉴杜郎口中学“动”的神韵,就是落实“以人为本”,就是不但让学生课堂上“动”,还要在课外“动”;不但在校内“动”,还要走向社会;不但要鼓励外在的“动”,还要引发心灵的“动”,不但文化课学习“动”,品德培养也要“动”。

(2)“形”的借鉴:“10+35”与“小组合作学习”。“10+35”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和教师的活动时间,至于如何如此分配,为什么不是“15+30”或是“20+25”大约杜郎口中学没有经过什么严密的科学试验,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如果是“25+20”,学生的活动时间少于教师活动时间,那就会改变杜郎口中学经验的本来面目,很容易使学生自主活动流于空谈。对“小组合作学习”相当多学校并不陌生,不少教师已经尝试运用,我们在许多公开课、示范课中都见到过,但是,它仍然不是基本形式或主要形式,具体操作的有效性也很成问题。借鉴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提升它的地位,认真设计合作方式与步骤,讲求合作的有效性。

(3)环境借鉴:“无讲台”与“三面黑板”。“无讲台”,便是破除了焦点,破除了中心,破除了教师为主,转而成为多焦点、多中心,成为不断变化的焦点和中心,成为学生为主;“三面黑板”,剥夺了教师的黑板霸权,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学校的条件不完全一样,不一定非要照搬杜郎口的做法,比如,现有的讲台不拆,让学生站上去,比如学生在网上相互交流,比如让学生把内容写在一张大纸上,然后贴在墙上展示等等。

五、讨论

从整体上看,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初具形态,还远未真正成熟。这与学校发展条件有关,当然,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学习考察者考察不够全面,挖掘不够深透。

1、个体学习的时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性格特征,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他们是在自己的条件下、基础上点滴积累、循序渐进、成长壮大的。“我的课堂我主宰”中的“我”,是学生群体,更应该是学生个体。合作应该是在个体学习基础上的合作,是在个体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的合作,是意在拓宽个体、深化个体、校正个体、提升个体的合作,使所有个体共赢的合作。因此,个体学习时间应该得到有效的保障。

从我们观察到的语文课情况看,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似乎没有给学生留足独立的、不受别人干扰的学习时间。比如,在预习环节,教师确定目标、布置任务以后,应该有一段供学生全神贯注、凝神思索的相对安静的时间,结束预习环节之前,也应该有一段自我整理,自我内化的相对安静的时间。(结束预习环节之前是怎样做的,我没有进行考察)我认为,预习环节的组织形式以“个体——整体——个体”的操作模式为好,这样才能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师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自不待言。关键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发挥是不恰当的,是妨害学生学习的,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把教师作用的发挥限制在“必要”的时间内,给学生活动留足了时间。但是,从我们观察到的课堂看,教师在“必要”的时间内发挥“必要”的作用做的还不够。比如,在语文展示环节,学生在回答问答题时,用的几乎都是直接搬来的资料上的答案,没有作为学生的独立的见解。虽然教师也干预说“你要用自己的话来说”,但效果不好,学生没有任何的改进,教师也就不了了之。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不然,学生就会从服从教师权威的窠臼里脱离出来,而又陷入服从资料权威的泥潭。

3、学生学习资源。传统课堂中,学习资源的控制权基本上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为学生搜集资源,并整理加工提供给学生。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学生掌握了主动权,意味着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加工的工作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做。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要有足够的资料来源,还要学会整理加工。杜郎口中学地处农村,条件比较差,迫切需要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置计算机设备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英语学习。语言是交际工具,需要在交际环境中熏染、浸润,交际环境的营造,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交际过程中,运用的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语音和语调,离开教师的充分的有效示范,是不可想象的。杜郎口中学的英语教学,按照与其它学科相同的要求,遵守“10+35”的限定,教师示范有限,无法营造英语环境,恐怕是不太科学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杜郎口旋风精彩导读
中国的现代的“道尔顿”学校 ——杜郎口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学习杜郎口材料
关于杜郎口的正读与误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