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春节逼婚,是爱还是伤害?

      每逢佳节被逼婚!春节长假一过,不少年轻人如释重负,离开了家乡也就意味着暂时逃离父母的催婚。每年春节上演的“逼婚大战”背后则折射出新时代代际间观念的分裂和冲突。
      小编对话:在这本应快乐喜悦的新春佳节,婚恋及生育问题却令当今不少中国年轻人头疼不已。年轻人被家长逼婚,究竟是爱还是伤害?

春节逼婚大战开幕 年轻人为什么没有能力反逼婚

  
逼婚在家庭中造成的损害是一种社会性代价
  
年轻人因“过于负责任”而卸不下包袱
       逼婚背后的价值观从来都在,一是到了一定年龄就得赶紧结婚,二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要遂父母心愿。父母一代仍以传统生活模式规制下一代,而年轻人开始在观念上不以为然,行为上不顺应,于是才有逼婚。
   面对逼婚,很多人往往只有压抑、烦躁和无奈,却无法有力地正面沟通。今天的城市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有研究者指出,和通常的看法不同,这群人其实是“过于负责任”的一代。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承担父母的所有期待,“不让父母失望”是他们的驱动力,也是他们卸不下来的包袱。
  虽然今天的年轻人往往受过比父母更好的教育,有更广的见识和生活前途,但这看起来并没有带来家庭父权的衰落,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发展严重依赖父母的投资。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把父母对子女的养育视为投资,投资要以子女听命作为回报本来是父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而子女一代的缺乏安全感正相应地让两代人结为共同体,但这种结盟的代价是子女自由选择的折损,让他们处在或因不听命而内疚,或因听命而无奈的两难之中。
  两代人有观念差异,但这不是关键,因为差异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设界限,以及谁有权设界限。最终是社会能不能承认和支持个人去自主地生活,从这个角度说,逼婚在每个家庭中造成的损害,实际是一种社会性的代价。重建代际关系的功课并非私人问题,例如,如果我们都能停止贬低“剩女”,停止赞美“三代同堂”式的幸福,就可以是贡献了。
婚姻大事非一日之功 过年之时大念婚姻“经”不合适

  
婚姻大事并非一日之功,过程需要慢慢来
  
过年之时大念婚姻“经”不合适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婚姻的“经”要念,难念也要念,但春节就是团圆的节日,也是一家温馨相聚和快乐的节日,不妨此时此刻把该念的“经”放一放,先高高兴兴地过个大年再说。
  何况婚姻大事并非一日之功,干着急没有用,当事者是需要抓点紧,但过程需要慢慢来。奉劝为人父母者,过年之时大念婚姻“经”不合适,别让本来高兴的大年变成了孩子烦恼的节日。


家长逼婚是因为爱 年轻人应积极主动面对婚恋问题

  
“逼婚”并没有多少“逼”的成分,剩下的多数是“爱”
  
年轻人应学会理解父母 积极主动面对婚恋问题
  
在婚姻问题是父母与儿女的利益是一致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人之常情当然是希望儿女能早点儿结婚成家,归根结底是为了子女幸福。“中国式逼婚”从本质而言,并没有多少“逼”的成分,剩下的多数是“爱”。只因为父母爱自己的儿女,就期待儿女早日结婚,这固然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但更多的仍然是爱。没有爱,也就没有“逼”。
  对此,年轻人更应学会理解父母。儿女的婚姻乃是家庭大事,面对父母长辈们的“逼婚”攻势,做儿女的应积极主动面对婚恋问题,多多体谅父母们的良苦用心,通过面对面真诚而耐心的沟通,既不回避和逃避结婚话题,也要主动说出自己的择偶观、拿出人生规划表,让父母长辈们吃上定心丸,并获得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应该说,在儿女的婚姻上,父母与儿女的利益是一致的,千万不要因为“中国式逼婚”而“逼”出悲剧来。如果当真“逼急了”,年轻人用“租来”的男友或女友蒙混过关,估计后果会更加不堪设想。

 


 

中国式逼婚“逼”不出美好姻缘

  
“逼婚”凸显年轻人的婚姻尴尬
  
婚姻高度物质化 有时成了一种利益的交换
  如今,婚姻高度物质化,让年轻人咋活?之前,有份调查显示,如今年轻人把不买房当成了时尚。可是,要是真的结婚,没有房子、住在哪里?即便是租房,难道可以一辈子都租房吗?勉强买个房子,都要爸妈支付个首付,毕竟如今首付不是所有人都付得起的,没有爸妈支持,刚出校门的人想买套房子难于登天。
  “逼婚”凸显年轻人的婚姻尴尬。如今,女孩子对婚姻要求非常高,幻想着一下子解决房子、车子问题,自己通过婚姻一下子升格为阔太太,而不管不顾男性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在男多女少的情况下,剩女为什么这么多呢,就是因为要求太高了,总想着通过婚姻翻身,总想着不劳而获,婚姻成了一种利益的交换。
  亲人亲戚朋友们也该理解年轻人的苦衷。不是不想结婚,实在是压力太大、结不了婚。“中国式逼婚”,“逼”不出幸福。只要过得开心、过得自在,不必将婚姻强加于年轻人。
别让逼婚搅和了年味

  
 春节“三问”是两代人缺少共同话题的表现
  
 家人不要因“关心”而给予年轻人压力

  春节是中国人团圆、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们走情访友,互贺新春的到来。但在这本应快乐喜悦的日子里,婚恋及生育问题却令当今不少中国年轻人头疼不已。
  恋爱、婚姻及生育情况构成了春节里长辈们对年轻人最为普遍的“三问”,其中,一边是父母的关心,一边是年轻人的隐私。
  北京大学社会学专家王迪表示,看似关心的春节问题,其实恰恰是由于双方长期缺乏交流、生活缺少交集而导致缺少共同话题的表现。这也体现了在中国高速发展环境下,新一代年轻人更加独立、自主的婚恋观。
  王迪建议,年轻人对于老年人的提问应有耐心,可以就自己的理由、想法进行解释并适当引导话题的进行。同时,家人、亲人乃至社会氛围应多关注年轻人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不要因“关心”而给予他们压力。

 


对父母“逼婚”多一份理解

  
 从“逼婚”中能感受到父母的情意与关切
  
 父母之爱是专注于孩子的“自私之爱”

  所谓父母“逼婚”,其实他们也没有拿刀指着你,或暴力拘禁你,以强迫你服从他们的意愿。他们能做的,无非是言语上催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顶多声泪俱下让你心软;行动上通过熟人或熟人转过N道弯帮你物色可能的约会结婚对象,给你安排几场相亲而已。
  只有你秉着同理心,把自己摆在父母的位置,就会从“逼婚”中感受到父母的情意与关切。从呱呱落地到蹒跚学步,从上幼儿园到读大学,从找工作到结婚生子,你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父母都会为你操心。
  父母之爱看起来是无条件的,常被形容为“无私”,但只是对你无条件,因为你传递了他们的基因、延续了他们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父母之爱是专注于你的“自私之爱”,不是泛泛的“博爱”。你在父母眼里就是整个世界。他们爱你,他们觉得对你有责任。
珍惜有人逼婚的时光

  
 不应对“中国式逼婚”进行上纲上线的批判
  
 遭遇逼婚时抱着理解和感恩之心换位思考

  以现代的眼光审视,结婚和不结婚都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完全应该由当事人自主抉择。但无论是出于传统观念的思维,还是周围亲朋的压力,亦或是为子女的现实幸福考虑,父母们都会竭尽全力地督促子女解决终身大事。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被父母逼婚的经历,那种群起围攻、哭笑不得的滋味,的确不好受!因此,作为一个“受害者”,我不支持“中国式逼婚”。但是,我同样也不赞同对“中国式逼婚”进行上纲上线的批判,说什么“这是传统观念中家长权威的体现,严重侵犯年轻人的自由和独立平等的人格地位”等等。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连父母对于子女的无私关爱都要被打上这种可怕的烙印,岂非冷血动物乎?实事求是地说,这种说法不仅玷污了父母对儿女的至诚之爱,还于事无补,只能加剧甚至激化矛盾。
  因此,遭遇逼婚固然令人心烦,但也需要抱着理解和感恩之心进行换位思考。父母的逼婚虽然很难忍受,但如果能转换一下角度,或许就会发现逼婚背后蕴含着的浓郁关爱,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吗?因此,请务必珍惜有人逼婚的时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末了,如何面对长辈的逼婚?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危机:父母让我们像狗一样去传宗接代繁衍后代
“亲妈的婚姻观”:“我闺女50岁都嫁得出去!”
租女友过年不过是一场“逼婚”贺岁剧?
调查显示:89.1%受访者确认身边年轻人春节被逼婚
家长需改变婚恋观 逼婚不是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