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园林,中国人心中的天堂

人类造园,其实是在造天堂

园林是人类眼中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是寄托精神的宁静家园,是自已心目中的天堂。

身处园林,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亭台楼阁、山水花草,还有中国古人的所思、所想、所为:

他们崇尚老子的自然无为,就模仿自然,让自己住在山林中;他们师尊孔子,就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仁山智水间;

他们在园中种棵菩提树,便在树下打坐,参悟佛禅;他们在廊壁上嵌几方碑刻,便指划揣摩,与古人意会。

春光明朗之时,宾客雅集于“远香堂”, 吟诗品画,说今论古;秋风飒爽之夜,家人欢聚在“射鸭廊”, 赏月听曲,同享天伦。

在园林里,我们会看到情人月下相会,也会看到知己亭中对弈,更能体会到古人们诗情画意地生活在片片“城市山林”中。

中国江南,自然山水秀美,物产丰饶,自魏晋以来一直是一方富庶的乐土。明清以降,更是文人巨贾汇聚之地,领社会风气之先。作为士大夫阶层抒发情怀、巨商权贵斗富攀比的产物,一时间私家园林遍布江南。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平民,都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进行造园活动。因此,留存至今的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亦最具有代表性。

在这些园林中,艺术成就较高,较具历史文物价值的,是文人风格的私家园林。保留至今日,艺术价值及游览价值较高的私家园林多数为文人花园,它们的主人有不少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影响颇大。

私家园林之中,最负盛名的是江南园林。中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赞语,即“江南园林甲天下”,表明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地位和人们对它的称颂和向往。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社会最混乱的时代。主张返归自然的道家思想受到重视,特别是庄子无为浪漫、整日逍遥优游的隐士生活方式,成为许多士人仿效的对象。

文人园林应运而生。目的主要是创造一个清谈读书、觞咏娱情的美好环境,让生活更接近自然,因此园中景色多自然而少人工,风格清新朴实。

最朴素的文人园林当推东晋陶渊明的田园居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闲时看看菊花,望望南山,保持了古代村居园林朴实无华的清隽格调。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经济很快得到恢复,特别是大运河的开凿,方便了南方与中原的交通。城市经济繁荣,私家园林也因此而兴盛,见于记载的有裴堪的“樱桃园”、郝氏园等,有诗人描绘道“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可知当时在园林中赏景常有丝竹管弦吹弹,可惜已全无遗迹留存。

钱塘江畔的杭州,在唐代也有较大发展。为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地方官员一直致力于治理西湖,将它变成著名的名胜风景地,湖畔亦始建园林。大诗人白居易任职杭州期间,修筑白堤,将郡城和湖中孤山连了起来。诗人在孤山脚下用竹和茅草修了一座小筑,名之为“竹阁”,每游西湖,都要在阁中休息,并留下了“晚坐竹檐下,放眼竹阁间”的诗句。

唐末五代,中原地经受战乱,江南经济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吴越国王钱镠父子在杭州大治宫室苑囿,钱镠的另一个儿子元璙封为广陵王,镇守苏州,非常爱好园林,创建了“南园”。那里山池亭阁、奇花美石,经营了三十年。他的部下仿其所好,也相与营建园林。今天的沧浪亭就是在其外戚孙承佑家花园的原址上,经历代重建的。可以推断,五代时苏州的造园活动相当繁荣。

北宋时,江南地区经济增长很快,已是跃居为全国之首的繁华之地,造园活动自然就繁荣起来。见诸于记载的名园就有宋文长的“乐园”、朱西力的“乐园”、梅宣义的“五亩园”。

另外,当时有些官场失意遭贬或革职的文人因喜爱江南的美丽和繁华,都喜欢定居在江南一些名城建造私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诗人苏舜钦。

他在1045年遭贬后南迁苏州,见孙承佑家的园林近于荒废,就买下并修建成一代名园“沧浪亭”,并留下了“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的名句。

到了南宋,赵构小朝廷偏安杭州,在西湖边上修建多处皇家花园。官僚文人也相继效仿,杭州、苏州、湖州一带,文人私家花园荟萃。著名文人周密所写《吴兴园林记》中,就记述了吴兴(今湖州)的私家园林三十六所。

这些园林以水、竹、柳、荷等景色见长,富有江南特色,造景手法和布局章法也越来越多样,对以后江南的造园艺术影响较大。被誉为苏州园林艺术精品的网师园也始建于此时。

元朝虽然短暂,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建造不止,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从两宋到明清不可缺少的过渡。这一时期最有名的江南文人园林是大画家倪瓒的“清閟阁”。

倪瓒是元代四大画家之一,对我国山水写意画的发展贡献很大。同时,他又是一位著名的造园家,二十三岁时创作的《西园图》,被时人誉为异品。

后来他又帮助高僧维则在苏州构筑狮子林,成功地将其绘画风格应用于园林,创造了富有静逸之气的城市山林。而他在自己故里(今无锡市东八公里处的大厦村)建的清閟阁,更是凝集了画家毕生的精力。

发展到明清,江南私家园林进入了全盛期,在整个江南,掀起了一个造园活动的高潮。无论是城市官宦家的大宅,还是乡镇小巷的普通民居,都可以见到造园活动。

留存到现在的苏州的拙政园、留园、艺圃、五峰园以及无锡的寄畅园等,都始创于明中叶后期。

明清时期江南园林的精品可谓硕果累累,许多名园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均已化作过眼的云烟,但却较完整地保留在当时繁荣的园记文学之中。较著名的有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王世贞的《游金陵诸园记》《娄东园林志》,张岱的《西湖寻梦》《陶庵梦忆》,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还有钱泳的《履园丛话》这样的巨篇,有的甚至还辅以图画。

这些园林游记大都以清新白描的手法记述了园林景色,是今天研究明清江南园林结构布局和艺术处理的重要资料。

造园如作诗文

品评和鉴赏留存至今的江南私家名园,可以发现,它们往往具有下面一些特点。

第一是小中见大,以少胜多。

不管在城里还是城郊,私家园林一般占地均不大,大的十来亩,小的仅几亩。如苏州有壶园,因其小,整个园林空间好似一把茶壶而名。还有残粒园、芥子园、半亩园等名园,皆以小而著称。

小对建造园林是不利的,然而古代园林家却能自如地掌握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化不利为有利,在“”字上做文章,精心设计和布置,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创造出无限的景色来,做到小中见大,以小胜多。

园中各景,无论是假山水池,还是亭台、廊桥,甚至庭院一隅,均以小巧为上,能入画者为佳,其立基定位、排列布置,都要反复锤炼,以收到笔愈少气愈壮,景愈简意愈浓的艺术效果。

江南私家园林的第二个特点是富有文心和书卷气。

主人无俗态,作圃见文心。”由于私家园林一般均较小,容纳不了许多景,但它却别有韵味,能令人流连忘返,其关键就是园景中融合了园主的文心和修养。

主人的思想境界越高,其园林所表现的文心与诗意也越浓。

清代园林评论家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

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

游赏好的文人园林,便会感到画境中的一股文心,园景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榭,似乎都经过仔细推敲,就像作诗时对字的锤炼一样,使它们均妥帖地各就其位,有曲有直,有藏有露,彼此呼应而成为一首动人的风景诗篇。

江南私家园林的第三个特点,是其景色大多比较雅朴。

“雅”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独有的范畴,主要指宁静自然,风韵清新,简洁淡泊,落落大方。

”,是指质朴、古朴、朴素,不求华丽繁琐。私家园林能做到雅和朴,是和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密切相关联的。

从使用上看,私家园林是人们休憩赏景、养性读书之处,所以园景一般都典雅清静,自然清新,没有苑圃风景中那种艳丽夺目的色彩。

园中建筑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灰瓦白墙,木装修也多深褐色。台基及铺地、室内陈设、匾额和楹联、植物景致,也都自然古雅,与园林相协调融合。

江南私家园林的第四个特点是因地制宜,注重塑造园林的韵味特色。

由于古代士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对自然美较为敏感,又有丰富的游历经验,因此在构园造景时,能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园中山石、水体、花木等景物的关系。不求景多景全而求其精,以突出自己园林的风景主题和个性。

这和我国传统文论提倡的自然清新、不落窠臼,追求灵性神韵有较大关系。

今天甲于天下的苏州园林,各园有着自己的个性:

拙政园以水为主景,建筑简雅,具有朴素开朗、平淡天真的自然风格;

留园以山池建筑并重,庭院玲珑幽静,亭台华美而不俗;

网师园则以精巧幽深见胜,结构紧凑,有览而不尽之情致;

沧浪亭苍古而清幽,富有山林野趣。

江南古代文人雅士的园林也和他们的诗文绘画一样,注重各自独特风格的熔铸和个性的塑造。这一点在今天鉴赏时应该格外在意。

江南私家园林最后一个特点,是在较小的范围之内,能使园林的游赏功能与居住功能密切结合在一起,实现“”与“”的统一。

古代常将优游山水、耽乐林泉称之为“”,而称在风景环境中读书、习艺、清谈和宴饮为“居”,唯有达此两个境界,艺术才算完善。

北宋画家郭熙说过:山水风景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四等,只有达到“可游”和“可居”的境界,才能称为“妙品”。

古代士人既想耽乐于名山大川,又不甘心放弃都市的世俗生活,存在着自然美欣赏和物质美享受的矛盾。然而,通过园林艺术家的匠意构思和特殊处理,能使这本来矛盾的双方辩证地统一起来。

另外,我国古园常常以多变灵活的气候天象作为观赏的主题,如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自撰的《弇山园记》中,就认为自己这座花园最宜于花时、月时、雪时、雨时、风时和暑日赏景,人称“六宜”。要是没有遮风避雨的半室内游览线,赏景的情趣便会大打折扣。

留至今日的江南文人园林,既重视自然美景的再造,又有厅堂书斋,讲究起居生活的舒适和方便,基本上做到了“可游”“可居”的兼顾。这也是古代私家园林极为繁荣的根本原因。

心之所向

北宋著名学者沈括曾著有《梦溪笔谈》,并以梦溪命名自己在镇江的小园。书中他曾这样记述了园中的丰富生活:

渔于泉,舫于渊,俯仰于茂木美荫之间……与之酬酢于心。目之所寓者:琴、棋、禅、墨、丹、茶、吟、谈、酒,谓之“九客”。

耽乐于茂木美荫之间,或垂钓,或泛舟,但又不能忘情于文人雅士钟情的“九客”,这种与自然亲近而又不偏废文化生活的追求,充分反映了古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对于我国古典园林游居结合的理想生活环境的钟爱。

浸淫在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中,我们静心回想,人们在不断地发现和创造美的样式,营造着心目中的天堂,永不停歇!

本文整理自阮仪三主编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人园林如何成为江南文化最重要的符号之一 陆纾文
浙派园林的造园特色(四)
确有奇景!赏江南古典园林何必去苏州,西湖边也有一绝品!
端友别墅 - 莫说杭州无园林
江南四大名园
原来苏州园林这么美!不愧是中国园林之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