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龙船》的由来

一、《龙船》的由来

音乐来自生活琵琶曲《龙船》的产生与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古人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并有赛龙船,吃粽子等习俗,这都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位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于列国纷争之际提出了一系列强国富民,统一天下的政治改革主张,然而却受到昏王奸臣的打击陷害,眼看故国日益衰弱腐败,并终会为秦国所灭,他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对楚国政治昏暗的愤慨化作了《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不朽诗章,如烈火般地喷泄而出。然而终究回天无力,最后怀着忧国忧民的悲痛心情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抱石自沉于汩罗江中……楚国人民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纷纷划船前来打捞;同时又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祭奠这位爱国的政治家和诗人。以后每到五月初五,人们便破水划舟,象征当年打捞屈原的情景;又用芦叶代替竹筒包米祭悼屈原。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船、吃粽子的风俗,一直沿传至今。端午节最富特征,最激动人心的活动就是赛龙船。比赛将临时,人们扶老携幼,聚集河边。参赛龙船彩旗飘扬,岸上、船上锣鼓喧天,即渲染节日气氛,又鼓舞划船者土气,统一划船节奏。比赛时,锣鼓声、歌唱声、呐喊助威声混成一片,交织成一曲万民齐动的欢歌,场面十分壮观。竞赛的项目约有两类:一类是比快,船身细长,船中两侧坐着执桨的竞手;另一类比演唱、比演奏、比耍杂技等,船身很宽阔,便于在船中作各种演出。唐代诗人张建封写有一首《竞渡歌》,生动地描写了龙舟渡的情景: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毕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当时这首乐曲的首创者浦东派名家陈子敬就是根据端午节的场景编写了这首琵琶独奏曲,以作纪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舟竞渡过端午
龙舟竞渡文化
【乡土情缘】付寿贵:洣水河上赛龙舟
端午节知识
文史知识 | 谭国忠:古代文人眼中的端午节
凤城河上能否恢复赛龙舟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