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红,要红就红出正红色
 

 网红也要传递正能量

作者:韩维正

网红,在今天是个争议很大的行业,不过既然是“争议”,就要先议、再辩,不要急着一棒打死,或者一捧上天。

对网红持批评态度的,多聚焦于部分网红折射出的扭曲价值观。在2017年初,两名网红在网络平台直播撕书,并对网友说“我觉得傻子才读书,我没读书还不是一样可以开跑车”。无独有偶,前不久,一名15岁的花季少女在某网红微博下回复:“我15岁了,应该做点事了,我也要整容去夜场蹦迪钓富二代,读书太没意思了。”

此论一出,舆论哗然。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三观”真是令人脊背发凉,倒吸冷气。这个年龄的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而少数网红一边发表轻视读书的反智言论,另一边却又有光鲜亮丽的生活、动辄万金的收入,这种对比反差无疑会对少男少女的思想造成严重冲击。有网友就表示,再这样下去,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向自己女儿解释要认真读书的理由了。

诚然,无论是褒是贬,对于网红两极印象的形成,往往来自于一些被放大的极端个例。以上两则故事就是典型。但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个例在整个行业仍属极少数,而且这样的言论一经披露就遭到网友的自发抵制,进而遭到有关部门的清理整顿,这说明这样的看法至今还没有太大市场。

网红产业之所以能存在,背后是人民群众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部分低俗网红可以封杀,但这个需求却不能视而不见。如果引导得当,网红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补充。

因此,在分清主流支流、谁是谁非之后,一个公允的办法显然是惩“恶”扬“善”。把以恶俗为卖点、挑战社会价值底线的网红坚决清出市场,同时鼓励网红产业进行有价值、正能量的内容生产。

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生产?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问问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就知道,大部分人日常关注、喜欢的网红都有一个最大共性:不哗众取宠,靠手艺吃饭。

网红产业人数众多,能脱颖而出者,一定是找准了新媒体时代用户的痛点,并有着其他从业者无法比拟、替代的优势“手艺”。

这种“手艺”,有可能是对日常生活细节精准的捕捉能力,从而能够制作出有新意、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喜剧作品;也有可能是丰富的化妆品使用阅历,当把这些真诚、实在、不做作的个人体验,提炼成轻快流畅的经验攻略,自然受到广大女性用户的热烈欢迎……

总之,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生产,一定离不开技艺和思想上的自我提升,离不开内容背后下的工夫。反观那些应该被治理整顿的网红,其博出位的手段,本质上是排斥自我提升的:不想下工夫,只想“找捷径”。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引导网红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思路,也正是让其同大多数行业一样,回归到以技能提升、解决消费者痛点为主的竞争轨道中。网红们只有自己先诚实劳动、努力奋斗,才可能向用户传递出热爱生活的正能量。

网红因何而红

谈起网红,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明星,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主要媒介的时代,造就一个明星需要耗费大量的媒介资源,高曝光需要制造话题,购买媒介时间等,所以明星很少。但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媒介迭代,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媒介主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为一个人带来曝光,网红应运而生。

技术带来的媒介迭代,只是网红走红的基础,网红因何而红,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网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众在收入增加之后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姜奇平说,“从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变化中,也可以分析出在物质需求逐渐被满足之后,心理需求也不断地增长,需要满足”。因此,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心理需求的增加,为网红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如今打开电商APP,经常看到各种网红店铺,销售各种各样的商品,网红吸引着人们去消费。“标准的服务业无法满足每个人的体验需求,”姜奇平说,网红以及网红经济为个体带来的就是一种体验,满足对其感兴趣的人的需求。电商利用网红提供的就是个性体验。

消费网红的主体是“90后”、“00后”等“千禧一代”,他们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能够熟练使用新的媒介,更易于接受网红这种新的社交模式和消费模式。“这一代人完全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生长起来。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媒介,他们所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与启蒙时代500年以来的所有人相比,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获取信息的迅捷度、便捷度,不是我们过去能够想像的,是一种完全不可思议的状态。”孙佳山在分析为什么“90后”、“00后”能够推动网红红起来时总结说。

个人价值观的多元化也是推动网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人价值观是与社会价值观对应,社会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的共同价值,是一元化的。而个人价值观则是求同存异中的存异,更强调个体的不同价值追求。”姜奇平解释道。当吃喝等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个体也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个性发展,而网红就正好满足了个体关注个性发展的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网红正好也是个人价值观多元化的体现。

除此之外,姜奇平还表示供销两旺的文化产业也为网红发展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背景。

网红要红得正

姜奇平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介绍了他最新的研究发现:网红现象和物理学中的黑洞很像。“人际关系尤其是私人关系成体系缺失的时候,在缺失的地方会产生一个类似黑洞的结构洞,它会吸收大量的能量,而网红正处在这个洞中”姜奇平说。网红正是在人际关系缺失时,满足了一些人的心理需求,而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之前一个女孩,直播用垃圾桶吃面,虽然经过消毒,但依然令人作呕,她自己也最终忍受不了。这不是个例,有些网红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而制造低俗内容,有些内容甚至不堪入目。因此,治理低俗内容是网红监管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督查相关企业,明确要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今日头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日头条对内容采取机器审核与人工审核的方式,所有视频都必须过审。杜绝低俗、哗众取宠、恶搞以及不利于未成年人等内容,同时也杜绝欺诈有害信息等内容。同时,运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不断增补审核标准。

姜奇平表示,治理低俗理所应当,但也要区别对待俗和低俗,“俗文化是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他表示要加以合理引导,既要有高雅内容,也要有俗内容,做到雅俗共赏。孙佳山同样认为,“4+2”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应该得到正视,“难道你让这部分消费者突然转去读莎士比亚和莫言吗?这显然不现实。”

姜奇平建议,用市场的方式来解决网红的问题,就是在数量管理上引入评价机制,就像经常出现的流行音乐榜等排名机制。在评选过程中,低俗的、劣质的内容自然会排在最后,从而降低价格,退出市场。

“如果市场失灵,那就用社会治理,就是利用文化界、行业协会的协同,来制定标准,遏制低俗内容。如果社会治理依然不奏效,那就政府干预。”姜奇平总结道。

现在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出现一些网红,传播的内容朴实、有趣,赢得了大量的关注。四川省泸州市三块石村的刘金银,他每天直播自己的生活:扫地、做饭、喂猪、插秧、打鱼,展现最为真实的农村生活,获得10万多的粉丝。不仅是个人,许多政府部门也入驻抖音短视频平台,造就一个个网红,来辅助工作。杭州市公安局的说唱警花冯书婷,在抖音短视频中展示基层民警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事件,而她解决问题的方式赢得了粉丝的点赞。

今日头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会投入至少5亿元来帮助农村网红,补贴三农创作者,助力三农信息普惠。

孙佳山表示,一方面企业与政府要共同肩负起监管责任,对于践踏公序良俗、以审丑为特点的网红加以清理整顿;另一方面,对网红而言,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自身导向和质量把控,才能长久赢得未来。“以政策杠杆撬动网红经济,以法治堤岸护佑网红文化,应成为管理者对待网红的基本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奇艺纯网综艺内核“升级”,《奇葩大会》第二季“畅谈”正能量文化
什么是正能量
慧言禅语:正能量价值观
道法
能量Card丨有相同的价值观才能相处得更舒服
【烟台正能量】图说我们的价值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