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方,活用能治疗各种眼底病!

逍遥散验方是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加减化裁而来。此方原为治疗肝郁血虚所致妇人诸疾之剂,明代王肯堂、张景岳等氏分别在《证治准绳》《景岳全书》等书中谈到本方有治疗目疾的作用。

明末著名眼科医生傅仁宇在《审视瑶函》中以加味逍遥饮(即逍遥散去姜、薄,加栀子、丹皮)治疗肝郁气滞的暴盲症。

其后,清·黄庭镜在《目经大成》中,承赵养葵以加味逍遥散加萸、酒炒黄连清心以凉肝之旨,再加羚羊角、犀角,定名羚犀逍遥散,治疗“怒气伤肝,血郁目暗”,其制方法度颇具匠心。

在《目科捷径》中以逍遥散原方重用,治疗“羞明伏地”“瘀后目久不睁,眵多泪如脓”等眼疾,很有独到之处。

总之,逍遥散加减在眼科极为常用,可谓左辅右弼之方,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余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诊查手段,通过长期总结观察,反复摸索,化裁自制“韦氏逍遥散验方”,本方由柴胡6克,当归身6克,白芍9克,焦白术6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丹皮6克,焦山栀6克,甘菊花6克,枸杞子9克,石菖蒲10克组成。

用于外感热病后,或七情内伤、肝失调达所致的青盲症和暴盲症等(近于现代医学的视神经萎缩,皮质盲、视神经视网膜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等),经临床验证,疗效很好。特别是对儿童视神经萎缩和皮质盲的血虚肝郁型,经二十余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更为满意。


本方对以上眼底诸疾,除眼科症状外,凡是情志抑郁,头目眩晕,余热未尽而见口渴或苦,心烦、急躁易怒,或肝风内动,手足抽搐,肢体屈伸不利、萎软,脉弦数或弦细,苔白舌微红者,均可加减应用。下面具体谈谈本方在眼科的临床应用范围。

1、视神经萎缩

本方适用于视神经萎缩的“肝郁气滞型”。因本病的病因病机往往和肝肾亏、脾胃不足有关。故成人患者,兼肝肾亏者配用明目地黄汤;兼脾胃不足气血虚弱者配用益气聪明汤。儿童患者,兼先天不足可合以四物五子汤(四物汤加五味子、车前子、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后天虚弱,脾胃不足合以八珍汤加减,若兼服石斛夜光丸更佳。
属头部外伤后,络脉受损,目窍失养,导致视神经萎缩者,加丹参、丝瓜络、归尾、菟丝子、覆盆子等活血通络、补益肝肾之品。热病神昏,肝风内动之后仍有手足屈伸不利或强直者,可选加全虫、僵蚕、钩藤、荆芥、防风、蝉衣等祛风解痉之品!手足萎软加炒杜仲、桑寄生、川断、怀牛膝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品。
2、皮质盲

皮质盲属中医暴盲、青盲的范畴,多为急性热病的后遗症。因高热惊风抽搐之后,余热未尽而络脉受损,肝窍郁闭,以致双目失明。若兼发热口渴烦躁等症,是为肺胃阴伤,可加石斛、麦冬、芦根、生石膏等养阴清热之品;肝风内动,手足抽搐亦可加全虫、钩藤、荆芥、蝉衣等;手足萎软,加用健步虎潜丸,每获良效。
3、球后视神经炎

属于热病高烧昏迷而引起本病者,使用本方的效果很好。若余热尚存,肝风未熄,四肢抽搐拘挛者可加羚羊角(或生石决明)、全虫、僵蚕、钩藤、桑叶等平肝熄风解痉之品;起病急骤而致暴盲者,重用石菖蒲以开窍明目;先天不足者亦可合用四物五子汤补益肝肾。

4、视神经视网膜炎

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凡本病属肝失条达所致者,可用本方治疗。若见视网膜水肿明显者,选加车前子、茯苓、木通、赤小豆、泽泻、通草、地肤子等以利水消肿;视网膜渗出难以吸收常加海藻、昆布、夏枯草以软坚散结,促进吸收;视网膜静脉怒张迂曲者,加丹参、归尾、牛膝、丝瓜络以活血行瘀通络:有眼底出血者加阿胶、地榆、白及、茅根、仙鹤草等;陈旧性出血久不吸收者加丹参、三棱、莪术等破血消瘀。
盖精明者所以能视万物,全赖五脏六腑之气血的濡养。《灵枢经·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脏腑之中,与两目关系最密切的是肝。《灵枢经·五阅五使篇》曰:“目者,肝之官窍。”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藏血,目受血而能视。肝在舒畅条达的情况下,才能使肝血上荣于目,若肝失条达疏泄,两目不得肝血之养,必致两目视力失常。

另外,气机紊乱,气血不调或气虚常常导致肝脏机能失常,以致清阳不升,清窍失养,造成双目失明或视物模糊。《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灵枢经·决气》亦曰:“气脱者,目不明。”

由此可见,视物不清的内眼疾患,病机与五脏失和、肝气郁结、气血不调、血虚气弱、清阳不升等多种因素有关。温热病之后,伤阴耗气,五脏之真受戕,肝失疏泄,气血功能紊乱,玄府郁闭,目失所养,乃致双目失明。七情郁结,肝气不舒而失条达疏泄,清阳不升,肝血不养,同样也均可导致双目失明或视瞻昏渺。

总之,从物质基础方面主要是气血不足,清阳不升不能养目;从机能表现方面主要是肝郁而导致气血逆乱,造成玄府郁闭双目失明。因此治疗必须抓住解肝郁,开玄府、调补气血、升清益阳这几个环节。逍遥散验方的制方意图也正是从这几个目的出发的。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茯苓、白术、甘草补脾调中益气;当归、白芍养血兼可柔肝;石菖蒲开窍宁神明目;枸杞子养血益精明目;丹皮、栀子活血散瘀,清热除烦;甘菊花疏风清热,凉肝明目。诸药作用,协同配合形成一体,当归补血活血,补中有行;白芍养阴柔肝,酸敛育阴;二药配合,补中有调。柴胡得归芍之配则不致升阳散发太过而解郁舒肝之功更彰。

焦白术、茯苓、甘草之益气得柴胡之升阳则可使清阳上注于目;得归、芍之养血则使气血调和。丹皮、栀子清热除烦,配菊花则能透泄余热;配柴胡可宣解郁热。菊花、枸杞清肝养肝而明目,与柴胡、白芍协同则使清肝养肝寓于疏肝柔肝之中。在以上诸药疏肝、理气,养血、益气等作用的基础上,石菖蒲芳香开窍,巧启其机,可谓本方画龙点睛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韦企平教授“益气活血,解郁开窍”治疗视神经萎缩(转载)
【青盲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补气养血解郁汤治疗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治疗
视神经萎缩患者的日常护理
治视神经萎缩秘方(方5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