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泳后96小时,他被发现淹死在床上


“死者女性,裸体死在浴缸中,水深淹没口鼻。”

法医验尸发现她死于窒息,有人马上指出:可能是溺死。

可也有人认为,死者肺部只检测出了少量的硅藻(水中所含物质),不符合水呛呼吸道溺亡的特征。

案件分析一时陷入僵局。

这并不是猎奇的悬疑侦探剧,而是《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中一起真实发生的案件。

双方争执不下时,担任导师的法医刘良,给认为死因是“溺死”的一方支了个“招”:


“他们认为不是溺死,是因为肺里硅藻太少。

“那你们是不是可以问他一下,干性溺死怎么办?”


尽管案件最终结论是该名女性死于他杀,但干性溺死这种诡异又惊悚的死亡,还是迅速冲上了热搜:

肺里没进水,也会淹死吗?

这并不是“干性溺死”第一次激起人们的恐惧。

201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名4岁的男童Frankie Delgado在玩水后回到家,几天后悄无声息地死在床上,脸上“覆盖了一层海绵般的白沫”。

玩水后没有出现痛苦迹象,却在几天后悄无声息地死亡——

这种怪异的死亡方式被不少媒体包装成“干性溺死”,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不少父母甚至把几天前游过泳的孩子送去医院,要求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干性溺死”到底是什么?真能悄无声息要了人的命?


 
首先要澄清的是,“干性溺死”并非严格的医学术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溺水指的是“呼吸道浸没或者浸入液体,造成呼吸障碍的经历过程”。

所谓“干性溺死(干性溺水)”,其实是溺水的一种情况。

在溺水者沉入水下、意识丧失时,有可能会有大量的水立刻进入肺部,导致缺氧窒息——这就是一些报道中所称的“湿性溺死(湿性溺水)”。

但还有一种可能,当水进入喉咙或者气管时,人会条件反射,发生喉痉挛,防止水进一步深入呼吸道。

这种本能的生理反应,阻拦了水进入肺部,但也妨碍了呼吸。

有少数溺水者,失去意识后,喉痉挛没有解除,但由于呼吸受阻,最终还是会因为缺氧窒息而死,可以说是“自己慢慢憋死了自己”。

所以,无论是“干性溺水”还是“湿性溺水”,都是由于在水中窒息,进而导致脑缺氧死亡。

不同的是,当前者发生时,尸检往往会发现死者的呼吸道、肺部没有水或仅有少量水。

由于干性溺死比较罕见,容易与他杀混淆,往往成为刑侦剧的题材,被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诡异谜团。

互联网上不乏对干性溺死的误解。

2018年,佛罗里达州一名名叫埃莉安娜(Elianna)的女孩在泳池玩耍。

当时她不小心吸入了一口水,干呕了几下便继续回到泳池玩耍,父母也便没有在意。

接下来的几天里,女孩却开始持续低烧,母亲将她送往医院救治,最终诊断为呛水后导致的肺部细菌感染。

女孩的家人和医疗人员,谁都没有说她是“干性溺水”。

但不少媒体仍旧摘取了“上岸后”“低烧”“肺部受损”等关键词,拼凑出耸人听闻的“干性溺水在岸上也能杀人于无形”结论。

干溺水其实是一种错误解读

事实上,干性溺水绝不是几天后才有症状的,一旦发生会被很快察觉。

人体一旦窒息便会立即表现出异样,比如抽搐、昏迷等等,因此干性溺水很容易被发现。

2015年,武昌也曾发生过一起6岁男童的干性溺水事件。

男孩原本在游泳馆玩水,父亲突然发现他快速下沉,忙把孩子拉上岸紧急送医。

抢救后男孩的呼吸心跳恢复,但CT检查结果显示其肺部并未进水,也就是说不是淹溺。

医务人员推断,是由于天气炎热,男孩突然受到冷水刺激,引发了反射性喉痉挛的“干性溺水”。

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种类似干性溺死的体验。
 
风大、雾大的时候,冷风迎面吹到脸上,很多人会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洗澡时冷水从脸上流过,也会出现憋得难受,甚至有些窒息的情况。

图源:Unsplash

这些体验与干性溺死的发生机制类似,是由于强烈刺激导致了声门关闭,无法呼吸。

除了“干性溺死”,还有另外一种非典型溺死值得警惕,那就是水中突发冠心病等疾病。

医学上将其定义为水中猝死,是人体由于惊吓、水温水压的刺激,导致潜在性心脏疾病、或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而死亡。

虽然死在水中,但死因却不是呛水窒息缺氧,因此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溺水。

那游泳时没呼吸困难,出了泳池也没发生异常症状,是不是真的就万事大吉了?

在迟发性溺水的情况下,死亡的到来只是延迟了几小时。



2021年的河南暴雨,多家媒体都发布了关于“迟发型溺死”的警告。
 
 
和“干性溺死”一样,迟发性溺死不属于专业的医学术语,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溺死。

从积水区救出来的人,可能神智已经清醒,当时把呛入的水咳出来,之后便不在意了。

但如果仍有水残留积在肺部,就很可能造成肺部的呼吸功能障碍,引发继发性肺水肿、支气管炎、肺脓肿等,肺部呼吸状况若来越弱,甚至衰竭,最终死亡。

当人落水中时,因为恐慌或紧张误吞下水在所难免,可水进入胃部还是肺部却未可知。
 
从水中被救出之后,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危险已经过去,但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前面提到被媒体包装成“干性溺死”的美国男孩,其实是死于迟发性溺水。

他的死亡,绝不是悄无声息、没有预兆的。

事实上,Frankie Delgado在回家后就出现了呕吐、腹泻、疲劳的症状,只是父母没有特别关注。

几天后,男孩的肩膀、手臂也开始疼痛,最后在紧急送医后不治身亡。

Delgado的尸检报告显示,他的肺部和心脏周围都发现有液体。

由于男孩当天在水坝吸入了水,水中含有未过滤的细菌和病毒,引发了肺部水肿和心肌炎。

迟发性溺死的症状,大多表现为呛水后持续不断地发烧和呕吐。

图源:FindAPhoto


2015年7月,国内一名6岁男孩室内游泳馆游了1个多小时,晚饭时开始精神萎靡并不停地咳嗽,体温也开始升高,经过检查后被确诊为急性肺水肿。
 
2017年6月,美国一名4岁儿童在一堤坝内过膝浅水中玩耍,翻涌的水浪短暂没过了他的头,当时并无大碍,但经历数天的呕吐后死亡。

儿童天性爱玩水,缺乏监护人的观察照料,水就很容易成为带来悲剧的杀手。

无论是自然水域还是游泳池,对儿童来讲都潜伏着无数危险,绝不可掉以轻心。

有些家长在教孩子学游泳时,会采用突然把儿童推进水里的方式,来锻炼孩子的胆量,测试孩子在紧急状况下是否能本能性地游泳。

事实上,孩子还没来得及学会游泳,依靠本能的溺水反应,极有可能产生危险。


图源:FindAPhoto

迟发性溺水过于隐蔽,这种悲剧也不只发生在儿童群体里。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要对水提起警惕。
 
一旦在玩水后出现异常症状,我们该怎么做?

 

通常情况下,单纯的呛水一般不会引发危急症状,要注意的是呛水后导致的延迟性身体反应。
 
无论大人或小孩,轻微咳嗽、呛水后吐出等情况都是在玩水中常见的现象。
 
当有水进入肺部时,通过咳嗽将这部分水咳出体外,是身体的自然防御机制。
 
但如果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不然一旦发生就很难挽回生命。

一般情况下,溺水的人会立即表现出痛苦迹象,人体无呼吸症状会持续8~10分钟,在此时尽快的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同时送往急诊科救治,90%的患者可以恢复。
 
而“迟发性溺水”的观察,则要持续到离开水环境的24小时甚至更久。

一是无法控制或持续咳嗽。
 
比如出水后的一个或两个小时后,开始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咳嗽。
 
呛水后的持续咳嗽需要格外注意

二是无明显状况的胸痛。
 
出现咳嗽后又有胸痛,就可能存在呼吸困难或肺部饱胀的现象,这也是肺部积水前兆。

三是短暂的呼吸急促。
 
在玩水后出现呼吸比正常快,甚至有种慢下来无法呼吸的状态,不管持续是几秒钟还是几分钟,都需要尽快就医。
 
四是精神不振、疲倦或者呕吐。
 
玩水后出现一些与平时行为不太相符的状态,比如说话变慢或者比平时更累,就需要注意。
 
特别是在咳嗽后又出现呕吐行为的,就很有可能是迟发性溺死的前兆。
 
图源:Unsplash
 
尤其是儿童,在玩水后遇到过呛水、咳嗽等情况时,之后的24小时内家长都要密切关注。

非典型溺死因为不常见,生活中了解的人也甚少。
 
抱着“反正没发生在我身边”的幸存者偏差,不代表能够避免这种惨痛的事件。
 
无论成人或儿童,如果玩水后几个小时一直咳嗽,并出现胸口憋闷、喘气、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并及时就医。

非典型溺死并不恐怖,只是那些异常症状被忽略了,才让它看起来能够“杀人于无形之中”。

离开水环境后谨慎观察,这种情况发现得越早,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

应对危险的第一步,或许是先正视它。

本文封面及头图来自FindAPhot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游完泳回家溺亡?不要以为离开泳池孩子就安全了!
男孩游泳回来后离奇死亡!这36条暑期安全提示,快转给小学生家长
肺癌发生悄无声息,一旦脸上有4种“标记”,别怀疑,癌症快来了
肺癌不是悄无声息,手上出现2种标记,最好查一下肺CT
肺癌发生悄无声息,一旦四肢有4种“标记”,当心肺癌已经赶来!
儿童抑郁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