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池长老垂涎的锦襕袈裟,你以为的小说杜撰,但历史比这更加残酷

《西游记》是一部大家非常喜爱的经典著作,尤其是被拍成电视剧时候的86版《西游记》,更是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无法超越的经典。

经典之所以无法复制,是因为当时的条件下,很多都是实地真景拍摄,这就增加了电视剧无法超越的厚重感,比如说五庄观人参果这场戏,找的就是一个真的道观,当时的道观那可真的是情景,所有的东西都保持着原汁原味。但道长一开始严重反对拍摄,因为他认为《西游记》是一本宣扬佛教的书,但后来导演给道长看了这一集的剧本,知道了这个镇元大仙的厉害之后,道长才同意拍摄。《西游记》是典型的明代文人小说,基本上秉持的是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思想,并没有特别的偏向于佛或是道,三家杂糅也一直都是中国社会,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特色。看《西游记》远比看历史上真唐僧写的《大唐西域记》要好很多,一来《西游记》故事有趣,而且你如果不是一个佛教徒的话,你看佛教信仰坚定的唐僧写的东西,很多你都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明显你会觉得这是在杜撰。《西游记》虽然没有明显的信仰倾向,到作者对佛教知识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写到金池长老偷袈裟这个故事,几乎完全就是在映射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但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这历史比编剧编的都要精彩呀。

(01) 袈裟的秘密观音禅院的这场祸端,始于孙悟空一时争强好胜,拿出了唐僧的宝贝锦襕袈裟,这袈裟可不是凡品,金池长老见到第一眼后就被它深深的迷住了。这袈裟对于唐僧来说可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来看看观音菩萨怎么说这件袈裟: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吞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这感觉也没什,不过都是溢美之词罢了,观世音说的只是表象,这袈裟背后的意义其实就是一件佛教的信物,代表唐僧是如来认可的取经人。这一点很重要,取经是件大事,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去取经的,如来必须认可你,给你颁发一个信物,到了西天拿出来,两厢查看核对无误,如来才会把真经交给你。而且这件袈裟并不是观世音直接给唐僧的,而是通过了唐王的手,也就说说这件袈裟是唐王买来送给唐僧的,这就代表了这件袈裟的世俗认证,毕竟唐僧是个凡人,必须要经过世俗的认可才能在此后漫漫的取经路上得到各个国家的许可。有了佛祖的认证和世俗政权的认可,唐僧的这件锦襕袈裟可算是兼具和僧僧两道的功能,完全能够讲是逢凶化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但为什么偏偏在观音禅院这里除了问题,同时修佛之人,金池长老为什么要动如此的贪心和恶念呢?

(02) 袈裟争夺战中国有很多词汇的发展,都经历了由实指到虚指的这么一个过程,比如说衣钵这个词,我们现在说传承谁的衣钵,那就是学继承了谁的某一种技能或者某种传统,但这个词最初的含义还指的就是衣服和钵盂。这也说明佛教文化已经融入到我们日常的口入之中,这里的衣钵并不是普通的什么衣服,而是代表了师徒明确传承关系的袈裟和钵盂,这就是衣钵本来的含义,中国禅宗六祖之前,全部都是以最终的衣钵传承作为最终谁才是禅学正宗的继承人。《西游记》里的这个故事,很明显就是在映射历史上真实的抢夺袈裟的故事,而且手段可比《西游记》里面残忍多了,不过得事先声明一下,以下故事全都来自正式典籍,尤其是《六祖坛经》的记载,完全没有自己胡编的成分,至于你信不信典籍的记载,那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这场袈裟的争夺,完全可以说是一场佛门内部的宫斗大戏,先交代一下背景:禅宗的五祖弘忍要选定继承人,规定任何人都有资格参选,只不过希望继承他衣钵的人,要做一佛偈,谁的佛偈做的好,谁就可以继承五祖的衣钵成为六祖。这话说出去之后,这个寺庙鸦雀无声,基本上没人响应,这道不是说和尚们个个六根清净,四大皆空,而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六祖的位置非神秀莫属,他是全寺公认的修为最高而且地位也是仅次于弘忍法师的“上座”。在唐代寺院的组织结构里,最高管理层是所谓“三纲”,掌管人事权和财权,而上座就是“三纲”之一。从法律角度来看,“三纲”如果杀了寺院的佃农或奴婢,不用抵命,只判两年徒刑,如果反过来,佃农或奴婢不要说杀了“三纲”,哪怕只是动手打了他们,就判绞刑,如果没动手,只是骂了几句,那也要判两年徒刑。

这是典型的封建时代以身份为重要依据量刑的法律,你看神秀地位这么高,一般人哪敢和他抢呀,弘忍法师这么做估计也是有种陪标的意思,毕竟继承人这件事意义重大,程序上还得是公平合理的。最终神秀做的佛偈是这样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但偏偏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在神秀佛偈的旁边,有多出来一首,这里采用流传最广的版本:“菩提本无树,宁静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两首佛偈放在一起,境界谁高谁低立马就有了定论,这五祖一打听才知道这首佛偈是一个叫做慧能的人写的,当晚就绝对把衣钵传给他,并让他连夜马上离开寺庙,不然将有杀身之祸。五祖为什么会如此急切的送慧能离开呢,主要是因为以来慧能地位非常低下,只是寺院里舂米做饭的杂役,而来他来自偏远的岭南地区,唐朝那个时候完全就是荒蛮之地,那里的人也被中原人士看不起。但五祖弘忍大师是得到高僧,他穿衣钵只看佛法高下,不看其他但他不能保证其他人跟他一样的想法,所以连夜弘忍法师就送慧能离开了。从这里开始,你完全就可以看做是一场世俗的宝物争夺战了,而这件宝物就是袈裟,果不其然神秀的支持者们听到五祖把衣钵传给慧能,这他们是决不能接受的,他们决定把袈裟抢回来,只有神秀才配的上这个袈裟。神秀的支持者们派出大批追兵来抓捕慧能,慧能一个普通的僧人,只能不停地往南跑路,只有哪里才里中原地区更远一切,自己逃脱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和尚们发起狠来不比普通人差,况且本来就有金刚怒目的说法,慧能躲进山里,结果他们就放火烧山,希望把慧能逼出来,哪怕是烧死也不在乎,可能他们知道,传给慧能的袈裟必定不是凡品,也是不怕火的吧。最终慧能逃了出来,后来长期隐姓埋名,跟着打猎队生活,生怕别人认出他来,这简直就是世俗中到处可见的抢夺家产撕破脸,隐姓埋名终立足的故事,为什么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也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03) 和尚不是佛和尚不是佛,这不是一句废话吗?这当然不是一句废话,不但重要,而且极容易被人忽略和忘掉的一个基本事实,和尚有信仰没有错,和尚的目标是成佛也没有错,但既然现在被称为和尚,那就意味着他现在不是佛,不是佛那就是人,既然是人,普通人犯的错误,和尚也会犯。我们评价一件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只要某一个行业有一两个坏人,那你很可能就是说,某某职业全部都是坏人,这事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我们说老师是好的,护士是高尚的,仿佛全天下的老师都是伟大而高尚的,但事实是,老师作为一种以伟大使命为目标的职业,很多人也只是在学习的路上,远远没有达到高尚的地步。和尚也是一样,和尚是要修行的,既然是修行那说明还没成功,所以一说起和尚我们就觉得他们都应该是清静无为四大皆空的,没错这个是他们的目标,但现在还没有完成目标。

这就是为什么会发生上面的事情,五祖弘忍法师可以完全没有分分别心的把衣钵传给慧能,但下面的人不行,他们强烈的分别心,驱使他们做出了很多违背清规戒律的事情。看完六祖慧能的故事,你会不会觉得金池长老也没那么可恶了呢,吴承恩那年肯定是看过《六祖坛经》的,除了这个故事是映射慧能之外,还有一个故事,基本上就是照抄了。这就是万悟空最终学艺成功的故事,孙悟空顽劣不堪,菩提祖师就打了这猴子三下,没想到猴子聪明,居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半夜里从后门进去,去找菩提祖师学真本事去了。这故事的框架甚至是细节都出自《六祖坛经》里面慧能的故事,足见作者对《六祖坛经》有多熟悉,菩提祖这个名字明显就是来自于《金刚金》的须菩提,这里吴承恩只做了小小的改动而已。《西游记》里同样有大量的道教的东西,甚至还有炼丹术什么的,这是这种杂糅的风格,让《西游记》几百年来受到来自不同人群的喜爱。

小结:《西游记》里写袈裟,绝不是泛泛而写,尤其是金池长老这一段,最后放火想烧死唐僧,自己反倒是被烧死,这也不是孙悟空任性的结果,而是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个样子,甚至比这个还要残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游中最爱炫富的人是谁?最后为何被孙悟空一把火烧死?
六祖庙的传说
西游记中的古刹名寺
西游记原著解读11:人物介绍之唐僧
小说《西游记》真的在尊佛贬道吗?为什么西天路上坏和尚这么多?
观音菩萨为什么收黑熊精当守门大神?背后隐藏一残忍小幸童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