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朝代第二十七个:明朝

明朝

(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共276年)

01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初期建都应天府,明成祖时期迁都顺天府。共历十六帝,享国276年。

元朝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公元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

公元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应天府;

公元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朝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顺天府,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皇帝、隆武皇帝、绍武皇帝等诸政权。

公元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覆灭。

公元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朝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这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明朝-皇帝服装之一

02

明太祖朱元璋

1、明太祖朱元璋

生卒年:公元1328年—公元1398年

年号:洪武

在位时间: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

谥号:高皇帝

庙号:太祖

尽管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人中之龙,但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尤其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重要角色。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濠州钟离人,出身贫寒。幼年的朱元璋所处的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接连而来的旱灾、瘟疫,使得朱家家破人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并且剃度为僧。在寺中,朱元璋常常受到老和尚的训斥,骨子里具有反抗精神的他在这里过得并不如意。没过多久,寺里也受到了饥荒的影响,僧人们纷纷被打发出去云游化缘,时年17岁的朱元璋也离开皇觉寺托钵流浪。离开皇觉寺,朱元璋踏上了一条改变他命运的道路。这条路的开端是艰难的,他一边乞讨,一边前进,听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一走就是3年。在这3年中他走过很多地方,目睹了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同时,这一时期正是农民起义呼之欲出的阶段,朱元璋接触到了天下即将大乱的信号。于是他在3年后又重新回到了皇觉寺,广交天下英豪,准备干一番大事业。这一阶段的历练,对一个伟大的开国皇帝的一生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公元1352年,红巾军起义爆发了,很快,朱元璋便参加了起义。加入队伍后,由于表现英勇,精明能干,很快便得到了当时的领袖郭子兴的赏识,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作战时身先士卒,打了胜仗从不给自己邀功,这使得他在军队中的声望愈发高涨。郭子兴觉得他将来必成大器,便把自己的养女嫁他为妻,这个女子便是有名的“大脚马皇后”。朱元璋此时决心为红巾军开创出一番新局面,于是积极募兵,并从中挑选了早年相识的伙伴徐达、汤和作为左膀右臂。后来,定远名人李善长也投到了朱元璋门下,与他共创大业。意气风发的朱元璋接连攻下了滁州、和州。郭子兴大喜,立即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郭子兴病逝后,深得民心的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他的事业走上了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军事实力也一直在不断壮大。此后他一统江南,自立为吴王。在一系列战役中无往不胜,最终消灭了元帝国,建立了明朝政权。

2、明惠宗朱允炆

生卒年:公元1377年—不详

年号:建文

在位时间:公元1398年—公元1402年

谥号:成皇帝

庙号:惠宗

明惠宗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这位皇帝即位的过程说起来算是比较顺利的。当年朱元璋为了杜绝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定下了立嫡长子为储君的规矩。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的长子朱标盛年早逝,于是,皇位便落到了嫡长孙朱允炆的身上。这位皇太孙温良孝顺,十分讨朱元璋欢心。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顺利即位,确立下一年的年号为建文元年,所以朱允炆也被后世称作建文帝。惠宗即位之后,在几位儒家的引导下,推行了许多政治上和制度上的改革,提高了文官的地位。这实际上完全与太宗朱元璋的政策相背离,也与燕王朱棣的利益发生了冲突。燕王朱棣与惠宗是叔侄关系,但并非他自称的是马皇后的孩子。

建文帝改进了明太祖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洪武帝曾经颁行了一整套法典,使之成为全帝国的法律准则。他有时用“诰”的形式来给法典做补充,有时又用“榜文”的形式来发布典型的案例。榜文第一次出现在《大诰》中;这种《大诰》在公元1385年和公元1387年间曾经被编纂、修订和扩充。它们出现在公元1397年版的《大明律》中;《大明律》把这些诰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录中。建文帝认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据说,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其从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这些变革后来被永乐帝一扫而光,他恢复了太祖所有严厉的诰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朱棣作为实力最强的藩王,被惠宗在大举削藩时留到了最后,这给了他相对充足的集结军队的时间。虽然不能确定他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决心与朝廷对抗,但这时候朱棣已经非常警觉。直到他手下的两名官员被抓,才终于向朝廷发起了军事进攻。

3、明成祖朱棣

生卒年:公元1360年—公元1424年

年号:永乐

在位时间:公元1402年—公元1424年

谥号:文皇帝

庙号:成祖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早年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变,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夺得帝位成功登基。朱棣原本的庙号是“太宗”,是在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明成祖”的。成祖统治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所以,明成祖朱棣也有“永乐大帝”的美称。朱棣早年时曾居凤阳,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他在众多功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家,奠定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力。朱元璋晚年时,他的几个儿子相继死去,朱棣在家族尊序和军事实力上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大举削藩。朱棣深感威胁后,于公元1399年7月发动了“靖难之役”。虽然一开始实力薄弱,但最终还是夺取了皇位,于公元1403年改元“永乐”。

朱棣即位之初,先是派兵出击安南,将安南纳入明朝版图之内,设立交趾布政司。之后,五次北征蒙古,打击蒙古残部,大大缓解了其对明朝的威胁。除了在扩展疆域上的功绩,明成祖朱棣还有许多创举。比如,在他的领导下疏通了大运河;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迁都并营建北京,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不仅如此,明成祖在文化方面也为后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组织学者编撰了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除了这些,最能令明成祖闻名世界的应该算是郑和下西洋了。郑和前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国家。从这些闪闪发光的政绩看来,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不过,明成祖也有过失。即位之初,明成祖对建文余党采取了血腥镇压的政策,各种残酷的刑罚方式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并且,明成祖设立东厂,使宦官的地位开始得到提升,明朝宦官专权的祸根就是由此埋下的。

4、明仁宗朱高炽

生卒年:公元1378年—公元1425年

年号:洪熙

在位时间:公元1424年—公元1425年

谥号:昭皇帝

庙号:仁宗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生母是成祖仁孝文皇后。朱高炽自幼就端庄沉静,喜好学问,深得明太祖的喜爱和朝中众位文臣们的拥戴,还曾被明太祖亲自立为燕世子。再加上他长子的身份,这让朱高炽在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中成为最佳的皇位继承人。但是,朱高炽的皇位得来并不容易。他的弟弟即皇二子朱高煦在性格上颇似成祖,而且武勇英俊,还在靖难战役中立下了大功,在武将中威信很高,明成祖朱棣也曾说过要将皇位传给他这样的话。因此,明成祖一度想废了长子,立次子为太子。幸而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而他的长子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又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朱棣,才使得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炽即位后,改年号为“洪熙”,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朱高炽开始平反冤狱,赦免了建文帝时期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连坐流放的官员家属,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其次,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了宝船下西洋、采办珠宝等活动,还下令减免赋税,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拉开了史称“仁宣之治”的序幕。最后,在思想上,仁宗崇尚儒学,褒奖忠孝。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还善于纳谏,鼓励大臣们进谏,使得洪熙朝政治清明,朝臣各抒己见,皇帝择善而行。

此外,朱高炽还对科举制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让南北方的人才都能合理地被皇家所用。仁宗在位的时间虽然还不到一年,但是由于成祖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的政策,为之后的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故而无愧于“一代仁君”的称号。

5、明宣宗朱瞻基

生卒年:公元1398年—公元1435年

年号:宣德

在位时间:公元1425年—公元1435年

谥号:孝章皇帝

庙号:宣宗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宣德”。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逝于乾清宫,享年37岁,葬于景陵。

朱瞻基死后,谥号“孝章皇帝”,庙号“宣宗”,史上又称“宣德帝”。朱瞻基得以继承皇位,除了因为他自身的能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一个“好皇孙”。据说,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明成祖朱棣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上镌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在用大圭象征权力的古代,这个梦就寓意着朱元璋要将江山送给朱棣的子孙后代。不仅如此,朱棣见到满月的小瞻基,发现他与自己长得非常像时,就更加喜欢这个皇孙了。于是明成祖朱棣不仅立其为皇太孙,还亲自挑选一些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在远征漠北时,也把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朱棣对朱瞻基的精心教导也终使朱瞻基成为著名的守成之君。

朱瞻基登基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藩”的问题。于是他即位之后立即着手整顿军务,迎接来自强藩的挑战,不仅很快就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还轻松就把赵王朱高燧的危机圆满解决,把困扰着明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成功化解了。这之后,宣宗一改那些讨伐政策,开始休兵养民。他主动撤兵,和蒙古兵互通往来、和平相处,和朝鲜、日本进行文化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整顿统治机构,罢免“贪津不律”“不达政体”“年老体疾”的官员,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在用人方面限制入仕人数,重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等大臣,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还实行了一些减轻民困的措施,如减免税粮、复业流民、赈灾救荒等,使得宣宗朝打开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此外,明宣宗朱瞻基好书画、促织,被后世称作“促织天子”。他既是明代第一个充分享受宫廷生活的帝王,也是洞开明朝骄奢淫逸生活风尚的帝王。

6、明英宗朱祁镇

生卒年:公元1427年—公元1464年

年号:正统、天顺

在位时间:公元1435年—公元1464年

谥号:孝睿皇帝

庙号: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长子,8岁即位,一生跌宕起伏。明英宗早、晚年顺遂,中年坎坷,先后经历了战争、流亡和幽禁的悲惨生活,不过好在晚年又能再次恢复皇位,也算善始善终。朱祁镇是一名幸运儿,出生才4个月便被立为皇太子,8岁的时候便登基为帝,正式成为一国之君。

英宗即位之初,年纪尚小,朝政由前朝重臣“三杨”把握。后来英宗年纪渐长,开始宠信宦官王振,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国家陷入外忧内患。在英宗朝,漠北蒙古的分支瓦剌部落日益强大,因此公然挑衅明朝的权威,还借英宗削减赏赐之名对明朝发动战争。英宗当时年少气盛,再加上王振的怂恿撺掇,便亲自指挥了20万大军御驾亲征。可惜这次御驾亲征并不成功,由于恶劣的天气,补给上的不足再加上王振的恃宠而骄、只顾谋划一己之私和英宗的糊涂放任,最终英宗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灾难——土木堡之变。

明军与瓦剌军队交战土木堡,最终明君打败,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战死。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也开始了他一年的北狩生活。英宗被俘之后,孙太后与朝廷重臣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年号“景泰”,至此朝廷基本稳定,新皇也明发诏谕,不许官员再私自打探英宗的消息。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朝与瓦剌再次开战,在几次交战中瓦剌军大败,最后他们不得不撤兵,并且将英宗释放。英宗回京后,被代宗尊为太上皇。不过这个太上皇不过是徒有虚名,在短暂的仪式之后,英宗便被软禁在南宫内,开始了他7年悲惨的软禁生活。代宗对英宗很不放心,因此幽禁还不够,他还给南宫的门锁灌铅,克扣食物,砍伐南宫树木,让英宗在惊恐与饥饿中度过了7年苦不堪言的岁月。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春,代宗病重,因未立储,故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忠国公石亨等迎太上皇复位,改元“天顺”。由于之前已饱尝人间悲苦,因此再次即位的英宗一改早年的昏庸,成为一位英明君主。他重用贤臣,勤于朝政,大赦罪臣,废除不合理的妃嫔殉葬制度,为后世造福不浅。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英宗驾崩,两次共在位22年,享年37岁,葬于裕陵。

7、明代宗朱祁钰

生卒年:公元1428年—公元1457年

年号:景泰

在位时间:公元1450年—公元1457年

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

庙号:代宗

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明宣宗次子,明英宗弟,在“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

朱祁钰的一生也是颇具戏剧性的,本来只是一位毫无势力、有名无实的郕王,大可平淡安稳地度过一生,可却偏偏遇上一场“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等一系列变故,接着便稀里糊涂地被推上皇位,从此开始了他注定不平凡的帝王人生。朱祁钰是明宣宗次子,生母是汉王朱高熙府邸的一名侍女,由于出身寒微,所以尽管深受宣宗宠爱,又生得一子,可是仍然不被朝廷认可,母子二人一直住在宫外,过着有名无分的清淡日子。直到宣宗驾崩,临死托孤,朱祁钰才被封为郕王。朱祁钰封王之后,母子二人入住王府,平静度日。可是后来明朝与瓦剌爆发战争,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后,国中无主,于是郕王朱祁钰就被推上了前台,在孙太后的授意下郕王继承了皇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立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一场变故改写了朱祁钰的一生,也改写了大明王朝的一段历史。代宗即位后,在大臣于谦的帮助下,首先肃清了英宗皇帝的宠臣王振及其党羽,让许多被王振排挤的忠志之士得以重归庙堂,吏治为之一新,同时在于谦的指挥之下,开始了京城保卫战的准备工作,通州的粮食被抢运进京,京城以及京城周围的防御工事都被加固。整理好内政之后,代宗开始着手“安外”。明军与瓦剌在北京城外大战,由于明军战前准备充分,北京军民的空前团结,领兵将帅作战勇猛,终于在北京城外给瓦剌骑兵以沉重打击,让他们不得不退回草原,不敢再犯。就这样,在代宗和臣民的共同努力下,本来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终于逐渐稳固。人们对这位新皇帝也是满口好评。可是就在代宗正春风得意之时,英宗的归来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已经稳坐皇位的朱祁钰此时利欲熏心,生怕自己得来不易的皇位受到威胁,因此对英宗回朝一事百般刁难,后来还将英宗幽禁长达7年,而他自己也因为此事得罪了不少朝臣,这些都为他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也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大污点。

常言道人算不如天算,代宗一心要稳住皇位,更为自己的子嗣继承大统之事精心谋划,可谓机关算尽,可是却万万没想到,幼子早夭,而自己也因为精神上的沉重打击而突染重病。当然,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就在自己大病初愈之时,朝野中竟然爆发了著名的“夺门之变”,英宗成功复辟。就这样,在位8年的代宗,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仅29岁。景泰帝死后,英宗废其帝号,后宪宗时尊其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葬于北京市郊金山口。

8、明宪宗朱见深

生卒年:公元1447年—公元1487年

年号:成化

在位时间:公元1464年—公元1487年

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庙号: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长子。初为太子,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被废为沂王,

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英宗复辟,又被重新立为皇太子。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登基,年号成化。

朱见深原名朱见浚,于公元1449年英宗北征时被立为皇太子,可后来他的叔叔代宗即位后,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便开始精心谋划,将他废为沂王。可是帝王的命运好像上天注定,所谓真命天子,就是不管多么周折最终也能重登皇位。在经历了新太子朱见济早夭和英宗“夺门之变”后,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失而复得。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英宗去世,朱见深顺利继承皇位,正式成为明朝第八位皇帝,改年号为“成化”。宪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体察民情,广施仁政,政治清明。他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又不顾明代宗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报怨,恢复代宗帝号,重修代宗陵寝,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此外,他还重用贤相李贤,阁臣彭时、商辂等人,推广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个明君的形象。

不过可惜,这一切美好都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政局逐渐稳固,宪宗也变得越来越昏庸无道。他开始宠信宦官,任其专权营私,败坏朝纲。

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宪宗皇帝设立了著名的特务机构“西厂”,并且把指挥权交给“为人便黠”的汪直,任由他凭借特务机构排除异己、树立亲信、搜刮民脂民膏而视而不见。宪宗除了宠信宦官之外,还有另一个令后世诟病之处,就是他对万贵妃超乎寻常的宠幸。万贵妃是一位普通宫女,比宪宗足足大19岁之多,据历史记载,她也并非貌美如仙,身材还略微丰满,可是宪宗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终其一生都只宠幸其一人,至死未变,这真不得不让人唏嘘感叹。按理说宪宗专宠哪位妃子,这本是个人私事,不足以载入史册。可是这位万贵妃之所以如此出名,原因就在于,这位不同寻常的妃子不仅“套牢”了宪宗,同时还依仗宪宗的宠爱和庇护,让她的亲戚到处抢占民田,而且许多官吏也通过贿赂她而得到了提升,这位万贵妃的出现造成了明朝第一个外戚乱政的局面。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万贵妃暴亡,数月之后,宪宗也因悲伤过度而驾崩,时年40岁,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于十三陵茂陵。

9、明孝宗朱祐樘

生卒年:公元1470年—公元1505年

年号:弘治

在位时间:公元1487年—公元1505年

谥号:敬皇帝

庙号:孝宗

大明王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是弘治中兴的缔造者,但这却不是明孝宗留名青史的主要原因。明孝宗最著名的正是他的专一,一生只有一位皇后而且没有嫔妃。这也许是因为他的早年经历。宪宗成化皇帝在平定广西土司叛乱后将土司的女儿纪氏俘虏到皇宫,让其负责管理皇帝的私房钱。偶然一次,宪宗皇帝经过见纪氏貌美,便留宿一夜,之后纪氏怀孕。万贵妃为了排挤所有皇帝喜爱的女人,命宫女去堕胎,宫女不忍,便以纪氏只是生病并未怀孕为由来回禀万贵妃,万贵妃仍旧不放心,将纪氏打入冷宫。后来纪氏生下一个男孩,为了躲避当时的万贵妃的迫害,在门监张敏和被废掉的皇后的庇护下,纪氏的儿子即朱祐樘,靠着众人的恻隐与保护活到6岁,直到宪宗皇帝年迈时一次偶然机会,感叹自己老了仍没有皇子,张敏才急忙告诉宪宗皇帝真相,宪宗皇帝大喜,立刻派人从冷宫接出了羸弱的儿子。翌日便昭告天下,册封朱祐樘为太子,其母纪氏册封为淑妃。而后不久淑妃暴毙于宫中,张敏也被发现吞金自杀,这两条命案明显是出自万贵妃的阴谋,宪宗母亲周太后害怕万贵妃对太子下手,于是将朱祐樘带到自己的仁寿宫亲自抚养。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由于万贵妃的死而受到打击的宪宗皇帝于八月过世,朱祐樘九月登基,接管大明王朝的江山。次年改元“弘治”,开始了作为皇帝的人生,他铲除奸佞、休养生息、收复故土最终成就了弘治中兴。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二月,出生于兴济(今河北沧州市北)一秀才张峦之女张氏,与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祐樘完婚,朱祐樘登基后,随即册封张氏为皇后即后来的孝康敬皇后。可能是幼年的遭遇让孝宗皇帝对后宫的争斗有切肤之痛,加之张皇后的性格较为强硬,对孝宗皇帝的吸引也非同一般,以至于两人恩爱有加,孝宗皇帝也成了2000多年封建史上少有的一生只有一妻的皇帝。

虽然明孝宗因为与张皇后的情感留名历史,但是儿子的恶名却也令他蒙羞,长子朱厚照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正德皇帝,孝宗临终前遗憾地感叹,自己的生命太短暂,若再多几年,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10、明武宗朱厚照

生卒年: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

年号:正德

在位时间:公元1506年—公元1521年

谥号:毅皇帝

庙号: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的嫡长子,生母为张皇后,两岁被立为皇太子,孝宗崩后即位,在位15年,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

历史上记载这位皇帝是一个非常荒淫暴戾、怪诞无耻的无道昏君,是一个长不大的“儿皇帝”。明孝宗一生只钟爱张皇后一个人,本来有两个儿子,都是张皇后所生,但是次子朱厚炜幼年夭折,所以明武宗朱厚照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少年的武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很快就学会,照这样来看他应该会成为一个勤政为民的好皇帝,但是,由于他的父亲忽略了对他的教育,再加上他周围的一干只会教他游玩的太监引诱他,渐渐地,武宗朱厚照只懂得享乐游玩,而忽视了学习。即位后武宗把大把的时间都花费在豹房的玩乐和宣府之中,但是他并没有把大权放弃。虽然不入大内,但他时常上朝听政,批答奏章,决定国家的重大事件。即使有时候不愿上朝,也会通过司礼监来传达自己的圣旨,命内阁执行。所以,武宗虽喜好玩乐,但是对权力抓得很牢。

从以下两件事,就可见一斑:

第一,醉杀刘瑾。在武宗的身边有以太监刘瑾为首的8个太监——“八虎”,他们每天都进一些奇特的玩具,想方设法鼓动武宗玩乐,哄着武宗高兴,因此受到武宗的宠信,在朝廷中作恶多端,人称“立地皇帝”。这让大臣们感到不满,于是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弹劾刘瑾,说刘瑾有反叛之心,欲图谋不轨。最后趁着武宗醉酒之际把刘瑾诛杀。正所谓,酒醉三分醒,武宗真的不知道大臣们想干什么吗?

第二,应州大捷。武宗虽有着放荡不羁的本性,但内心里却希望能够像太祖、成祖那样立下显赫的战功。所以,当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武宗得知蒙古小王子部寇关来袭时非常高兴,亲自率领一军应战,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使战争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斗中,武宗亲为指挥布置,战术正确,指挥得法,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成为武宗一生中最为光彩的时刻。

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南巡途中的武宗不慎掉入水中,次年病死于豹房,终年30岁,葬于康陵。他这一生,虽然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但是又处事刚毅果断,不留恋权力,渴望打破加在他身上的禁锢,追求自由,是一个活得很自我的皇帝。

11、明世宗朱厚熜

生卒年:公元1507年—公元1566年

年号:嘉靖

在位时间: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

谥号:肃皇帝

庙号:世宗

由于武宗在世时没有留下子嗣,他自己又是单传,因此明武宗的母亲张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明世宗朱厚熜,是明宪宗的庶孙,明孝宗的侄子,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佑杬的嫡子。

在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袭封为献王,时年12岁。后来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朱厚熜承统,为世宗皇帝,年号“嘉靖”,时年15岁。世宗在位44年,在位时间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明神宗,于嘉靖四十五年驾崩,终年59岁,庙号“世宗”,葬于永陵。

有人说明世宗英明神武堪比太祖朱元璋,也有人说他昏庸无能,痴迷于炼丹。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明世宗在他最初登基的几年确实是有所作为的,即便是后期常年痴于修道,也并没有完全不理朝政。幼时的世宗聪敏好学,他的父亲兴献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非常注重礼节,遇事很有主见。因此,当世宗即位后,在如何尊崇其父母的问题上与礼部众多朝臣发生了冲突,史称“大礼议”。

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当时,在经过激烈的斗争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最终嘉靖帝获胜,成功地将自己的父亲追尊为睿宗,入太庙,跻于武宗朱厚照之上。通过这件事,嘉靖皇帝树立了新皇的威信,开始了他的专制统治。朱厚熜初承大统时,对国事尚有所作为,除采取了历代新君例行的大赦、蠲免、减贡、赈灾等措施外,还扭转了自正统以来形成的内监擅权、败坏朝政的局面,并曾下令清理庄田。但这种善政并没有保持多久,一年以后,即有“十渐”等奏疏出现,特别是经过宫女们领导的“壬寅宫变”后,嘉靖帝更是被吓得失魂落魄,躲在西苑养生修道,二十余年不敢回大内。由于嘉靖帝后期的昏聩和权臣的误国,置朝政于不顾,形成了北方蒙古侵扰不断、有识的官员不能为国出力、百姓负担加重、国家财政危机愈益深重的情况,为日后的战乱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12、明穆宗朱载垕

生卒年:公元1537年—公元1572年

年号:隆庆

在位时间:公元1567年—公元1572年

谥号:庄皇帝

庙号:穆宗

明穆宗朱载垕是明世宗的第三子,但是由于他的生母杜康妃不得世宗的宠爱,而他又非长子,所以,少年时期的穆宗很少能得到父爱。

在嘉靖十八年的时候被封为“裕王”,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刚满16岁的朱载垕就出宫开府,居住在裕王府,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朱载垕在位6年,改年号“隆庆”,病崩时只有36岁,庙号“穆宗”,葬于十三陵昭陵。在裕王府13年的生活,使朱载垕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了解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危机,尤其是严嵩专政、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等问题。所以,穆宗一登基,就非常关心朝局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穆宗开始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一改朱厚熜时期的做法,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平反冤狱,恢复官职;罢黜斋醮,整治吏治,奖罚分明;蠲免救济,减少百姓灾后的痛苦;抑止土地兼并,制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清查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采取恤商与开关政策,减轻商人的负担等。穆宗的这些行为使得当时的朝政为之一振,整个隆庆朝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除此之外,穆宗当王爷的时候还非常关注国家的边疆事务,所以他一上台就在高拱的推荐下任命当时有名的将领王崇古为宣大总督,谭纶为蓟辽总督,总管西北边防,使天下大定。明朝与鞑靼双方通过沟通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后来在高拱和张居正的斡旋下,与鞑靼达成和议,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同时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互市贸易,使北方汉、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虽然穆宗这位中兴之主确实为当时黑暗的明廷带来了一丝希望,也切实地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得当时的政治比较清明,人民生活比较富足。但是,穆宗皇帝是一个懒惰、好色、骄奢淫逸的皇帝。他在位的这6年时间,始终都沉迷于美色和媚药之中,经常服用媚药助兴,和众多美女在一起厮混,导致白天不能理朝。幸亏穆宗皇帝手下有一批能臣,而穆宗在这一干名臣良将的辅佐帮衬下,坚信用人不疑的原则,放心地让自己的手下办事,致使穆宗愈发懒散。但是,由于臣子们太能干,谁也不服谁,就开始了大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党争,让整个明朝今后的官场越来越浑浊不清。

13、明神宗朱翊钧

生卒年:公元1563年—公元1620年

年号:万历

在位时间: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

谥号:显皇帝

庙号:神宗

明穆宗第三子朱翊钧就是后来的明神宗,他在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被立为皇太子,于隆庆七年(公元1573年)以10岁幼龄登上皇位,由三辅臣(即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人)辅佐朝政。

朱翊钧于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7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神宗”,葬于定陵。万历帝在登基初期,面临着内忧外患,但是他年纪尚幼,因此万历朝的新政都是由内阁首辅张居正来主持的。在他亲政之前,有着“明朝第一名臣”之称的张居正辅佐皇帝处理政事,更张祖制,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较好。万历帝20岁的时候,张居正逝世,他开始亲政。神宗亲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已死的张居正。由于张居正生前在朝堂上为所欲为,藐视皇权,生活糜烂,住着豪宅、坐享美女,出则八抬大轿。但是,他却对君主非常严苛,不允许皇帝多花钱。张居正死后,神宗虽然为之辍朝一天,然而在两年后就开始清算张居正的过错,张家被抄家,牵连甚多。

神宗初期励精图治,勤于政务,每天治理朝政十余个小时。在此期间,他废黜了考成法等弊政,安抚流民,减少徭税,大大减少了社会矛盾。

在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的时候,北京大旱,神宗还亲自步行至天坛祈雨。他在生活上非常节俭,很有勤勉明君的风范。在军事上他发动了有名的“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了侵朝的日军,巩固了西北、西南方的疆土,维护了国家的安定。但是,神宗于后期开始罢朝,大约30年都没有上朝理政,致使阶级矛盾日益加剧,文官集团的党争使得政治日益腐败,女真部落也趁此在东北迅速崛起,在萨尔浒之战中打败明军,种下了明朝灭亡的根由。这个时候,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全国经济总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史称“万历中兴”。虽然神宗30年不理朝政,但是他始终都大权在握,尤其从“万历三大征”可以看出神宗绝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他虽然身居后方,但是每一次的军事行动他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也亲自指挥着前方的行动,在战争过程中对前线将领给予充分信任,这都显示了神宗的胆略和才能。

14、明光宗朱常洛

生卒年:公元1582年—公元1620年

年号:泰昌

在位时间:公元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谥号:贞皇帝

庙号:光宗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神宗万历帝的长子,他苦熬了39年才坐上皇位,结果只在位一个月就暴病身亡,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朝宫廷著名的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朱常洛和他的父亲朱翊钧的身世差不多,但是朱常洛要比他的父亲更悲惨,因为朱翊钧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位皇子,认为这个由宫女所生的皇子是他的丑事。再加上万历皇帝非常宠爱郑贵妃,连带着也把郑贵妃生的儿子朱常洵视若掌上明珠,一心想着废长立幼,让朱常洵做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这种不喜一直持续了39年,直到众大臣用生命和鲜血为皇长子朱常洛争来了这个太子之位。

然而,即使朱常洛做了太子,也没有安定下来,宫内、宫外的斗争始终在威胁着他的地位和生命。

第一件疑案——梃击案。朱常洛当上太子后的一个中午,一个壮汉手持枣木棍闯入太子宫,准备行刺,好在被值班太监当场抓住,朱常洛才算躲过一劫。一个普通百姓是无法一个人闯进戒备森严的皇宫的,经过仔细调查,查到了郑贵妃的头上,结果却以两个太监的死而不了了之。

第二件疑案——红丸案。朱常洛历尽千辛万苦登上皇位后,立即进行了一些革除弊政的改革:发饷犒劳边关将士;免除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吏……正当举国上下都因为新政而心怀期望的时候,光宗朱常洛却病倒了。本来不是大病,但是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让皇帝进食了一剂泻药,当天就使病情恶化。此时,鸿胪寺丞李可灼又进献了两粒红丸,服用第一粒后病情好转,然而用了第二粒后不久就崩了。因此,这些红丸是什么药,是否有毒,都成了未解之谜。

第三件疑案——移宫案。朱常洛即位后,其子朱由校与李选侍一起入住乾清宫。朱常洛驾崩后,李选侍联合太监魏忠贤挟持了朱由校,欲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后来在大臣们的力争下,朱由校才得以与大臣们见面。一见面,大臣杨涟、刘一燝等立即对着朱由校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而大臣们则站在乾清宫门外,逼迫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而朱由校最终安全地登上帝位,改号为天启元年。朱常洛生前命运坎坷,在死后也异常凄惨,因为他做皇帝仅一个月,没有来得及修建皇陵,只好选用北京昌平景泰陵的废址重建新陵,修完后改名为庆陵作为他的陵寝,庙号“光宗”,史称“一月天子”。

15、明熹宗朱由校

生卒年:公元1605年—公元1627年

年号:天启

在位时间:公元1621年—公元1627年

谥号:悊皇帝

庙号:熹宗

前面一节提到过,朱常洛在位仅29天就因“红丸案”暴毙,他的长子朱由校经“移宫案”风波后,为群臣拥立即位。但是,因为他的父亲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没有人关注他的成长和发展,所以,他的文化程度并不高。熹宗朱由校16岁即位,改年号为“天启”。后因意外落水成病,四处寻找药方,结果因服“仙药”而死,终年22岁。死前立遗诏退位给五弟信王朱由检,葬十三陵之德陵,庙号“熹宗”,又称为天启皇帝。朱由校在登基后面临着后金日益严重的威胁,内部宦官干政也愈演愈烈,整个明朝民生凋敝、日薄西山。熹宗即位后无心于政事,每天喜欢做木工,就委信于自己的奶妈客氏,把其封为“奉圣夫人”,还晋升与客氏私情密切的内监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政事由他们全权处理,明宦官专权也因此达到顶峰。

熹宗在位6年,为政非常混乱,最著名的就是东林党人和阉党之间的斗争。东林党人当年尽心尽力帮助朱由校即位,因此朱由校非常信任他们,对他们言听计从。这些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及六部,让当时的吏制也比较清明。然而,后宫中的魏忠贤与客氏互相勾结,不满足于现有的势力,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权倾朝野的人。于是,他们一边引诱朱由校玩乐,另一边却与朝堂上的一些文臣勾结,排挤东林党人,逐渐掌握了内阁和六部,残害了许多东林党人。

公元1627年八月,朱由校与王体干、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泛舟玩耍,不小心跌入水中。被救上来后落下了病根,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尚书霍维华就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味道清甜可口,朱由校便天天饮用,谁知竟得了肿胀病,逐渐浑身水肿,卧床不起。他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便召弟弟朱由检入宫,对他说:“来,吾弟当为尧舜。”命他继承大位。

然而,由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残酷地排除异己,又对百姓的盘剥日益加重,使得民不聊生,激化了社会矛盾,全国多次爆发了农民起义;关外,女真叛乱的政权步步进逼,荷兰人更是在公元1624年登上台湾岛,占领了台湾。这样的内忧外患让整个明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熹宗死后仅十多年,明朝就灭亡了。

16、明思宗朱由检

生卒年:公元1610年—公元1644年

年号:崇祯

在位时间:公元1628年—公元1644年

谥号:烈皇帝

庙号:毅宗(原为思宗)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的异母弟弟,也是明朝的亡国之君。他在生前并不受祖父朱翊钧、父亲朱常洛的喜爱,日子过得很不顺,直到朱由校即位后才被册封为“信王”。后来,朱由校病逝,因没有子嗣,就把皇位传给了朱由检。

他在位16年,年号“崇祯”。朱由检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一心希望能够有所作为、振兴大明,史料上也记载他每天“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积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但是,明朝彼时已经病入膏肓,他终究无力回天,于李自成带兵入京那天自尽,后被清军移葬入思陵,谥为“怀宗”,史又称“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即位后立即开始清除阉党,先是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把魏忠贤贬到凤阳守陵,查清罪状之后,下令将其逮捕。而后又把阉党中的重要人员给予处死、遣戍、禁锢终身的处罚。自此,气焰嚣张的阉党一蹶不振。

崇祯皇帝在谈笑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动作铲除了魏忠贤等一干阉党,又想办法肃清吏治,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之后,他每天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考核官员,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托付袁崇焕收复辽东……可是,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连连紧逼,朝中权力、门户之争不断,疆场上将骄兵惰。纵使崇祯皇帝再勤于政事,也“双拳难敌四手”,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有所好转。崇祯皇帝虽然勤政,起用了许多大臣,但是他和臣子的关系可谓是历史上最为尴尬的关系——他们相互仇视、相互利用,却又相互依存。在即位之初,崇祯在文官的帮助下诛灭阉党,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力膨胀。

崇祯为了压制他们的势力,不得不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的大权。这样的做法使整个明朝统治集团的矛盾日益加剧,崇祯皇帝不断反省,六下罪己诏,也无法挽救明王朝的覆灭。

崇祯十六年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写下诏书,在赐死周皇后、袁贵妃,又砍伤多名妃子后,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自缢身亡。自此,延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灭亡了。

大明通行宝钞

03

首先,明朝政治制度的建立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明朝遵循中央集权的原则,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以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在九边制度的影响下,明朝的边疆地区得到稳定治理,这对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地区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明朝的经济繁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时期,中国经济达到高峰,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快速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明朝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外贸易,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地进行贸易往来,这对中国历史上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明朝的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包括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方面的发展,这也对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朝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如李时中、唐伯虎、张居正等等,他们的思想、艺术和文化成就,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明朝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明朝的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对于东亚、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明朝对于世界历史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明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而且对于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朱元璋恢复中华:

元朝建立后,汉人实际上是亡国了,中华大地上没有了汉人政权,这在当时是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局面。虽然我们可以说汉人的政权亡了,文化没有亡,但如果不恢复政权,那汉文化也将很难长期存续,更别提开疆拓土了。正是朱元璋改变了这一局面,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汉家男儿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有再造中华之功。

二、把云贵彻底纳入了中国版图:

早在汉朝,中原政权就将云贵(云南、贵州)纳入版图,但由于山高路远,对云贵的控制力度一直不高。唐朝中后期南诏崛起,五代时大理取代了南诏,直到元朝才又将云贵纳入版图。但元朝官员一直是和大理贵族共治云贵,朝廷对云南的控制不算太强。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三十万大军打下了云南,把义子沐英留在云南,沐英的子孙世代镇守云南。沐氏子孙在云南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让汉文化在云南扎下了根,大大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云贵彻底纳入了中国版图,并实现了彻底同化,从此云贵与中华始终保持一体。

三、朱成功收复台湾:

1645年,郑芝龙把22岁的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隆武帝非常欣赏郑成功的才华,叹息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宠爱,隆武帝赐予国姓。郑成功的名字就成了朱成功,又称“国姓爷”。

也就是说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叫朱成功,而不是郑成功。只不过清朝不承认南明隆武政权,因此清朝人在记录历史时就把朱成功改为郑成功。就跟宋朝建立后,赵匡胤把郭荣称为柴荣是一样的道理。明朝建立后,继承了元朝对澎湖的管辖。荷兰殖民者曾经占领澎湖两年,后被明朝水师赶到了台湾。明朝(南明)真正实际控制台湾是由朱成功来实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图片、年号
唐宋明代的皇帝顺序(简明概要)
盘点明朝16位皇帝:崇祯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转载]明代十六皇帝列表资料大全
盘点明朝时期的16位皇帝
明朝历代皇帝画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