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熙皇帝出塞北巡

历史探究

  康熙皇帝出塞北巡,这是清朝的“国家大事”,在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方面,曾起了积极的作用。

  康熙皇帝北巡来到承德一带的次数和行程,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许多论文和书籍有所涉及。

  我曾根据《康熙起居注》和《清实录》,仔细考证了康熙皇帝出塞北巡的次数和路线。《康熙起居注》是对康熙皇帝行踪当天做的记录,《清实录》是清代皇帝活动的实录,可信度都很高。对照权威的史籍,发现多年来流行的一些说法存在着差错,尤其是康熙皇帝前几次出塞北巡的时间和地点,与史实不尽相符。

  这里不妨根据史料进行探讨。

  □安忠和

  第一次出塞北巡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流行一个说法:康熙皇帝第一次出塞北巡,是在康熙十六年(1677),返回时经过了喀喇河屯(今双滦区滦河镇)。这个说法流行很广。

  但从史料看,康熙皇帝的第一次出塞北巡,应当是在此前一年。

  中华书局出版的《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十五年(1676)九月,23岁的康熙皇帝到京郊怀柔、密云一带打猎,九月初七日“驻跸墙子路”。墙子路紧邻今兴隆县六道河镇。次日,康熙皇帝越过长城来到塞外,踏上了今承德的这片土地。

  九月初九日,康熙皇帝“驻跸西喇塔拉”。“西喇塔拉”即今丰宁凤山镇,汉译“黄草川”。此前顺治皇帝到过这个地方,此后康熙皇帝也再次到过这个地方。九月十一日,康熙皇帝回到了长城以内。

  康熙皇帝的第一次出塞北巡,按现在的地名,可称作“丰宁凤山之行”。

  第二次出塞北巡

  康熙皇帝康熙十六年(1677)的出塞北巡,过去一直被称为“第一次出塞北巡”,但显然应当算作“第二次”。

  据《康熙起居注》记载,这年九月十四日,24岁的康熙皇帝从喜峰口出塞,沿途行猎,经过今宽城、平泉两县境,九月二十一日“驻跸和尔和克河”。和尔和克河即今内蒙古宁城县的黑里河,这是此行走得最远的地方。康熙皇帝从这里回跸,经过今宽城、平泉两县境,九月二十八日从喜峰口回到塞内。

  康熙皇帝的第二次出塞北巡,可称为“宁城黑里河之行”。

  几十年来,一直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康熙皇帝在康熙十六年(1677)到过喀喇河屯(今双滦区滦河镇),并在这年兴建了喀喇河屯行宫。许多书籍和文章就是这么说的。

  之所以产生这个说法,是因为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此次返程的第一个驻跸处,是一个叫“喀喇城”的地方。这个“喀喇城”,即今平泉县境北4公里处的宁城县黑城,而双滦区滦河镇也叫过“喀喇城”,于是便把此“喀喇城”错定为彼“喀喇城”了。实际上,康熙皇帝这一年根本没有到双滦区滦河镇这一带来,兴建喀喇河屯行宫就更无从谈起了。

  第三次出塞北巡

  过去一直认为,康熙二十年(1681)是康熙皇帝第二次出塞北巡的年头。既然原来说的第一次,已经被证明是第二次,那么原来说的第二次,是否以此类推成了第三次呢?

  并非如此,第三次另有所属。

  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十七年(1678)冬,25岁的康熙皇帝到遵化浴温泉,驻跸于鲇鱼池城。十月十六日康熙皇帝从鲇鱼口出了长城,“乘便巡视北边”,来到了塞外,当晚驻于清军白旗兵营。十七日继续在塞外巡视,“驻跸熊山”。十八日取道龙井关回到了长城以内。

  康熙皇帝出塞的鲇鱼口长城之外,是今天的兴隆县八卦岭乡;入塞的龙井关长城之外,是今天的兴隆三道河乡。康熙皇帝此次巡视的地方,全在兴隆县境内。

  因此,康熙皇帝的第三次出塞北巡,可称为“兴隆之行”。

  第四次出塞北巡

  康熙二十年(1681)初夏,28岁的康熙皇帝第四次出塞北巡。

  康熙皇帝于四月七日出喜峰口。在塞外的巡行路线,几乎与康熙十六年(1677)那次相同。沿途行围打猎,经过了今宽城、平泉两县境,只是比那次走得稍远了一些。四月十五日驻跸处是出巡的终点,《康熙起居注》记载为“巴尔汉”,《清实录》记载为“毕尔汉”,这是蒙古语译音的不同写法,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宁城县八里罕镇(康熙皇帝驻于热水汤泉)。返程同样取道今宽城、平泉两县境,四月二十四日从喜峰口回到了长城以内。

  康熙皇帝的第四次出塞北巡,可称为“宁城八里罕之行”。

  按过去一直流行的说法,康熙皇帝此次出行,是“第二次出塞北巡”,所到之处是木兰围场,而且木兰围场始设于这一年。甚至有的权威的书籍也持此说。

  然而查看《康熙起居注》和《清实录》,可断定“此大谬也”。康熙皇帝不是第二次、已是第四次出塞。康熙皇帝所到之处是今宽城、平泉、宁城。设立木兰围场从无从谈起。

  前些年,我和内蒙古学者胡廷荣曾联名发表论文,否定木兰围场始置于康熙二十年(1681)的说法,提出木兰围场始设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赞同,被不少书籍和文章采用。但木兰围场设于康熙二十年(1681)的说法,现在还时而可以见到。

  第五次出塞北巡

  康熙二十二年(1683),30岁的康熙皇帝第五次出塞北巡。

  康熙皇帝于六月十六日出古北口,经鞍匠屯(今滦平县城)、蓝旗鹰庄(今滦平县小营)、青城(今隆化县城)、九隘口(今围场庙宫),踏上了后来被称为木兰围场的那片大地。

  从六月二十六日起,经过整个一个闰六月,直到七月初九,康熙皇帝带领着行猎的大军,在这片大地上纵横驰骋,驱虎逐鹿,酣畅淋漓。返程中经过黄草川(今丰宁凤山)、鞍匠屯(今滦平县城),二十一日入古北口还京。

  这次出塞北巡,长达62天,其中在木兰围场的时间,将近一个半月。康熙皇帝用热情的笔触记述:“癸亥夏六月奉太皇太后避暑来游,驻跸于此。炎歊不至,清风满林,山雨既濡,万卉齐发。于时远迩大小藩臣,各率其属,趋侍行殿,既于苗以讲武事,复燕衎以怀远人。”虽寥寥十数语,却把木兰围场的妙处、木兰秋狝的目的,讲得清清楚楚。

  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踏上木兰大地,是木兰围场开创的年头,是大规模木兰秋狝活动的发端。从这年开始的40年间,康熙皇帝除两年有特殊情况未来,其余的38年里,年年如期而至,“既于苗以讲武事,复燕衎以怀远人”。康熙皇帝出塞北巡、木兰秋狝的活动,在维护边疆安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发挥了历史作用。

  承德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荟萃,五千年的红山文化,三百年的山庄文化纵观古今,昭育后人,作为清王朝鼎盛时期的夏都,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承德这座塞外山城独具特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时的平泉大吉口与围场沟
康熙四十七年围场狩猎时发生了什么,让康熙皇帝到双滦还痛哭不止
避暑山庄为什么会落户承德?
康熙出巡都去了哪里?——之二十九
胡廷荣: 木兰围场到底开创于哪一年? ——宁城历史文化资源三事被错定位到承德之后
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述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