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教育论文】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共3209字)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创新新时期教学理念,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已经逐步提上日程,为社会和家长所重视。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管理机制则应该明确科学的管理态度,优化教学管理监督机制,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现阶段,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还不够完善,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管理机制研究作出相关阐述,分析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改进策略

一、素质教育下,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现状

(一)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

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否达标与教师的培养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是否用心,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从主观上来说,工作量和薪酬不成正比,教师付出的大量精力和时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能力,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没有学习成果。教师又因为时间和精力不足,无法对每一位学生都采取补救措施,加上薪酬待遇不合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日益下降,长此以往,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更加缺乏学习效率,形成恶性循环。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就会导致责任心萎靡,职业素养下降。从主观方面来看,是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能力的不自信,对教学现状产生自卑心理,情绪出现问题,又没有相应的心理辅导和精神寄托,在教学中迷失自己,导致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大幅度下降,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也不能尽心尽力,更不用说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融入素质教育,培养人才。从客观方面来看,校方对教师处境的不作为,也是让教师失去耐心的原因,加上不合理的教学指标和任务量,拖垮了教师的精神和身体,对教师产生多重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学校就会发生教师人员流失,更加缺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管理。

(二)学校重视不足

对于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来说,老师只是执行者,学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战略和教学目标都由学校管理层负责决策,如果校方领导对此重视程度不足,那么素质教育自然也就缺少相关的管理体制。所以学校领导必须负责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监督管理体制,根据学校的发展状况制定出符合发展理念的教学方案,明确责任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规范相应的权利部门和人员,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教育意识,严格贯彻从上至下的管理体系。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教学活动当中,设立奖评机制和绩效考核,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比,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督促教师端正工作态度。现阶段,部分学校只注重素质教育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没有进行验收,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部分学生核心素养缺乏,综合素质较低,学生水平良莠不齐。

(三)固守传统管理模式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评判缺乏创新,模式单一,传统评价管理模式只是通过教师单个进行记录、分析和评判,缺少公平公正性。一旦教师的判断有误或了解的情况不属实,对学生评价不符,会有损学生的自尊自信,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一般情况下,教师一旦因为教学活动或者课外学习对学生产生一定主观负面影响,那么对于学生的评价就会带有主观情绪,威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传统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教师和校方要根据社会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制度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家长的培养意识不足,综合素质较低

大多数中小学生家长由于自身情况特殊,在上学时没有接触素质教育,对于现阶段的素质教育了解程度不够,知之甚微,不理解其中心思想和内涵,只懂得皮毛,不懂得如何协助学校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由于文化水平受限,家长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没有意识到素质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单单是通过与老师的沟通交流知道有这么一项任务,但是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大部分家长都是依赖学校,很少去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就更别提主动配合了。严格来说素质教育不是一项内容,是一种意识,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和实践活动的经历来体会和感悟的,家长的培养意识不足和综合素质较低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管理水平较低的一部分原因。如果家长懂得相关知识,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对学校也能起到一种督促和配合作用。

二、提升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管理水平

素质教育的管理水平提升还是要依赖于教师的管理经验和自身综合素质水平,所以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管理水平,加强相关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塑造优秀品质,提高道德规范,为学生树立优秀榜样。

(二)学校要加强重视程度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通过聘请专业领域人才进行方法指导,建立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的管理方法,根据社会形势和科学技术进步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由上而下地对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引起重视,多开展校企联合和课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素质教育管理的重视不单单体现在相关问题和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还需要重视教师的薪酬待遇,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三)创新管理模式

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对于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也不能一人独断,应该创新管理模式,保证公平公正。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整合归纳,促进学生直接交流,这样能够更直观、有效地呈现学生的个人素质水平。或者通过互换教师,组织听课、公开课等教学活动,让不同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评价,以此作为学生素质水平的评估依据。

(四)注重对家长的指导

通过家长会和学校的座谈会,普及素质教育知识,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家长懂得如何配合学校,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实行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丰富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帮助校方进行管理,实现家校联合,推动学生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管理。

三、结束语

素质教育在新时期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小学教学工作要根据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制定出现代化的教学方案,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实现家校联合,共同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文丽,徐金生.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

[2]贡振.开拓创新谱写素质教育新的华章——“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四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讨会”综述[J].中国学校体育,2018,(7).

[3]刘吉豫.关于开展中国古代建筑传统文化的中小学素质教育课堂的设想[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作者:朱殿功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教育体育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推进实施方案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四管齐下 减负增效
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略论
德育教育课题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创新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质量管理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