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元前27-3世纪不同灾变时期世界主要王朝
userphoto

2023.08.18 江西

关注
公元前2700-260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评分和评析
(2016-03-30 20:29:27)
标签: 历史
综合国力
评分
排行榜
古埃及
分类: 排行榜世界通史
公元前2700-265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评分
1.古埃及第三王朝 23分
2.基什 15分
3.乌鲁克 13分
4.乌尔 12分
公元前2650-260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评分
1.古埃及第三王朝 25分
2.乌尔 15分
3.基什 15分
4.乌鲁克 12分
大事记
公元前2686年,涅布卡建立古埃及第三王朝。
公元前2667-2648年,古埃及法老乔赛尔在位时期,建造了历史上第一个金字塔。
公元前27世纪末,基什王麦里西姆成为苏美尔诸城邦公认的霸主。
公元前2613年,斯涅弗鲁建立古埃及第四王朝。
公元前2700-2600年世界主要强国评析
公元前27世纪,世界文明产生最早的两个地区:埃及和两河流域,在农业技术、文字、青铜器、城市建设、社会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发展水平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埃及进入到古王国时代,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进入到早王朝时代,是可以依据文字记载或考古文物来推断比较确切的纪年的起点。本世纪初埃及第三王朝开始了统治,这也是辉煌的古王国时代(第三至第六王朝)的开始,“金字塔时代”也揭开了序幕。法老确立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牢牢地掌握了整个埃及的统治,金字塔正是法老王权的标志。伊蒙霍特普设计建造了史上第一座金字塔,第四王朝建立后层级金字塔逐渐向椎体金字塔过渡。与此同时,另一个世界文明的中心区域,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则处于列国争霸的时代,在诸城邦之中,北方以基什为盟主,南方则以乌鲁克和乌尔为霸主。本世纪后期,基什势盛,能够干预南部苏美尔城邦的政治,基什王麦里西姆成为诸城邦公认的盟主。在南方,乌鲁克王卢加尔班达和乌尔王麦斯卡拉姆杜格也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统治者。
大约在公元前9000-8000年,人类社会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的萌芽,最早出现农业起源的是西亚的新月形地带(西亚的地中海东岸地区、土耳其南部和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区),这些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5000年,上述地区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灌溉农业进一步发展。对于文明产生的标志,大概有以下几点:文字、城市建筑、农业技术、金属工具和社会制度。以此为标准,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是两个地区:埃及和两河流域,它们借助于地理优势和农业灌溉的便利,逐渐成为世界文明的领跑者,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进入文明时代,揭开人类文明史的序幕。
到公元前27世纪,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发展水平继续保持领跑的地位。埃及进入到古王国时代,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进入到早王朝时代,已经可以依据文字记载或考古文物来推断比较确切的纪年并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验证。因此,这本《排行榜世界通史》便以这个世纪作为开篇。
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可分为河谷地区的上埃及和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自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起,埃及就开启了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国家模式,王权之强超过早期文明的任何一个国家。公元前2686年,涅布卡开启了古埃及第三王朝的统治,这也是辉煌的古王国时代(第三至第六王朝)的开始。从该王朝的第二任法老乔赛尔(公元前2667-2648年在位)开始,进入强盛时期,商贸繁荣,新城镇兴起,王朝控制的范围也到达尼罗河第一瀑布附近。乔赛尔任命平民出身的伊蒙霍特普为宰相和大祭司,并让他为自己设计陵墓。伊蒙霍特普先按照传统建了一个石凳状陵墓(马斯塔巴),后来觉得不满意,又先后在上面加了五层,且一层比一层小,成为一个梯形金字塔,史上第一个金字塔就此诞生了。伊蒙霍特普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成就,他后来成为埃及人的“智慧之神”,也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名人。乔赛尔之后的几位法老也均留下了梯形金字塔,这是金字塔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公元前2613年,斯涅弗鲁建立第四王朝,但他是第三王朝末代法老胡尼的儿子,这两个王朝之间的血统其实是相连的。第四王朝时代的埃及更加强盛,金字塔也发展到新的阶段。公元前27世纪末,古埃及第四王朝的人口约为130万。
两河流域是与埃及并驾齐驱的世界另一个文明发源地。两河流域南部又分两部分,尼普尔以北称为阿卡德,以南称为苏美尔,该地区自古以来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周边各色各样的民族到来,然后又将他们融合为自身的一部分,因此其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和包容。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公元前28-24世纪),楔形文字发育成熟,苏美尔地区也出现了众多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边村镇组成的城邦,进入了列国争霸的时代。
在诸城邦之中,北方塞姆语文化区以基什为霸主,南方苏美尔文化区以乌鲁克和乌尔为霸主,“苏美尔王表”中前六个王朝就在这三个城邦中轮换,证明了这三城在早王朝前期的突出地位。公元前27世纪基什势盛,能够干预南部苏美尔城邦的政治,并通过商业交往成为将苏美尔文化传播至两河流域北方和叙利亚等地的枢纽。基什王麦里西姆(公元前27世纪后期在位)成为诸城邦公认的霸主,在调停其它城邦的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乌鲁克城形成于公元前3500年之前,很可能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早王朝前期人口达到4-8万。乌鲁克王卢加尔班达和乌尔王麦斯卡拉姆杜格(公元前27世纪后期在位)也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统治者。
古埃及和古两河流域,各自代表了一种发展模式。古埃及是中央集权加大一统国家模式,优点是能够消除内部纷争,集举国之力对抗外敌或修建重大工程,金字塔就是其制度优势的体现。两河流域是城邦竞争和多元化发展的模式,优点是能够包容多种文化制度并更大程度发挥各地区的主观能动性,其文化对后代世界文明的影响大于古埃及。这从双方的宗教信仰也可体现出来,古埃及的主神一直是太阳神拉-阿蒙,体现了稳定和权威。古两河流域的神比较多样化,居于首位的一直是风神恩利尔,这也许正是该地区民族众多且更迭频繁的象征。
分享:
公元前2100-200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评分和评析
(2016-04-29 22:49:50)
标签: 历史
排行榜
古埃及
乌尔第三王朝
埃兰
分类: 排行榜世界通史
公元前2100-205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评分
1.乌尔第三王朝 24分
2.古埃及第11王朝 16分
3.古埃及第10王朝 15分
4.哈拉巴-摩亨佐达罗 12分
5.埃兰王国 11分
公元前2050-200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评分
1.古埃及第11王朝 22分
2.埃兰王国 19分
3.乌尔第三王朝 15分
4.伊辛第一王朝 13分
5.哈拉巴-摩亨佐达罗 11分
大事记
公元前2095-2048年,乌尔第三王朝的舒尔吉在位时期,王权达到两河流域历史上的顶点,在战争中击败埃兰王国。
约公元前2070年,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夏王朝约于此时建立。
公元前2046-1995年,古埃及第11王朝法老孟图霍特普二世在位时期,重新统一埃及,进入中王国时期。
公元前2025年,阿摩利人纳普拉努姆在苏美尔地区建立拉尔萨王国。
公元前2020年,伊什比埃拉在阿卡德地区建立伊辛第一王朝,脱离乌尔第三王朝的统治。
公元前2006年,乌尔第三王朝被埃兰王国西马什王朝所灭。
公元前2100-2000年世界主要强国评析
本世纪前期乌尔第三王朝仍然是世界最强的国家,农业有了新的发展,青铜器已普遍使用。国王开始被神化,王权达到两河流域历史上的顶点。但到本世纪后期,乌尔王朝在西面阿摩利人和东面埃兰王国的夹击下逐渐衰弱,“阿摩利长墙”也抵挡不了阿摩利部落潮水般地涌入,最终亡于入侵的埃兰王国大军之下。在埃兰,西马什王朝取代了阿万王朝,并一度非常强盛,与乌尔王朝长期争战,最终完成了打垮乌尔王朝的最后一击。在埃及,北方赫拉克里奥坡里的第10王朝和南方底比斯的第11王朝在经过长期的较量之后,由第11王朝的法老孟图霍特普二世于公元前2040年完成了重新统一埃及的大业,古埃及历史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中王国时代。在今巴基斯坦的哈拉巴文明仍然处于繁荣阶段,农业、手工业和建筑业达到与埃及和两河流域相近的水平,但此后不久中心城邦便开始衰落。在中国黄河流域,本世纪是大禹治理水患成功及其子夏启建立夏王朝的时代。
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乌尔第三王朝仍然是世界最强的国家,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青铜器已普遍使用,农业首次出现了带播种器的犁具,白银已作为货币广泛使用。国王舒尔吉(公元前2095-2048年在位)时期,国王开始被视为神,王权达到两河流域历史上的顶点。其时,西方的阿摩利人已开始进入两河流域,并臣服于乌尔王朝。舒尔吉用兵的重点在于东部山区,他9次派兵攻掠迪亚拉河、大小札布河和哈布尔河等地的小国,并与埃兰王国时有冲突。公元前21世纪中期,乌尔第三王朝全盛时期的人口约为120万。舒尔吉的两个儿子阿马尔辛(公元前2045-2037年在位)和舒辛(公元前2036-2028年在位)统治时期,乌尔王朝继续保持强国的地位,但在西面阿摩利人和东面埃兰王国的夹击下逐渐衰弱,尽管舒辛在西部国界上建造了“阿摩利长墙”,仍抵挡不了阿摩利部落潮水般地涌入。伊比辛(公元前2027-2006年在位)统治时期,帝国形势恶化,对阿摩利战争的失败导致中央对地方政权失去控制。公元前2006年,埃兰大军长驱直入攻下了历史名城乌尔,掠走了乌尔王室大批财富。随着乌尔王朝的灭亡,古老的苏美尔人也在历史舞台上谢幕,此后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
埃兰王国在本世纪进入一个强盛时期,与乌尔王朝长期争战。乌尔王舒尔吉把女儿嫁到埃兰和亲之后,两国的关系依然紧张,但舒尔吉时期尚能保持对埃兰的优势。埃兰的西马什王朝于公元前2038年取代了阿万王朝,并趁乌尔王朝陷入阿摩利人的包围圈之机,在公元前2006年最终完成了打垮乌尔王朝的最后一击。但不久之后埃兰军队就退出了两河流域南部,该地区落入了说塞姆语的阿摩利人建立的诸城邦之手,其中伊辛第一王朝成为暂时的盟主。
在埃及,公元前21世纪前中期,北方赫拉克里奥坡里的第10王朝和南方底比斯的第11王朝进行了长期的角力。第10王朝曾联合了阿西尤特州首领等地方诸侯,对第11王朝处于攻势。第11王朝则将太阳神阿蒙奉为国家级主神,加强了国家凝聚力,在安太夫二世(公元前2117-2069年在位)时期开始占据主动,对北方由守转攻。最终第11王朝的孟图霍特普二世于公元前2040年攻下了赫拉克利奥坡里,完成了重新统一埃及的大业,古埃及历史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中王国时代。孟图霍特普二世(公元前2060-2010年在位)统一埃及之后,也开始向外扩张,对西奈半岛和努比亚地区发动了战争。埃及统一之后重新回到了世界超一流强国的行列,公元前21世纪末人口达到约200万。
在巴基斯坦地区的哈拉巴文明,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个中心城邦仍然处于繁荣阶段,农业、手工业和建筑业达到与埃及和两河流域相近的水平,综合国力可进入当时世界主要强国之列。但此后不久中心城邦开始衰落,而周边地区的一些城邦则继续发展了两三百年,直到公元前18世纪突然消亡,衰亡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哈拉巴文明被后世的印度人彻底遗忘,直到20世纪的考古发现,才将这个曾经辉煌的古国还原出来。
在中国黄河流域,本世纪是大禹治理水患成功及其子夏启建立夏王朝的时代(按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的年表,夏朝约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不过由于缺乏考古证据和直接的文字记载,尚难以确定夏王朝的国力达到什么层次。
公元前1700-160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评分和评析
(2016-05-30 12:25:05)
标签: 历史
排行榜
古埃及
古巴比伦
赫梯
分类: 排行榜世界通史
公元前1700-165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评分
1.古巴比伦王国 22分
2.古埃及第15王朝 17分
3.赫梯帝国 14分
4.克诺索斯王国 10分
5.海国王朝 10分
公元前1650-160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评分
1.古巴比伦王国 20分
2.赫梯帝国 18分
3.古埃及第15王朝 16分
4.古埃及第17王朝 12分
5.克诺索斯王国 12分
大事记
约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文明进入“新王宫时代”,克诺索斯王国的米诺斯王朝强盛。
公元前1683-1647年,阿米·地塔那在位时期,实现古巴比伦王国的中兴,兴建公共工程,收回部分失去领土。
公元前1680-1656年,赫梯王拉巴尔纳在位时期,征服今土耳其东部,赫梯国家开始强大。
公元前1674年,侵入埃及的喜克索斯人以阿瓦里斯为中心,建立第15王朝。
约公元前1650年,拉霍特普在埃及南方建立第17王朝,与北方的第15王朝并立。
公元前1650-1620年,赫梯王哈吐什尔在位时期,开始向叙利亚扩张,加入西亚争霸的行列。
公元前1700-1600年世界主要强国评析
本世纪又有两个新地区的国家首次跻身于世界主要强国的行列。一个是位于今土耳其中部的赫梯,本世纪由库萨尔城邦完成了赫梯的统一大业,在拉巴尔纳在位时期征服土耳其东部,在哈吐什尔时期开始向叙利亚扩张,加入西亚争霸的行列。另一个新兴强国来自于克里特文明,在本世纪进入了“新王宫时代”,岛上的克诺索斯王国米诺斯王朝进入了强盛期, 建立强大的海军称雄爱琴海,在地中海东部广泛开展贸易。在古老的两河流域和埃及,本世纪则是旧势力逐渐没落,新势力尚在酝酿之中的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本世纪处于守成阶段,在阿米·地塔那、阿米·萨杜卡统治时期致力于内治,王国出现了中兴气象,但周边环境在恶化中,赫梯帝国的崛起和加喜特人的涌入,对王国的威胁越来越大。在埃及,上个世纪已经侵入尼罗河流域的喜克索斯人,约在公元前1674年建立了他们自己的政权—第15王朝,以阿瓦利斯为中心统治埃及北部。在其周围,还有一个同样为喜克索斯人建立的第16王朝。在埃及南方,第17王朝取代了第13王朝,以第15王朝封臣的名义统治埃及南方以底比斯为中心的地区。
本世纪又有两个新兴地区的国家首次跻身于世界主要强国的行列,赫梯和克诺索斯,分别位于今土耳其和希腊,这体现了文明正在从埃及和两河流域向更广阔的地区播散,正呈现由点到面再到连成一片地发展。
赫梯帝国由库萨尔城邦发展而来,在公元前18世纪后期基本统一了土耳其中部。到本世纪,拉巴尔纳时期(公元前1680-1656年)又征服了土耳其东部,将版图从地中海扩大到黑海。其子哈吐什尔时期(公元前1650-1620年)开始向叙利亚扩张,加入西亚争霸的行列,并正式用“赫梯”作为国号。赫梯位于近东文明向外播散的交通要道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后方腹地,赫梯人素来重视军事,当时已建立了近30万人的军队,且武器装备先进,后来又成为世界最早发展冶铁业的国家,这些要素推动赫梯走上了超级大国之路。本世纪晚期,赫梯帝国攻灭北叙利亚强国延哈德,向两河流域核心区域挺进,人口也达到约180万,成为当时的世界头号人口大国。
在欧洲,本世纪产生了第一个进入世界前列的强国,这个强国来自于希腊的克里特文明。与其它四大早期文明(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产生于大河流域和平原地带不同的是,希腊文明产生于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的环境,因此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注重商业、航海、殖民和地区分权的特色。克里特文明约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经过数百年的初步发展,到本世纪进入成熟的“新王宫时代”。克里特岛中部北岸的克诺索斯城邦在城邦争霸斗争中取胜,基本上统一全岛,因克诺索斯的国王被后人称为“米诺斯王”,其政权也被称为米诺斯王朝。米诺斯王朝的造船业和海运业领先于当时的世界,建立了强大的海军,称雄爱琴海,构建了一个以克里特岛为中心的东地中海海运贸易网。
在古老的两河流域和埃及,本世纪则是旧势力逐渐没落,新势力尚在酝酿之中的时期。古巴比伦王国进入守成阶段,在阿米·地塔那(公元前1683-1647年在位)和阿米·萨杜卡(公元前1646-1626年在位)时期致力于内治,鼓励公共工程建筑,减免平民债务,组织进行天文学观测研究,并从南方海国王朝手中收复了一些土地,使王国出现了中兴气象。公元前17世纪后期,古巴比伦王国的人口约为120万。但周边国际环境在持续恶化中,北方赫梯帝国强势崛起,东部山区属于雅利安种族的加喜特人不断涌入,对王国的威胁越来越大。历史总是不断重演,只是角色发生了变化,几个世纪前是闪米特种族的阿摩利人以蛮族的身份冲击苏美尔人的国家,现在则是雅利安人扮演蛮族的角色威胁闪米特人的国家。北方的马瑞和东方的埃什嫩那本来对两河流域来说是阻挡蛮族威胁的天然屏障,但由于汉谟拉比剪灭了这些城邦之后任其荒废,也使巴比伦直接暴露于蛮族的威胁之中。在萨姆苏·地塔那(公元前1625-1595年在位)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最终走向衰亡。
在埃及,本世纪喜克索斯人称雄尼罗河三角洲。喜克索斯人可能是当时亚洲西部的一个混血民族,他们趁埃及本土王朝衰弱之机,从西亚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大举进入埃及。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喜克索斯人的进入并没有给埃及带来很大的破坏,相反,他们除了给埃及注入新鲜血液之外,还将更先进的战争技术,如复合弓、马和马拉战车带到了埃及。喜克索斯人约在公元前1674年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王朝--第15王朝(也称为牧羊王朝或大喜克索斯王朝),以阿瓦利斯为中心统治埃及北部。在其周围,还存在一个同样为喜克索斯人建立的第16王朝(也称小喜克索斯王朝),可能是第15王朝法老的封臣。公元前17世纪末,第15王朝统治的人口约为130万,是当时埃及各政权之中实力最强的。
在埃及南方,第13王朝从上世纪晚期起逐渐走向衰亡,统治面积不断缩小,到本世纪初,已经沦为第15王朝的封臣。约公元前1650年,可能出身于第13王朝王室分支的拉霍特普建立了第17王朝,取代第13王朝的统治。第17王朝前期几个法老采用韬光养晦的战略,承认第15王朝的宗主权,以其封臣的名义,默默耕耘以底比斯为中心的埃及南方,为下个世纪的宏伟霸业积蓄力量。
分享:
公元前1100-100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评分和评析
(2016-06-24 23:42:28)
标签: 历史
排行榜
周朝
亚述
古埃及
分类: 排行榜世界通史
公元前1100-105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评分
1.亚述王国 20分
2.商王国 17分
3.古埃及第21王朝 16分
4.巴比伦第四王朝 14分
5.大马士革王国 11分
公元前1050-100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评分
1.周王国 25分
2.古埃及第21王朝 16分
3.腓力斯丁人国家 13分
4.大马士革王国 11分
5.巴比伦第四王朝 10分
大事记
公元前1114-1076年,亚述王提格拉·帕拉萨一世在位时期,国力强盛。
公元前1085年,古埃及第20王朝的统治结束,进入到分裂的第三中间期。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汇集诸侯联盟攻灭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
公元前1020年,以色列-犹太部落进入王国时期,扫罗成为第一个国王。
公元前1100-1000年世界主要强国评析
这个世纪是破坏的世纪。“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的活动进入高峰期,彻底打破了东地中海沿岸的旧秩序,毁掉了诸多古文明,使该地区进入了长达两三百年的“黑暗时代”。与此同时,多利亚人由北到南毁灭了希腊的迈锡尼文明,阿拉米人由南向北冲击了亚述帝国,埃及也结束了强盛的新王国时期,进入了到混乱和分裂的“第三中间期”。古文明衰亡的同时,也为新秩序的建立打开了空间。腓力斯丁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国家,公元前11世纪正处于强盛阶段。阿拉米人在叙利亚等地建立了许多城邦,其中以大马士革王国最为强大,成为阿拉米人国家的中心。本世纪中国也发生了文明的更替,但过程与东地中海地区截然不同。在周王朝取代商王朝的过程中,并没有导致文明的破坏性损失,相反,随着周文化整合到中原文化之中,中国文明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周初所形成的文化和典章制度,深刻影响了其后3000年的中国历史。
周王朝近乎完美地取代了商王朝,使这个世纪成为中国历史上巨星云集的世纪。商朝末代国王商纣王被后世丑化为荒淫无道到极点的君主,但他实际上是一个出色的军事首领,经过数次远征,解除了东夷的威胁,俘获的奴隶达十几万之多。但他忽略了西边同样在崛起中的周国。周国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时代,在文明发展程度上并不落后于商王国,到了周文王姬昌时代,积极招贤纳士,采用武力征伐和招抚相结合的手段,控制了商王国西边的大部分诸侯,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程度,但表面上仍然臣服于商王。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55-1043年在位)继位之后,看准时机,汇集八百诸侯,率领近5万军队攻打商王国,经牧野一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建立了周王朝。周武王死后,他的弟弟周公姬旦继续统一大业,征服了商王国和东夷部落的残余力量。周公还建立了分封制度,将宗室和功臣派到各战略要地建立诸侯国,并营建了新都城洛阳,后在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姬诵成年之时,把大权归还,周公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圣人之一。在周成王姬诵和他的儿子周康王姬钊在位时期,周王朝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之中,被誉为“成康之治”(公元前1042-996年)。公元前1000年前后,周及其诸侯国控制下的土地面积约为20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为500万。
这个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地区,“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成为主角,不过他们扮演的是破坏者的角色。腓力斯丁人的来源至今还是个谜,他们带来的飓风,在几个世纪中席卷了地中海沿岸各地,令埃及、希腊、土耳其、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塞浦路斯等广大地区的众多辉煌的古文明中心突然间走向衰亡。当然,凡事皆有两面,古文明衰亡的同时,也为新秩序的建立打开了空间。腓力斯丁人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已广泛使用铁器,铁器文化也被他们带到了被征服的地区,引发了一场铁器文化代替青铜文化的技术革命。腓力斯丁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国家(巴勒斯坦的希腊语意思就是“腓力斯丁人的国家”),公元前11世纪正处于强盛阶段,与该地区的另一股新兴势力—以色列犹太人的国家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腓力斯丁人占据了上风,公元前1000年的基利波山一战重创了以色列人,以色列-犹太王国的扫罗王也战死疆场。
西亚地区另一股新兴势力是阿拉米人建立的大马士革王国。阿拉米人原为居住于阿拉伯半岛的闪米特人,公元前14世纪之后大规模迁徙到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公元前12-11世纪,阿拉米人建立了许多城邦,直接瓦解了亚述帝国的统治,其中以首都位于大马士革的城邦最为强大,成为阿拉米人国家的中心,这个城邦被称为大马士革王国。公元前11世纪,大马士革王国进入鼎盛时期,建立了发达的供水系统,确立了其作为地中海与东方贸易的重要枢纽的地位,商业繁荣。大马士革的兴盛期一直持续到公元前8世纪,但始终只扮演城邦联盟盟主的角色,国力同帝国型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亚述始终是大马士革王国的主要对手,大马士革曾与周边其他国家,包括以色列、犹太王国等联合起来对付亚述人。
本世纪前期亚述在提格拉·帕拉萨一世(公元前1114-1076年在位)统治时期,国力达到中期亚述时代(公元前16-10世纪)的顶峰,先后打败了穆什基人、赫梯人、阿拉米人和腓尼基人,兵锋向北直抵凡湖南部山区,向西打通了到地中海的道路,暂时解除了周边劲敌的威胁。他还兴修水利、鼓励商业。这个时期亚述的人口约为90万。但好景不长,从亚述那西尔帕一世(公元前1050-1031年在位)时期开始,亚述遭遇饥荒的袭击,在与阿拉米人的较量也中落于下风,进入一个相对较为衰弱的时期。
公元前1085年,古埃及第20王朝的统治结束,古埃及历史进入又一个衰弱和混乱的时期--第三中间期(包括第21-24王朝)。埃及北方的尼罗河三角洲和埃及中部地区由第21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的法老统治,政治中心位于坦尼斯;南方以底比斯为中心由阿蒙祭司集团统治,名义上承认第21王朝法老的君主地位,实际上维持独立状态。这也体现了阿蒙神庙僧侣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强,已经不甘心在政治上依附于法老。此外,埃及境内还有其它自治势力,如尼罗河三角洲西部的利比亚人。总的来说,第21王朝的王权已经无法恢复到新王国时期(第18-20王朝)的程度。公元前11世纪末,第21王朝统治下的人口约为150万。
巴比伦第四王朝(公元前1157-1025年)经过建立初期半个世纪的昌盛之后,逐渐回归到加喜特王朝后期的状态,在经济和人口方面属于地区大国,但统治效能地下,对周边的国家和部族始终处于被动防御。这个时期的首都在伊辛,而巴比伦城、尼普尔等重要城市均形成了相对独立于国王的势力。本世纪中期巴比伦第四王朝的人口约为100万。公元前1025年巴比伦第五王朝取代了第四王朝,但在公元前1004年又被第六王朝取代。
公元前750-700年世界历史局势概述和主要强国排名
(2023-01-31 13:38:02)
标签: 亚述帝国
库施
东周
郑国
埃兰
分类: 时点排行榜世界通史
公元前750-700年世界历史局势概述:
公元前8世纪后期是亚述军事帝国不断征服周边邻国的时期。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夺取王位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锻造了当时世界上兵种最齐全、装备最精良的常备军,发动了新一轮的对外扩张。他打败了多年的劲敌乌拉尔图,征服了整个叙利亚地区,并利用巴比仑王位的纷争,吞并了巴比仑。他还采取将被征服的各种族人口迁徙后混杂居住在一起,统一归属于亚述人奴隶主的政策,也是历史上的一个创举。萨尔贡二世时期,亚述又重创了以色列王国,镇压了埃及所支持的叙利亚、腓尼基等地的反抗,打败了老对手乌拉尔图王国和新对手米底王国。曾与亚述争霸的乌拉尔图王国,多次被亚述击败之后南部领土基本丧失,逐渐沦为亚述的附庸。位于伊朗西南部的古老的埃兰王国,这个时期再次复兴,实行联合巴比伦的迦勒底人以对抗亚述的政策。埃兰王哈鲁苏多次组织反亚述联军,与亚述人的战斗中互有胜负。
在埃及,并立的第22王朝、第23王朝和第24王朝迎来了共同的终结者-努比亚人。埃及南面的库施王国(努比亚王国)先后征服了上下埃及,将埃及和努比亚合为一国,建立埃及第25王朝(也称努比亚王朝),随后也加入到西亚的争霸斗争中,积极支持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小国抵抗亚述帝国的侵略和控制。
在西亚-北非向帝国时代迈进的同时,其它文明核心区域,如中国、印度和希腊,则进入了城邦争霸时代的早期阶段。在中国,周王室依靠天子的余威和号召力构成的软实力,仍在做着加强王权的尝试,但已越来越力不从心。第一个起来挑战周王室威权的是其近邻郑国。郑武公时期,借助其在周王廷中的特殊地位,不断为郑国谋取利益,先后吞并了郐国、虢国和胡国,使郑国成为中原核心区域的主要大国。郑庄公时期,集中力量多次打击宋、卫、许等竞争对手,击退北戎的入侵,组织诸侯会盟,成为中原的“小霸”。而其最重要的影响在于扫灭了周天子的余威,在襦葛之战中挫败了周桓王亲率的军队,首开诸侯战胜周天子的先例。
公元前74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亚述帝国(4)(君主:提格拉·帕拉萨三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2.乌拉尔图王国(4)(君主:萨尔杜里二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3.库施王国(2)(君主:比安基)  世界级二流强国
4.郑国(1)(君主:郑庄公) 世界级二流强国
5.埃兰王国(1)(君主:胡姆班·尼加什一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6.犹太王国(4)(君主:约坦) 区域级一流强国
7.巴比伦第九王朝(4)(君主:那布·那西尔) 区域级一流强国
8.周王国(3)(君主:周平王) 区域级一流强国
9.腓瑞吉亚(1)(君主:不详) 区域级二流强国
10.推罗(2)(君主:不详) 区域级二流强国
公元前74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亚述帝国,2.库施王国,3.乌拉尔图王国
人口总量:1.库施王国,2.巴比伦第九王朝,3.亚述帝国
军事实力:1.亚述帝国,2.乌拉尔图王国,3.库施王国
文化科技:1.犹太王国,2.亚述帝国,3.周王国
大事记:
公元前753年,拉丁人部落在台伯河边建立了罗马城。
公元前752年,雅典完善执政官制度,规定其任期为10年。
公元前750年,晋文侯勤王,出兵杀周携王(王子余臣)。周平王成为唯一的周天子。
公元前745年,亚述帝国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建立提格拉·帕拉萨王朝,取代了那西尔帕王朝。
公元前743年,乌拉尔图王萨尔杜里二世及其组织的叙利亚盟军被亚述击败,幼发拉底河上游地区丧失。
公元前745-727年,亚述王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实施军事改革,并在西亚进行大规模军事扩张。
公元前743-701年,郑庄公时期,郑国崛起成为中原的“小霸”。
公元前740年,努比亚国王彼安基击败埃及第24王朝,占领上埃及。
公元前750年前后,乌拉尔图王国全盛时期的疆域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60万。
点评:
亚述首次登上榜首,它的优势在于,地理上位于当时各大文明中心区域(埃及、巴比伦、小亚细亚、伊朗)的中央,便于兼容并包吸收先进的成果。当然,这同样是它的劣势,位于四战之地,容易受到各个方向的夹击。
郑庄公开始建立霸权,标志着中原进入了争霸的时代。东周的小朝廷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暂时还能够进入到世界前十名之中,毕竟天子的名号和威望,在当时还是一项重要的软实力。
公元前72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亚述帝国(5)(君主:萨尔贡二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2.乌拉尔图王国(5)(君主:鲁萨斯一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3.库施王国(3)(君主:比安基) 世界级二流强国
4.埃兰王国(2)(君主:胡姆班·尼加什一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5.郑国(2)(君主:郑庄公) 世界级二流强国
6.古埃及第24王朝(1)(君主:博克霍里斯) 区域级一流强国
7.周王国(4)(君主:周桓王) 区域级一流强国
8.楚王国(1)(君主:楚武王) 区域级一流强国
9.腓瑞吉亚(2)(君主:不详) 区域级二流强国
10.犹太王国(5)(君主:亚哈斯) 区域级二流强国
公元前72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亚述帝国,2.库施王国,3.乌拉尔图王国
人口总量:1.亚述帝国,2.库施王国,3.乌拉尔图王国
军事实力:1.亚述帝国,2.库施王国,3.乌拉尔图王国
文化科技:1.亚述帝国,2.犹太王国,3.周王国
大事记:
公元前740-689年,楚武王统治时期,楚国兼并了长江中游和汉江中下游众多小国,崛起成为中国南方的大国。
公元前743-701年,郑庄公时期,多次打击宋、卫、许等竞争对手,击退北戎的入侵,组织诸侯会盟,成为中原的“小霸”。
公元前729年,亚述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攻打埃兰王国,占领巴比伦,自称“巴比伦之王”。
公元前728年,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国兴起,戴奥凯斯成为米底王。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的首都撒马利亚被亚述人攻占,国家灭亡。
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萨尔贡二世建立萨尔贡王朝,取代了提格拉·帕拉萨王朝。
公元前722-705年,亚述王萨尔贡二世时期,亚述先后进攻以色列王国、叙利亚、腓尼基诸城邦、乌拉尔图王国和米底王国。
点评:
以领土面积和人口而言,郑国相对于齐、楚、晋、秦,只能算是小国。但这个时期齐、楚、晋、秦都处于区域内部的整合之中,在中原呼风唤雨的主角是郑国。这也说明了,大国不一定等同于强国。
亚述的扩张进入新一轮的高潮,作为一支“铁军”(装备铁制武器的军队),亚述的扩张促进了铁器的传播。亚述帝国采取的民族迁徙混居的政策,则促进了西亚诸民族的融合。
分享:
公元前350-300年世界历史局势概述和综合国力排名
(2023-03-29 21:23:00)
标签: 亚历山大大帝
马其顿
商鞅变法
秦孝公
孔雀帝国
分类: 时点排行榜世界通史
公元前350-300年世界历史局势概述:
这个时代无疑是属于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马其顿帝国的。马其顿的崛起始于腓力二世,他创立了马其顿方阵,使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之后,对已在相互斗争中耗尽了力量的希腊诸城邦采用既打又拉的手段,取得了几次决定性的胜利之后,成为“希腊联盟”的领袖。亚历山大大帝继位之后,首先稳固了后方,然后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东方征服活动。亚历山大大帝首先率军进入小亚细亚,收降了这里的希腊城邦,接着进入叙利亚、腓尼基,压服了推罗城邦等地头蛇,再攻入埃及,接受了埃及法老的头衔,然后掉头向东,在高加米拉原野与波斯大流士三世的号称百万的军队正面相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亚历山大大帝长驱直入伊朗高原,彻底灭亡波斯帝国,后继续进军中亚,在阿富汗地区转战后又进入印度河流域,收降了这里的众多土邦。至此,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已涵盖了希腊、埃及、西亚、中亚和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大帝对被征服地区的招抚也很有成效,实行宽容政策,建立了许多希腊移民城市,这些城市成为传播希腊文化的中心,使中东地区在此后几百中进入了“希腊化时代”,彻底颠覆了古代世界文明分布的版图。
在亚历山大大帝撤出印度之后,旃陀罗笈多聚集起了反抗的力量,驱走了亚历山大留下来的残余力量,统一了印度河流域,建立孔雀帝国,之后又向东攻打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推翻了难陀王朝的统治,将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联为一体。旃陀罗笈多还击退了塞琉古王国的进攻,夺取了今阿富汗、卑路支一带,初步建成了北印度的大国。
在地中海地区,迦太基趁希腊人的经营重心东移之机,扩大了在地中海上的势力范围。罗马共和国经过三次萨莫奈战争,历经曲折终于征服了萨莫奈人,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地区,初步确立了地区性强国的地位。
中国战国时代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魏国衰落之后,齐国一度取代了魏国的霸权,尤其在齐威王、齐宣王时代最为强盛,马陵之战中对魏国的大胜,是齐国确立霸主地位的关键战役。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僻处西部一隅的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脱胎换骨,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夺回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击退五国联军的入侵,攻灭四川盆地的巴、蜀两国,大大扩充了版图,逐渐成为凌驾于六国之上的强权。这个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称王,这意味着周天子名义上的宗主地位也不复存在了。
公元前34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波斯帝国(11)(君主:阿尔塔薛西斯三世) 超级大国
2.马其顿王国(1)(君主:腓力二世) 世界级一流强国
3.摩揭陀国(13)(君主:大红莲难陀) 世界级一流强国
4.齐国(8)(君主:齐威王) 世界级二流强国
5.迦太基(13)(君主:大汉诺) 世界级二流强国
6.楚王国(19)(君主:楚威王) 区域级一流强国
7.秦国(3)(君主:秦孝公) 区域级一流强国
8.羯陵伽国(1)(君主:不详) 区域级一流强国
9.罗马共和国(3)(执政官:托尔卡图斯,穆斯) 区域级一流强国
10.博斯普鲁斯王国(1)(君主:帕里萨德斯一世) 区域级二流强国
公元前34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3.迦太基
人口总量:1.波斯帝国,2.摩揭陀国,3.楚王国
军事实力:1.波斯帝国,2.马其顿王国,3.摩揭陀国
文化科技:1.齐国,2.雅典,3.波斯帝国
大事记:
公元前359-336年,腓力二世在位时期,马其顿王国崛起为希腊北部的强国。
公元前353年,齐国在桂陵之战中击败田忌的魏国军队,初步奠定霸业。
公元前356-338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
公元前343-341年,罗马与萨莫奈人的第一次萨莫奈战争。
公元前343年,波斯军队重新攻入埃及,灭亡古埃及第30王朝,恢复了对埃及的统治。
公元前341年,齐国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国军队,结束了魏国的霸权,成为当时的主要强国。
点评:
马其顿王国站在希腊文明的肩膀之上,奇迹般地崛起。从时间上看,波斯帝国已经到了灭亡前夕,但其国力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衰落过程,反而再次恢复对埃及的统治。
桂陵、马陵之战后,齐国取代魏国成为第一强国。但齐国已经不是独霸,因为西边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正在崛起,南边的楚国实力也有所回升,战国进入了多极化的格局。
公元前32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亚历山大帝国(2)(君主:亚历山大四世,腓力三世) 超级大国
2.孔雀帝国(1)(君主:旃陀罗笈多) 世界级一流强国
3.迦太基(14)(君主:哈米尔卡二世) 世界级二流强国
4.秦王国(4)(君主:秦惠文王) 世界级二流强国
5.齐王国(9)(君主:齐宣王) 世界级二流强国
6.楚王国(20)(君主:楚怀王) 区域级一流强国
7.埃托利亚同盟(1)(盟主:不详) 区域级一流强国
8.羯陵伽国(2)(君主:不详) 区域级一流强国
9.博斯普鲁斯王国(2)(君主:帕里萨德斯一世) 区域级二流强国
10.萨莫奈(1)(统帅:蓬提阿斯) 区域级二流强国
公元前320年世界主要强国分项目排名
疆域资源:1.亚历山大帝国,2.孔雀帝国,3.楚王国
人口总量:1.亚历山大帝国,2.孔雀帝国,3.楚王国
军事实力:1.亚历山大帝国,2.孔雀帝国,3.迦太基
文化科技:1.亚历山大帝国,2.齐王国,3.孔雀帝国
大事记:
公元前337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召开全希腊会议,自任“希腊联盟”的最高领袖。
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和魏惠王在会盟时互相承认对方为王,此后各诸侯国纷纷称王。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军队进入小亚细亚,收降了这里的希腊城邦,并首次重创了波斯军队。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军队与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军队在高加米拉原野正面相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所灭。
公元前324年,旃陀罗崛多聚集了印度河流域反抗亚历山大帝国的力量,建立了孔雀帝国。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之前,已征服了西亚、埃及、中亚和印度河流域,打造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面积达到约52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2050万。
点评:
亚历山大大帝即使不是英年早逝,其帝国也很难维持长久统一,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和交通水平,很难支撑如此庞大的国家。重要的是亚历山大已将希腊文化的基因播散到被征服地区,使这些地区进入数百年的希腊化时代,因此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征服者。
孔雀帝国完成北印度第一次统一的进程顺着亚历山大大征服的脚步而行,这并非仅仅是巧合。亚历山大的入侵造成了印度的军事化,亚历山大的撤走则留下了政治权力的真空,这两大因素的结合,造就了印度统一的原动力。历史上外敌入侵往往能促使一个国家完成统一,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秦国的崛起是公元前4世纪后半段中国最重大的事件。秦国能够迅速强大,首先是因为秦献公和秦孝公时期的改革,特别是商鞅变法,把秦国打造为高度军事化的国家,成为类似于亚述、斯巴达的战争机器;其次,自秦献公之后连续7代君主(直至秦始皇)都是奋发有为之君,积极实施扩张政策,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当然,秦国独特的地缘环境也是重要原因,关中核心区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内部又有足够的农耕腹地,进取中原时处于居高临下之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秦国本身的底子好,早在秦穆公时代就已经是四强之一,后来虽然长期对中原实行孤立主义,但也一直是东方诸国不敢轻视的一极,只是在秦献公之前的半个世纪中曾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危机。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换个角度对世界史各大帝国进行排名(按位居世界第一强国的时间统计)
每个世纪的世界主要强国排名和格局评析,简缩版(二)
历史同时期,与我们同在的其他地区的人在做什么(三)
公元前4世纪强国
亚述帝国
世界历史各时期主要强国排名列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