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巨鳄如过江之鲫,只有他才是真正的华尔街皇帝
华尔街,是美国乃至全球当之无愧的金融中心,从这里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风云人物,但无论是被全世界投资者奉为“精神祖师”的股神巴菲特,还是和各国央行对抗刀口上舔血的索罗斯等等,尽管他们能力超群,影响力超卓,但“充其量”也只能算华尔街这条通天巨河中翻江倒海,呼风唤雨的金融巨鳄。
在华尔街数百年的历史上,也许只有一个人能当的起皇帝的称号,他就是—J·P·摩根。这绝不是自媒体式的夸大其词和故弄玄虚。耶鲁大学在授予摩根名誉学位的时候,将其比作亚历山大大帝。有人称他为国王,在他最鼎盛的时期,他毫无争议的被称为华尔街的拿破仑。
“高贵”的出身
19世纪是美国建国后的第一个完整世纪。如果说20世纪是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世纪,那么19世纪就是打基础的年代:通过购买和战争而来的国土的疯狂扩张、随之而来的人口膨胀和劳动力富足、迅速而野蛮的工业化。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是一个属于暴发户的时代,无数来自美国东部和欧洲的野蛮贪婪甚至残忍无耻白人冒险家们疯狂无下限的掘金获取巨额财富,其代价是被剥削的工人和失去家园的印第安土著。这些冒险家往往被描述成穷苦出身,试图靠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洛克菲勒、卡内基等工业巨子确实如此,但我们的主人公摩根和他们不一样。
这从他的名字就能看出。
摩根全名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J·P·摩根
约翰·皮尔庞特是摩根外祖父的姓名。摩根母系的皮尔庞特家族是一个古老而颇为显赫的欧洲世家,该家族在诺曼征服时跟随威廉一世从法国来到英格兰。宗教改革时,家族改宗了新教。祖先约翰·皮尔庞特是新教中公理会的牧师,他于1640年移民新大陆,是波士顿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殖民者之一。其子詹姆斯是耶鲁大学的创办人。詹姆斯的一个外孙阿伦·波尔牧师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创始人;另一个外孙蒂莫西·德怀特是耶鲁大学校长,还有一个外孙担任过杰斐逊的副总统。摩根的外祖父约翰·皮尔庞特毕业于耶鲁大学,在哈佛神学院深造,成为了一名牧师,他有六个子女,三女儿朱丽叶就是摩根的母亲。
母系十分显赫,父系也不差。
摩根的父亲名为朱利乌斯·摩根,祖上是威尔士的巨富,家族中的迈尔斯·摩根1636年就到了波士顿,参加探险队获得了一块在康涅狄格河谷的土地。迈尔斯精明强干,通过种地和畜牧业累积起了家族的第一桶金。他的重孙约瑟夫·摩根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上尉,其子约瑟夫不再局限于祖传的田地,而是进入了当时新兴的资本市场,通过创立公司和炒股赚了一大笔钱,约瑟夫还积极培养儿子朱利乌斯进入华尔街,事实证明后者是一个非常能干的职业银行家,还“傍上了”早期美国最成功的的超级金融家皮博迪,在摩根出生时,家族已经有了超过百万美元的净资产。19世纪40年代拥有上百万美元,起码相当于现在的一亿美元资产(从购买力和稀缺程度而言还远远不止,当时美国身家过百万的人要比现在过亿的人少的多)。摩根家族对宗教也十分虔敬,但到了朱利乌斯这一代,他们改宗了英国圣公会的福音派。
一个是位于学术圈和政治圈顶端的皮尔庞特家族;一个是在商业中颇具实力,也不乏教养的摩根家族。典型的WASP精英家族的强强联合。我们的主人公J·P·摩根就在这样一个优渥的环境中来到了这个世界,这对他日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1837年4月17日,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出生在波士顿附近的哈特福德。在他出生后3周,1837年的严重经济萧条席卷了整个美国,农业歉收、贸易逆差、工人失业...但所有这一切都没能过多的影响到摩根家,也没有损害小摩根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优渥的童年生活。小摩根的父亲朱利乌斯十分重视儿子的教育,努力要将他“打造”成具有勤奋、审慎、简朴、诚实、虔敬等品质的新大陆新教徒精英。为了不断提升,朱利乌斯不停的给儿子换学校,摩根的同学们也都是些顶级富二代,比如人寿保险公司总裁的公子,富有银行家的少爷等等。尽管父亲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小摩根仍旧一肚子坏水,甚至给同伴留纸条,要求对方“尽快告诉我你第一次见到的那位裸体姑娘吧。还有玛丽,我也想看一看!”
19世纪的美国尽管初具规模,朝气蓬勃,但文化底蕴仍无法和大西洋彼岸的旧大陆相提并论。新大陆有钱的美国人,特别是像摩根这样优秀的门第,总是尽力让后代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们往往会选择将孩子送往欧洲开拓眼界,即所谓的游学(这一点在南方也一样,乱世佳人中就描述了大地主的子弟在年轻时都要去欧洲游学的景象)。即便是在这群有地位身份人中,摩根家族也显得鹤立鸡群,他1853年第一次随父亲到英国。当时,他父亲朱利乌斯在英国开设的金融公司毕比-摩根年销售额达到了700万美金,已然跻身英国最顶级的交际圈,他曾出席过英国议会上院的辩论,还曾和“打败拿破仑”的铁公爵威灵顿本人交谈过,不过年轻的小摩根却是拿破仑的忠实拥趸。就在当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日不落帝国最辉煌的年代也即将来到。
出色的朱利乌斯很快引起了在伦敦的美国金融巨头皮博迪的兴趣,他邀请了两次,才将这位能力出众,相貌英俊的后生揽入彀中,加入了自己的英美银行。皮博迪和摩根家一样,都坚信未来的经济中心一定是美国,但现在欧洲人掌握着财富。因此他们需要两头兼顾:总负责人坐镇伦敦这个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一个高级副手在纽约、波士顿或费城“感受美国的勃勃生机”并做出投资决策。离开英国后,年轻的摩根又去了瑞士的贵族学校,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法语。接着他被父亲送到德国的学术中心哥廷根去“提升德语水平”,不到20岁的他已经会说欧洲几个主要工业国家的语言了。1856-57年,摩根才得到父亲的允许,结束了在欧洲的游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美国,父亲则为他准备好了从商之路的“训练课程”。
此时的美国已经从此前的大萧条中恢复,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周期。摩根被父亲安排到当时纽约最顶尖的一家投资公司邓肯-舍曼担任不拿薪水的助理,主要负责在联络部抄送信件,通过这一过程,摩根掌握了一家投资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当时也正值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俄罗斯重新为欧洲供应粮食,减少了对美国粮食的需求,同时英格兰央行收紧信贷,欧洲资金流出美国,不少过度借款和放贷的公司破产,皮博迪公司也面临停业,又一场金融暴风雨重击了年轻的美国市场。摩根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干扰,他开始尝试在股票上投机,赚了点小钱却换来了父亲的严厉训斥:
不要让追求成功或积累财富的欲望诱惑你,以至于做出会后悔的事情。
但很有主见的摩根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后悔的人,他一人待在纽约,无论是皮博迪先生还是父亲都鞭长莫及。他升了职,又从邓肯公司回到皮博迪公司,负责债券业务和棉花销售。同时他陷入了爱河,并和铁路巨头斯特奇斯家族美貌的女儿阿米莉亚结了婚,然后她却在婚后几个月不幸的因肺结核而早逝。这件事让摩根心碎,但当时有另一件事令无数家庭心碎,那就是南北战争。摩根家族坚定地站在共和党总统林肯这边,支持联邦的统一和废除奴隶制。但摩根却以身体不适为由缴纳了300美元拒服兵役,宣称自己在“其他岗位上能更好的服务联邦”。他为联邦军队借贷担保了一批倒卖卡宾枪的生意,赚取了5000美元的服务费和利息。
对有准备的人来说,危机从来只意味着机会而不是危险。摩根就是那个做好准备的人。卡宾枪业务打响了第一枪,摩根随后深度介入了联邦和军队的债券发放。一开始,皮博迪公司作为杰伊库克公司的分销商在二级市场向普通投资者出售债券“喝点汤”。
“喝点汤”是绝对无法让野心勃勃的摩根满足的,他将目光转向了黄金。战争期间,北方军队的胜利会让黄金价格下跌,失利则会让黄金上涨。于是,他和“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爱德华·凯姆彻在低价时不声不响的借贷买入了200万美元的黄金。在战争不利时,他们将其中的115万美元的黄金运往英国,造成市场黄金短缺,从而价格激增。两人趁机抛售手中的85万美元黄金,不仅还清贷款,还净赚了13万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皮博迪公司在战争前最高的净利润也不过30万美元一年。
但父亲朱利乌斯仍对儿子的投机行为大为光火,甚至扬言要“甩掉这样的包袱”(没几年,凯姆彻偷了乃父300万美元的证券,导致父亲破产,自己入狱,与他一起合作投机的摩根也损失惨重)。但他毕竟没有这样做,他为摩根找了新的合伙人,组建了新的公司,并在战后通过发债为军队募集军饷,以此获得了全国性的巨大声誉。
此时的摩根,还不满30岁。
崛起之路
发行债券,是那时候银行获利的主要渠道之一。当时美国政府的债券掌握在杰伊库克公司手中;英国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和巴林兄弟银行则是地位最尊贵的蓝血贵族,几乎当时英美欧洲所有的国债发行,都要通过这两家银行,其他银行也不敢绕过这两家银行独立承接金额较大的债券发售。在当时,巴林兄弟银行甚至被黎塞留称为和“英法普奥俄并列的欧洲第六大列强”。
1873年,每隔20年左右就要来一次大萧条再次光顾美国,杰伊库克公司破产,由于准备得当,摩根的公司在危机中毫发无损,净利润达到100多万美元,并顺利进入了美国国债发售的第一顺列。在1879年的一次联邦旧债换新债的过程中,摩根大胆的甩开了罗斯柴尔德银行(对此行为,他的父亲倒吸一口冷气,朱利乌斯极为尊敬罗斯柴尔德银行),自己组建辛迪加吃下了3亿美元的债券。当年五月,罗斯柴尔德男爵去世。该银行由于没有把握住美国大发展的机会,从此逐渐边缘化,不复昔日的无上光荣。相比儿子,朱利乌斯的行动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他帮助西班牙、智利和秘鲁等国发行债券,他最成功的一次行动是借贷给普法战争中失利的法国政府,按80%的面值收购,并在暴跌中扫货,最后缓过神来的法国政府按面值全部偿付了债券。朱利乌斯通过这笔交易狂赚了700万美元,也让摩根财团在欧洲声名远扬。
铁路界的俾斯曼
除了替政府发债,摩根银行还为各大公司发行债券和证券,从中赚取差价和佣金。
南北战争之后,南方的种植园经济被打破,通过西部大开发,整个美国合力进入了工业化社会,迸发出了比之前更强大的能量,这个时代被马克吐温形象的称为“镀金时代”。
想致富,先修路。当时刚刚发明的铁路运输,就像一根根血管,为经济活动源源不断的输送血液和养分。铁路的前期投资巨大,需要发行大量的债券或证券来筹集资金,这也自然成了摩根银行的业务重点。当时很多没有规划的投机者涌入了铁路运输业,造成了运力过剩和互相倾轧,其结果就是运价极低,公司难以为继。摩根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于是他决定深度介入其中。化解了伊利铁路公司杰伊古尔德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之间的主要矛盾;他吃下了范德比尔特家族的纽约中央银行的股票;他重组了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兼并了俄勒冈铁路-航海公司及俄勒冈-横跨大陆公司,并将三个公司纳入一个控股公司的管辖,重组的当年该公司就赚了数百万美元的利润。他缓解了纽约中央铁路和宾夕法尼亚铁路之间的价格竞争;应费城-里丁铁路董事会的邀请介入挽救濒临破产的该公司,并在当年就将其成本从1400万美元降至650万美元。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摩根化”概念,即通过组建辛迪加分销目标公司的债券以支撑公司财政,同时派出精干的专业团队全面分析公司治理的问题加以改进,同时成立控股公司和管理委员会进行严格控制,以免公司重新落入无能或不值得信赖之人的手中。摩根的类似操作,也是股神巴菲特经常做的事,但巴菲特做不到的是组建多个行业公司联合的托拉斯。
摩根对北太平洋铁路的控制在1895年遭到其他铁路巨头和银行家的偷袭,他们趁摩根在欧洲休假时,大量买进北太平洋铁路公开发售的股票,在快接近50%的控制时被摩根强有力的反击所阻止,他下令一口气买入15万股。双方都有雄厚的资本,疯狂比赛买入股票,股价从45美元飙涨至1000美元一股,市场上的投机者纷纷抛售其他股票跟风涌入,差点造成了又一次的金融危机。
通用电气的诞生
摩根没有将他的摩根化手段局限于铁路业,他同样着眼于任何代表先进技术,可能带来潜在高额回报的领域。比如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一系列电器发明。
摩根及其合伙人是这位天才最早的投资者之一,他在1878年就开始关注后者的不需要煤油的白炽灯,并积极看好其前景,他还率先在自己家中装上了爱迪生的最新发电装置。这套新装置造成了火灾,但并没有让摩根放弃爱迪生的项目。爱迪生曾经抱怨自己的发明没带来什么好处,只带来了40年的诉讼。他具有天才的发明才华,但在产业化方面,他需要摩根这样的专业银行家的帮助。
除了摩根,德意志银行也是支持爱迪生最大金主之一。在他们的支持下,爱迪生合并了旗下的灯泡、发电机和电子管公司,新公司名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但饶是如此,爱迪生的公司仍然竞争不过汤普森-休斯顿电气公司。于是摩根再次介入,他将两家公司合二为一,并在新公司的名字中拿掉了爱迪生。
传奇的通用电气公司就此诞生了,它是20世纪全球最成功也是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而受到冷落的爱迪生离开了没有自己名字的新公司,继续发明留声机、电影放映机、蓄电池和铁矿石机。之后他遇到了死忠粉亨利·福特,这是他辛劳的一生最好的安慰之一。
美国钢铁传奇
要说规模,在摩根组建托拉斯的历史上,没什么比得上美国钢铁了。
还记不记得教父2中,海门罗斯在古巴联合各路大佬,准备组建一个大型娱乐业帝国时对麦克所说的话:we are bigger than us steel。
在当时及之后数十年的美国人眼中,美国钢铁都是一个伟大的标杆,是衡量公司规模和实力的典范。组建美国钢铁的关键,是兼并安德鲁·卡内基旗下的巨无霸钢厂。这笔金额过于庞大,即使强大如摩根,也直到1901年才敢迈出这关键的一步:向卡内基询价。他答应了卡内基4.8亿美元的报价,这让当年65岁的钢铁大王成了世界首富。组建成功之后的美国钢铁公司几乎垄断了美国一半的钢材市场,拥有自己的炼钢厂、高炉、炼焦炉、自己的矿场、驳船、铁路、汽船以及数千英亩的焦炭和煤炭矿;年产值达到14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GDP的7%。美国钢铁也首开上市公司发布季度财报的先河。
当然,这个庞然大物一出炉,很快就招致了美国公众对超级托拉斯更负面的质疑和厌恶。
摩根为什么没有尝试去合并美国的石油业呢?那是因为洛克菲勒早就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标准石油公司囊括了美国80%以上的石油市场,美国钢铁托拉斯组建后也只占有一半的美国市场。由此可见洛克菲勒及其帝国的强大,洛克菲勒也从来不需要摩根或其他银行家,标准石油赚取的巨额利润让他比任何银行都要富有得多。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中)
摩根的托拉斯也有过失败,那就是他晚年组建的航运托拉斯,为此他收购了英国的白星公司,著名的泰克尼克号就是该公司在合并后生产下水的。但由于买入的时期正值航运业低谷,且该托拉斯实际上仅能控制大西洋两岸20%的运输(67%控制在威廉二世的德国航运业手中),公司很快遭到了亏损,跟着摩根名头买进优先股和债券的投资人都损失惨重。
维护金本位
镀金时代并不是虚指,黄金在当时的金融市场和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时的主要工业国家如英德法美等,要么实行金本位,要么实行银本位,要么实行金银混合制。所谓的金本位,即把发行的货币和等量的黄金挂钩,发行的纸钞其实就是黄金的代金券。金本位是早期美国最重要的货币制度。但从19世纪开始,由于经济规模和对货币的需求逐渐增加,金本位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所需:道理很简单,黄金的数量极其有限。但矛盾在于,此时美国的国家信用尚未完全建立,百业待兴亟待欧洲资本的投资,而欧洲资本则要求美国政府至少储备1亿美元的等值黄金,也就是说,一旦美国政府的黄金储备减少,就会动摇欧洲投资者对美国国债、公司证券的信心,并将资金从美国撤出。另一方面,借出方(银行家)比借贷方更担心通货膨胀,因为这会吞噬他们的利息。
于是,在当时的美国,出现了两股泾渭分明又互相对立的势力:一股是东北部特别是华尔街放贷的银行家们,他们竭力维护金本位,一方面保护自己借出的钱不至于贬值;另一方面维护美国市场的国际信誉,吸引欧洲资本的投资。另一股势力则是南方和中西部的农民、小所有者、手工业者等,金本位下他们借贷的成本很高,甚至沉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经营。这批人强烈支持脱离黄金的绿背美元和白银进入流通。
作为华尔街的扛把子,摩根自然是金本位最忠实的拥护者,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恶魔。但他还是坚定不移的支持金本位,并多次拯美国经济于危难之中。1893年,由于联邦黄金储备跌破1亿美元,并一路下滑至5000万美元,这引起了欧洲投资人的恐慌。在一片使用白银的呐喊中,是摩根力挽狂澜,帮助克利夫兰总统制定了一个发售黄金债券、设立欧洲信用基金的计划,成功阻止了危机的蔓延。不过,很多人认为摩根和他的“邪恶伙伴们”从这次行动中赚取了500万美元的利润,他们顺带恨上了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认为嗜血如命的犹太金融巨鳄策划了一场阴谋,掠夺了美国的大量金钱。他们还谴责克利夫兰总统是犹太资本家的代理人。
更大的危机爆发在1907年,全球性的信贷危机造成股市、债市的全面崩盘,储户们蜂拥去银行提款,挤兑危机一触即发。华尔街把这种情况归咎于罗斯福政府对大型托拉斯的“无理攻击”。
意识到局面紧张的摩根提前结束每年在欧洲的半年休假回到纽约,并迅即召集华尔街的重量级人物开会商讨应对措施,其中包括第一国家银行和国家城市银行的总裁和纽约主要信托公司的负责人等(这两家银行之后合并,即花旗银行的前身)。所有到场的大佬都发誓服从摩根的指挥,因为他们相信这样才有可能度过危机。摩根决定首先援助即将崩溃的美洲人信托公司,在核查了该公司的资产后,他认为该公司有足够的抵押可以获取300万美元的输血,但钱还是不够。摩根豁出老脸,集中了还有余粮的大户,一个个向他们亲自开口要钱,问了一圈,摩根就要到了将近1000万美元。信托公司暂时保住了,股市那边还在崩盘中。摩根一个电话将所有纽约商业银行的负责人叫到了自己家中,几分钟后他从这些银行家手中筹集了惊人的2350万美元投入股市,成功阻止了股市的进一步下挫,同行拆借利率迅速从100%的高位回落至最低10%。但银行的挤兑仍在继续。到了这周的周末,摩根发行1亿美元的票据交换证明,作为临时流通债券为资本市场提供紧缺的流动性。但周一又有一颗雷爆炸了,纽约市政府即将破产,摩根再次出手买下3000万美元的市政府债券,帮助其维持了下去。深谙信心就是黄金的摩根不断让旗下企业发布利好消息,以缓和公众情绪。但摩根的麻烦还没有完,这周末也就是11月1日,有一家经纪公司因为田纳西煤炭公司的股价暴跌而难以为继。摩根再次施展自己超人般的能力,在他的安排下,美国钢铁以自身3000万美元的债券等价兑换田纳西煤炭3000万美元的股票,这一方案获得了罗斯福总统的许可,挽救了市场信心。信托公司还需要更多的钱,摩根马不停蹄的召集各个信托公司的总裁,并要求他们自筹2500万美元的款项。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这次危机终于化解了,周三开盘后,纽约的股市“轻松上扬”。
可以说,如果没有摩根,美国金融界绝无法如此“轻松”的挺过这次巨大危机。当时摩根实际上就是不挂职的美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
摩根总是作为大权在握的华尔街拿破仑为大家熟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矛盾的人:
虔诚的基督徒?
如果有人把这个问题抛给摩根,他肯定会给你一个斩钉截铁的答复。摩根一生都热衷于宗教事业,他是纽约圣公会最大的赞助人,他不断的向自己选中的牧师林思富德提供大笔资金,帮助买入地皮,建设教堂,资助穷人,举办教会活动等。他也是全美圣公会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和赞助人。在他举办的名流聚会中经常会进行圣经研读比赛。在朝拜耶稣圣墓教堂的时候,摩根形容自己“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但在生活中,摩根却十分讲究和豪奢。他出行要坐最好的专列、马车和邮轮;要住最好最豪华的酒店和套房;吃喝要在最高级的饭馆,或者自己随身带着最好的厨师;他买东西要去最好的店,买奢侈品就像普通人买青菜一样随便;他先后拥有过数条造价昂贵的豪华游艇;他家庭的豪宅自然也是富丽堂皇,摆满了采购自欧洲的王室家具。他人生的后30年,几乎每年的花费都在50-100万美元之间,要知道当时一个普通工人干一天可能也只能挣个几美分。
在私生活方面,摩根最少有过3个红颜知己,包括伊迪斯、阿德莱德,她们都是上流社会的有夫之妇。
尽管有以上种种行为,但摩根丝毫不觉得这和自己虔诚基督徒的身份相抵触,这在他给儿子杰克的遗嘱中也有体现:'人靠自己的努力无法获得救赎,唯有基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才能带来拯救...我相信基督的宝血能够赎回并洗净我的一切罪孽,他将把我的灵魂洁净的带到天父的宝座前,我恳请我的孩子,无论如何困苦,如何牺牲,也要保守这个信条,直到永远。’
合伙人杀手
摩根的业务如此庞大,绝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摩根是一个知人善任之人,他信奉“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个准则,无论是在艺术品收藏领域,还是在自己的主业中。从皮博迪开始,摩根银行就采取合伙人制度,把优秀能干的人提升为能享受股权和分红的合伙人,这让他们收入倍增,干活也加倍努力。在敲定了大方向之后,摩根总是放手让某个合伙人跟进分析、研究、调查、制定方案等,他最出色的下属及合伙人查尔斯·科斯特能力极强,成功主导了多次铁路公司的合并、改组、重新运营,也是通用电气重组并走上正途的核心人物。由于劳累过度,此人47岁即与世长辞。另一位左膀右臂般的高级合伙人胡德·莱特则享年56岁。他之后又物色了很多优秀人才充当自己的合伙人,其中一个是来自常春藤大学,长相极为俊美,有着运动员体格的罗伯特·培根,他在摩根手下工作数年后也感到身体不适,之后出任国务卿,表示那个职位要比在摩根手下“轻松得多”。
“爸宝”
如上文所述,摩根的父亲朱利乌斯一直非常关心儿子的教育。在儿子成年后,他一手安排了儿子的从商之路,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为其寻找新的合伙人代为“督促”(凯姆彻、法布里、德雷克赛尔等)。即便在摩根在商界混出名堂之后,他仍未放松对儿子的监管。直到摩根50岁,朱利乌斯仍在伦敦发号施令,主持大局。摩根尽管偶有“反叛之举”,但总体上还是服从父亲的安排,在摩根39岁时,朱利乌斯以业务分散为由要求摩根从多家公司的董事会辞职,虽然不满,摩根还是服从了父亲的命令。除了商业,朱利乌斯对儿子包括身体健康、出游计划等在内的事物都事无巨细的予以关心。对于朱利乌斯的遗嘱,摩根同样忠实的予以执行。他从心里明白,父亲朱利乌斯才是自己身后真正的指路明灯。
在朱利乌斯活着的时候,他每周坚持和父亲通两封信,朱利乌斯则仔细的把这些信按日期井井有条的编码分类储存。在父亲死后,摩根烧了这些信,因为“不适合被外人看到”。
坚定的废奴主义者
任何取得伟大成就之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而不是像绝大多数人所说的完全以利益为导向,摩根也不例外。他是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这点不仅仅因为他是北方工业化的既得利益者,更是他内心深处真情实感的反应。早在少年时代,他就这样写道:
那些自由的黑人不招谁惹谁,却被抓走,离开他们深爱的故乡和祖国,那些贩卖黑奴的人太残忍了,一心只想奴役无辜的黑人,他们把黑人奴隶运到异国他乡,使他们不再有亲人的关照,只能在皮鞭下受苦。
年少的他就很关心国家大事:
随着德州并入联邦,联邦划定蓄奴州边界并颁布《逃亡黑奴法案》,奴隶制已经动摇了国家的基础。
不难看出,摩根的上述言辞非常“白左”,黑人在非洲很难说是自由的(他们也不会有美国式的政治自由及个人自由的概念),往往连吃饱都费劲,在酋长的野蛮控制下也未必强于在美国的处境,摩根肯定是受到北方普遍气氛和学识的感染,才有此感叹的。这令人联想起同期雨果对八国联军的批判:出于真心,但却离事实很远。但无论如何,摩根是个骨子里的废奴主义者,和利益无关。
在当时的波士顿,就像如今的庇护州一样,竭尽全力保护逃亡该地的黑奴,极端者甚至倒挂美国国旗,焚烧美国宪法。只能说,日光之下无新事,这几年在美国发生的一切,以前也曾多次上演。
这一点也适合其他镀金时代的强人,很多人指责洛克菲勒唯利是图,但对他个人而言,这是不容置疑的清教徒的生活准则,他自认对社会的贡献远超他所犯下的罪过。
传奇永不谢幕
1911年,庞大的怪物标准石油被拆解为数十个公司。摩根的结局,也和美国政府的反托拉斯行动有关。他在一场反对和质询托拉斯的听证会后招致严重的心理打击,在去欧洲修养的过程中死于意大利。就在摩根逝世的当年,美国政府决定成立美联储。此时,距离第二合众国银行解散已有70多年。在这段“空白期”,正是摩根和围绕在他身边的银行家们形成了事实上的美国中央银行。有人曾问,如果摩根突然死了,美国会怎么样?答案是美国会继续前进,但必须用庞大的政府机构代替这位“已逝国王”的职能。
按照很多不学无术的观点,美国是是一个被资本家控制的国家。但强大如摩根和超级企业家洛克菲勒都难免被美国国会质询并立法解体,他虽然是华尔街的皇帝,但从来算不上美国的操纵者。
格兰特政府是南北战争后,也是美国成立以来最腐败的一届政府,但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的立法和政府机制跟不上快速迅猛的工业化进程,确实有那么一段时间,摩根们确实拥有比肩政府的权力,但却几乎很少贿赂官员,也几乎每天都被反对者的报刊辛辣的讥讽、嘲笑和辱骂。而当美国社会逐渐适应了工业化之后,政府机制和相关立法逐渐跟上,随着托拉斯的解体,工会和劳工福利制度的完善,镀金时代的种种劳资纠纷也慢慢得到了解决。而像摩根这样的银行家,也始终活跃在华尔街的舞台上,正是他们对利润的追逐,对数据的审慎,促进了最新技术的产生、发展和产业化,并最终服务于美国乃至整个世界。
从美国国父们设计的制度来看,他们设想的是一种类似于自给自足的农业加上一点手工业的伊甸园式的社会图景,对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明显预计不足。根据这套设计,美国人最害怕中央政府权力的增长及其对个人自由的残害,故而在普遍的反对声中,美国的前两个中央银行:第一合众国银行和第二合众国银行都没能持续多久就黯然结束使命。但技术的革命和经济的发展,对这样的社会图景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没有央行的对放贷的控制,没有相关公立机构的强有力监督,是无法适应这一新社会的。于是,美国摸着石头过河,在快速变革中不断寻求新的应对措施,以避免野马真的脱缰,奔向无人知晓的未来。
对摩根本人来说,他的jp摩根银行被拆解成了投行摩根士丹利和商业银行jp摩根。jp摩根之后和大通银行合并,形成了现在著名的摩根大通。如今,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仍是世界金融界举足轻重的超级财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透支世界的游戏:美元霸权的前世今生(17-19)
全球三大财团之一,堪称只手遮天,美国联邦也要敬它5分(上)
由一家金融财团主导的美国金融历史——美国胡雪岩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看摩根银行的发展史,聊聊它的经营之道及它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控制近40家世界500强,两次救美国危机,摩根家族到底有多传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