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探微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使我们紧迫地感到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多角度的反思,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把握课堂的整体性,应做到提前预设教学目标,使之行之有效的生成。那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调控,从而使教学在预设与生成中焕发生命的活力。使之为教学的有效性服务。

一、预设的有效性

预设的有效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文本的预设。文本中的基本教学内容是可以课前预设的,否则教师难以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支架平台。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精读课程标准,建立课程标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直接和间接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有哪些学习与思维障碍,如何加以解决,怎样引导等等。同时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收集相关资料,从多角度理解教材,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样才能观点鲜明,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才能在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同时去引导学生的生成。

(2)对学生的预设。教师除了要备教案,还要备“学案”。从纯粹的文本设计中走出来,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转向多种预设。备“学案”是指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接受能力、学习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体验一下学生的心理、爱好、追求、思想等,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走进学生的世界,做学生的知心人。因此,研究学生是预设的起点与归宿。而这恰恰是大多教师所忽略的部分。

(3)预留出学生自主建构的时间和空间。充分的教学预设不是指把一堂40分钟的课塞得满满,避免满堂灌。如此一来,教师难免会为了完成课堂目标任务而赶时间,忽视学生的闪光点,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课前预设要具有适度的弹性、包容性和自由度,为学生留有自主反思的空间,把学习、思考、表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挑战与创新。

二、生成的有效性

  并非所有的生成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有效生成是指向语文学科教学的、语文实践的,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地说就是,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成具有语文学科的特点,即生成的过程中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基石,以语言交流为载体,充分彰显师生的生命活力,并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语文素养的发展,引发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教学生成。对于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教师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一致。

三、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1、预设与生成相互统一的必要性

  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但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的教学,将会导致无视或忽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尽管这堂课多么的“环环相扣”,只是突出了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 “生成”,也许这堂课会热热闹闹,但因为缺乏目标,会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无论怎样的生成,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引导作用。

2、具体做法

(1)、“预设”是基础,是前提,实现为“生成”而“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因此,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双边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不是要求教师放弃“预设”,只是要求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为课堂实施预先搭建好科学的大框架,更使学生拥有尽量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思维类型等实际状况,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表现,在此基础上,选择好相应的引导策略,避免放任自流。我在教学设计锦集里看到一位老师的教学案例这样写着:中秋节前后,校园里到处飘着桂花的香气,看着学生兴奋地欣赏、谈论着桂花,老师预设了研究桂花的相关问题情景。果然,同学们接受了这一探究主题,纷纷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了许多探究问题:桂花有哪些品种?怎样种植桂花?桂花和风土人情有怎样的关系?由此,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提出了丰富多彩的探究问题。可见这位老师的精心设计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预设为生成性学习搭建了舞台,实现为生成而预设。

(2)、“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提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正如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机械地照搬“预设” ,而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真实、精彩地动态中生成,得到适应性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发展,并使原有预设得到补充和提升。

  总之,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让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就是理性地看待和评价预设与生成,一方面预设应为生成留有空白,另一方面对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促进学生个性张扬要有充分的空间,因势利导,让其成为课堂中的闪光点,面对一些消极的、负面的生成则不能放任自流,而应采取机智的方法,回到预设的安排上来。从而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的过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的曲线之美
多媒体仍不能代替板书
语文教学的四种境界
教师应怎样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
备好课:预设与生成
预设与生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