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一位资深早教从业者,是如何轻松搞定自己孩子的(所有父母都能做到!)



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带,并且时常怀抱羡慕的口气说:


别人家孩子怎么就养得那么好,生得那么乖?


其实,但凡有此困扰的父母,他们和孩子之间一定会存在“自我”力量的争斗。父母希望孩子往东走,孩子则希望往西走。于是矛盾就出现了。就看这场战斗中,谁足够强硬,谁能赢。但是说到底,谁赢了,都不是什么好事。


父母的“自我”总是压倒孩子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变得退缩、缺乏自信、甚至自卑;孩子的“自我”总能压倒父母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无法无天、缺乏规则和必要的界限。


“自我”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它是一个非常深奥且体系繁复杂的课题。但是,真正分解到孩子的成长当中,却并非那么艰涩难懂。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自我力量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意志力地决断,更有尊严地存活,敢于聆听自己内心天赋的声音,做自己喜欢的事,追求更加健康、也更加幸福的人生。


而缺乏自我,或者压抑自我的人,很难找到在这个世界上的正确位置,或者无法自在与人相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存在问题;或者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不敢大胆争取自己合理需求与权利;或者一味投合/讨好/容忍他人的越界行为而做不到拒绝……


而呵护孩子的自我力量,则是有技巧的。今日所分享的文章,即是一位名叫kelly的妈妈在育儿路上呵护孩子自我意识、自我力量的心得。


积木宝贝的同仁或者北京积木宝贝的一些会员朋友,应该对kelly不陌生。她曾是积木宝贝学术团队的一员。生了她的小公主小七以后,决心要做一名全职妈妈,并且如今也开设了自己的自媒体频道,与妈妈们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我支持她。读过她写得每一篇日志。她所写内容,仍然像她当初工作时候的风格一样,细腻、严谨、遵循科学的育儿理念,但是又有切合实际的思考,总能把很多育儿理念解释的深入浅出,浅显明白。


有兴趣的父母,可以去和Kelly交流,她的微信公号是:颗粒成长屋(klcz_kelly)。


小宝宝如何进行自我意识的启蒙?

认识自我,从认识我的身体开始


从小七的小脑袋能立起来开始,外婆就经常抱着她照镜子,然后告诉她镜子里的小美女是七七;洗完澡,用浴巾一裹,去看“漂亮公主”;不愿洗脸的时候,把她拉到镜子前,一边擦一边说“乖宝宝,洗完就漂亮”。这就像一句咒语一样,妞马上就无比配合,擦完之后还要看看镜子里的自己美半天;最逗的一次是给她理发,已经能够扶着东西站起来的她不愿意被强行横着抱,但她又不可能老老实实坐着,所以我把大镜子搬到她面前,她就这么照啊,美啊,没想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变成了小光头!


这样无意识强化的结果就是她11个月的时候就能准确指出自己的五官、身体部位,而且在刚学会说“mama baba”之后,就会很美很甜很温柔的说自己很“亮”。作为一个女孩的妈妈,看到妞能这样,我觉得这是可以高兴的事情~(男孩爸妈请自觉换成“帅气”“强壮”等~)


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孩子不配合?

不和孩子的“自我”正面作战;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更好配合


这么大的孩子希望任何时候都有事情做,洗屁屁的时候也不例外,但洗屁屁是救火时刻,家长忙着脱裤解扣,哪顾得上给他安排什么事,所以孩子经常我缩、我蹬、我踢,我就是不让你好好洗!Pia~着急的家长遇到无影腿宝宝,往往一巴掌就下去了。


我在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件之后,开始把“战场”挪到鞋架旁边,于是每次把她横抱过来之后,第一件事情不是脱裤子而是问:“你看到谁的鞋了?”“爷爷!爸爸!奶奶!妈妈!爷爷!……”等她仔细地把鞋架上的鞋都“定义”完,她的屁屁也洗的很干净了……


怎样管理爱翻东西的小捣蛋?

温和坚定地帮孩子区分所属物,划清“我”与“他人”的界限


孩子乱动家里的柜子,是很让人头疼的一件事,小七又是个探索欲望特别强的孩子,各种安全锁连当摆设都没轮上,全都被拆得七零八落。柜门后的世界多么美好啊,妈妈的花裙子,爸爸的茶叶和文件夹……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防贼防盗防小七”之后,我满脑袋大包捧着《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发呆。


突然“啊哈~~”灵感来了,于是我迅速把柜子整理一遍,让每个柜子都有很明确的主人,最重要的是:给小七腾出了一个专门的柜子,里面放上她的草裙、纸巾筒等等,然后很正式的把小七领到柜子前,告诉她:这个是妈妈的柜子,妈妈允许你打开看看,小七当然很乐意的打开,但就在她伸手去够我的花裙子的时候,我使出了“杀手锏”:“对不起,宝宝,这是妈妈的柜子,妈妈只允许你看,你看完了,就必须关上”。她当然没那么听话,还要伸手,我抓住她的手:“宝宝,妈妈陪你再看看,但你不能拿。”她开始思考,尝试理解我的话,我开始给她台阶:“这样吧,等你看完了,就把柜子关上。”同时指着另一个柜子说:“宝宝,那边有你的柜子,你不想过去看看吗?”她果然关上了柜门,颠颠着开她的柜子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她刚要伸出小爪子的时候只要稍微提醒:“这个柜子是小七的吗?”她就一边摇着头一边离开,现在,乱开柜子的事情已经消失了,因为她每天都能很自在的翻看自己的柜子。


孩子进入叛逆期了,如何应对?

切记别落入孩子们的 “圈套”


奶奶喜欢说教,小七从12个月开始就自己吃饭。吃饭时有时也会喊“爷爷!奶奶!”来吸引大家注意力,同时停下不吃饭来玩一会。


这种情况下忽略她,她觉得没意思就行了。但是奶奶每次都要教育一番“七七,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你说话了就没法吃饭了,而且你这是不合理需求,爷爷奶奶不会理你……”


话没说完,小七又开始叫了:“爷爷!奶奶!”同时充满了狡颉的小表情。


“七七,奶奶说了,你这样是不对的,吃饭的时候……”


还没说完“奶奶!”这时小七的声音更大了,表情更是变得得意了,明显就在表明:“哈哈,你说什么我不关心,我只关心我已经成功吸引你的注意力了!哈哈哈~”


最后奶奶气得不行。“小七不听话!”这是她的结论。


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觉得我明明是在教育孩子,为什么孩子就这么不听话呢?自己气的不行,孩子还在那“逍遥自在”,一点“我做错了”的表情都没有。


那就打(骂)一顿吧,给他长长记性,但最终残局还得家长来收拾,就像最终奶奶生着气,但是还要把剩下的几口饭喂给小七一样(哈哈,这顿饭我不用自己吃啦~~得意~~)


实际上奶奶中了小七的“圈套”,这种“圈套”是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的特点——做的事情对不对我不管,你的反应如果强烈那就是好玩!


家长情绪波动越大,孩子就越来劲,最终的结果就是气急败坏的家长给孩子“一顿暴打”,然后贴上“不听话”的标签,这样一来孩子对家长的话就越来越不顺从,家长就越生气,进入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方法很简单:


如果孩子是想在不恰当的时候吸引注意力,就像吃饭时的小七那样,那就视她为空气,直接忽略;

如果孩子的行为不恰当,譬如打人或者乱扔玩具或者用错了某个工具,那就平静的对他说“这样不对”,但是,光说不对没有用,再加上下半句就达到效果了“你可以……”,即清晰明了地告诉孩子正确方法;

如果家长总强调“不行”“不对”,那孩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脾气自然就上来了,如果同时告诉他:“你不可以做那个,但其实可以做这个”,孩子就会很听话的顺从着做了。


当父母被孩子的“任性”惹怒时,该怎么办?

父母首先做好情绪管理,不要让孩子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外边的天越来越冷,因为有几天身体不舒服再加上临时有事,我没带她出门,渐渐的小七出去玩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差,这可怎么办,我们可是要做风雨无阻的小盆友啊!……于是我开始劝说小七出门。但是说得我都渴了,她仍然只是摇头。


我给她下最后通牒了:“妈妈已经换好衣服准备出门,所以从现在开始妈妈不会和你玩任何游戏,除非你出门。”说完我就在客厅里翻着手机等着。


她继续在房间看着她的绘本,一页一页翻。5分钟后,她仍然没动静。我有点没耐心了,于是在房间门口对着她喊:“妈妈已经开始穿鞋了,你可以去准备衣服了。”


她继续“选择性失聪”,这让我憋了很久的火突然冒出来,“爱去不去!”


我回到了客厅。十几秒后,她从房间里出来,眼睛里带着顺从,然后像温顺的小兔子一样依偎在我怀里,轻轻的,有点怯生生地说“妈妈~宝宝~”,意思是妈妈带着宝宝出门。这有点不像她平时说话的语调,而且她的表情好像她犯了什么错在做检讨一样。


我愣了一下,回想起最近发生的事情,马上意识到了一些事情:


小七现在处于自我意识萌芽期,所有的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很尊重她的意愿,毕竟像不愿意马上给玩具归位这样的小事一次两次不做也无伤大雅。但就像上面这样的事情,有时候真的会让人很生气。


爷爷最近很得意的说“小七最听我话了,我只要说‘你再不做,爷爷要生气了!’然后我一变脸,她立刻就做了,真是爷爷的乖宝宝~”


爷爷在用自己的情绪要挟小七。要小七对他的情绪负责。小七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她会把自己和别人的情绪混在一起,而且哪怕再大点进入前运算阶段(2-7岁)的孩子,还是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她会觉得任何人生气了,都是自己不好,哪怕事情的原因只是爸爸妈妈因为对是否要给家里添置沙发有不一致意见。而且孩子都是爱家长的,所以她会用所有的办法来讨好家长,让家长开心。


这就包括违背自己的意愿。


我当时确实有点生气,但我并没有想到我的情绪会让小七做出这样的事情。后来我决定尊重小七的意愿,今天上午就在家里玩。

中午她吃neinei的时候,我摸着她的头和她交流:“宝宝,你不用为妈妈的情绪负责任,是妈妈没控制好情绪。”她看了我一眼,继续吃,明显不懂。


“宝宝,你看到妈妈生气了,你觉得是你惹妈妈生气的,为了让妈妈不生气,所以你讨好妈妈跟妈妈出去,其实你真实的想法是呆在家里是吗?”小七停下吃奶,看了看我,使劲点点头。


我当时心里有点难受,“宝宝,妈妈生气是妈妈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不需要你来承担,你只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就行了,下次妈妈会尝试管理自己的情绪,尽量不生气,而是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吸引你出去。”


小七的情绪立刻有了变化,之前的小心谨慎马上消失,开朗自在的她又回来了。(真的不可思议,1岁4个月的孩子已经可以交流这样的话题了!)


“你不XX,妈妈就生气了!”对处在“自我中心阶段”的孩子说这样的话,用家长的情绪来控制孩子,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自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不敢惹别人生气、讨好别人的性格,不听从自己的内心而是为别人而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特别爱发脾气是怎么了
别让 孩子的坏情绪,走进“隐秘的角落”,影响性格
孩子说心声家长要倾听
聪明的妈妈,才不会跟孩子讲道理!教你三招搞定宝宝的坏脾气
别错过宝宝恋上你的关键期-
2岁的孩子都会经历的重要变化,你做好准备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