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虑的母亲——面相与命运
userphoto

2024.03.01 湖南

关注

杉杉几次给我留言说:“清木姐,我能不能成为你的素材?不可以也没关系,你不要生气噢。”

她曾给我发过很多私信,想让我看看她的孩子。

她儿子九岁多,目前身高体重都不达标,小朋友脾气有些暴躁,还经常喊肚子疼。她这个做妈妈的看着与儿子同龄的孩子都茁壮成长,而她无论怎么努力,孩子都比同龄孩子差一些,这使得她焦虑不堪,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

她给我发私信问:“除了孩子自身的因果,是不是还有我的错,是否我做人不够好?”

她感觉孩子都要被她带废了。

她不断的检讨自己。

从晚上十点多,喋喋不休给我发私信到十一点多。

到最后她都有些崩溃:“你能不能回我一句话?”

当第二天的早上,我登录公号后看到那一连串密集的私信,真有些头大。

我并不是24小时都在线。

每天不定时的登录,并不能保证有信息即时回复,得不到我的回应很正常。

更何况我不喜欢看私信,特别是求助信息。因为我深知,人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特别是成年人。

我尚有自知之明,自知没有拯救世界之能。作为一个普通人,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不给别人添麻烦,就已经很好了。对于他人,我不会做无用功,没精力,更没时间。

所以,面对求助信息,多数我会视之不见。

但是,涉及小朋友的,无论如何,我都会回复。

杉杉使用的头像和网名都不好,我提了一些建议,让她换掉。我没有对她家小朋友做任何评价。

谁都是从小开始长大的。

我自己本身就曾是个问题儿童。

看着我长大的人们,亲朋、邻居,都知道我小时有多难缠多爱哭。三四十年前,我家居住平房,那时家里没有水源,无论洗衣做饭都需要去别处挑水。

邻人看到最多的是,我母亲每天挑着水,还要腾出一只手抱着我,长至已好几岁仍如此。如果不抱着我,我可能会哭死。

我无法一个人呆着,必须我娘在哪里我跟到哪里,哪怕她去厕所,我也必须跟随。

那个时候,我的身体很弱,看到的景象,简直无法言说,日常除了昏睡,睁开眼,就会吓得瑟瑟发抖,忍不住大哭不止。

大人们被我哭到崩溃,实在拿我没有办法。

可我娘始终没有抱怨过一句,她拿出十足的耐心呵护着我。看我哭,她很心疼,有时候闹腾的她也很崩溃,她亦只会抱着我默默的流泪,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养育这个女儿。

时至今日,人到中年的我回想起来,很是感恩母亲对我的包容和爱。

在孩童的经验里,创伤与恰到好处的挫折只是程度上的差别。

它的不同点就如同母亲尖锐喊“不”!,而另一个则是温柔的说不;或者说一个是激烈的禁令,而另一个则是具有教育性的禁止经验之间的差别;

它的不同就如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大吵大闹还以敌对的叫嚣;而另一个父亲则以坚定且不具攻击、充满爱却不诱惑的方式抱住孩童、并加以安抚的差别;

它的不同就如只强调孩子不能有什么或做什么的这种毫无妥协的禁令,与对被禁止的东西或活动提供可接受的替代品之间的差别。

而这些差别,将决定孩子的性情,偏激暴躁还是平和冷静.......

我是家中第二个孩子,我父亲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和姐姐带礼物,买衣服或者洋娃娃,而且每一次都会给我准备最多的一份,他生怕敏感的女儿感觉自己不被重视。

我与姐姐16岁之前从来没有自己买过任何衣服,包括我母亲的衣服全是我父亲出差时包办。

我拥有富足的童年,无论物质还是爱。

所以,哪怕现在老人变得异常固执,倔强,多不可理喻,我仍有十足的耐心去爱他们。

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无论在哪里工作,我几乎从不参加单位聚会,甚至一些需要开的会都不参与。

甚至找工作,也必须离家近。离家近,钱多,还必须能容忍我不遵守一些“规矩”。

无论同事还是上司,所有人都知道,我要回家给老人做饭。

是的,在我看来,任何事,任何人的邀约,都比不上——我家老人吃饭重要。嗯,每一餐不重样那种。

还有很多异地的邀请,出国的机会......我全部拒绝了。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的呢?

我的这种行为,在很多人包括我的一些茶友看来是蠢不可及的。他们认为我不应被家庭束缚,要放飞自我,让自己拥有更好的发展。

而在心理学上,通过主体间的视角去看,孩子对待父母的方式,基本上就可以得知父母曾经是怎样对待孩子的,一个人的经验架构是深深的嵌入在ta过去的互动历史中的。

所以,做家长的想要孩子做出什么样的反馈,那么你就应该先检索自己的行为。

昨晚我发出《中年人的爱情——面相与命运》后,杉杉又一次希望我写一写她。

她希望通过我解析她的面相,修正自己。

他们夫妻俩的面相,我都看过。

我并不想在面相上多说什么,让我解析面相,是要付出代价的。嗯,就是要付费的。杉杉并没有为看面相付费。那么既然开始找我咨询是因孩子的问题,还是从孩子的角度说起吧。

推己及人,虽然我在前面说“在主体间的视角下,我们从孩子对待父母的方式,基本上就可以得知父母曾经是怎样对待孩子的,一个人的经验架构深深的嵌入在ta过去的互动历史中。”

但这一点又并不是对称的,什么意思呢?

心理学老师说:“很多时候,父母看起来对孩子无微不至,孩子却对父母冷漠之至。父母对孩子暴虐异常,孩子对父母却讨好有加。

这些情况都会存在,但它只是外显的,只有当事人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灵是不是被放置在了对方的心灵中,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自己在对方心里有多少位置,这甚至是一种不需要反思的东西(prereflectiveunconscious),是一种下意识的知晓(implicitrelationalknowing)。

这就好像,你过年编辑了一段非常温暖的祝福短信,但是在情感上,在你真正有事有需要的时候,你并不想给对方分享什么,你下意识的就知道了你们之间的距离和界限在哪里,下意识的就知道了那个隔阂与沟壑的尺度。

一个人一定会在自己下意识的感受里,体验到那种对称性,任何一种关系,任何一种情感模式,都一定是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那里后,以同样方式回应过去的部分。你存了5块钱,就有5块钱的回应,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最好的爱,是给孩子这3种自由​
零吼叫养出100%的好孩子(七)
什么是真正的爱孩子?90%的母亲都不明白!
父母对孩子过于焦虑,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成长!
【影视大观】《谈判官》分集剧情介绍(30-34)
从父母面相看子女好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