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劲才是真功夫,会用才是硬道理 传统武术之核心——发力训练

特别提示:传说传统武术中有一种功夫叫“内劲”(劲),但其一直躲在神秘的面纱之后,每一代掌握这项武技的拳师只寥寥几人。掌握这门武技的拳师能凭其超人的“功力”打败众多的拳师而得以名扬天下,成一代名师。如:李洛能、郭云深、孙禄堂、王芗斋、李小龙等。他们都有超人的武功。其实,他们的武术的关键都是传统武术中的“内劲”,只是他们对此武技秘而不宣。进入现代科技文明时代,“内劲”这门传统的技艺到底存不存在,到底为何物?数十年间,笔者带着对这门武技坚强的信念,执着训练与研究,终于研究出其系统的训练方法及科学原理。分析发现,这门武技很简单,一点也不神奇。它是完全符合现代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理论的一种运动技术。

传统武术中的劲与人们生活中常讲的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武术中的劲追究集全身之力于一点,其攻击力极强。而劲是靠站桩训练获得。站桩培育劲是练武的基础,很多武术门派都有站桩练劲的功法,如形意拳的“三体式站桩”、太极拳的“太极桩”、“无极桩”等都是为了培育劲。(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遗憾的是由于武术家的保守,他们对站桩练劲其系统、真实的训练方法作了一部分保留,导致至今人们对站桩和劲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我对站桩练劲作了12年的研究与训练,发现其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本文,我向大家介绍科学的站桩训练方法以及浅谈一下劲的科学原理。

一、站桩训练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训练要有信心,不要抱半信半疑的态度,要正确认识劲就是一项运动技能的形成,只要正确训练,每一个人都可掌握此项运动技能。

(二)、训练要勤奋,训练初期必须天天坚持训练,训练初期一天要训练2次,有条件者可训练3次。切忌三天打鱼,两天嗮网。

(三)、训练时精神要集中,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小幅度交替动作上,动作的力度要适度,幅度要小,速度要缓慢。

二、 站桩训练的姿势和动作

(一)、站桩基本姿势(左势为例,右势相反)

立正,全身肌肉适度放松,左脚向左前方伸出一小步,两脚左右距离与肩宽,两脚位置的形状像军事稍息状一样,但宽度与肩宽,再双足跟稍向外扭,足尖稍向内扭一点。两足重心力量的分布:三成力在前腿,七成力在后腿。(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两脚的位置调整后,在此基础上,脚趾趴地,足心向上吸;双足跟提起但又如着地一样,又提又踩。双脚腕向内拧,而脚尖向外拧,双膝极力外旋略屈呈140°—160°范围内角度,双膝力向外旋、向上提、又向前指;屈髋160°,臀部要往后突起,下坐之势,使髋关节呈一略屈角度,臀与脊柱略成一斜坡角度,使重心落于臀部,充分伸展髋肌。臀部向下坐,又向后旋靠,双大腿根向内拧。以上姿势动作如此小幅度交替运动:双脚腕内拧,同时双大腿根内拧一个动作;再又膝外拧,足尖外拧这一个动作,如此交替协调运动。足下踩、臀下坐之后双足上抬,膝上提,头上顶,如此交替运动。前膝力向前指,后胯向后旋靠亦为一组交替运动。上半身姿势动作:脊柱向左旋45°,略向前倾,与臀部略成一坡度,背部略弯,腹部略隆起。左臂伸出抬起,肘关节在90°—100°之间,肘关节始终向下,在肩腕水平线之下,左手五指尽量分开掌心向后,高度约与眉齐。左手手心与左足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右手伸出,肘关节在90°—100°之间,右手在左手之后,约与肩齐,五指尽量分开向前指向前手手掌。双手左右距离25厘米,前后距离10厘米。扭颈对前手手腕,眼睛向斜远前方波视。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再小幅度交替运动:双臂之力抱七撑三:用七成力向内抱一下,随即又用三成力向外撑。双肩下如夹一弹性球,又向外撑,一夹一撑。含胸紧背,胸向内微收,略凹,双臂同时向前配合一伸;随即紧背,即两肩胛骨向脊柱中线靠拢,双臂同时配合向后一拉,如此循环。躯干还要以脊柱为枢纽缓慢侧屈、旋转。额下如夹一弹性的球,头又向上顶,此组动作循环。以上全身动作同时协调运动,上肢关节运动幅度在2厘米,下肢关节运动幅度在2—3厘米。

每一组交替动作重复18次为一组,每一次训练做4组。左右势互换训练。训练时间为40分钟,静态站桩训练之后就进行震颤训练。

(二)、震颤训练(左势为例、右势相反)

全身肌肉适度放松,基本姿势站立,重心前三后七,前手放下与肩齐,后手略低于前手,双手一前一后,十指尽量分开,自然微屈,掌心向下,肘关节呈100°,保持1.2.2.1基本姿势的小幅度交替动作,在此些姿势动作基础上,开始全身震颤,腿、臀、腰、背、上肢震颤抖着缓慢前推由屈到伸:下肢由后往前,躯干由直立到前倾,上肢由上往下,由屈到伸,全身同时协调震颤着缓慢前进,下肢震颤前伸的程度:足跟抬起离地10厘米,脚尖撑地,膝部与足尖同一条垂直线,重心由后腿移至前腿。躯干震颤前伸的程度:前倾前俯至不失去重心为止。躯干带动上肢一前一后震颤着缓慢由上往下按至肘关节伸直约呈160°。(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身体震颤前伸到如此程度后,手臂将要伸直时,随即震颤着缓慢旋转肘关节变成两掌心相对,再全身协调震颤着从伸到屈,从原路线缓慢返回至预备势。震颤不停,全身继续后拉,震颤着缓慢屈膝、屈髋、屈肘,躯干向斜后方后靠至如此程度:双肘关节角度约为30°,躯干后靠到不失去平衡为止,屈膝呈100°—120°之间,到如此程度后,再震颤着缓慢旋转肘关节变为两掌心向下,全身震颤着缓慢伸膝、伸髋,从原路线还原到预备势,再继续震颤着缓慢前伸。前伸、后屈循环运动训练7—10次。

静态站桩训练30——40分钟再震颤训练10——20分钟,训练完毕后作全身拍打等放松运动,一次训练完毕。站桩练劲最重要的是姿势动作标准,只要姿势动作标准,坚持训练40次,站成基本姿势,用小幅度交替动用力牵拉肌肉,大臂肌肉能感觉到有一点微弱的弹性势能,随着不断地训练,弹性势能越来越大,并且全身各大关节主要肌肉纷纷能产生弹性势能。一般训练120次,站成基本姿势用小幅度交替动作用力牵拉肌肉,全身主要肌肉能产生一股强大的弹性势能,并且利用此弹性势能发力能发出一股强大的爆发力,这就训练出了传统武术里的“劲”。

三、浅谈劲的科学原理

笔者分析发现传统武术劲是符合现代体育理论中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一门科学的运动技术,站桩练劲按生理学解释就是在肌紧张牵张反射的基础上站成一个特定的姿势,用力牵拉肌肉肌梭,对肌肉施加牵拉刺激与肌紧张牵张反射的非条件刺激相结合最终使肌肉建立一种运动条件反射。(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建立条件反射后在特定的姿势下,用力牵拉肌肉能被激活,条件反射激活后的反应表现为肌肉内大量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进行强烈、快速的交替性收缩,而强烈牵拉相应肌肉内的弹性成分,弹性成分被动拉长而贮存弹性势能,再利用弹性势能发力出拳、出腿,此弹性势能可以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和速度,而通过协调的出拳、出腿鞭打动作发出一股强大的整体弹力。因此传统武术劲是一种高级的条件反射,是一种发力技术。诚然,发力在武术胜负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正好中华武术劲这种发力技术对人体有限力量实现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实现了人体力量的升华。因此劲是中华武术中最有技击价值的武技,是中华武术的核心。劲的科学化推广能够还原武术固有的攻击力,促进武术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功夫——劲!系统、科学的站桩训练方法!以解剖、生理、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对劲进行科学分析。
传统武术劲的生理机制研究——周向前
[转载]真功夫“劲”
真功夫——劲
解密大成拳
站 桩 大 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