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省制:唐代中书门下尚书职权之争

三省六部制乃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称,六部乃是尚书省下辖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个行政部门。而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为之政府职能的行政核心。也是中国古代政权的政治体系核心。

其中,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国家重要政令的执行。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议和审查。而中书省则直接草拟和颁布来自于皇帝的诏令。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

也就是说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今天讨论的三省制,在中国并未存在太长的时间,虽然说三省制度发端于秦朝,初见雏形于汉朝,而发展趋于成熟已经是隋末唐初。而教科书给我们灌输的观念一直都是三省制度一直贯穿于整个唐朝时期,而事实上,三省制度自从开元年间被宰相张说改的面目全非后,直到唐朝灭亡,三省制度已然名存实亡不提也罢。

故而,三省制度真正存在的时间,以核心地位主导国家命运,也就是武德到开元年间这一百多年时间而已。

首先,我们说说为什么会出现三省?无非就是秦汉时完整的相权遭到分割,一分为三,成了隋唐时期的三省。而三省从彼此分工来看,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核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配合,就基本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权。很多人都觉得,决策最厉害,那是不是中书省权力最大?

这还真不是,因为中书省的决策权实际上是宰相们在政事堂共同决定的,而皇帝作为国家最大的决策人,当然也会侵夺中书省的决策权,所以,中书省更多做的是起草召令而已。

而在唐朝前期,三省权力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尚书省。

我们知道,决策机构的官员地位是高于执行机构的。决策者制定规章,执行者照章办事即可。古时候,最高决策者是皇帝,但皇帝绝不可能一个人拍脑袋发出最高指示,他会咨询他的“智囊团”。能够影响皇帝做决策的官员,就是传说中的宰相。即使他的官阶再低、品秩再小,只要他在决策圈子里,就是大权在握,就能呼风唤雨。

按此则或掌机密,或录尚书,或综机权,或管朝政,或单侍中,或给事中,或受顾命,皆为宰相也。《通典.职官典》

所以,也就是说,要比较哪个省的权力较大,那就要看哪个省能经常提拔出宰相的人选。

夜壶哥的逆袭

自西汉以来,决策官员往往就是丞相,其次才是三公九卿,皇帝和官员大臣坐而论道,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到国家的政策走向。到了东汉时期,尚书省的崛起才把三公架空。

按后汉章、和以后,尚书为机衡之任。

至安帝时,三府任薄,选举诛赏,一由尚书。

(尚书)至后汉则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

《通典.职官典》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录尚书事”成为了一个十分屌炸天的称号。这个称号的最早原型乃是西汉昭帝即位之初,大将军霍光的领尚书事(同录尚书事意)一职,直到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期,王允,曹操,诸葛亮都有这个头衔,一时间,“录尚书事”就成为了掌握实权大臣的必要头衔。

東漢獻帝時(192年),董卓被刺殺後,司徒王允兼錄尚書事。

東漢獻帝時(195年),曹操迎接獻帝後,獻帝封其為鎮東將軍、費亭侯,稍後封假節鉞、錄尚書事。

劉備稱帝時(221年),諸葛亮受封丞相、錄尚書事、假節。

我们都是录尚书事

可惜,东汉之后,尚书省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为什么呢?因为君主开始把越来越多的人引进了决策圈子。从高大上的方面说,这叫集思广益、兼听则明、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君主在进一步分割相权。

而皇帝想要让更多的人进入决策圈子中,那么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人呢?“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皇帝身边的跟班们,侍中,给事中,黄门侍郎,散骑,中常侍这帮人等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皇帝的视野,跟着这股子春风向着大好形势迈进,所以门下省便崛起了。

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诸吏得举法,散骑骑并乘舆车。给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汉书.百官公卿表》

门下省的掌舵人是侍中大人,这个侍中大人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给皇帝斟茶倒水打杂倒夜壶的下人。《齐职仪》载:“汉侍中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就是说侍中是皇帝近臣,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皇帝端尿盆。尿盆就是“虎子”,侍中也因此有个十分文雅无比的外号叫做“执虎子”。但也会参与朝事,因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

曹魏时代,有一个官员叫做苏则,混的不错,当到了侍中的位置。而和他一起隐居过的好朋友吉茂却混的不怎么样。但是嘴巴上却不服软,见到苏则依旧嘲讽他道,你小子还要加油啊,不能只当个提尿壶的啊!苏则说,我哪比得上您啊!当个闲散官员,天天慢悠悠地赶着鹿车玩。

《魏略》曰:旧仪,侍中亲省起居,故俗谓之执虎子。始则同郡吉茂者,是时仕甫历县令,迁为冗散。茂见则,嘲之曰:“仕进不止执虎子。”则笑曰:“我诚不能效汝蹇蹇驱鹿车驰也。”《三国志.苏则传.裴注》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谁能想到当年的尿壶哥会成为今天的大宰相呢?

(南朝)然侍中职任机务之司,不必他名,亦多为宰相。

(北魏)然而尤重门下官,多以侍中辅政,则侍中为枢密之任。

(北齐)然而为宰相秉持朝政者,亦多为侍中。

隋有内史、纳言,即中书令、侍中,是为宰相。

大唐侍中、中书令是真宰相。《通典.职官典》

侍中这个位置有多重要可以从这个小故事里看到,晋武帝司马炎时期,任恺和贾充两人各树朋党,纷争不休。贾充的马仔给他出了个金点子,把任恺的职务从侍中升为吏部尚书,让他离开皇帝身边,我们就好对付他了。吏部尚书在品秩上比侍中高,又是尚书省最吃香的职务,表面上怎么看贾充都是好心啊!司马炎、任恺都没有意识到这后面的杀机。结果,任恺去了吏部后,虽然还是很风光,但和皇帝在一起的时间大大减少了。于是贾充一党很快就成功离间了司马炎和任恺的关系,将任恺从官场上击败。

或为充谋曰:“恺总门下枢耍,得与上亲接,宜启令典选,便得渐疏,此一都令史事耳。且九流难精,间隙易乘。”充因称恺才能,宜在官人之职。帝不之疑,谓充举得其才。即日以恺为吏部尚书,加奉车都尉。恺既在尚书,选举公平,尽心所职,然侍觐转希。充与荀勖、冯紞承间浸润,谓恺豪侈,用御食器。充遣尚书右仆射、高阳王圭奏恺,遂免官。有司收太官宰人检核,是恺妻齐长公主得赐魏时御器也。恺既免而毁谤益至,帝渐薄之。《晋书.任恺传》

这也难怪当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的威名尚在,还能吓唬一下人,要是到了隋唐时期你要把人家从侍中提拔进尚书省那可真是明升暗降,当人傻瓜了。

更何况到了开元十一年,宰相张说大刀阔斧的一改,把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实际上就是把中书省,门下省合二为一。收拾完中书省和门下省外,张说为了集中权力,还在中书门下这个新机构下面,设置了吏房、兵房、刑礼房、户房、机枢房,完全就是按照尚书省六部的模板对着设立的,这样就相当于把尚书省也给架空了。

中书省的崛起

谈门下省的时候,《通典》的引文提到了,隋唐时不光侍中是真宰相,中书省的扛把子中书令也是真宰相。那么中书省是怎么回事呢?

中书省的崛起,是从曹魏开始的。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一步步地把中书省推上了巅峰。

魏武帝为魏王,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又其任也。文帝黄初初,改为中书令,又置监,以秘书左丞刘放为中书监,右丞孙资为中书令,并掌机密。中书监、令,始于此也。及明帝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其权重矣。《通典.职官典》

曹叡时代,刘放、孙资俩中书长官权势滔天,大臣们纷纷巴结他们。辛毗不肯对他俩低头,结果被踢出了决策部门,从炽手可热的侍中转为卫尉。

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冗从仆射毕轨表言:“尚书仆射王思精勤旧吏,忠亮计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帝以访放、资,放、资对曰:“陛下用思者,诚欲取其效力,不贵虚名也。毗实亮直,然性刚而专,圣虑所当深察也。”遂不用。出为卫尉。《三国志.辛毗传》

有了曹操家族的模范带头作用,后世的君主们也是踊跃跟着干。中书省从此一飞冲天,和门下省一样把持权柄,操持机要,瞬间把尚书省摁在地上摩擦,在光滑的地上摩擦~

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通典.职官典》

尚书省虽然大不如前,但是雄风犹在,品级也比什么中书监,侍中都高得多。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荀彧的族孙荀勖从中书监升职为尚书令,非常不高兴。有人来恭喜他升职了,他气得大叫:“我的凤凰池被夺了,劳资哭还来不及,有什么好祝贺的!”

久之,以勖守尚书令。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失之,甚罔罔怅恨。或有贺之者,勖曰:“夺我凤皇池,诸君贺我邪!”《晋书.荀勖传》

中书门下之争

总之,尚书省在东汉之后,就开始黄鼠狼下崽,一代不如一代了。而中书、门下两位后起之秀,却越来越风光,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就彻底压过了尚书省。

那么中书省和门下省相比,谁更厉害呢?

这就很难说了,都是决策部门,有时候我厉害,有时候你威风,就看皇上更信任哪拨人了。

比如,初唐时,门下省是第一部门,宰相们都去门下省开决策会议;唐中宗继位时,大牛人裴炎是中书令,于是宰相们就改去中书省开会。

旧,宰相议事门下省,号政事堂,长孙无忌以司空、房玄龄以仆射、魏徵以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至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故徙政事堂于中书省。《新唐书.裴炎传》

从字面上说,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查封驳。但在实际操作上,这俩省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比如散骑常侍这个职位,一般都把它归于门下省。但在魏晋时期,散骑常侍自成一派,兼具中书、门下的职能。

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虽隶门下,而别为一省。潘岳云:“寓直散骑省。”自魏至晋,共平尚书奏事,东晋乃罢之,而以中书职入散骑省,故散骑亦掌表诏焉。《通典.职官典》

北魏、北齐就干脆专门设立一个了一个“集书省”,由散骑常侍当扛把子,地位比中书省还高。

后魏、北齐皆为集书省,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领诸散骑常侍、侍郎及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官,兼以出入王命,位在中书之右。《通典.职官典》

到了唐朝,散骑常侍回归门下省,但唐高宗即位后,把四个散骑常侍分出两个到中书省。

贞观十七年,复置为职事官,始以刘洎为之。其后定制,置四员,属门下,掌侍从规谏。显庆二年(657年),迁二员,隶中书,遂分为左右。左属门下,右属中书。《通典.职官典》

不光如此,谏议大夫、拾遗、补阙在唐朝后期都分左右,中书门下兼顾。

开元以来,废正谏大夫,复以谏议大夫属门下,凡四人,掌侍从规谏……贞元四年五月,分为左右,各四员,其右谏议隶中书省。


自开元以来,尤为清选,左右补阙各二人,内供奉者各一人,左右拾遗亦然。两省补阙、拾遗凡十二人。左属门下,右属中书。《通典.职官典》

由此可见,中书门下要一较高下,可没那么容易。我们只要知道它俩都是决策部门,长官都是宰相,都很牛逼就可以了。

皇权的集中

也是从大唐开始,皇权得以进一步的加强与集中。外在表象就是宰相班子愈发扩大了。即使你不在中书省,不在门下省。只要皇帝看好你,就可以给你个“通行证”,让你参加决策会议,你就一跃成为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等等,都是这些所谓“通行证”的称呼。

比如,唐太宗大手一挥,一拍脑门,东宫太子的四个官员就都是宰相了。

己丑,诏以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瑀为太保,李世勣为詹事,瑀、世勣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自此始。《资治通鉴.唐纪》

就算是已经衰落的尚书省,也一样可以拿这个“通行证”当宰相。

以普州刺史李义府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闰月,以礼部尚书武承嗣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戊辰,以夏官(兵部)尚书杨执柔同平章事。

庚辰,司刑卿、检校陕州刺史李游道为冬官(工部)尚书、同平章事。

戊午,以秋官(刑部)尚书袁智弘同平章事。《资治通鉴.唐纪》

更夸张的是,有的皇帝“通行证”都不发,一旦看好你,就和你商量国家政策,你马上就是真正的宰相。比如唐德宗就喜欢这么玩,他深深信任的吏部尚书裴延龄、礼部尚书李齐运、户部郎中王绍、司农卿李实、翰林学士韦执谊及渠牟,从官职上看都不是宰相,也没有“同平章事”这类的证件,但就是权力熏天。

上自陆贽贬官,尤不任宰相,自御史、刺呼、县令以上皆自选用,中书行文书而已。然深居禁中,所取信者裴延龄、李齐运、户部郎中王绍、司农卿李实、翰林学士韦执谊及渠牟,皆权倾宰相,趋附盈门。《资治通鉴.唐纪》

正因为如此,”中书令“、”侍中“的称号慢慢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只要皇帝让你进决策圈,管你是不是中书门下长官,你都可以当宰相。相反,尚书省虽然沦为了执行部门,反而名称一直不变,六部尚书更为老百姓们熟悉。可见,在开元以后,三省实际上有了合流的趋势,而并非标配的三省了,这种四不像的宰相机构,也进而造成了后来的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专权的情况。

唐亡后,三省虽然还存在,但已经不再是国家的权力所在地,自然也没必要商讨什么谁的权力更大了。

大家都没权啊!

2019年4月18日 下午 多伦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门下侍郎
唐朝的宰相头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究竟是什么样的官职?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唐代的官制是怎样的?
唐朝只有皇帝才能担任的职务——尚书令
论五代十国的宰相制度与唐朝宰相制度的异同点
唐朝官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