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滹沱河和乌河盂县段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成果公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河道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山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山西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开展河湖和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划界工作的通知》(晋河办[2018]4号)和《阳泉市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开展河道和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划界工作的通知》(阳河办[2018]7号)要求,省水利厅组织完成了滹沱河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我县组织完成了乌河盂县段河道管理范围划界,现将滹沱河和乌河盂县段河道划界成果公告如下:

一、滹沱河盂县段治导线规划和管理范围划界成果

  1、规划长度、规划防洪标准

  滹沱河盂县段治导线规划、管理范围划界长度48.85公里,起点为桩号K275+148(下社乡夫城口与定襄县交界),终点为桩号K324+000(闫家庄省界),规划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2、河道治导线规划和河道管理范围划界

  桩号K275+148~K 291+299(夫城口县界~龙华河入河口)该段河长16.2km,河道平均坡降为4.6‰,河床组成以卵砾石混合土为主,区间入口主要乌河汇入外,无较大支流汇入,该段二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827m3/s。

  现状河宽70~135m,局部段受断续旧堤的束缚和天然卡口的控制不足70m,左岸为石阳线公路,右岸大部分紧邻山体,本次规划该段最小河宽为100m,本段左岸以石阳线公路路基为治导线,右岸以山体坡脚线治导线进行规划,该段左右岸管理范围边界线与治导线重合进行布设。

  桩号K291+299~K294+761段,现状河宽47~125m,局部段受断续旧堤的束缚不足50m,左岸为闫贾线公路和214省道(293+121之后为214省道),右岸大部分紧邻山体,本次规划该段最小河宽为150m,本段左岸以公路路基为治导线,右岸以山体坡脚线治导线进行规划,该段左右岸管理范围边界线与治导线重合进行布设。

  桩号K294+761~K295+628段,由于左岸受214省道的束缚,右岸紧邻山体,该段河宽仅为50~90m,左岸214省道路面比河底高约5m左右,该段二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950m3/s,过流能力不满足要求,故本段治导线规划左岸以214省道向西外延,右岸以山体坡脚线为治导线进行规划,以保证该段最小150m的河宽要求,该段左右岸管理范围边界线与治导线重合进行布设。

  桩号K295+628~K312+000(盂县大崔家庄)段,该段现状河宽55~135m,局部段受不连续旧堤的束缚不足60m,该段二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950m3/s,经复核现状旧堤宽度之间过流能力不满足要求,左岸为214省道,右岸大部分紧邻山体,局部段右岸紧邻乡村道路,本次治导线规划该段最小河宽为100m,本段左岸以214省道路基为治导线,右岸以山体坡脚线和县乡道路路基为治导线进行规划,该段左右岸管理范围边界线与治导线重合进行布设。

  桩号K312+000~K316+186(盂县梁家寨温泉景区段),山西省滹沱河河道治理工程2012年实施方案涉及K312+028~K312+823段左岸、K313+042~K314+482段左岸和局部右岸的新建和加固旧堤内容,2012年实施方案批复该段采用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200m3/s。本次规划段二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950m3/s,该段为盂县梁家寨温泉景区段,左岸以原堤防线为治导线,右岸以景区护堤为治导线进行规划,该段左右岸管理范围边界线与治导线重合布设。

  K316+186~K324+000段(阎家庄省界)现状河宽55~135m,局部段受不连续旧堤的束缚不足50m,该段二十年一遇设计洪水为1950m3/s,经复核现状旧堤宽度之间过流能力不满足要求,左岸为345省道,右岸紧邻山体,本次规划该段最小河宽为100m,左岸以345省道路基、右岸以山体坡脚线为治导线进行规划,该段左右岸管理范围边界线与治导线重合进行布设。

二、乌河盂县段河道治导线规划和管理范围划界成果

  1、规划长度、规划防洪标准

  滹沱河盂县段治导线规划、管理范围划界长度64公里,起点为桩号K0+000(东蒋村乌河入境点),终点为桩号K64+376.4(下社乡枣园村滹沱河入河口)。乡村河段防洪标准10年一遇、西烟镇河段(K18+736.5~K21+444.3)防洪标准20年一遇,符合《防洪标准》(GB50201-2014)。

  2、河道治导线规划

  桩号K0+000~K6+599.0(西梁上游)

  该段河道长6.6km,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48.4m3/s,该段河道属山区性河道,两岸为山体,主槽宽约3~5m。河道右岸有为314省道,河道地势偏高,该段整体相对平坦,耕地较多,左岸南蒋村、北蒋村,右岸有东蒋村,该处有2座桥。

  该段河道两侧耕地较多,在发生十年一遇洪水时淹没范围较大,治导线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并结合河段内的地形、河道走势并兼顾两岸耕地和滩地情况综合考虑,在基本不占用基本农田且保障正常排洪的前提下进行规划,并以下游西烟镇现状堤防宽度为参考,考虑堤防衔接,治导线规划范围为20m左右。在有支流汇入口留出空间,待支流管理范围划界时进一步衔接。

  桩号K6+599~K8+743.6(西梁)

  该段河道长2.1km,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60.6m3/s,该段河道两侧较平坦,主河槽随河势摆动,主槽宽约3~10m,河道左岸有西梁村,该段有1座桥。

  在发生10年一遇洪水时,仅有部分耕地处在淹没范围内,此段河道左岸k7+415.9~k7+566.8、右岸k7+457.2~k7+496.8有约100m堤防,其余基本为天然河道,治导线基本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并结合河段内的地形、河道走势并兼顾两岸耕地和滩地情况综合考虑,在有堤防段以堤防内堤脚划定,其余在基本不占用基本农田且保障正常排洪的前提下进行规划,并以下游西烟镇现状堤防宽度为参考,考虑堤防衔接,治导线规划范围为20m左右。在有支流汇入口留出空间,待支流管理范围划界时进一步衔接。

  桩号K8+743.6~K13+222.2(西梁到西社)

  该段河道长4.5km,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69.3m3/s,该段河道属山区性河道,两岸为山体,河谷束缚于边山地形及河岸道路,主河槽随河势摆动,主槽宽约3~10m。该段共有2座桥梁。河道地势偏高,左岸有南头村、西社村,右岸有前、后河东村,高程均位于10年一遇洪水位之上。

  在发生10年一遇洪水时,村庄及道路均不会受影响,河道两岸基本为天然河道。该段河道耕地较多,淹没范围较大,治导线基本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并结合河段内的地形、河道走势并兼顾两岸耕地和滩地情况综合考虑,在基本不占用基本农田且保障正常排洪的前提下进行规划,并以下游西烟镇现状堤防宽度为参考,考虑堤防衔接,治导线规划范围为20-25m左右。在有支流汇入口留出空间,待支流管理范围划界时进一步衔接。

  桩号K13+222.2~K19+398.0(西社到西烟)

  该段河道长6.1km,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71.3m3/s,两侧为山体,主槽随河势摆动,蜿蜒流淌,主槽宽约3~20m。河道左岸有乌耳庄村,右岸薛梨沟村,该段地势较平坦,有1座桥梁。

  在发生10年一遇洪水时,村庄及道路均不会受影响,河道两岸基本为天然河道。该段河道耕地较多,淹没范围较大,治导线基本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并结合河段内的地形、河道走势并兼顾两岸耕地和滩地情况综合考虑,在基本不占用基本农田且保障正常排洪的前提下进行规划,并以西烟镇现状堤防宽度为参考,考虑堤防衔接,治导线规划范围为20-30m左右。在有支流汇入口留出空间,待支流管理范围划界时进一步衔接。

  桩号K19+398.0~K27+002.1(西烟到岭南)

  该段河道长7.6km,该段河道K19+398~K21+444.3为城镇段,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88.8m3/s,K21+444.3~ K27+002.1为乡村段,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74.7m3/s,在河道左岸有西烟镇、邢庄村,右岸有东村、东邢村、下东坡村,K24+509~K24+651为陡崖,河道左右两岸为山体,大部分地段有堤防,主槽随河势摆动,蜿蜒流淌,主槽宽约5~30m。该段共有6座桥梁。

  在发生10年一遇洪水时,基本不会对两岸村庄和道路造成影响。K20+930.1~K24+119.3、K25+297.5~K27+002.1耕地较多,淹没范围较大,在河道左岸k20+297.7~k21+584.5、k23+5.4~k23+592.4右岸

  20+297.7~k21+584.5、k23+5.4~k23+652.2现状筑有堤防,长约1.5km,其余为天然河道,治导线基本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并结合河段内的地形、河道走势并兼顾两岸耕地和滩地情况综合考虑,在有堤防段以堤防内堤脚划定,其余在基本不占用基本农田且保障正常排洪的前提下进行规划,并以西烟镇现状堤防宽度为参考,考虑堤防衔接,治导线规划范围为20-30m。K24+119.3~ K25+297.5淹没范围较窄,耕地较少,治导线基本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并结合两岸地形、河道走势并兼顾两岸耕地和滩地情况综合考虑。在有支流汇入口留出空间,待支流管理范围划界时进一步衔接。

  桩号K27+002.1~K32+580.5(岭南到泉子村)

  该段河道长5.5km,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83.5m3/s,河道两侧为山体,主槽随河势摆动,蜿蜒流淌,主槽宽约5-15m,该段共有3座桥梁。河道左岸有河岗头村、尧上村、泉子村,右岸有岭南村、养殖基地,K27+002.1~K30+141.5、K31+546.8~K32+580.5东太路位于河道左岸,K30+141.5~K31+546.8东太路位于河道右岸。

  河道两岸村庄和道路高程均比较高,在发生相应洪水标准的洪水时,除了河道右岸养殖场处在淹没范围内,基本不会对两岸村庄道路造成影响。该段河道左岸

  k27+765.4~k30+161.9、k30+214.5~k30+271.4、k31+584.9~k31.648.9、k31+648.9~k31+887.5、k32+367.1~k32+671.1有堤防,长约2.9km,右岸k30+89.3~k31.686.4有堤防,长约1.6km。治导线基本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并结合河段内的地形、河道走势并兼顾两岸耕地和滩地情况综合考虑,在有堤防段以堤防内堤脚划定,其余在基本不占用基本农田且保障正常排洪的前提下进行规划,并以西烟镇现状堤防宽度为参考,考虑堤防衔接,治导线规划范围为20-30m,局部以路基划定。淹没范围较窄处,治导线基本以天然洪水线修直。在有支流汇入口留出空间,待支流管理范围划界时进一步衔接。

  桩号K32+580.5~K39+413.4(泉子村到高庄)

  该段河道长6.9km,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87.4m3/s,河道两侧为山体,主槽随河势摆动,蜿蜒流淌,河道宽约5-50m,该段共有1座桥梁。河道左岸有大湾村,高庄村位于河道两岸,K32+580.5~38+392.3东太路位于河道左岸,K38+392.3~ K39+413.4东太路位于河道右岸。

  村庄和道路高程均比较高,耕地较多,在发生相应洪水标准的洪水时,基本不会对两岸村庄道路造成影响。河道左岸k32+759.2~k35+289.9、k35+540.8~k36+174.3、k38+514.5~k38+621.9有约3.2km堤防,右岸k36+560.6~k37+71.4、k37+843.9~k38+180.3有约0.7km堤防,治导线基本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并结合河段内的地形、河道走势并兼顾两岸耕地和滩地情况综合考虑,在有堤防段以堤防内堤脚划定,其余在基本不占用基本农田且保障正常排洪的前提下进行规划,综合考虑西烟镇以及西潘乡附近现状堤防宽度为参考,考虑上下游堤防衔接,局部以路基划定,在有支流汇入口留出空间,待支流管理范围划界时进一步衔接。

  桩号K39+413.4~K47+766.7(高庄到尧子坪村)

  该段河道长8.3km,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57m3/s,河道两侧为山体,主槽随河势摆动,河道比较顺直,河道宽约5-30m,该段共有4座桥梁。河道左岸有中庄、候庄、候罗湾、西潘乡、尧子坪村以及西烟工业园区,右岸有李庄村、东潘村等。K39+413.4~K41+155.0、K47+197.5~K47+766.7东太路位于河道右岸,K41+155.0~K47+766.7东太路位于河道左岸。该段河道两岸大部分筑有堤防,左岸长约约5.2km,右岸长约3.5km。

  在发生相应洪水标准的洪水时,基本不会对两岸村庄道路造成影响,治导线基本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筑有堤防处,治导线沿堤防内堤角划定。李庄村下游左岸治导线基本沿道路路基划定,右岸治导线结合当地地形并兼顾上下游河流走势、河道耕地与滩地情况综合考虑,并西烟镇以及西潘乡附近现状堤防宽度为参考,考虑上下游堤防衔接,局部以路基划定,在有支流汇入口留出空间,待支流管理范围划界时进一步衔接。

  桩号K47+766.7~K50+054.4(尧子坪村到进圭村)

  该段河道长2.3km,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36m3/s,河道两侧为山体,主槽随河势摆动,河道比较顺直,河道宽约5-30m,该段共有5座桥梁。右岸有进圭村,东太路位于河道右岸,乌河原河道在进圭和均才两村之间,形成了一个长7.5km近似于环形的大河弯,位于隧洞右岸,现已废弃。

  在发生相应洪水标准的洪水时,基本不会对两岸村庄道路造成影响,河道上游隧洞口附近有约600m的顺延挡水坝,治导线沿堤防内堤角划定,右岸K47+766.7~K49+692.9处道路进行改线,局部以新改线道路路基划定,其余无堤防处治导线基本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河道沿道路部分,治导线沿原道路路基划定。在有支流汇入口留出空间,待支流管理范围划界时进一步衔接。

  桩号K50+054.4~K64+376.4(进圭村到枣园)

  该段河道长14.3km,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42.3m3/s,河道两侧为山体,主槽随河势摆动,蜿蜒流淌,河道宽约5-20m,该段共有10座桥梁。河道左岸有均才村、白石村,右岸有庄头村、牛郎湾村、枣园村等。道路位于河道左岸,河流在枣园村进入滹沱河。K50+274.5~K50+666.8处为槐树岩隧洞,水流经隧洞流向下游,乌河原河道在进圭和均才两村之间,形成了一个长7.5km近似于环形的大河弯,而弯道两端之间直线距离仅有1.2km、落差达100m,现已经废弃。

  在发生相应洪水标准的洪水时,基本不会对两岸村庄道路造成影响,河道两侧为山体,左右岸治导线基本以设计洪水天然水面轮廓线进行修直,河道沿道路部分,治导线沿道路路基划定,在隧洞入口位置处治导线断开,从出口处开始划定,在有支流汇入口留出空间,待支流管理范围划界时进一步衔接。

  3、河道管理范围划界

  乌河盂县段河道管理线根据治导线的位置考虑河道管理范围,并结合河段内的道路、地形、河道走势并兼顾上下游、左右岸河滩范围内相关利益要求综合考虑确定,管理线无堤防段以治导线为临水控制线修筑堤防,充分考虑堤防设计底宽,有堤防段以堤防外堤脚向外水平延伸不低于5m确定。若向外水平延伸不足5m处为公路、村庄外围、厂矿边墙等,则河道管理范围控制线为公路边,村庄外围、厂矿边墙等,局部管理线与治导线重合。

  以上两条河流治导线规划和管理范围划界详细情况见有关河流治导线规划和管理范围划界正射影像图册。

  盂县人民政府

  2020年6月2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设报告技术要点
大沙河河道生态治理实践与探索
为什么神州大地旱不得涝不得?(上)
黄河已成“地上河”,沉积的泥沙该如何清理?
潴龙河
河道堤防抢险技术画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