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细胞重编程分子机制研究取得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开展合作研究,在体细胞重编程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发现转录因子Nac1参与调控体细胞重编程。这项研究发表在《干细胞报道》(Stem Cell Reports)上。
多能性干细胞能够转化为体内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典型的多能性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胚胎干细胞分离自哺乳动物胚胎早期的内细胞团,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细胞核重编程,将已终末分化的、仅具有单一潜能的体细胞转变为可多向分化的、具有多能分化特性的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具有类似的特性,可分化为三胚层,亦可产生原始生殖细胞(PGCs)。因此,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替代胚胎干细胞的能力,不仅可避免医学上使用胚胎干细胞存在的伦理问题,还可为细胞治疗、自体医疗、药物筛选以及毒理学研究提供有利帮助。
Nac1表达的蛋白最初发现于大鼠脑的伏核中,多种癌症细胞中也存在高表达。在胚胎干细胞中,Nac1与多种干细胞因子具有相互作用,特别是和多能性相关的Nanog,以及和已被诺贝尔奖得主Yamanaka证实的重编程因子Oct4、Sox2均具有相互作用,但这些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及机制尚未阐明。
生态中心研究员Faiola与美国科学家合作,证实转录因子Nac1通过调节粘附因子E-cadherin的表达,进而影响体细胞重编程过程。Nac1下调E-cadherin的阻抑基因Zeb1,直接作用于基因位点抑制转录,并间接通过影响miR200家族从而调控Zeb1的mRNA水平。(来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Nac1调节Zeb1和E-cadherin介导的重编程。(A):Nac1表达情况下体细胞重编程示意图;(B):Nac1缺失情况下体细胞重编程示意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at Cell Biol综述 | 细胞周期与干细胞的增殖、多能性和分化
著名干细胞研究学者最新PNAS文章
邓宏魁与汤超研究组在《细胞》(Cell)发表封面论文报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创新方法和理论
首富贝索斯,投资的长生不老黑科技,细胞编程能力太强了
周琪最新综述
专家解读丨揭开细胞「返老还童」的秘密,剑桥团队发现重编程关键调节因子,或可快速高效生产全能干细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