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罗,好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By 零林

* 本文为“入埃及记”系列第 64 篇。

前几日,一位即将来埃及工作的同事向我了解开罗的生活状况,包括这边的疫情态势和防疫情况,然后带着一种仿佛是自我鼓励的语气说:开罗国际化大都市,我们也不用太担心。

国际化大都市”?!

突然看到这一组词汇的时候,我竟瞬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魔幻感,马上忍不住笑了,然后脑海中迅速闪过我所见到的开罗的许多画面,并快速与“国际化”这样的词汇比照:开罗,算国际化大都市吗?

没来得及多想,我就先回复这位同事:你也不要把它这个“国际化”估计得过高。

在一旁也被这个话题逗乐的妻子说,你应该这么跟他讲,开罗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大城市”铁岭,这样就好理解了。

玩笑归玩笑,与同事的这一次无意中的交流,倒让我思考,开罗到底算不算国际化大都市?

如果说,闭上眼睛不假思索,对于开罗这座城市我脑子里首先蹦出的是这些词汇:脏、大、历史悠久、清真寺、热情、灰蒙蒙、闹哄哄……

那么,怎么才算“国际化大都市”呢?单从字面而言,它显然包含了这些明显特征:都市、大、国际化。

那么就开罗而言,它首先当然是都市,毕竟是埃及的首都;其次确实是大,人口2000多万,不仅是阿拉伯世界、也是全非洲最大,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约为上海的一半;再者就国际化而言,开罗不管从文化历史上还是国际和地区影响力上,都算得上赫赫有名、举足轻重。

所以,从字面看,说开罗是国际化大都市,是立得住的。

然而,国际化大都市,从大家普遍的理解而言,又显然不只这些。比如就一般人的印象而言,它至少还得包括经济实力、交通状况、市政建设、消费环境、物资丰富程度、国际化程度,等等。

如果从这些角度来审视开罗,尤其是和大家所熟知的、都能认可的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比如纽约、伦敦、香港、巴黎、上海、东京……那么显然,开罗还远不是一个量级的。

事实上,关于国际化大都市,国际上还真有一套相应的词汇和评价体系,那就是“全球城市”,英文为“Global city”,指的是那些在财富、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

这样的城市,目前全世界都有相应的评价方式,也有大量的诸如“城市实力指数”这类的排行榜,总体而言,评价标准都包括这几项: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基建实力。

我这里不做学术研究,也没有去搜集很多严谨的数据和资料,仅仅是就我在开罗的生活感受而言,来看看开罗之于“国际化大都市”,到底还有多远?如果大家想了解开罗,甚至想来埃及,这也算是一些直观的参照吧。

先说经济实力,开罗勉强算得上是国际化大都市,如果加上一个“区域性”的前置限制更妥: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

埃及的跨国企业、国际机构非常多,绝大部分都驻在开罗,这仅从开罗国际学校的密集、多样程度就可以看出一二。

与此同时,埃及金融业、服务业、旅游业等核心资源和业务,也主要集中在开罗。资源的聚集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所以开罗不仅汇集了埃及本国的顶尖人才,还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就业人员。人才的聚集也带来财富的聚集,所以在贫富分化极为突出的开罗,上流社会、富裕阶层的土豪程度,也和很多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让你瞠目结舌。

其次是政治影响力,那么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下的国际事务上,开罗还真算得上国际化大都市。

近代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开罗会议,不仅对战后国际秩序有着重大影响,对于中国而言更是意义深远,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日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进入总体和平年代以来,因为地理位置、历史影响和政治实力等多方面因素,很多国际组织都把地区总部设在开罗。就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事务而言,开罗的地位就更加突出了,阿拉伯联盟的总部就设在开罗。

在我的印象里,开罗在协调地区事务、参与全球事务方面,还挺八面玲珑的。当地媒体经常报道,涉及地区纷争、巴以和谈、国际局势等议题的很多会议都选择在开罗召开,一些国家政要、国际要员以及各界名流也常常到访开罗。

从文化影响力的角度而言,我感觉开罗是介于国际化大都市和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

一方面,开罗的历史文化资源,绝对是世界顶级的。金字塔、木乃伊、尼罗河、爱资哈尔清真寺……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名片。就说埃及博物馆,即便别的什么也没有,单是那一大排的木乃伊,就足以和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齐名了。

与此同时,开罗的剧院、艺术馆等也是随处可见。很多历史悠久的清真寺、教堂等,更是在世界宗教和文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另一方面,埃及在近现代文化艺术,尤其是在当下的世界时尚潮流、影视音乐、艺术作品等层面,还很难说有国际影响力,至多只能影响中东和北非地区。老实说,经常从媒体和社交网络上看到埃及当地的明星名人,但我基本都不认识,同事们也是如此,唯一一个算得上是明星的,就是足球运动员萨拉赫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基建实力,也就是开罗的生活服务软硬件条件了,这也是大家来开罗之前最关心、来了之后感受最直接的。单就这方面而言,开罗相比于国际化大都市,至多只能算个三、四线城市。

我这样说,真的没有夸张。为了让大家不至于心理落差太大,我先说好的方面。

比如,开罗的购物中心是很不错的,除了市中心那个享誉中东地区的大型购物中心City Star,其他大型购物中心大部分都建在城郊,里面商品众多、品牌丰富、设施现代化,场面上一点也不输北京上海的很多大型购物中心。

开罗著名购物中心 City Star

吉萨金字塔不远处的购物中心 Mall of Egypt

再比如,开罗的医疗服务设施还是不错的,很多私人诊所的医务人员都有留学欧美发达国家医学院的背景,诊疗水平挺高,收费还不算贵。另外就是开罗在医疗器械和药物进口方面与国际紧密接轨,一些药物、疫苗甚至在中国还不具备,在开罗就已经上市了。

还有就是日常生活消费而言,开罗的小型超市、便利店也算不少,虽然有时候外表破旧,但里面大都干净整洁,日常食品、生活用品、蛋奶肉以及蔬菜水果等,也都品质优良、供应充足。对于咱们在开罗的中国人来说,稍显不足的是来自中国的食品、调味品等不太容易买到,当然白酒就更别提了。

另外,开罗的餐厅、咖啡厅几乎随处可见,所以如果你是个吃货,或者喜欢咖啡和甜点,那么开罗走到哪儿都能让你满足。除了埃及本地餐厅,开罗还有大量的中东地区特色餐厅,如也门烤肉、叙利亚餐、黎巴嫩餐等,以及意式、法式、美式等多种西餐厅,味道和食材都不错。稍有遗憾的是在亚洲餐厅方面,韩国餐厅比较多,日本餐厅和中餐厅都不太多。

至于开罗生活设施软硬件不好的方面,那就要容我吐槽一番了:

一是交通设施糟糕。

开罗的交通状况之糟糕程度,此前已多次提及,除了道路老化、交通信号灯系统落后、机动车行驶恶习严重之外,开罗公共交通服务严重不足:地铁开建30多年至今仅有3条线路,公共汽车线路非常少,老百姓出行如果没有私家车,就只能依靠被称为道路恶霸、马路杀手的小巴士了。这方面如果有兴趣,可参见我此前的文章《入埃及记 · 生死时速过马路(5)》《入埃及记 · 珍爱生命,远离小巴(40)》。

二是通讯和网络条件较差。

开罗的通讯运营商有好多家,领头的是Vodafone和Orange。每年以及每年的重要节假日期间,这两个对手都会推出重磅MV广告片,那画面那故事,美轮美奂、直击心灵,稍不留神甚至会忘了这是广告。

只可惜,广告终归是广告,现实中埃及运营商的网络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虽然显示的是4G,估计连初级阶段的3G都达不到,别说看小视频,经常连网页都打不开。至于收费,贵就不说了,单说有一点就让我困扰了很久:充值50埃镑,到账为啥只有35埃镑?

至于说宽带网络,这么说吧,新冠疫情下各学校停课转上网课,最头大的就是网速太慢,视频看不了,作业提交不了,在线跟老师交流,不停地卡顿,最后时间到了,啥也没聊成。

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没有。

在开罗,你想上街溜溜,或者下楼散个步、到周边逛个小公园,那是一种奢望。很多人可能有跟我一样的感觉:开罗的路,绝大部分都不是给人走的,因为压根就没有人行道,如果你非要走,那就只能在车水马龙和灰土垃圾中搏命般穿行。所以初到埃及的人,在开罗的路上行走时都是同一种感觉——迈不开步。

至于说在中国城市中常见的公共绿地、水边步道、公共体育设施,在开罗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据说此前在开罗某个华人聚集较多的街区,那些从国内来探亲的大叔大妈为了跳广场舞,只好站在了马路中间,有车辆经过时散开、没车了继续摆开阵型跳。

四是物资供应偏本地化。

正如前面所言,开罗的市场和购物中心商品供应还算比较齐全的,但是由于关税高,进口商品不多,而且价格挺贵。所以在开罗生活,如果你不挑剔品牌,也能接受当地产品,那么经济实惠地过日子没问题;但如果你有自己一贯钟意的品牌,或者习惯了用某些国际通行品牌,那就得忍受价格高甚至买不到的烦恼。

五是水电气供应不能完全保障。

也不知是设备老化还是管理能力有限,或者就是供应不足,在开罗遭遇停水、停电是常有的事,停天然气倒是没遇到过。好在,我们所在的区域是开罗较好的社区,市政供应也比较有保障,一般停水、停电都会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据说在开罗有些区域,夏季用水用电高峰期,停水停电随时都可能发生,想象一下连续40多度的高温,那样的日子该怎么熬?

六是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这算是一个城市发展更高段位的要求,不仅要把公共设施建好,还得用好、维护好,对开罗而言,这有点要求过高。若是开罗能让街头的垃圾满地、乱搭乱建、交通无序等问题稍加改善,那就算是朝着国际化大都市跃上一个大大的台阶了。

回想在开罗生活两年来的感受,大概就是这些。

抛开国际化大都市不说,在我看来,这是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也是一座问题多多的城市;是一座遍地宝藏的城市,更是一座亟需清整规划的城市。

就在近日,埃及政府宣布将从12月起迁往新行政首都(New Capital)。那是一座在开罗以东约50公里外的沙漠上建起的新城,占地约700平方公里,预计转移约650万人口以及政府机关和外国使馆。

埃及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规划建设新行政首都,就是因为开罗人口密度太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从已有的建成设施和相关规划效果看,这个新首都规划先进、高楼林立,街道整洁、绿树成荫,一副现代化大都市的景象,与现在的开罗形成鲜明对比。

埃及新行政首都效果图

然而,看到埃及政府兴致勃勃地为迁往新行政首都而忙碌准备时,我既为之兴奋又恍惚中有一丝悲凉:

政府机构和官员们可以一搬了之,剩下的老开罗怎么办?会不会今后那片沙漠中的新城真的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而这片每一寸土地都饱含着历史与沧桑的老城,则愈加走向破败?

我想,连我都舍不得,埃及人自然也不舍得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国际影响力相当于约翰内斯堡,目前只是亚洲区域性的重要国际化城市
未来中国最有可能合并的4座城市,如果合并,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中国将来可能会合并的四座城市,一旦合并将会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中国未来最有可能合并的四座城市,如果合并,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定位的经济学考量及其路径选择
中国将要把这几城市进行合并,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